半煤气节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41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煤气节能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的、特别是适合于家庭中使用的半煤气节能炉。
家庭中烧饭、烧水,尤其是冬季取暖经常使用煤炉。现用的以取暖为主要目的的水暖煤炉,其代表结构是炉膛内壁呈直筒状或自下而上逐渐缩小的“花盆式”,在炉膛顶部外围直至烟道分布水层,炉条出渣兼通风用,这类炉子在使用时由于通风不充足、不均匀而使燃料不能充分燃烧,浓烟多,特别是烟气被急速排走,而水层的吸热面是单面的,因此这类炉子的热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炉具。它改变了炉膛的组成形式以及通风方式,使燃料能够更好地燃烧,并使燃烧中产生的煤气基本燃尽,同时,水层基本处于四周受热的状况,使热效率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炉壳内部的整体部分,即燃烧室构成一个中部细,下部和上部粗的炉膛形状,特别是上部空间区域更大,以保证烟气有停留和回旋的余地,燃烧室由多个圈组合而成,各圈都是空心的,并由管子按一定间隔距离依次连通形成封闭的内腔通路,腔中注入水,在燃烧时受热以满足需要。从炉膛内引出点火口,用来点燃燃烧中产生的煤气。同时,炉膛内腔除下部炉条进风外,在中间不同部位还有两层进风口,都经一个进风口供风,燃烧室外侧的上部再经另外的通风口进风,这样,通过分层(四层)进风,保证了燃烧过程中的空气供给和均匀,对燃烧是极为有利的。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2是它的俯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炉子外壳——称为炉壳(Ⅰ)和炉壳(Ⅰ)内部的整体部分——称为燃烧室(Ⅱ)两大部分。炉壳(Ⅰ)的下部是方形的,在它的一侧有一个可开启和封闭的炉门;另一侧开有一个通风口(K1),此孔的大小以与家用小型鼓风机出风口能合适接通为宜;它的内部最好放一个与之相比稍小的灰斗,并保证灰斗能从炉门自由进出。炉壳(Ⅰ)的中间是圆形的,其偏下部位开有两个小进风口(K2)。炉壳(Ⅰ)上部也是圆形,它的顶端有炉盖;一侧接上一个带出烟口(L)的长方体形状的部分,以容纳燃烧室(Ⅱ)上部一侧的一组吸热圈(7、8、9)。
燃烧室(Ⅱ)由多个圈连接而成。它是夹套体,内部封闭畅通,只在基本是最高和最低部位设有进水口(P)和出水口(Q),用于取暖时分别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连通形成回路。燃烧室包括自下而上有环形预热圈(1)、筒形炉圈(2)、环形火圈(3)、(4)、(5)、分离式环形围圈(6),它们都是空心的,依次用与火圈(3)的截面相近的连接管三位交错连通;上述各圈的尺寸,按外径比较围圈(6)最大、预热圈(1)次之、炉圈(2)比火圈(3)稍小;火圈(3)、(4)、(5)大小和形状相同;吸热圈(7)、(8)、(9)一般做成长方形或扁圆形,它们之间以及与围圈(6)依次用管子连通,按
图1所示位置外形的前后方向尺寸自左向右逐个减小,如此更利于分层排烟,增加吸热效果。燃烧室(Ⅱ)各组成部分用金属材料制作,综合考虑成本、寿命、效果各方面因素,以铝材制作较好。
通风装置除通过炉条进风外,在预热圈(1)与火圈(2)之间的空隙加三根在适当部位弯曲成120°左右的通风管,在炉圈(2)与火圈(3)的空隙加两根直的或在出风口附近稍微弯曲的通风管,它们都与进风口(K1)相通,且出口都应斜对炉内。两个进风口(K2)到火圈(3)外围各用通风管直立连通。以上所说的共七根通风管基本沿圆周均匀排列,形成不对称进风点。风源最好采用家用小型双速鼓风机,不开机时不影响自然通风。
在预热圈(1)和炉圈(2)之间自炉膛内到炉圈(2)上部外围处用管子连通,一般可以用扁管连通两处,形成煤气点火口。其作用是将燃烧中产生的煤气点燃。
使用时将散煤(最好将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加20%~30%的水份拌匀,装炉后立即沿垂直方向穿1~3个孔,煤燃烧中由于湿煤产生的水蒸汽以及空气的作用生产出一定量的半水煤气,在燃烧室上部通过点火口点燃能够基本燃尽。本炉在结构尺寸上稍加改进也可使用其它某些燃料。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炉子,通过结构改进、多层通风,使燃烧更加合理。燃烧中燃料燃烧充分,并能产生一定量的半水煤气,煤气在燃烧室上部由点火口点燃被基本燃尽。火圈、围圈、吸热圈等都是周边吸热,受热面积大为扩大。本炉的热效率最好时能达到70%以上,热水温度在95℃以上,同时,排烟时的烟尘浓度和出口温度都明显降低。此外,本炉的燃烧室用铝材制作时,尽管成本较高,但由于导热性好,每隔数年进行必要的清洗,寿命最低可达15年。因此,本炉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半煤气节能炉,它有一个炉壳,炉壳上有炉盖、风口、排烟口以及可开启和封闭的炉门,在所述炉壳内装有夹套燃烧室,燃烧室夹套之内的空腔用来盛水,并在接近最高和最低部位设出、进水口,燃烧室下面有供出渣和通风用的炉条,本炉的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包括1)炉条上有一个空心环形的预热圈,2)预热圈的上方有一个空心筒状的炉圈,3)用适当的管子把所述预热圈和炉圈连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自炉圈和预热圈之间的炉膛内用管子通向炉圈上部外围处,形成煤气点火口。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煤气点火口最好有2个。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自预热圈与炉圈之间的炉膛内以及炉圈顶部各用管子与通风口(k1)连通。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把炉壳中下部的通风口(k2)用管子向上通到高于炉圈的部位。
6.按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炉圈上方间隔排列一个或数个空心环状的火圈,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炉圈都是用管子连通的。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火圈外围连通一个整体式或分离式的空心环状的围圈。
8.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火圈或围圈的一侧间隔排列一个或几个连通的空心环状吸热圈。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远离火圈或围圈的吸热圈要较近的环状尺寸依次增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的,特别是家庭中使用的半煤气节能炉。这种节能炉的炉壳内装有夹套燃烧室,燃烧室由预热圈、炉圈等多个空心圈连通构成封闭的内腔,腔中注入水于燃烧时受热以满足需要。该炉采用的四层进风保证了燃烧中空气供给充足而均匀。自炉子炉膛内引出点火口,可以点燃燃料燃烧中产生的煤气。该炉子通过结构改进、多层通风,使燃烧更加合理。
文档编号F23L7/00GK2126384SQ92206270
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日
发明者邵广文 申请人:即墨市纺织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