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71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交换设备,特别是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
传统的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进水管、出水管、换热管束、管箱、热媒进口、热媒出口组成,其换热效果差,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大。中国专利87215956“容积式换热器”、89215449.7“四行程式容积式换热器”、91224327.9“立式容积式换热器”分别提供了三种改进的立式与卧式容积式换热器,用增设分程隔板和导流板的方法来提高换热效果,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其分程隔板和导流板的位置和形状,以使换热效率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使热介质行程长、流速大,换热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进水管、出水管、换热管束、管箱、热媒进口、热媒出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管箱内纵向设置两至四块分程隔板,贴近换热管束外侧设有弧形导流罩,弧形导流罩上部与锥形导流帽间断连接,弧形导流罩下部设有回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是这样工作的热媒(蒸汽或热水)由热媒进口进入管箱后,借助分程隔板,4~8次往返流经换热管束,以较高流速,通过较长的流程,将其热量通过管壁传给罐内冷水;被加热水由进水管进入罐体后,在弧形导流罩内以较高的流速、呈紊流状态冲刷换热管束,充分吸收热介质传出的热量而变成热水,继而以射流形式上升,碰撞锥形导流帽,压迫锥形导流帽中的冷水从两侧间断处流出,并向下,通过弧形导流罩下的回水孔折向换热管束,使整罐冷水很快全部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热介质在换热管束中通过多个行程,流速大,与被加热水换热时间长;被加热水在弧形导流罩、锥形导流帽的作用下,呈较佳的紊流状态,流速高,因而传热系数K值及其它热力性能指标均比传统同类设备大大提高。较同类型单罐换热能力提高1.8~3倍,节能约15%以上。适用于工业或生活用的热水供应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卧式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式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可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形式,由罐体2、进水管7、出水管1、换热管束4、管箱8、热媒进口9、热媒出口10组成,在管箱8内纵向设置两至四块分程隔板5,贴近换热管束外侧设有弧形导流罩6,弧形导流罩与锥形导流帽3间断连接,弧形导流罩下部设有回水孔11。罐体部分,直形圆筒长度可依需要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进水管、出水管、换热管束、管箱、热媒进口、热媒出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管箱内纵向设置两至四块分程隔板,贴近换热管束外侧设有弧形导流罩,弧形导流罩上部与锥形导流帽间断连接,弧形导流罩下部设有回水孔。
专利摘要一种导流多行程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进水管、出水管、换热管束、管箱、热媒进口、热媒出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管箱内纵向设置两至四块分程隔板、贴近换热管束外侧设有弧形导流罩,弧形导流罩上部与锥形导流帽间断连接,弧形导流罩下部设有回水孔。该换热器换热效率高,比同类产品效率提高1.8~3倍,节能约15%以上。
文档编号F28D7/00GK2168226SQ9324020
公开日1994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振印 申请人:刘振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