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混红外辐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942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混红外辐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旋混红外辐射器,主要用于高温发火装置上,特别适用于面积大,火焰均匀稳定的要求,例如用于织物染整的烧毛火口效果更好。
“火口”是烧毛机的关键部件,火口的结构、形状对火口的温度、燃烧效率、火焰分布的均匀稳定及能源的消耗都有直接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织物的烧毛质量。现有的烧毛机火口,经专利文献检索绝大部分仍然是本发明人马骥远同志已申请的几项专利为主,只有一篇申请号为92211796.9《半封闭反射式烧毛机火口》结构有所改进,如申请文件中写着“在下燃烧壁的上方设有与下燃烧室壁的上端面构成上燃烧室的弧形上燃烧室壁”,以后又写有“欲烧毛的织物从上燃烧室内穿过,实现织物的烧毛。”从上述两句的描述可知,被烧毛的织物仍然是与火焰直接接触式烧毛,这样仍难避免火焰的瞬间变化,也易给织物造成质量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避免织物与火焰直接接触又能高质量完成烧毛任务的旋混红外辐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红外辐射器是由左、右两块耐火砖,左、右两块槽铁,上、下两个火口体,旋混管及隔板组成,其相互连接关系为①上火口体与下火口体两侧壁对接固定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空腔中有一横向隔板,其两端固定连接在空腔两边的内壁上,把空腔分为上混合室和下混合室,隔板上设有两排通气孔,使上、下混合室连通;旋混管沿空腔方向设在下混合室中;②上火口体的上平面沿空腔方向固定有左、右二块槽铁,两块槽铁的上平面又固定有左、右二块耐火砖,两块槽铁及两块耐火砖内壁之间形成相通的狭缝,狭缝的下面与上火口体上的两排通气管相通,合称为通气管道,通气管道向上至耐火砖出口即为喷火口;③耐火砖的上部为弧形板,弧形板罩住耐火砖及槽铁以后,其两侧端与上火口体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弧形板上的一侧开有排气孔,弧形板下壁与耐火砖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燃烧室。
弧形板的左、右两端与上火口体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用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
红外弧形板与耐火砖之间的燃烧室形成三个燃烧室,左边喷火口上方为第一燃烧室,中间喷火口上方为第二燃烧室,右边耐火砖上表面凹陷处形成第三燃烧室。
上述槽铁可制成两端有向上凸起的凹槽形体,左、右耐火砖与其下面左、右槽铁的固定可以使其卡在凹槽中,为加固可在槽铁外凸起处用螺钉拧入抵住耐火砖外底部。
横隔板两端与火口体内壁的连接,可以用螺钉透过隔板拧入火口体内固定;同样,上、下火口体的对接,槽铁与其下面的上火口体的固定,以及槽铁与其上面的耐火砖的固定可用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上火口体与下火口体对接面中间加一个密封条,可防止上、下混合室内混合气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很多,一是由于设有二个喷气道,形成三个燃烧室所以保证了火焰均匀、稳定、易控制;二是在燃烧室上面加装了红外弧形的辐射板与上火口体固定连接,除排气孔外,形成左、右两边全封闭燃烧,所以提高了火焰温度,节约了大量的能源,而织物从烧红了的弧形板上面滑过即能烧毛,所以实现了织物不直接接触火苗也能完成烧毛任务的理想,这给染整烧毛加工带来了全新的美好前景和巨大的进步,这同样也给其它红外辐射应用,开拓了广阔用途。



图1为红外辐射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红外辐射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为上火口体,2为下火口体,3为隔板,4为上混合室;5为下混合室,6为通气孔,7为左槽铁,8为右槽铁,9为左耐火砖,10为右耐火砖,11为通气管道,12为喷火口,13为弧形板,14为排气口,15为旋混管,16为固定螺丝,17为密封条,18为第一燃烧室,19为第二燃烧室,20为第三燃烧室,21为通气孔,22为进气管,23为旋塞,24为端盖,25为压紧环,26为密封圈,27为螺钉,28为旋混套,29为旋混器。

图1说明由于上、下混合室(4)、(5)中将充满可燃气体,为了保证密封,在上、下火口体(1)与(2)的对接处加有橡胶密封条(17),为了使燃烧室火焰均匀,设计了两排喷火口(12),一排是由上混合室(4)左边在上火口体(1)左部开通气管道(11)向上直接通入弧形板(13)与左槽铁(7)左壁之间形成的左喷火口(12),并形成第一燃烧室(18);另一排是由上混合室(4)中部在上火口体(1)中部开通气管道(11)向上与左、右槽铁(7)与(8)及左、右耐火砖(9)与(10)内侧壁形成的狭缝相通形成中部通气管道(11),管道向上至耐火砖(9)、(10)狭缝出口处为中部喷火口(12),并在其上方与弧形板之间形成第二燃烧室(19),并在其右边右耐火砖外表面的凹陷处形成第三燃烧室(20),使三个燃烧室均匀分布在弧形板(13)下面,使弧形板受热均匀,对提高加工件的质量起了关键作用;附图2说明此图为辐射器侧视结构示意图;进气管(22)设在旋混管(15)的两端通过一套混旋装置连通,具体结构为进气管(22)外设有端盖(24)及其中间设有旋塞(23),为了加强之间的密封在端盖(24)及进气管(22)之间加装了密封圈(26)和压紧环(25),只要旋紧旋塞(23)通过压紧环(25)压紧密封圈(26)即可密封,端盖(24)的另一端用螺钉(27)拧入上、下火口体(1)、(2)两端,旋混管(15)一端就在其中心,旋混管(15)的端头与进气管(22)端头之间串接设旋混器(29)及旋混套(28),其外圈封闭在端盖(24)的腔内。旋混管(15)处在下混合室(5)内,旋混管(15)上开有两排通气孔(21)(见
图1),保证了旋混管(15)与下混合室(5)的相通。
实施说明燃烧气与空气进入进气管(22),经旋混器(29)混合后进入施混管(15)内,再经旋混管(15)上的两排通气孔(23)进入下混合室(5),下混合室(5)充满可燃气体后又经隔板(3)上的两排斜孔(6)进入上混合室(4)中,然后再经上火口体(1)上的两排通气管道(11),分别进入两个火口喷嘴(12),由左喷嘴(12)喷出的可燃气体主要在第一燃烧室(18)中燃烧,由中间喷嘴(12)出去的可燃气体主要在第二燃烧室(19)和第三燃烧室(20)中燃烧,三个燃烧室火焰,烧热上面的红外弧形板(13),当弧形板(13)被烧到所需温度时,织物在弧形板(13)上表面滑过,“织物绒毛”被烙掉,也即完成了烧毛任务。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辐射器,是由左、右耐火砖,左、右槽铁,上、下火口体,旋混管,隔板组成,其特征在于①上火口体(1)与下火口体(2)两侧壁对接固定在一起,内部形成空腔,空腔中有一横向隔板(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空腔两边的内壁上,把空腔分为上混合室(4)和下混合室(5),隔板(3)上设有两排通气孔(6),使上、下混合室连通;旋混管(15)设在下混合室(5)中,②上火口体上平面沿空腔方向并排固定有左、右二块槽铁(7)、(8),左、右槽铁(7)、(8)上面又并排固定有左、右二块耐火砖(9)和(10),两块槽铁及两块耐火砖的内壁上下之间设有相连通的狭缝为通气管道(11),通气管道(11)在耐火砖上的出口处为喷火口(12);③左、右耐火砖(9)、(10)的上面设有弧形板(13),弧形板(13)两边罩住二块耐火砖及其下面的左、右槽铁以后,其两端与上火口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弧形板(13)上的一侧开有排气孔(14),弧形板(13)下壁与左、右耐火砖(9)、(1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燃烧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混红外辐射器,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3)的侧面二端与上火口体(1)的侧面两端是用螺钉(16)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混红外辐射器,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3)与左、右耐火砖(9)、(1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三个燃烧室,左边喷火口(12)上方为第一燃烧室(18),中间喷火口(12)上方为第二燃烧室(19),右边在右耐火砖(10)的上表面凹陷处与弧形板(13)之间形成第三燃烧室(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混红外辐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槽铁(7)、(8)可以做成上表面凹槽形体,左、右耐火砖(9)、(10)可以卡入左、右槽铁的凹陷中,在左、右槽铁(7)、(8)的外侧凸起外壁处各拧入螺钉透至耐火砖的外侧下部,加固耐火砖与槽铁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混红外辐射器,其特征在于隔板(3)的两端与火口体内壁的连接,可以放在下火口体 (2)上沿内壁缺口处,用螺钉由两端上表面拧入至下面的火口体内固定;同样,上、下火口体两边端部的对接、槽铁(7)、(8)与上火口体(1)的固定连接及槽铁(7)、(8)与耐火砖(9)、(10)的连接均可用螺钉拧入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混红外辐射器,其特征在于上、下火口体(1)、(2)对接面之中间加一根橡胶密封条(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旋混红外辐射器主要由上、下火口体、隔板、左、右槽铁、左、右耐火砖及红外弧形板组成,在封闭式的弧形板下面有两个喷火口,三个燃烧室均匀燃烧,上面封闭的弧形板,被加工件在其高温红外弧形板上平面即可完成加工任务,作为烧毛机火口最理想,避免了加工件直接与火焰接触加工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了燃烧稳定,高温均匀,节约能源操作简单,较理想的红外加热器。
文档编号F23D14/02GK2207519SQ9423554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4日
发明者马骥远, 马键, 马彦, 马垒 申请人:马骥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