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174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气体燃料的燃烧器的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瓦斯获得足量的助燃空气,而达到完全燃烧状态的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
瓦斯的燃烧必须借助空气助燃才得以进行,但不足量的助燃空气,会使瓦斯燃烧不完全,极易生成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臭,不易被察觉,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即造成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如台湾第80214146“瓦斯燃烧器之混合空气量调整结构”专利,其虽包括有混合空气量的调整结构,但因其喷嘴是设置于燃烧器的混合室内部,使喷出的瓦斯无法充分诱导及搅拌周围的空气,而需有多次的空气混合过程。如前述专利,是在瓦斯喷出口预混一次,并于燃烧器燃烧时再混合一次,如图3、图5所示,其是以喷嘴吸入空气混合一次,而再于瓦斯喷出口燃烧时共混合三次,但仍无法获得足量的助燃空气,而使瓦斯燃烧不完全,不但燃烧状态差且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性。
本创作人鉴于瓦斯燃烧完全的重要性与安全性,积极研究创新,终于研制成功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其具有使瓦斯获得足量的助燃空气,进而达到完全燃烧状态的功效。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兹例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包括喷嘴、混合管、套管、瓦斯输入管,其特征在于,其是将一喷嘴与一混合管端面相距一适当距离而设置,且使该喷嘴的轴向喷流(X)是倾斜对准混合管的内壁;还设有一使喷嘴与混合管定位的定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该定位组件由一定位体与两个开口卡环组成,位于卡环开口的两端分别凸伸一设外螺纹的卡柱,该定位体的上下两端为贴靠面,均为弧形,其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
前述的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该混合管可为混合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A、
图1B、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喷出瓦斯导引气流并搅拌混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五。
首先,请参阅
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将一喷嘴(1)与一混合管(室)(2)端面相距一适当距离(D)而设置,且使该喷嘴(1)的轴向喷流(X)倾斜对准该混合管(室)(2)的内壁,其中,该喷嘴本体(11)可与混合管(室)(2)呈同一轴线,仅端部的喷嘴(1)呈倾斜配设。此外,
图1(B)所示,该喷嘴(1)及喷嘴本体(11)可位于同一轴线而设置,以适应不同燃烧装置的内部空间的配设。当然,该喷嘴(1)的端部亦可设置成
图1(C)所示的尖头状,仍可获得预期功效。
借此,其具有使瓦斯获得足量的助燃空气,进而达到完全燃烧状态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是如图2、3所示,其是将喷嘴(1)借由一衔接套(3)与瓦斯输入管(4)连接,且由一定位组件(5)将混合管(室)(2)与瓦斯输入管(4)的相对位置予以定位,并使偏斜设置的喷嘴(1)与该混合管(室)(2)端面相距一适当距离(D)。
请参阅图2,前述的定位组件(5)由一定位体(51)与两个开口卡环(52)组成,位于卡环(52)开口的两端分别凸伸一设外螺纹的卡柱(521),该定位体(51)的上下两端为贴靠面(511),均为弧形,其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该定位体(51)的上下贴靠面(511)分别贴靠在位于上下方的混合管(2)与瓦斯输入管(4)的管壁上,并使两个卡环(52)分别卡套在位于上方的混合管(2)与下方的瓦斯输入管(4)的管壁上,然后使卡环(52)开口处的两个卡柱(521)分别伸入定位体(51)上下两个弧形贴靠面(511)上的相应的通孔中,再用螺帽(512)旋紧而使喷嘴(1)与混合管(2)定位。
再请参阅图3,由于本实用新型喷嘴(1)是与混合管(室)(2)端面留有一适当距离(D),而裸露于开放空间中。与前述专利设置于燃烧器混合室内部的半封闭空间中的喷嘴相比,本实用新型必能较该专利产生更大喷流效应,而导引足量的空气与瓦斯混合,且因该喷嘴(1)是偏斜设置并对准混合管(2)内壁,所产生的涡流场能于最短距离内,使空气与瓦斯完全均匀混合。所以,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喷流效应不但能导引足量的空气,且能得到完全均匀的混合,从而达到完全燃烧的状态。
另,如图4至图6所示,该混合管(室)(2)可视使用需求而采用直管或弯管,再于其末端装设一燃烧器(6),而点火器(7)的跳火器(71)则设置于该燃烧器(6)内部或外侧;再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各构件可装设于一架体(8)上,并与一瓦斯罐(9)连接,就如瓦斯炉一般可供烹煮。此外,若如图8所示,于该燃烧器(6)装设一热光转换网(10),则可将瓦斯燃烧所产生的热转换成光,可供照明或取暖用。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喷嘴(1)与混合管(室)(2)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整至最佳的导引气流距离(D),且该喷嘴(1)为偏斜的设置形态,可使喷出的瓦斯与导引的气流,一同进入混合管(室)(2)内,而于混合管(室)(2)内壁形成一涡流的状态,让瓦斯与空气得到充分混合,可获得适度的空气燃气比,进而达到完全燃烧状态。
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其创作目的与功效,燃烧的温度约可达到1600℃,且不会生成一氧化碳。另,由于将喷嘴(1)设置于开放空间中,而能一次引导足量的空气,不需在燃烧时再次与空气混合,这样就能如图8所示,装设一热光转换网(10),供照明或取暖用,这是传统燃烧器所无法达到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构造,为昔所无,且确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有可供产业利用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包括喷嘴、混合管、套管、瓦斯输入管,其特征在于,其是将一喷嘴与一混合管端面相距一适当距离而设置,且使该喷嘴的轴向喷流(X)是倾斜对准混合管的内壁;还设有一使喷嘴与混合管定位的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由一定位体与两个开口卡环组成,位于卡环开口的两端分别凸伸一设外螺纹的卡柱,该定位体的上下两端为贴靠面,均为弧形,其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管可为混合室。
专利摘要一种瓦斯燃烧器的空气混合装置,包括喷嘴、混合管、套管、瓦斯输入管,是将一喷嘴与一混合管端面相距一适当距离而设置,且使该喷嘴的轴向喷流(X)是倾斜对准混合管的内壁,还设有一使喷嘴与混合管定位的定位组件。其具有使瓦斯获得足量的助燃空气,进而达到完全燃烧状态的功效。
文档编号F23D14/46GK2371449SQ9920356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9日
发明者徐国郎 申请人:徐国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