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斯稀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111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瓦斯稀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斯稀释器。
背景技术
通常,防治瓦斯爆炸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把井下局部的高瓦斯浓度稀释到 不爆炸的安全范围内,另一种是不提供瓦斯爆炸的火源。目前,井下稀释主要采用空气吹散 方式,即利用电风机或电风扇向高瓦斯区域内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但该种方式中 采用的电风机或电风扇均需带电工作,容易产生电火花,极易引发瓦斯爆炸,造成重大的煤 矿安全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地避免因用电所带来 的安全引患的瓦斯稀释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稀释器包括壳体,其特点是 在壳体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的喇叭管,沿喇叭管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 该环形气室经环形缝隙及压缩气体入口分别与喇叭管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孔达效应”,即从外部压缩气源送入的压缩空气先进入 环形气室,在该气室内膨胀并使流速提高后,再经环形缝隙向喇叭管的内腔高速射入,在喇 叭管的内腔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空气从空气进口吸入,与压缩空气混合后,沿渐粗的喇叭管 内腔增压扩散,最后从空气出口高速喷射而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出口分别与外界及井下的高瓦斯区域相通,在不 用电的情况下,就可以向高瓦斯区域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避免了用电所带来的诸 多问题,消除了安全引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引射效率可达到18倍以上,值 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图1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K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不锈钢壳体1,该壳体1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 空气进、出口 6、7的喇叭管2。沿喇叭管2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4,该环形气室4经环 形缝隙14及压缩气体入口 5分别与喇叭管2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所述的环形气 室4及环形缝隙14是由压盖10与喇叭管2细端通过螺栓9固定后围成。为了降低工作时 产生的噪音,以满足煤矿工作环境噪音不得超高70分贝的要求,在喇叭管2的空气进、出口 6、7外侧分别通过螺栓8安装有消声管3。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接的用于安装的吊环11。在外壳1下部、对应喇叭管2细端的一侧设有用于清洁的清理口 13。在壳体1下部还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接的接地螺丝12,该接地螺丝12经金属 导线与大地连接后,即可消除工作时产生的闲杂电流,确保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一种瓦斯稀释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在壳体(1)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6)、(7)的喇叭管(2),沿喇叭管(2)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4),该环形气室(4)经环形缝隙(14)及压缩气体入口(5)分别与喇叭管(2)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稀释器,其特征是在外壳(1)下部、对应喇叭管 (2)细端的一侧设有清理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稀释器,其特征是在壳体(1)下部设有伸入壳体 ⑴与喇叭管⑵连接的接地螺丝(12)。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瓦斯稀释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的喇叭管,沿喇叭管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该环形气室经环形缝隙及压缩气体入口分别与喇叭管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出口分别与外界及井下的高瓦斯区域相通,在不用电的情况下,就可以向高瓦斯区域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避免了用电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了安全引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引射效率可达到18倍以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21F7/00GK201705385SQ20102021956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张灵学, 张灵样, 王震宇 申请人:沈阳邦科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