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912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尤其是指一种在分离式冷气机系统中除提供一般冷气运转功能外,更进一步具有除湿烘干湿衣物功能的室外机。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消音特性、无需在墙壁凿设安装开孔的分离式空调机,已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分离式冷气机的室外机必须安装于室外,方能使其冷凝器的排热直接扩散到户外,并且持续供给室内冷气。然而,现代住宅或商业大楼因土地及建筑成本的考虑,阳台可用的空间其实有限,以居家而言,寸土寸金的阳台除可能摆放洗衣机、烘衣机、冷气机等多项家用电器外,也作为晾晒衣物的场所。因此,分离式冷气机的室外机大都悬挂于阳台外,以节省占用阳台的空间。但悬挂于阳台外的室外机有破坏建筑物外观的忧虑,倘若室外机安置于阳台内又能兼具有除湿烘干功能以取代烘衣机,将具有维护建筑物整齐美观、节省阳台宝贵空间、省却烘衣机购置费用等一举数得的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热交换器管排、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四通阀、压缩机和风扇所组成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它具有冷气和除湿烘干的多重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四通阀,压缩机及风扇,在冷气机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气态的冷媒经由前述压缩机压缩而进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散热,再经前述旁通电磁阀流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高压冷媒经前述四通阀的导引而流入前述第二节流装置后,降压膨胀为低温的冷媒,提供冷房吸热用,其后吸热完全蒸发的冷媒流入前述四通阀再被前述压缩机压缩,形成一冷冻循环;在除湿烘干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前述压缩机压缩进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冷媒由于前述旁通电磁阀的关闭而改由前述第一节流装置通过并降压成低温冷媒进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前述第二热交器管排吸收热量的冷媒蒸发为蒸气后,经过前述四通阀直接循环回前述压缩机,前述风扇是用于排除前述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也可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第一及第二二通阀,压缩机及风扇,在冷气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气态的冷媒经由前述压缩机压缩而进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散热,再经前述旁通电磁阀流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高压冷媒经前述第一二通阀导引而流入前述第二节流装置后,降压膨胀为低温的冷媒,提供冷房吸热用,其后吸热完全蒸发的冷媒流回前述压缩机再被压缩,形成一冷冻循环;在除湿烘干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前述压缩机压缩进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冷媒由于前述旁通电磁阀的关闭而改由前述第一节流装置通过并降压成低温冷媒进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前述第二热交器管排吸收热量的冷媒蒸发为蒸气后,经过前述第二二通阀直接循环回前述压缩机,前述风扇是用于排除前述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四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四通阀是连接着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第二节流装置的一端、压缩机的一端及第二管接头的一端,前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另端是连接着第一管接头,前述压缩机的另端是连接着前述第一热交换管排的另端。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的再一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第一及第二二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第一及第二二通阀的一端是共接且再连接著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第一二通阀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二节流装置的一端,前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另端是连接著第一管接头,前述压缩机的一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压缩机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二二通阀的另端及前述第二管接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也还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四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四通阀是分别连接著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第一管接头的一端,压缩机的一端及第二管接头的一端,前述压缩机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方案在于它包含有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第一及第二二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第一及第二二通阀的一端是共接且再连接著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第一及第二二通阀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一管接头的一端,前述压缩机的一端是连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压缩机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二二通阀的另端及前述第二管接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除了作为冷气机的散热单元外,还可作为湿衣物的除湿烘干使用,使得室外机兼具有冷气与除湿烘干的多重功能,除节省烘衣机的购置费用外,还可以避免占用宝贵的阳台空间及维护建筑物外观,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需求及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第一最佳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并显示出冷气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除湿烘干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风力流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第二最佳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并显示出冷气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除湿烘干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风力流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第三最佳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并显示出冷气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除湿烘干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风力流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第四最佳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并显示出冷气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除湿烘干模式的冷媒循环路径及风力流向。
图5为湿度线图,并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在冷气模式运转及除湿烘干模式运转下的温度曲线。
图6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呈并排配置。且使用轴流式风扇散热的一例子。
图7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呈并列配置,且使用轴流式风扇散热的一例子。
图8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排交换器管排呈并排配置,且轴流式风扇是设于两热交换器管排间的一例子。
图9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外机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呈并排配置,且使用离心式风扇散热的一例子。
图10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呈垂直配置,且使用离心式风扇散热的一例子。
图11为类似于图9所示的例,但入风口是设于机壳两侧方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置于建筑物半开放阳台上的实施例,显示出湿衣物烘干的循环气流。
图13显示出在
图12半开放阳台上,加设半密闭幕供湿衣物烘干的例子示意图。
图14显示出
图12阳台为密闭时的室外机除湿烘干循环气流。
图15显示出在
图12半开放阳台上,加设全密闭帘幕供湿衣物除湿烘干的例子示意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10主要包含有压缩机11、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第一节流装置13、旁通电磁阀14、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四通阀16、第二节流装置17、风扇18、第一管接头20及第二管接头21,并进一步包括有加热装置19。前述压缩机11与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间以管路连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与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间则以管路串接着呈并联的第一节流装置13及旁通电磁阀14;前述第二管排15与四通阀16的第一接头161间并以管路连接;前述第二节流装置17一端连接著前述四通阀16的第二接头162,另端则连接著第一管接头20;前述压缩机11并以管路连接著四通阀16的第三接头163,前述四通阀16并以其第四接头164连接著第二管接头21;前述风扇18是设于第一热交换器12的一侧或第一热交换器12与第二热交换器15间(容后详述);前述加热装置19是设于出风口;前述第一与第二管接头20、21则为室内机23所连接。
请续参看
图1,在炎热的气候里,室外机10行冷气模式运转时,冷媒循环路径如实线箭号26所示,详言之,高温高压气态的冷媒经压缩机11压缩后流入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散热,其后再经旁通电磁阀14流入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散热并凝结为液态冷媒,此高压冷媒液体经四通阀16的接头161、162的导引而流入第二节流装置17,经降压膨胀后,低温的冷媒即可提供室内机23作为冷房吸热之用,其后吸热完全蒸发、呈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则经四通阀16的接头164、163的导引而流至压缩机11再被压缩,形成一冷冻循环。请配合参看图5,周围环境中较低温的空气在风扇18的抽力吸引驱动下,风力是先流入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以吸收冷媒热量后获得温升(a’→b’),再流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以进一步达到更高的出风温度(b’→c’),此约40℃至50℃的热风经导引至湿衣物处,即可将湿衣物烘干,有关风力流向,请参看箭号28。在此冷气模式运转下,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均作为散热使用。
续参照
图1,在湿冷的气候里,室内无使用室内机23供应冷气的需求,此时室外机10可以独立运作成除湿机,当室外机10行除湿烘干模式运转时,冷媒循环路径如虚线箭号27所示,详言之,高温高压气态的冷媒经压缩机11压缩后流入第一热交器管排12散热并凝结为液态冷媒,此冷媒由于旁通电磁阀14的关闭而通过第一节流装置13,经压降而成为低温冷媒并进入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吸收热量的冷媒蒸发为蒸气后,经切换的四通阀16的接头161、163而直接回至压缩机11,不经第二节流装置17进入室内机23。请配合参看图5,前述进入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的冷媒,由于冷却作用,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表面温度较空气的露点温度为低,因此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凝结在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的表面而被移除(a”-b”),此低温低水气含量的空气,流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时,出风口温度将升到高于原空气入口温度(a”-c”)。此部分的热量来自于水蒸气凝结的潜热和压缩机11的作功。前述出风口的热风经导引至湿衣物处,即将湿衣物烘干。为进一步获得更佳的烘干效果,可增设加热装置19在出风口,使空气在离开室外机10之前,可被加热而提高温升(c”-d”)。为使冷冻系统获得最高效率的运转和最大的除湿量,应搭配适当的变频式压缩机和室外机风扇,以调整冷冻能力和循环风量。
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第二最佳具体实施例,是使用两个二通阀24、25取代
图1四通阀16的例子。图2中,当室外机10行冷气模式运转时,第一二通阀24是导通,第二二通阀25则为关闭,当室外机10行除湿烘干模式运转时,第一二通阀24为关闭,第二二通阀25则为导通。有关图2的其他构成及运作是相同于
图1,不再赘述。
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第三最佳具体实施例,是类似于
图1,其不同于图一之处在于第二节流装置17为室内机23的部分构成,但其整体运作仍相同于
图1的例子。
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室外机第四最佳具体实施例,它类似于图2,其不同于图2之处在于第二节流装置17为室内机23的部分构成,但其整体运作仍相同于图2的例子。
本实用新型室外机10的出风和入风路径必须有效隔离,且室外机10中的第一热交换器12与第二热交换器15既风扇可呈多种配置,以发挥室外机10的最大效益,兹详述如下。
如图6所示,室外机机壳30中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呈前后并排配置,轴流式风扇18则位于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前方,加热装置19位于前述轴流式风扇18前方且邻接著出风口32,前述出风口32较佳的为设有数个导风片33,以例如栅网结构形成的入风口31设于机壳30相对著出风口32的一侧,藉此入风口31与出风口32的配置,使吸入冷空气的气流与排出的热空气气流流径分离,发挥室外机冷冻循环效率。
图7为类似于图6,不同处在于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与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呈并列配置。
图8为类似于图6,不同处在于轴流式风扇18是设于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与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间。
前述图6至图8所示的各个实施例的机壳30,因入风口31与出风口32呈相对配置,因此机壳30设有入风口31的一侧必需与墙隔著约15-30公分的空气对流间隙。
图9也类似于图6,不同处在于出风口32及导风片33是设于机壳30的顶部,及使用离心式风扇18A,加热装置19也邻接著出风口32。图9实施例的机壳30其相对着入风口31之侧,因未设风口,故机壳30的此侧可靠贴著墙以节省室外机占用阳台的空间。
图10是类似于图9,不同处在于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与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呈垂直配置,且离心式风扇18A设于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与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间。
图10实施例的机壳30其相对著入风口31之侧,因未设风口,故机壳30的此侧可靠贴著墙以节省室外机占用阳台的空间。
图11显示出入风口31是设于机壳30的两侧方,此也有助于机壳30靠贴著墙壁,以节省室外机占用阳台的空间。此实施例的入风口31的设置,也适用于图6至
图10的机壳。
前述图7、图8及
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与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间的热传损失均可忽略。前述图6、图9及
图11所示的例子中,当第一热交换器管排12与第二热交换器管排15的并排间隙较小时,会有较多的辐射热传损失,但可在其间增设辐射屏绝幕,藉该辐射屏绝幕可让气流通过及隔绝热的传送。有关辐射屏绝幕是属一般构造,不另赘述。
本实用新型室外机最佳置放场所为阳台,在较湿热的气候中,由于室内需要供应冷气,因此室外机30必须排热且可利用其排热烘干衣物。如
图12所示,室外机30是置于阳台40并靠贴著内墙,藉由阳台40形成的半开放空间,引入较低温的外部空气以冷却两热交换器管排,并使吸收水分湿气的空气可被排除至阳台40外,从而在气流循环的过程中,烘干吊挂于阳台的湿衣物。
图13是类似
图12,不同处在于设有一半密闭的帘幕41,可收到热力集中的效果。在湿冷的气候中,由于室内无使用冷气的需求,因此室外机30可依除湿烘干的模式运转。为确保外界湿冷的空气不会侵入衣物干燥区域,建筑物阳台较佳的为形成隔绝封闭状态,如
图14所示,阳台40的窗户42是为关闭状以形成密闭空间,使室外机30可以有效降低空气的湿度,并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复可如
图15所示,倘若不关闭窗户,可加设全密闭帘幕43以除湿烘干湿衣物,效果将更良好。
虽然本实用新型揭示如上所示的实施例,但可了解的是熟悉此项技艺人士是极易据此而做出各种修饰或变更,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所作的变更或修饰,均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至少具有冷气模式运转及除湿烘干模式运转,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四通阀,压缩机及风扇,在冷气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气态的冷媒经由前述压缩机压缩而进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散热,再经前述旁通电磁阀流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高压冷媒经前述四通阀的导引而流入前述第二节流装置后,降压膨胀为低温的冷媒,提供冷房吸热用,其后吸热完全蒸发的冷媒流入前述四通阀再被前述压缩机压缩,形成一冷冻循环;在除湿烘干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前述压缩机压缩进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冷媒由于前述旁通电磁阀的关闭而改由前述第一节流装置通过并降压成低温冷媒进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前述第二热交器管排吸收热量的冷媒蒸发为蒸气后,经过前述四通阀直接循环回前述压缩机,前述风扇是用于排除前述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
2.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至少具有冷气模式运及除湿烘干模式运转,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第一及第二二通阀,压缩机及风扇,在冷气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气态的冷媒经由前述压缩机压缩而进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散热,再经前述旁通电磁阀流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高压冷媒经前述第一二通阀导引而流入前述第二节流装置后,降压膨胀为低温的冷媒,提供冷房吸热用,其后吸热完全蒸发的冷媒流回前述压缩机再被压缩,形成一冷冻循环;在除湿烘干模式运转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前述压缩机压缩进入前述第一热换换器管排散热而凝结为液态冷媒,此冷媒由于前述旁通电磁阀的关闭而改由前述第一节流装置通过并降压成低温冷媒进入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吸收热量的冷媒蒸发为蒸气后,经过前述第二二通阀直接循环回前述压缩机,前述风扇是用于排除前述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排交换器管排,它呈并列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它呈并排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它呈垂直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心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它为轴流式风扇。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它为离心式风扇。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由它可提高由风扇排除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温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流式风扇,它设于呈并排的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前,使流入的风力必须先经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再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流式风扇,它设于呈并排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间,使流入的风力必须先经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再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它设于呈并排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前,使流入的风力必须先经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再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式风扇,它设于呈垂重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间,使流入的风力必须先经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再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
13.如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机出风口,它设在室外机机壳顶部或前侧方,及入风口设于室外机机壳的两侧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机的出风口,它设有导风片。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机,它置于建筑物阳台。
16.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四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四通阀是分别连接着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第二节流装置的一端、压缩机的一端及第二管接头的一端,前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另端是连接着第一管接头,前述压缩机的另端是连接着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
17.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第一及第二二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第一及第二二通阀的一端是共接且再连接著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第一二通阀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二节流装置的一端,前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另端是连接著第一管接头,前述压缩机的一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压缩机的另端连接著前述第二二通阀的另端及前述第二管接头的一端。
18.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四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四通阀是分别连接著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第一管接头的一端,压缩机的一端及第二管接头的一端,前述压缩机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
19.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两组热交换器管排、第一节流装置、旁通电磁阀、第一及第二二通阀、压缩机、第一及第二管接头,前述第一节流装置与前述旁通电磁阀是并接且再分别串接于前述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一端,前述第一及第二二通阀的一端是共接且再连接著前述第二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第一二通阀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一管接头的一端,前述压缩机的一端是连接前述第一热交换器管排的另端,前述压缩机的另端是连接著前述第二二通阀的另端及前述第二管接头的一端。
20.如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呈并列配置。
21.如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可呈并排配置。
22.如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是呈垂直配置。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并列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前方,它设有风扇。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分离式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它为轴流式风扇。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前方设有加热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这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并排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其前方设有风扇,使流入的风力必须先经第二热交器管排再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它为轴流式风扇。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它也可为离心式风扇。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前方设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是用于提高由风扇排除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温度。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并排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它们之间设有风扇,使流入的风力必须先经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再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也可为轴流式风扇。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其前方设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是用于提高由风扇排除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温度。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垂直的第一热交换器管排及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它们之间设有风扇,使流入的风力必须先经第二热交换器管排再经第一热交换器管排。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它为离心式风扇。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其前方设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是用于提高由风扇排除热交换器管排的散热温度。
36.如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机,其出风口是设于室外机机壳顶部或前侧方,及入风口是设于室外机机壳的两侧方。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机,其出风口设有导风片。
38.如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机,它置于建筑物阳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冷气机的多功能室外机,尤其是指一种在分离式冷气机系统中除提供一般冷暖气运转功能外,还进一步具有除湿烘干湿衣物功能的室外机,该室外机藉由所设的冷凝器排热装置变更为冷冻除湿系统使用,以便在潮湿环境里提供烘干衣物的功能,以节省烘衣机的购置费用及其所占空间,充分利用分离式冷气机的室外机,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24F3/00GK2438037SQ0024572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7日
发明者江旭政, 王茂荣, 韦宗楒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