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976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民用空调和海水淡化等需要吸收热能的场所。
目前的热吸收器主要是以吸收电能和燃料的放热为主,这不仅大量的消耗有限的能源和资源,而且又造成环境污染。而靠吸收太阳能,用于生产和民用的产品和技术较少,并受到环境的因素影响,且制热效果较差等导致得不到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提高太阳能的吸收效率,解决其吸收器在环境的因素下不受影响,达到所需的能量吸收器的功效,在极大的降低有限资源、能源消耗、稳定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目前所有的能量吸收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太阳能吸收器。
图2为本发明在空调中应用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的放大图。
图4和图5为图3中连接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参见图1,太阳能吸收器是多凸透镜聚光体(1)内与导液管(2)连接,导液管(2)内与电极板(3)连接。导液管(2)外部与珐兰(4)连接。
其装置主要是吸收太阳能能量。在阳光的照射下,多凸透镜聚光体(1)形成多个聚焦点聚集在导液管(2)的电极板(3)的表面上而产生巨大的能量供其管内的液体吸收。
参见图2和图3、图4、图5,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在空调中的应用装置示意图,由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5)连接蒸气发生器(6)和流量控制阀(7),而流量控制阀(7)连接蒸发泵(8),蒸发泵(8)又连接蒸发器(9),蒸发器(9)连接冷凝器(10)和蒸气发生器(6),蒸发器(9)由冷媒水管(11)、外壳罐及罐内装有含水溴化锂液体(12)组成,冷凝器(10)由冷却水管(13)和封闭外壳组成。而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5)是由多个太阳能吸收器(22)和电连接器(14)而组成。两太阳能吸收器之间加上绝热绝缘密封垫(15)和导电销(16)通过其珐兰(17)均由螺栓连接。而太阳能吸收器与其它设备连接主要通过电连接器(14)连接。电连接器与太阳能吸收器连接之间同样加上绝热、绝缘密封垫(15)和导电销(16)通过珐兰均由螺栓连接。电连接器(14)由电连接器外壳(18)内接绝缘绝热的导液管(19),在导液管(19)与电连接器外壳(18)之间镶嵌连接外接电场接线柱(20)、温度传感器(21)。
其装置示意图主要是在阳光照耀下通过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5),实行多级吸收,达到由蒸发器(9)内装有的含水溴化锂液体(12)经蒸发泵(8)和流量控制阀(7)送入的含水溴化锂液体(12)获得足够气化水能量,经电连接器(14)再送入蒸气发生器(6)使溴化锂液体浓缩而水分子气化成蒸气,浓缩后溴化锂液体进入蒸发器(9),而水蒸气进入冷凝器(10)由冷却水管(13)中的水带走水蒸气的热量使其液化,液化后的水也进入蒸发器(9),喷洒在冷媒水管(11)上由浓缩后溴化锂液体吸收而蒸发带走冷媒水管(11)中的冷媒水的热量。这样一来可根据外界自然条件温度确定使冷媒水管(11)或冷却水管(13)在室内循环来调节其室温。在光线强弱时,通过电连接器(14)中的内嵌温度传感器(21)传感含水溴化锂液体(12)的温度由计算机调节流量控制阀(7)控制导液管内的含水溴化锂液体(12)流量或控制调节加载在电连接器(14)上的接线柱(20)和与太阳能吸收器连接的导电销(16)连接其中的电极板(3)间的交变电场强度使其导液管内(2)液体内部的分子在交变电场下发生高速碰撞而获得能量,保证其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不受环境的变化导致其导液管内的液体获得能量而不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石油化工、民用空调、海水淡化等需要制造热能场所的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太阳能吸收器与电连接器组连成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多凸透镜聚光体与导液管组连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多凸透镜聚光体是由多个凸透镜固连而成外壳,外壳内部固连一个透明的套管与其外壳形成封闭的真空空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导液管是由两块可导电的极板与多凸透镜聚光体内部的透明的套管固连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组合式太阳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的外壳、温度传感器、接线柱与其导液管形成是由绝缘、绝热、耐热材料浇铸固连而成。
全文摘要
该发明用于石油化工、民用空调和海水淡化等需要吸收热能的场所。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多个多凸透镜聚光体组成吸收太阳能,通过多级组合的装置。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其光线焦聚在管墙上产生巨大的能量,被管内的液体吸收。在光照强弱变化时,通过管内温度,由计算机调节液体流量或控制太阳能吸收器内极板间交变电场强弱,实现其所需的能量。这既节约能源和资源,又不受环境影响,在极大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F24J2/05GK1312451SQ01106948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0日
发明者杨振宇 申请人:杨振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