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490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风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烘干装置,尤其是适用于菊花烘制的热风烘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风烘干装置,由烘房部分、热风发生部分和热风调节部分构成。烘房部分由方形烘房墙体(12)、双开式烘房门(3)、架柱(11)、层架(10)、烘扁(9)组成。在烘房门(3)上设置观察窗(1)和温度计(2)。在烘房顶端设置顶排风口(4),侧顶端设置侧排风口(6)。在烘房内设置架柱(11),架柱(11)上联接一组层架(10),层架(10)上置烘扁(9)。层架间距,上部、下部距离较小,而中间距离较大。热风发生部分由内循环风管(8)、进风套管(14)、烟囱(13)、热风炉(19)、风机(18)、助燃风机(20)、送风管(21)构成。内循环风管(8)上有插门(5)、插门(7),一端与烘房顶排风口联通,另一端与进风套管(14)顶端联通。进风套管(14)包容烟囱,下端与热风炉(19)外壁联接,在送风管(21)上设置温度计(22)。热风调节部分由置于烘房底部的风道(23)和分风器(24)构成。风道(23)联接送风管(21)。分风器(24)由分风箱(25)、圆柱销(26)、钢球(27)、调节螺栓(28)、螺母(29)、旋转体(30)、底座(31)构成。在风道(23)出口端上的辐条轮形底座(31)上过盈配合圆柱销(26),圆柱销(26)上半部与辐条轮形旋转体(30)间隙配合,并通过钢球(27)联接旋转体(30)上的调节螺栓(28)、螺母(29)。长方箱体形分风箱(25)上侧面不同位置有大小不等数个带插门的出风口(32),底平面中央有圆管与旋转体(30)套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经内循环风管的插门(7)或烘房顶排风口(4)的空气,进到进风套管(14)与烟囱(13)的间隙后,进入热风炉上段外层(16)预热,再到内层(15)换热升温,换热后的空气被离心风机(18)从内层(15)吸出并鼓入热风炉中段(17)进一步加热,最后经送风管(21)、风道(23)进入烘房内的旋转分风器(24)。调节分风箱(25)上的出风口(32)大小,以调节风量分配和自身转速。热空气在烘房中上升,与层架(10)上烘扁(9)内的菊花接触,使菊花升温,水份溢出,热空气携带水份经顶排风口(4)或侧排风口(6)排出烘房,房内菊花得以干燥。需要时,可关闭内循环风管(8)上的插门(5)和插门(7),把烘房内排出的湿热空气经内循环风管(8)再导入热风炉加热,循环反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余热的充分利用,降低了能耗,不等间距多层式烘房和可控的旋转分风器,使烘房温度场较均匀,热空气流动性好,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结构较简单,一机多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分风器剖视构造图。
图中1、观察窗 2、温度计 3、烘房门 4、顶排风口 5、插门6、侧排风口 7、插门 8、内循环风管 9、烘扁 10、层架 11、架柱12、烘房墙体 13、烟囱 14、进风套管 15、热风炉上段内层16、热风炉上段外层 17、热风炉中段 18、风机 19、热风炉20、助燃风机 21、送风管 22、温度计 23、风道 24、分风器25、分风箱 26、圆柱销 27、钢球 28、调节螺栓 29、螺母30、旋转体 31、底座 32、出风口在
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热风烘干装置,由烘房部分、热风发生部分和热风调节部分构成。烘房部分由方形烘房墙体(12)、双开式烘房门(3)、架柱(11)、层架(10)、烘扁(9)组成。在烘房顶端设置顶排风口(4),侧顶端设置侧排风口(6)。在烘房门(3)上设置观察窗(1)和温度计(2)。在烘房内设置架柱(11),架柱(11)上联接一组层架(10),层架(10)上置筛网状烘扁(9)。层架间距,上部、下部距离较小,而中间距离较大。热风发生部分由内循环风管(8)、进风套管(14)、烟囱(13)、热风炉(19)、风机(18)、助燃风机(20)、送风管(21)构成。矩形截面的内循环风管(8)上有可开闭的插门(5)和插门(7),一端与烘房顶排风口(4)联通,另一端与进风套管(14)顶端联通。进风套管(14)包容烟囱(13),下端与双夹层式热风炉(19)外壁联接,形成热风炉上段外层(16)并联通热风炉上段内层(15),热风炉上段内层(15)通过离心式风机(18)与热风炉中段(17)联通,热风炉中段(17)联通送风管(21)。在送风管(21)上设置温度计(22)。在热风炉(19)底部炉灶口设置助燃风机(20)。热风调节部分由置于烘房底部的风道(23)和分风器(24)构成。风道(23)联接送风管(21)。如图2所示的分风器(24)由分风箱(25)、圆柱销(26)、钢球(27)、调节螺栓(28)、螺母(29)、旋转体(30)、底座(31)构成。在风道(23)的出口端上的辐条轮形底座(31)上过盈配合圆柱销(26),圆柱销(26)上半部分与辐条轮形旋转体(30)间隙配合,并通过钢球(27)联接旋转体(30)上的调节螺栓(28)、螺母(29)。长方箱体形分风箱(25)上侧面不同位置有大小不等数个带插门的出风口(32),底平面中央有圆管与旋转体(30)套接。
权利要求1.一种热风烘干装置,由烘房部分、热风发生部分和热风调节部分构成;烘房部分有烘房墙体(12)、烘房门(3)、架柱(11)、层架(10)、烘扁(9),烘房内设置架柱(11)、层架(10)、烘扁(9);热风发生部分有烟囱(13)、热风炉(19)、风机(18)、助燃风机(20)、送风管(21);热风调节部分有风道(23);其特征是在烘房顶端设置顶排风口(4),侧顶端设置侧排风口(6),在烘房门(3)上设置观察窗(1)和温度计(2);热风发生部分还有矩形截面的内循环风管(8)、进风套管(14);内循环风管(8)上有插门(5)和插门(7),一端与烘房顶排风口(4)联通,另一端与进风套管(14)顶端联通,进风套管(14)包容烟囱(13),下端与双夹层式热风炉(19)外壁联接,形成热风炉上段外层(16)并联通热风炉上段内层(15),热风炉上段内层(15)通过风机(18)与热风炉中段(17)联通,热风炉中段(17)联通送风管(21),在送风管(21)上设置温度计(22);热风调节部分还有分风器(24)并置于烘房底部联通送风管(21)的风道(23)的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装置,其特征是烘房内层架间距,上部、下部距离较小,而中间距离较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分风器(24)由分风箱(25)、圆柱销(26)、钢球(27)、调节螺栓(28)、螺母(29)、旋转体(30)、底座(31)构成,辐条轮形底座(31)上过盈配合圆柱销(26),圆柱销(26)上半部与辐条轮形旋转体(30)间隙配合,并通过钢球(27)联接旋转体(30)上的调节螺栓(28)、螺母(29),长方箱体形分风箱(25)上侧面不同位置有大小不等数个带插门的出风口(32),底平面中央有圆管与旋转体(30)套接。
专利摘要一种热风烘干装置,由烘房部分、热风发生部分和热风调节部分构成。烘房内置多层不等间距层架(10)和烘扁(9),烘房顶端有顶排风口(4)和侧排风口(6),底部是风道(23)和其上的调节热风分布的箱式旋转分风器(24);顶排风口(4)联通热风发生部分中的内循环风管(8)和包容烟囱(13)进风套管(14),进风套管(14)联通双层式热风炉(19)风道,并通过离心风机(18)、送风管(21)鼓入烘房。由于余热的充分利用,降低了能耗,不等间距多层式烘房和可控的旋转分风器,烘房温度场较均匀,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广泛适用于菊花、茶叶、烟叶的烘制。
文档编号F26B21/00GK2548095SQ0221906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7日
发明者汪华龙, 李海煌, 汪威风, 毕灶明, 潘结干, 祁隆华 申请人:歙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