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相变电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187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相变电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暖气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市场上流行的电暖气主要有干式和浸油式两种,干式电暖气内设有干式电热元件,电热元件加热后通过排风系统将热量散出去,浸油式电暖气是将6-12公斤的变压器油充于散热器内腔里,油被电加热元件加热后产生循环,使散热器表面温度升高并维持一定温度,借以向市内空气散热。这两种电暖气工作功率一般在1500-3200瓦之间,虽然它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因其耗电量大,启动温度高,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两种电暖气买的起用不起。近几年流行欧美的分户采暖方式—电热膜,逐渐进入我国建筑采暖市场,但其高昂的建宅费(不低于65元/建筑平方米)和运行费用(40元/平方米一个采暖期),目前还不能被大多数用户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电量小,散热速度快,成本低廉的电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及设置在上下横梁之间并与上下横梁相连通的热导管,附着于热导管上的散热翼,下横梁内设置有两个腔室,下部腔室内设置有电热元件,上部腔室为与热导管相连通的介质槽管,介质槽管内设置有介质。
本实用新型在下部腔室内与电热元件的缝隙处设置有导热体。在散热器上还设置有安全装置,超温控制装置及漏电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分离式热管技术原理,以很小的工作功率(300W)启动电热元件,升温后传热于另一个真空腔室里的介质,并使介质迅速汽化,使其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每秒钟几百厘米的速度将介质产生的相变效果,即核态效应产生的汽化温度迅速传至散热器的各个部位,其传热速度快,耗电量小,另外成本也比较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热管技术原理而设计的一种电散热器,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及与上下横梁相连通的热导管3,热导管3上附着有散热翼4,下横梁2分为两个腔室,其中下部腔室5中设置有电热元件6,在下部腔室2内与电热元件6的缝隙处填充了导热体7,上部腔室8装有介质9,上部腔室8与热导管3相连通,另外在散热器上还设置有安全装置10,超控温装置11,电源接口12及漏电保护装置13。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相变电散热器,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及设置在上下横梁之间并与上下横梁相连通的热导管,附着于热导管上的散热翼,其特征在于下横梁内设置有两个腔室,下部腔室内设置有电热元件,上部腔室为与热导管相连通的介质槽管,介质槽管内设置有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相变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下部腔室内与电热元件的缝隙处设置有导热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相变电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器上还设置有安全装置,超温控制装置及漏电保护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相变电散热器,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及设置在上下横梁之间并与上下横梁相连通的热导管,附着于热导管上的散热翼,其特征在于下横梁内设置有两个腔室,下部腔室内设置有电热元件,上部腔室为与热导管相连通的介质槽管,介质槽管内设置有介质,本实用新型耗电量小,散热速度快,成本低廉,适合于家庭或单位使用。
文档编号F24D13/00GK2663853SQ03269799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3日
发明者周福顺, 王世珍 申请人:周福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