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煤灶自动抬锅盖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煤灶自动抬锅盖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炊具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家用煤灶自动抬锅盖火器。
家用煤灶一般在使用时,人们必须守候在灶边操作至食物成熟,因此,工作效率很低,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家用煤灶自动抬锅盖火器,以解决合理利用时间的问题。
自动抬锅盖火器的结构是鉴于一个长方形框架(7)内,上部固定一个基座(6),基座心部圆孔内安装一个推力球轴承(8),轴承内孔配心轴(9),心轴的下端插入鞍形架(2)顶部的圆孔(12)内,圆孔与心轴(9)间成滑配合。同时,将心轴(9)下端的横孔(10)对准鞍形架(2)上的横孔(10)插上销子(11),使二者相联,当心轴转动时,鞍形架(2)也随之转动。在基座(6)上与圆孔相平行的另一侧固定两个定位销(13),销子的下端间隙地插入摆动架(16)的两个圆孔(14)内,用以限制鞍形架(2)绕心轴(9)转动。摆动架(2)的两个横孔(17)插入两根细钢筋(19),其左端上部削平刻有斤两标度,其上压以可沿钢筋移动的重铊(20)。右端卷成圆环(19),圆环内空三角生筋,形成锅架(19),外圆对称加钩(20),以挂环形铁丝(21),钩联封火盖(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摆动架(16))原则,待锅罐内水份蒸发后重量的减轻而使锅架(19)上抬,摆动架(16)脱开定位销(13),则鞍形架(2)经弹簧(5)的拉力绕心轴(9)转动,并带动锅架(19)左转或右转(锅架(19)转动角度的大小要保证封火盖(22)能随之被拖到火口(中心位置),故而实现了自动抬锅。同时利用环形铁丝(21)将封火盖(22)拖至火口,继而实现了自动盖火。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横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纵向部件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纵向部件的俯视示意图首先将长方形框架(7)置于平整的灶面(1)上,使锅架(19)的中心对准火口中心,其次将盛装食物原料及所需水份的锅罐放在锅架(19)内,将锅架(19)置于灶面(1)上,此时两个定位销(13)相应插入摆动架(16)的圆孔(14)内,预先在长方形形框架(7)与鞍形架(2)之间挂上拉簧(5),然后估计锅罐内食物成熟后水份的蒸发量(重量),调整并固定重铊(20)的位置。当锅罐内水份蒸发后,利用杠杆原理,保证锅架(19)自然上抬,且摆动架(16)就脱离定位销(13),则鞍形架(2)在拉簧(5)的作用下绕心轴(9)转动而将锅架(19)拖离火口,实现了自动抬锅。此时,重铊(20)的位置所示的重量标度即为下次加工同类等量食物的重铊位置标记。同时,转动的锅架(19)利用环形铁丝(21)将封火盖(22)拖至火口中心,继而实现了自动盖火。
权利要求
1.一个由长方形主体框架(7)、基座(6)、鞍形架(2)以及摆动架(16)几个部件组成的家用煤灶自动抬锅盖火器。其特征是基座(6)的圆孔内装一个推力球轴承(8),轴承的内孔配一心轴(9),心轴的下端开一横孔(10),在基座(6)上位于心轴(9)的一侧固定两个定位销(13),在鞍形架(2)的顶面有一通孔(12),对准心轴(9)下端横孔(10)在形架(2)上钻一横孔(10),鞍形架(2)的两脚上各固定一小轴(3),在摆动架(16)上对准定位销(13)的轴线方向钻一直孔(14),摆动架(16)的横向有一对长通孔(17),在两孔(17)的水平线上两侧各有一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抬锅盖火器,其特征是基座(6)用螺丝固定在长方形主体框架(7)上。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抬锅盖火器,其特征是心轴(9)下端的圆孔(10)对准鞍形架(2)的圆孔(10)用销子(11)将两件固联。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抬锅盖火器,其特征是鞍形架(2)上的弹簧钩(15)与长方形框架(7)的弹簧钩(4)之间挂一拉簧(5)。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抬锅盖火器,其特征是在锅架(19)一端的钢筋顶面削平并刻斤两标度,其上压以可移动的重铊(20)。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抬锅盖火器,其特征是锅架(19)的外圆环上对方固定挂钩(20),用环形铁丝(21)将锅架(19)及封火盖(22)联接起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炊事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家用煤灶自动抬锅盖火器。它是由一个长方形主体框架内的轴承和心轴联接一个鞍形架以及附有锅架在内的摆动架几部分组成,其结构紧凑,体积小,造价低廉。
文档编号F24B1/00GK87205726SQ87205726
公开日1988年5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27日
发明者刘培祥 申请人:刘培祥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