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225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空调器,特别涉及的是为控制空调器运作,在空气导向器一侧设置有电器元件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是已有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部件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所示,已有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的内部结构,底盘1位于空调器的底面。
上述底盘1的室内侧前面设有前面格栅3。前面格栅3形成空调器的正面外观,安装在机壳30前面。前面格栅3的一侧有室内空气流入到空调器内部的吸入部3i,另一侧有在空调器内部热交换后的空气重新排出到室内的排出部3e。吸入部3i上设有吸入格栅4。排出部3e的下部设有为控制空调器运作的控制面板部3c。
上述前面格栅3的内侧设有室内热交换器7。使通过前面格栅3吸入部3i流入的空气与空调器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7)设置在空气导向器9上。
空气导向器9上形成有使流经室内热交换器7的空气通过的通孔10,在与前面格栅3的排出部3e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排出导向器9e。空气导向器9底面形成有为排出在室内热交换器7上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结构9′。在空气导向器9上结合有涡壳11。涡壳11在内面形成引导由贯流扇19形成气流的流动引导面12,。
与上述前面格栅3的控制面板部3c对应的底盘1上设有为控制空调器而安装各种电器元件的控制器盒14。控制器盒14用2个螺钉把前端固定在底盘1上,其后端用螺钉固定在空气导向器9上。
在紧贴涡壳11的后面设置有把空调器分成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分隔板15,使室内侧环境和室外侧环境互不影响。分隔板15的上端一侧有电线通过口16。电线通过口16在内侧周围形成圆边部16,以防止电线被电线通过口16的边损伤。
在分隔板15的后面即室外侧,电机底座18安装在底盘1上,其上面设置电机17。电机17的轴各自向室内侧和室外测凸出,其一侧轴贯通分隔板15,凸出到涡壳11内部。向室内侧凸出的轴上设置有离心风扇19。该离心风扇19吸入室内的空气后,使其流经室内热交换器7并被排出导向器9e引导,重新排出到室内。
电机17的室外侧轴上设有送风扇21。送风扇21吸入室外的空气后,使其流经空调器室外侧的室外热交换器27并进行热交换。
室外侧设有引导由送风扇21形成气流的护罩23。护罩23的功能是使吸入的外部空气均匀地流向室外热交换器27上。在护罩23上形成有通孔23′,并在通孔23′里设置送风扇21。图中符号24是护罩23上面的盖,图中符号25是连接在空气导向器9和护罩23的上端,使其装置保持连接。
室外热交换器27设置在底盘1的室外侧外壳边上。室外热交换器27使从室外吸入的空气与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
为了遮盖底盘1上的各种部件,设置有机壳30。机壳30与底盘连接,封闭空调器的两侧和上面。
在图中没有标示上述室外侧设置的调节空气循环的构成部件-压缩机和膨胀阀。
具有上述结构的一体型空调器的室内侧部分朝向室内,其室外侧部分朝向室。
下面对上述空调器的制冷运行工作过程作如下说明即,当驱动空调器,空气调节循环开始,电机17带动离心风扇19和送风扇21旋转。
室内空气通过前面格栅3的吸入部3i流入到空调器室内,传送到室内侧的热交换器7上。空气流经室内热交换器7时与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转换成相对低温的空气。
上述离心风扇19旋转,使经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空气导向器9的通孔10吸入到离心风扇19上。空气从离心风扇19排出,沿着涡壳11的内部传送到排出导向器9e里。传送到排出导向器9e里的空气通过前面格栅3排出部3e排出到室内。
下面对在室外侧将室内热交换器7中工作流体接受的热量排出到外部的运作过程进行说明即,外部的空气被送风扇21吸入到空调器的室外侧,被护罩23引导而流经室外热交换器27,与从室内热交换器7中接受热量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由此向外部放热。
但是,上述已有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存有以下问题为了设置控制器盒14,需要一定的空间,这样的控制器盒14用螺钉连接底盘1上的2个位置,占有空气导向器9上1个位置。
因此,在装配或分解空调器时需要用很多螺钉,使装配作业复杂,生产率下降并繁琐;零部件数量多,产品的成本高。
如果需要替换或维修控制器盒14内部的电子零配件时,必须用工具把螺钉全部取出,所以维修作业繁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控制器盒设置在空气导向器一侧上,有效利用内部空间,更加容易维修控制器盒内部配件的一体型空调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有分隔形成底盘前半部的室内侧和形成底盘后半部的室外侧,并引导空气流动的空气导向器、控制器盒,内部设有各种控制部件的控制器盒安装在上述空气导向器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是把控制器盒设置在空气导向器上,特别是设置在空气导向器的右上侧,与其形成整体。因此,能有效利用空调器内部空间。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在空气导向器的右上侧位置形成整体,不需要另外的固定部件,所以总体上降低了空调器的制造费用。


图1是已有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主要部件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型空调器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型空调器的实施例主要部件结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型空调器的实施例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盖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有分隔形成底盘前半部的室内侧和形成底盘后半部的室外侧,并引导空气流动的空气导向器300、控制器盒380,内部设有各种控制部件的控制器盒380安装在上述空气导向器300一侧。所述的控制器盒380与上述空气导向器300形成整体。
所述的控制器盒380的前面具备能设定空调器运作的操作面板部39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图2至图6所示,空调器底面的底盘100分成室内侧和室外侧,在上面设置各种部件。首先,在室内侧的最前方设置前面格栅200。
上述前面格栅200形成空调器的前面外观,并且向前方弯曲。即,前面的中央向前方弯曲凸出。
上述前面格栅200的下端有把室内空气吸入到空调器内部的通路、前面吸入口210,在前面格栅200的两侧有侧面吸入口215。室内空气通过前面格栅200的下端和侧面吸入口210和215流入到空调器内部。
上述前面格栅200上端有把热交换后的空气重新排放到室内的室内排出口220,并且前面格栅200的后面设有选择性开闭室内排出口220的排出门230。
上述排出门230可上下滑动,开闭室内排出口220。为了使这样的排出门230上下滑动,还设有产生旋转的旋转电机和把旋转电机产生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的齿条和小齿轮。
上述底盘100上设置了空气导向器300,分隔室内侧和室外侧,并且在室内侧引导空气流动。空气导向器300由位于下部的下侧空气导向器310和位于上部的上侧空气导向器350构成。
上述下侧空气导向器310的下端与室内侧底面320形成整体。即,室内侧底面320从下侧空气导向器310下端向前弯曲并凸出出来,与底盘100的前端对应,固定在底盘100上。
在下侧空气导向器310的前面中央有上下方向的左右分隔板312。即,左右分隔板312从下侧空气导向器310的前面中央处向前方凸出来,把下侧空气导向器310的前方分成左右空间。
在下侧空气导向器310的左侧和右侧上自设置室内风扇420的室内风扇设置孔314。室内风扇设置孔314与室内风扇420大小对应,并且其四边向前方凸出一部分。
上侧空气导向器350上有排出流路352,从室内风扇420引导排出的空气引向前面格栅200的室内排出口220。即,排出流路352就是从上侧空气导向器350的后端向前方凸出一定部分,并且其前端与前面格栅200的室内排出口220对应。
上侧空气导向器350的上面有向上方凸出的过滤器设置部360。在过滤器设置部360上设置从上方安装的高性能过滤器370,使流入的室内空气净化后重新排出到室内。
上侧空气导向器350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器盒380。控制器盒380由形成下部的盒体382,裹住盒体382上部的盖386构成。盒体382与上侧空气导向器350的上端右侧形成整体。
上述控制器盒380的内部设有各种控制部件,在盒体382的下部可以设有安装电容器的电容器安装部382′。盒体382形成控制器盒380的底面和左侧面,并且在底面右侧的两边形成有下固定凸起384,挂住盖386下端的挂钩388。
在盒体382的左侧上端形成上固定凸起384′,挂住盖386上面一端的挂钩388′。
控制器盒380的盖386形成控制器盒380的右侧面和上面,并且在右侧面下端的前后两侧各自形成有跟下固定凸起384形状对应的下挂钩388,与盒体382的下固定凸起384钩合。上述盖386上面左侧端的前后两侧形成有跟上固定凸起384′形状对应的上挂钩388′,与盒体382的上固定凸起384′钩合。
上述盖386的一侧面有电路板的基板设置部(图未示),基板设置部应该由多个安装凸起形成。在控制器盒380的前面还有操作面板部390,用以设定空调器运作或者显示运作状态。
上述空气导向器300的前方设有室内热交换器400。室内热交换器400是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与从室内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地方。
室内热交换器400和空气导向器300之间设有通气口410。通气口410起着引导经室内热交换器400热交换后空气的作用。通气口410的左右两侧有与下侧空气导向器310的室内风扇设置孔314对应的一对贯通孔412。
在上述空气导向器300的内部设置室内风扇420,提供空气向室内侧流动的动力。室内风扇420在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
室内风扇420各自位于下侧空气导向器310左右两侧的室内风扇设置孔314里。
在空气导向器300和通气口410的一侧还设有换气孔(未图示)。通过换气孔选择性地吸入外部空气更换掉室内空气。因此,空气导向器300的一侧设有节气阀(未图示),节气阀在另外的动力电机的作用下开闭上述换气孔。
为了使外部空气通过换气孔流入,还设置引导室外空气的换气通道(未图示)。即,在连接空气导向器300上端和护罩500的支柱(未图示)下部设有换气孔,把后方的空气引向前方,使其流入到换气孔里。
上述室内风扇420的后侧设有风扇电机450。该风扇电机450的中心轴452的前端插入到室内风扇420的中心部,其后端插入到室外风扇460中心部。因此,风扇电机450向室内风扇420及室外风扇460提供旋转动力。
即,风扇电机450直接安装在空气导向器300的背面或者支撑在另外的支架上,其旋转轴一端装有室内风扇420,其另一端上装有室外风扇460。
隔着空气导向器300一定距离,在其后方设有引导室外侧的空气流动的护罩500。该护罩500的中央左右两侧各有与空气导向器300的室内风扇设置孔314对应的通孔502。而且,在护罩500的上端还设有引导滞留冷凝水的装置,引导由室外风扇460的风扇飞散器422飞溅的冷凝水。
在上述护罩500内侧设置有室外风扇460,强制输送室外的空气,使其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460在扇叶终端部设置风扇飞散器422。该风扇飞散器422溅起下部的冷凝水,抛到室外风扇460后方的室外热交换器550上,降低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550的温度,提高冷却效率。
在护罩500后侧底盘100后端上设有室外热交换器550。该室外热交换器550使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与从室外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调器制冷运转时把室内的热量向室外排出。
上述室外侧的底盘100上设有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560。压缩机560各自连接室内热交换器400和室外热交换器550。
上述压缩机560的位置在空气导向器300和护罩500之间,也在左、右侧风扇电机450的中心轴之间。即,压缩机560位于室外侧的中央。
上述室外热交换器550后方设有后面格栅的后面板600。在后面板600上,向左右方向设置多个排出内部空气的格栅排出口610。格栅排出口610在后面板600上反复形成多个三角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是在其下侧面的一定部位向左右方向切割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外观上面和两侧面由机壳700形成。在机壳700上面指定部分向下方凹进去形成的是设置引导部710,使空调器容易安装在建筑物的窗户上,并且设置引导部710上也可以安装挡帘组件(未图示)。
上述机壳700的两侧后端有从侧面吸入空气的多个侧面吸入孔720,其上面后半部的两侧也有从上方吸入空气的上面吸入孔730。机壳700的上面前端即设置引导部710前方设有过滤器格栅740。
上述过滤器格栅740应该设置在与上侧空气导向器350上面的高性能过滤器370对应的位置上,引导经过高性能过滤器370的空气排出方向,并且能拆卸。而且,机壳700的侧面还具备手把750,便于空调器的设置或者移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制冷模式运作。
当空调器运行时,左右风扇电机450带动左右侧的室内风扇420和室外风扇460各自旋转。压缩机560运转,使工作流体循环,热交换循环。
由于左右两侧的室内风扇420运转,室内的空气通过前面吸入口210和侧面吸入口215流入,并经过室内热交换器400。
如图5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400热交换而温度相对变低的空气流向室内风扇420的前方。室内空气通过通气口410上的一对贯通孔412吸入。
随着室内风扇420的旋转,流入到室内风扇420上的空气向室内风扇420的圆周方向流动。
向室内风扇420的圆周方向流动的空气被下侧空气导向器310的侧面和下部挡板312引导,向上方的上侧空气导向器350内部移动。流入到上侧空气导向器350内部的空气通过向前方开口的排出流路352排向前方。
由下侧空气导向器310改变空气流动的方向,使其流入到上方,上侧空气导向器350使空气向前方排出,并且空气经过排出流路352后,通过前面板200的室内排出口220排出到室内。
为了净化被室内热交换器400冷却的空气,利用另外的驱动装置开闭排出流路352。
由室内热交换器400热交换的空气被室内风扇420引向圆周方向,向上侧流动。这时,由于室内排出口关闭流动的空气不能从室内排出口220排出,故经过上侧的高性能过滤器370之后,通过过滤器格栅740排出到室内。
这样,排出的空气在经过高性能过滤器370时过滤掉空气中的异物,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室内的空气经过制冷及清新过程,故能创造出更加清爽的环境。
由于室外风扇460运转,室外的空气流入到空调器的内部。外部的空气通过机壳700的侧面吸入孔720和上面吸入孔730流入到空调器的内部。
流入到空调器内部的空气被护罩500引导,流向室外风扇460,被室外风扇460向后方排出的空气经过室外热交换器550时与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工作流体向空气传递热量,由此向室外排出室内的热量。
因此,向空调器室外侧传送的温度相对低的空气降低压缩机560温度,并且被室外风扇460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550上与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之后排出到室外。
下面对室内外空气进行转换的换气系统运转进行说明。
根据使用者的设定,若打开在空气导向器300一侧的换气孔,则室内排出口220将被排出门230封闭。
因此,通过前面吸入口210及侧面吸入口215流入的空气经过室内热交换器400之后,通过换气孔(未图示)流入到室外侧,然后向侧面吸入孔720排出或者通过后面板600的格栅排出口610排出。
在控制器盒380的内部设有多个控制部件。该控制器盒380由盖386来开闭其内部。即,为了打开盖386,捉住盖386的上面向左侧拉,盖386的上挂钩388′从机壳382的上固定凸起384′脱离出来。
然后,把上述盖386向下方拉,使盖386的下挂钩部388从机壳382的下固定凸起384脱离出来。由此开放上述控制器盒380内部。
安装盖386的时候,用盖386脱离过程的相反顺序安装。即,把盖386下挂钩部388与机壳382下固定凸起384的下方钩或挂合后,把上挂钩部388′和机壳382的上固定凸起384′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在上述实施例中,并且在上述技术范围中,本行业的一般技术者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能带来多种变形。
权利要求1.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有分隔形成底盘前半部的室内侧和形成底盘后半部的室外侧,并引导空气流动的空气导向器、控制器盒,其特征是内部设有各种控制部件的控制器盒(380)安装在上述空气导向器(300)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盒(380)在上述空气导向器(30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盒(380)与上述空气导向器(300)形成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盒(380)的前面具备能设定空调器运作的操作面板部(3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有分隔形成底盘前半部的室内侧和形成底盘后半部的室外侧,并引导空气流动的空气导向器、控制器盒,内部设有各种控制部件的控制器盒安装在上述空气导向器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是把控制器盒设置在空气导向器上,特别是设置在空气导向器的右上侧,与其形成整体。因此,能有效利用空调器内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型空调器的控制器盒在空气导向器的右上侧位置形成整体,不需要另外的固定部件,所以总体上降低了空调器的制造费用。
文档编号F24F1/02GK2667370SQ20032012575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姜东勋, 金英冒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