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256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属于太阳能应用领域。
目前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另一种为真空玻璃复合热管。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存在结垢、冻裂及单支管破损,整个太阳能热水器瘫痪及热启动慢等缺陷。而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存在制作费用高、结垢、真空度难以保持、加工工艺难度大等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加工容易,真空度高、单支管破损而不会导致太阳能热水器瘫痪的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
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可实现发电、高效集热、热启动速度快,抗冻、真空度高、可承压运行等诸多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包括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热管、光伏电池等组成。
光伏电池复合连接在热管上,整体封装在真空的全玻璃壳体容器内,热管由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相变传热剂、热管吸热端、热管放热端、热管放热端与热管吸热端连接喉部组成;热管吸热端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对应结合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吸热端,热管放热端的金属导热装置或碳材料导热装置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对应结合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热管吸热端与热管放热端的连接喉部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相对应,组成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安装密封面;光伏电池和热管良好连接,光伏电池的正负电极通过玻璃封接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上引出,热管上固定有吸气剂。
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截面为管状全封闭真空容器,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截面为等径圆管,截面或为非等径复合连接圆管,截面或为椭圆管,截面或为圆管与椭圆管复合连接管,截面或为矩形管,截面或为其它闭环几何形状,管的两端为有承压能力的几何形状,或为圆弧承压面。
热管的吸热端上有吸热板,光伏电池复合连接于吸热板上,弹性金属支撑卡或支柱将复合连接有光伏电池的吸热板固定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上,并将复合连接有光伏电池的吸热板和玻璃外壳隔开,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吸热端,热管放热端上的金属导热装置或碳材料导热装置与玻璃壳体紧密接触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热管的放热端与吸热端之间的连接喉部与玻璃外壳间隔一定距离,热管连接喉部径向对应的玻璃外壳为安装密封面。
热管吸热端由吸热板和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结合组成,金属管容器为单管或有多根肋管联通于主管之上,金属管容器内或有毛吸材料,吸热板为金属导体材料,或碳材料制造,其形状可是平板、或是弧形板、或是丁字形板、或是十字形板、或其它几何形状的吸热面,其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固定于吸热板上,可通过焊接、金属挤出、胀接、栓接、压接、粘接等方式紧密与吸热板结构在一起,吸热板的光吸收涂层为具有一定耐热特性的光伏电池,其电极通过焊接或粘接与热管吸热板低热阻连接,吸热板可单面或双面安装连接光伏电池。
热管放热端上的金属或碳制品导热装置与玻璃壳体紧密接触,导热装置为与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紧密结合为一体的金属翅片或碳制品与弹性金属复合连接的导热面,其形状可为一只以上沿一定方向呈螺旋放射状的翅片,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花瓣状的金属闭环翅片,可为具有弹性的大于真空管直径的,呈放射状的弹性金属或碳材料丝或片,或为螺旋互字状通过压缩可使直径变小的翅片,翅片可靠自身弹力或弹簧弹力,使其紧密结合于玻璃传导面上,其传热面上可镀有熔点较低的金属,焊接限位金属翅片,所选的金属可为锡、锌、铝、铅、铜、银等低熔点的金属合金,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与带导热翅片的导热装置紧密结合为一体组成热管放热端,与导热光伏电池吸热板紧密结合为一体组成热管吸热端。
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由吸热端、放热端、安装密封面组成,其成形过程是将放热端玻璃管一端齐头,退火;放热端玻璃管另一端加热拉成承压圆弧形状的封头,退火;并在封头上焊接排气尾管;吸热端玻璃管一端齐头,退火;吸热端玻璃管另一端加热拉成承压圆弧形状的密封头,退火;将复合连接有光伏电池的热管吸热端放置于吸热端玻璃管内,将光伏电池的正负电极引线通过玻璃封接工艺将其导出,然后将放热端玻璃管套装于热管放热端上,在热管放热端与吸热端之间的喉部将吸热端玻璃管和放热端玻璃管焊接成形,退火;或放热端玻璃管与吸热端玻璃管不等径,须增加焊接玻璃管过渡端头,玻璃管过渡端头将细的放热端玻璃管与粗的吸热端玻璃管过渡连接,其过程可先将细玻璃管连接于过渡玻璃端头上,然后玻璃管过渡端头与吸热端玻璃管端头等径玻璃焊接连接,或过渡玻璃管端头先与吸热端玻璃管端头等径玻璃焊接连接,然后,将放热端玻璃管套装于热管放热端上,在其热管喉部进行玻璃焊接,焊接好的全玻璃外壳须经过退火处理,通过排气台连接的玻璃管与排气尾管焊接连接于一起,进行加热排气,在加热的过程中,将热管放热端的限位金属焊点熔化,使其翅片弹性膨胀,与放热端玻璃管良好低热阻接触,封接排气尾管将其下台,然后通过烤硝实现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高度真空,烤硝可通过高频线圈加热,也可通过聚光加热,实现挥发金属的烤硝过程;安装密封面玻璃管的放热端与吸热端之间的玻璃管安装密封面可连接有其它材料的法兰,此法兰与玻璃壳体有对应连接面,通过加热压铸、浇铸、或胶合剂粘接实现彼此的密封连接,法兰上可设有方便其固定的密封螺帽,螺帽上有便于旋转的齿孔,法兰上安装有密封面,法兰可由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玻璃等可满足机械强度的材料制作。
热管吸热端与热管放热端连接喉部由放热翅片与吸热板之间的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为两者之间的连接喉部,可以通过焊接、胀接、铆接、粘接等工艺连接在一起;或是一根带金属翅片的挤出金属管道上将金属翅片分割并将其整形成放热翅片;或是一根管道上焊接、胀接、铆接、粘接等工艺将金属翅片和吸热板固定在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上,金属管容器内可放置毛吸导热芯;吸热板的材料可为铜、不锈钢、铝合金、钢等有一定强度的金属制成,或为碳材料制造。
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的顶部可设有一增强放热端强度的保护帽,保护帽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玻璃等与法兰材料相同的材料制造,吸气剂安装于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热管的端部,并可同时安装长效吸气剂。
热管的封口两端可设有保护帽,热管吸热板上连接的光伏电池的电极引线通过玻璃封接从全玻璃外壳空腔中引出,热管放热端端部固定有吸气剂。
热管吸热端的吸热板上可设有孔,支撑柱固定于孔中,与玻璃管壁接触,支撑体可为玻璃管或柱或陶瓷管或柱等材料制造,玻璃管或柱的两端可设有接触垫圈,其中椭圆管或其它几何形状的管中的吸热板上设有垂直于吸热板的不良导热支撑,其支撑可以是点,或是线,吸热板的边缘设有弹性支撑,弹性支撑于玻璃管上,使吸热板与玻璃管壳有一定间隙,并使吸热板置于玻璃管的直径处,弹性支撑可为焊接或铆接在吸热板上的金属弹垫,也可为通过冲压使吸热板自身形成的弹性支撑件。
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有益效果是可充分利用光伏电池转化为电能后剩余的热量,而且由于其外壳为全玻璃,可实现其内部的高真空,造价较常规太阳热管低,性能佳,代表了太阳能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管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2是图1的吸热端横剖面视图;图3是图1的放热端横剖面视图;图4是图1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1、图2、图3、图4为第1同一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管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6是图5的吸热端横剖面视图;图7是图5的放热端横剖面视图;图8是图5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图9是图5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5、图6、图7、图8、图9为第2同一实施例。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管状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11是图10的吸热端横剖面视图;图12是图10的放热端横剖面视图;图13是图10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图14是图10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为第3同一实施例。
图15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管状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16是图15的吸热端横剖面视图;图17是图15的放热端横剖面视图;图18是图15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19是图15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为第4同一实施例。
图20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管状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21是图20的吸热端横剖面视图;图22是图20的放热端横剖面视图;图23是图20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20、图21、图22、图23为第5同一实施例。
图24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管状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25是图24的吸热端横剖面视图;图26是图24的放热端横剖面视图;图27是图24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图28是图24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为第6同一实施例。
图29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板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30是图29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图31是图29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29、图30、图31为同一实施例。
图32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板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33是图32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图34是图32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32、图33、图34为第7同一实施例。
图35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板状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36是图35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图37是图35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35、图36、图37为第8同一实施例。
图38是本发明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为板状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图39是图38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图40是图38的光伏电池板纵向剖面视图。
图38、图39、图40为第9同一实施例。
图中1玻璃集热管放热端保护帽、2玻璃集热管放热端玻璃壳、3玻璃集热管放热端玻璃壳与金属放热翅片结合面、4金属翅片放热面、5热管传热翅筋、6热管吸热板、7玻璃集热管吸热端玻璃壳、8热管支撑弹卡、9热管腔、10热管吸热尾端保护盖、11玻璃集热管吸热端保护帽、12玻璃集热管保护帽粘接密封胶、13玻璃集热管真空腔、14热管吸热板支撑安装孔、15热管吸热板支撑、16热管吸热板支撑垫圈、17热管喉部管壁、18玻璃集热管喉部密封护套法兰盘、19玻璃集热管喉部护套密封胶、20玻璃集热管喉部与热管喉部真空间隙、21密封护套法兰盘紧固螺帽、22热管放热尾端保护盖、23吸气剂、24玻璃集热管排气关尾管封口、25光伏电池负电极、26光伏电池N形半导体、27光伏电池P形半导体、28光伏电池正极、29电极玻璃封接点、30玻璃封接引出电极第1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热管,吸热端为金属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螺旋金属翅片。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椭圆玻璃管,放热端为圆玻璃管。
图中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包括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热管、光伏电池等分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另一部分为热管等组成。光伏电池复合连接在热管上,整体封装在真空的全玻璃壳体容器内。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全玻璃管为玻璃集热管吸热端椭圆玻璃管7与玻璃集热管放热端细圆玻璃管2焊接组成的全玻璃外壳。金属翅片放热面4、热管传热翅筋5、热管吸热板6、热管支撑弹卡8、热管腔9、热管吸热尾端保护盖22、热管喉部管壁17、热管吸热板支撑安装孔14、热管吸热板支撑15、热管吸热板支撑垫圈16、吸气剂23、光伏电池负电极25、光伏电池N形半导体26、光伏电池P形半导体27、光伏电池正极28互相组合制成热管,整体封装在全玻璃壳体玻璃集热管真空腔13内,玻璃集热管的两端为圆弧球状。热管吸热端上有吸热板6,光伏电池负电极25、光伏电池N形半导体26、光伏电池P形半导体27、光伏电池正极28,热管支撑弹卡8或带支撑垫圈16的热管吸热板支撑15将吸热板6固定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上,并将吸热板6和椭圆玻璃管7隔开,不与外壁玻璃接触。
热管放热端的金属导热装置金属翅片放热面4、热管传热翅筋5、与玻璃集热管放热端玻璃壳2对应结合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金属翅片放热面4、热管传热翅筋5,其形状为四只沿一定方向呈螺旋放射状的翅片,翅片可靠自身弹力或弹簧弹力及传热面上镀有的熔点较低的金属,使玻璃集热管放热端玻璃壳与金属放热翅片结合面3紧密结合于玻璃传导面上。
热管喉部管壁17对应处玻璃为密封件连接处,玻璃集热管喉部与热管喉部真空间隙20,使其放热端与连接固定装置有良好的绝热条件,防止放热端的管将热量传导到紧固元件上。光伏电池负电极25、光伏电池正极28通过电极玻璃封接点29导出,形成玻璃封接引出电极30。
玻璃集热管喉部密封护套法兰盘18,通过玻璃集热管喉部护套密封胶19将玻璃集热管喉部与护套法兰盘18密封结合,构成玻璃集热管喉部密封护套法兰盘,密封护套法兰盘紧固螺帽21与玻璃集热管喉部密封护套法兰盘结合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紧固组件。
热管的封口两端可设有保护盖,热管放热端端部固定有吸气剂。热管放热尾端保护盖22上固定有吸气剂23。
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的顶部设有玻璃集热管排气尾管封口24,为增强放热端的强度,设有玻璃集热管放热端保护帽1。
真空集热管的吸热端的底部设有玻璃集热管圆弧球封头,为增强放热端圆弧球封头的强度,玻璃集热管帽粘接密封胶12将玻璃集热管吸热端保护帽11与管粘接。
第2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复合碳材料热管,吸热端为三叉结构的碳材料板双面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螺旋金属翅片复合碳材料。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粗圆玻璃管,放热端为细圆玻璃管。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3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复合碳材料热管,吸热端为十字结构的碳材料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花瓣金属翅片。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与放热端为等径圆玻璃管。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4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热管,吸热端为金属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金属翅片,放热面为传热翅筋。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粗圆玻璃管,放热端为细圆玻璃管焊接组成全玻璃外壳。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5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热管,吸热端为金属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双椭圆金属翅片。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椭圆玻璃管,放热端为圆玻璃管。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6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热管,吸热端为圆弧结构的金属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圆弧结构的金属翅片。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与放热端为等径圆玻璃管。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7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热管,吸热端为金属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金属翅片,放热面为传热翅筋。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平板玻璃管,放热端为细圆玻璃管,平板玻璃管与细圆玻璃管焊接组成全玻璃外壳。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8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热管,吸热端为金属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金属翅片,放热面为传热翅筋。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平板玻璃管,放热端为双细圆玻璃管,平板玻璃管与双细圆玻璃管焊接组成全玻璃外壳。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9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复合碳材料热管,吸热端为平板结构的碳材料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金属翅片,放热面为传热翅筋。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宽平板玻璃管,放热端为窄平板玻璃管,宽平板玻璃管与窄平板玻璃管焊接组成全玻璃外壳。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第10实施例中热管为金属复合碳材料热管,吸热端为平板结构的碳材料板复合光伏电池构成,放热端为金属翅片,放热面为传热翅筋。全玻璃外壳吸热端为宽平板玻璃管,放热端为细圆玻璃管,宽平板玻璃管与细圆玻璃管焊接组成全玻璃外壳。其它工艺等同于第1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包括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热管、光伏电池等组成,其特征是光伏电池复合连接在热管上,整体封装在真空的全玻璃壳体容器内,热管由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相变传热剂、热管吸热端、热管放热端、热管放热端与热管吸热端连接喉部组成;热管吸热端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对应结合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吸热端,热管放热端的金属导热装置或碳材料导热装置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对应结合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热管吸热端与热管放热端的连接喉部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相对应,组成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安装密封面;光伏电池和热管良好连接,光伏电池的正负电极通过玻璃封接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上引出,热管上固定有吸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其特征是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截面为管状全封闭真空容器,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截面为等径圆管,截面或为非等径复合连接圆管,截面或为椭圆管,截面或为圆管与椭圆管复合连接管,截面或为矩形管,截面或为其它闭环几何形状,管的两端为有承压能力的几何形状,或为圆弧承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是热管的吸热端上有吸热板,光伏电池复合连接于吸热板上,弹性金属支撑卡或支柱将复合连接有光伏电池的吸热板固定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上,并将复合连接有光伏电池的吸热板和玻璃外壳隔开,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吸热端,热管放热端上的金属导热装置或碳材料导热装置与玻璃壳体紧密接触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热管的放热端与吸热端之间的连接喉部与玻璃外壳间隔一定距离,热管连接喉部径向对应的玻璃外壳为安装密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吸热端,其特征是热管吸热端由吸热板和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结合组成,金属管容器为单管或有多根肋管联通于主管之上,金属管容器内或有毛吸材料,吸热板为金属导体材料,或碳材料制造,其形状可是平板、或是弧形板、或是丁字形板、或是十字形板、或其它几何形状的吸热面,其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固定于吸热板上,可通过焊接、金属挤出、胀接、栓接、压接、粘接等方式紧密与吸热板结构在一起,吸热板的光吸收涂层为具有一定耐热特性的光伏电池,其电极通过焊接或粘接与热管吸热板低热阻连接,吸热板可单面或双面安装连接光伏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放热端,其特征是热管放热端上的金属或碳制品导热装置与玻璃壳体紧密接触,导热装置为与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紧密结合为一体的金属翅片或碳制品与弹性金属复合连接的导热面,其形状可为一只以上沿一定方向呈螺旋放射状的翅片,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花瓣状的金属闭环翅片,可为具有弹性的大于真空管直径的,呈放射状的弹性金属或碳材料丝或片,或为螺旋互字状通过压缩可使直径变小的翅片,翅片可靠自身弹力或弹簧弹力,使其紧密结合于玻璃传导面上,其传热面上可镀有熔点较低的金属,焊接限位金属翅片,所选的金属可为锡、锌、铝、铅、铜、银等低熔点的金属合金,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与带导热翅片的导热装置紧密结合为一体组成热管放热端,与导热光伏电池吸热板紧密结合为一体组成热管吸热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其特征是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由吸热端、放热端、安装密封面组成,其成形过程是将放热端玻璃管一端齐头,退火;放热端玻璃管另一端加热拉成承压圆弧形状的封头,退火;并在封头上焊接排气尾管;吸热端玻璃管一端齐头,退火;吸热端玻璃管另一端加热拉成承压圆弧形状的密封头,退火;将复合连接有光伏电池的热管吸热端放置于吸热端玻璃管内,将光伏电池的正负电极引线通过玻璃封接工艺将其导出,然后将放热端玻璃管套装于热管放热端上,在热管放热端与吸热端之间的喉部将吸热端玻璃管和放热端玻璃管焊接成形,退火;或放热端玻璃管与吸热端玻璃管不等径,须增加焊接玻璃管过渡端头,玻璃管过渡端头将细的放热端玻璃管与粗的吸热端玻璃管过渡连接,其过程可先将细玻璃管连接于过渡玻璃端头上,然后玻璃管过渡端头与吸热端玻璃管端头等径玻璃焊接连接,或过渡玻璃管端头先与吸热端玻璃管端头等径玻璃焊接连接,然后,将放热端玻璃管套装于热管放热端上,在其热管喉部进行玻璃焊接,焊接好的全玻璃外壳须经过退火处理,通过排气台连接的玻璃管与排气尾管焊接连接于一起,进行加热排气,在加热的过程中,将热管放热端的限位金属焊点熔化,使其翅片弹性膨胀,与放热端玻璃管良好低热阻接触,封接排气尾管将其下台,然后通过烤硝实现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高度真空,烤硝可通过高频线圈加热,也可通过聚光加热,实现挥发金属的烤硝过程;安装密封面玻璃管的放热端与吸热端之间的玻璃管安装密封面可连接有其它材料的法兰,此法兰与玻璃壳体有对应连接面,通过加热压铸、浇铸、或胶合剂粘接实现彼此的密封连接,法兰上可设有方便其固定的密封螺帽,螺帽上有便于旋转的齿孔,法兰上安装有密封面,法兰可由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玻璃等可满足机械强度的材料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吸热端与热管放热端连接喉部,其特征是热管吸热端与热管放热端连接喉部由放热翅片与吸热板之间的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为两者之间的连接喉部,可以通过焊接、胀接、铆接、粘接等工艺连接在一起;或是一根带金属翅片的挤出金属管道上将金属翅片分割并将其整形成放热翅片;或是一根管道上焊接、胀接、铆接、粘接等工艺将金属翅片和吸热板固定在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上,金属管容器内可放置毛吸导热芯;吸热板的材料可为铜、不锈钢、铝合金、钢等有一定强度的金属制成,或为碳材料制造。
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其特征是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的顶部可设有一增强放热端强度的保护帽,保护帽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玻璃等与法兰材料相同的材料制造,吸气剂安装于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热管的端部,并可同时安装长效吸气剂。
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其特征是热管的封口两端可设有保护帽,热管吸热板上连接的光伏电池的电极引线通过玻璃封接从全玻璃外壳空腔中引出,热管放热端端部固定有吸气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热管吸热端,其特征是热管吸热端的吸热板上可设有孔,支撑柱固定于孔中,与玻璃管壁接触,支撑体可为玻璃管或柱或陶瓷管或柱等材料制造,玻璃管或柱的两端可设有接触垫圈,其中椭圆管或其它几何形状的管中的吸热板上设有垂直于吸热板的不良导热支撑,其支撑可以是点,或是线,吸热板的边缘设有弹性支撑,弹性支撑于玻璃管上,使吸热板与玻璃管壳有一定间隙,并使吸热板置于玻璃管的直径处,弹性支撑可为焊接或铆接在吸热板上的金属弹垫,也可为通过冲压使吸热板自身形成的弹性支撑件。
全文摘要
一种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包括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热管、光伏电池等组成。光伏电池复合连接在热管上,整体封装在真空的全玻璃壳体容器内,热管由密闭相变传热剂金属管容器、相变传热剂、热管吸热端、热管放热端、热管放热端与热管吸热端连接喉部组成。热管吸热端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对应结合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吸热端,热管放热端的导热装置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对应结合组成外壳全玻璃光伏电池热管真空集热管的放热端,热管连接喉部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相对应,组成安装密封面。光伏电池和热管良好连接,光伏电池的正负电极通过玻璃封接从全玻璃封闭容器外壳上引出。
文档编号F24J2/32GK1641290SQ200410003029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1日
发明者徐宝安 申请人:徐宝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