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醇燃料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30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醇燃料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具技术。具体地说,是以醇基液体做为燃料的灶具。
背景技术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灶具是做饭的必用工具,灶具依其使用燃料的不同,分为煤气灶具、天然气灶具、液化石油气灶具、电磁灶具等,但以醇基液体作灶具的则十分少见,其原因在于醇基液体存在燃烧值低的缺点,以醇基液体做燃料,尤其以甲醇液体做燃料,存在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因此酿酒业、酒精业、有机化工业、石油化工业等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甲醇副产品,常被做为废液而弃之,不仅造成了浪费,且严重污染了环境。市场上有一种采用甲醇液体做燃料的灶具,该灶具的主要结构有灶具壳、燃料箱、气化筒、连液管、导气管、输出管、分气罩、点火器、控制阀、聚火罩、予热料盘、加注器。气化筒的筒壁是一个由内外两层组成的密闭壁腔;配制在气化筒上端的分气罩是一个有多个孔眼的凸形盖;聚火罩套在气化筒外;燃料箱中装着醇类液体,燃料箱、气化筒两个腔体的下部,有连液管接通;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燃料箱的上部和输出管一端相通,输出管的另一端从气化筒的底孔伸进筒中,火焰在此端口燃烧;予热料盘位于气化筒下方;加注器装有醇基燃料,使用时依需要量的多少倒入予热料盘内;控制阀插入输出管的中部并与点火器呈通、断接触。该灶具,以工业甲醇做为灶具燃料,采用醇基物质气化的手段使之燃烧,虽能使用,但存在着诸多缺点如,气化不充分、火力不硬、燃气压力不稳定、火力大小转换难控制、小火燃烧时易自行熄灭和不够安全等。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火力强,火苗稳定,火苗大小转换灵便,安全可靠的气化炉灶具。
本发明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出如下重大改进,即,保留了已有技术的主要部件和结构灶具壳、燃料箱、有壁腔的气化筒、连液管、增温管、输气管、分气罩、点火器、控制阀、聚火罩、予热料盘等。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其一,增加了一个稳压管,该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的上部和燃料箱的上部相通,其作用是平衡二者顶部的气态燃料贮量和压力,从而保持火焰稳定,即,当壁腔内产生的气量多、气压大时(火焰过大时),气体可很快进入燃料箱内,使火焰减小;而当壁腔内的气量少、气压小时(火焰过小时),燃料箱内的气体可很快进入壁腔内,使火焰增大。
其二,增加了一个增温管,该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的上部和燃料箱之下部相通。其作用是让热的气态燃料提升燃料箱中液体燃料的温度,从而更利于液体燃料的气化,并使气态燃料保持较强且稳定的压力。
其三,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的上部和输出管相通;输出管的另一端通过调混器与膨胀管相通;膨胀管的另一端从气化筒的下口伸入筒内,其端部与组合喷头相接。
其四,所采用的膨胀管内径较导气管内径大20%~100%,目的在于让空气与气态燃料充分混合,并能减小燃烧时产生的噪音。
其五,所说的调混器是由导气管端部的量孔、气孔及连接导气管、膨胀管的螺旋套管组成。通过将螺旋套管的前后移动,控制气孔的大小,从而可随意调节膨胀管中气体燃料与空气的配比,实现理想的燃烧效果。
其六,组合喷头呈漏斗形,其上端口垂直向上,喷头的四壁有若干孔眼。
其七,阻尼器位于组合喷头与分气罩之间,它由金属丝和支架组成,金属丝缠绕在支架上。阻尼器的作用在于,使热的气态燃料在气化筒内形成回流,使气态燃料再次与空气混合、分解,气化更充分,既容易点燃,又容易充分燃烧,且不会自行熄灭。
其八,加注器为手压式。根据所需予热燃料量的多少,按动加注器上的按键几次或十几次即可,此种结构,便于控制予热燃料量,不会发生过多溢出而引发不安全事故。


附图是本发明之结构示意图附图1,灶具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附图2,灶具结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附图3,调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灶具壳,2.压力表,3.燃料箱,4.隐压管,5.增温管,6.气化筒,7.组合喷头,8.分气罩,9.阻尼器,10.聚火罩,11.壁腔,12.安全阀,13.控制阀,14.点火器,15.导气管,16.输气管,17.调混器,18.膨胀管,19.连液管,20.予热料盘,21.加注器,22.按键,23,量口,24.气孔,25.螺旋套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主要构件有灶具壳1、燃料箱3、气化筒6、连液管19、隐压管4、增温管5、输出管16、导气管15、调混器17、膨胀管18、组合喷头7、阻尼器9、分气罩8、点火器14、控制阀13、聚火罩10、予热料盘20、加注器21、安全阀12、压力表2。气化筒6的壁系由内外两层组成的壁腔11;阻尼器9呈倒锥形,系由两个铁片叉接成十字形支架,其边有多个凹糟,电阻丝缠绕在支架上;分气罩8是一个配制在气化筒上端的有多个孔眼的凸形盖;聚火罩10套在气化筒外;燃料箱3中装着稀释的甲醇溶液;燃料箱、气化筒两个腔体之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有隐压管4、连液管19接通;增温管5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的壁腔11上部和燃料箱3下部相通;导气管15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输气管16经控制阀相通;灶具壳1上装有安全阀12和压力表2,安全阀和压力表的测量端均插入燃料箱内之上部。膨胀管18的内径较输气管的内径大30%,输气管、膨胀管之间通过调混器17的螺旋套管25连通,输气管的连接端有量口23和气孔24;膨胀管的另一端伸入气化筒6中并与组合喷头7连接;组合喷头和分气罩8之间有一个阻尼器9,该阻尼器为倒锥形,系由两个不锈钢片叉接成十字支架,其上缠绕着镍铬电阻丝;加注器21为手压式液压装置,安装在灶具壳1底部并与予热料盘20相通,其上有按键22;聚火罩10套在气化筒6外面;安全阀12、压力表2设在灶具壳1上,其测量端伸入燃料箱3中;点火器14安装在灶具壳1底部,与控制阀13呈通、断式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在燃料箱、加注器中加入醇类液体;按动加注器上的按键,向予热料盘中注入少量醇类液体;按动控制阀接通点火器,其产生的高压脉冲火花点燃予热料盘中的醇类液体,加热气化筒、膨胀管、组合喷头;过几分钟后,转动控制阀——使气化筒壁腔中的气态燃料沿导气管、输气管、调混器、膨胀管并最后从组合喷头中喷出、被点燃;火苗的主要热量穿过阻尼器、分气罩,加热了上方的饭锅,另外的少量热量加热了气化筒壁腔中的醇基液体,使之气化……。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燃烧充分、火力强、火苗高达30mm左右,且火苗稳定、火力大小转换灵便、节约燃料、安全可靠、无烟尘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醇燃料灶具,其主要构件有灶具壳(1)、燃料箱(3)、气化筒(6)、连液管(19)、导气管(15)、输出管(16)、调混器(17)、分气罩(8)、点火器(14)、控制阀(13)、聚火罩(10)、予热料盘(20)、加注器(21),气化筒(6)的筒壁是一个双层密闭的壁腔(11),分气罩(8)套在气化筒(6)外,燃料箱(3)和气化筒(6)两个腔体之间的下部有连液管(19)接通,气化筒上端的分气罩(8)是一个有多个孔眼的凸形盖,予热料盘(20)位于气化筒(6)下方,加注器(21)固定在灶具壳(1)上,控制阀(13)与点火器(14)、输出管(16)之间呈开、断式接触,其特征在于有隐压管(4)、增温管(5)、组合喷头(7)和阻尼器(9),隐压管(4)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燃料箱(3)的上部相通,增温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燃料箱(3)的下部相通,导气管(15)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输出管(16)相通,漏斗形的组合喷头(7)位于气化筒(6)中,阻尼器(9)位于组合喷头(7)和分气罩(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组合喷头(7)有一个垂直向上的孔,组合喷头壁上有若干孔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阻尼器(9)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系由支架和缠挠在该支架上的金属丝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输出管(16)的未端有量口(23),量口旁有气孔(24),调混器(17)系由量口、气孔和活动连接着输出管(16)、膨胀管(18)的螺旋套管(2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说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膨胀管(18)的内径较输出管(18)的内径大2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灶具壳(1)上设有安全阀(12)、压力表(2),安全阀和压力表的测量端均插入燃料箱(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加注器(21)为手压式液压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以醇基液体为燃料的灶具技术。该灶具的主要构件,有燃料箱、气化筒、连液管、隐压管、增温管、膨胀管、调混器、组合喷头、阻尼器、点火器、控制阀等。气化筒的壁系由内外两层组成的壁腔;阻尼器系由支架和金属丝组成;隐压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的壁腔和燃料箱的上部相通;增温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的壁腔上部和燃料箱下部相通;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化筒壁腔的上部和输气管相通;膨胀管的内径较输气管的内径大;输气管、膨胀管之间通过调混器连通,输气管的另一端伸入气化筒中并与组合喷头连接;加注器为液压式装置,其上有按键。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燃烧充分、火力强、火苗高达30mm左右,且火苗稳定、火力大小转换灵便、节约燃料、安全可靠、无烟尘污染。
文档编号F24C5/18GK1556351SQ20041002580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6日
发明者吴永琦 申请人:吴永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