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63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末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烤设备,特别是将竹木粉末烘烤干燥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产竹木粉末炭棒前有道工序是将竹木粉末烘干,现有的烘干设备是单层桶体的烘烤桶卧式搁置,竹木粉末在桶内同火焰直接烘烤,其不足之处在于在燃烧过程中极易引燃竹木粉末造成原料损失,更严重时会引起火灾,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竹木粉末与火焰直接接触的烘干方式,杜绝引燃竹木粉末造成浪费和灾害的粉末烘干设备。
本发明粉末烘干设备的技术方案包括包括烘烤桶、外连接管、鼓风机、储存桶,其特征在于由外桶体、内桶体、桶底板、炉口、烟道组成燃烧室、烘烤腔,所述烘烤桶垂直竖立,所述烘烤腔内设有螺旋状盘旋至少一圈的内管,所述内管下端与外接的粉末输入管相通连接,上端与所述外连接管相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所述外桶体的内表面复合采用石棉板的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粉末输入管设有补偿管与所述烘烤腔和烟道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补偿管设有调节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粉末输入管设有调节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烟道设有调节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火焰燃烧与竹木粉末隔离,避免引燃粉末造成原料损失和杜绝火灾发生。


图1是本发明一种粉末烘干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切面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粉末烘干设备包括烘烤桶16、外连接管6、鼓风机7、储存桶14,由外桶体3、内桶体20、桶底板19、炉口13、烟道1组成的具有燃烧室4、烘烤腔8的立式烘烤桶16,烘烤腔8内设有螺旋状盘旋至少一圈的内管10,内管10下端与外接的粉末输入管11相连通,内管10上端与外连接管6相连通。外桶体3的内表面复合隔热层9,隔热层9可以是石棉板。粉末输入管11设有补偿管22与烘烤腔8相通,粉末输入管11设有调节阀门21,补偿管22设有调节阀门23。粉末输入管11还设有补偿管24与烟道1相通,补偿管24设有调节阀门25,烟道1设有调节阀门2。
使用时燃料在燃烧室4内燃烧,粉末输入管11可以与粉碎机出料口连接输入粉末,燃烧室4热量透过内桶体20使烘烤腔8产出高温烘烤内管10内的粉末,鼓风机7向储存桶14方向鼓风,粉末经内管10烘烤干燥,经过外连接管6内移动冷却,存放于储存桶14内。调节阀门21用于调节粉末输入量,通过补偿管22和调节阀门23可将烘烤腔8内的高温直接输送到内管10内,通过补偿管24调节阀门25可以将烟道1的高温输送到内管10内,使热量充分利用,节约能源。阀门2用于调节烟道1出烟量,通过出料管17和出料阀18将干燥后的粉末卸出。根据需要,烘烤桶16可以搁置在基础件12上,外连接管6可以用法兰盘5螺栓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有一种结构是烘烤桶16去除内桶体20、补偿管22、24,火焰直接与内管10的外壁接触,烘烤内管10内的粉末也是可行的。此种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粉末烘干设备,包括烘烤桶、外连接管、鼓风机、储存桶,其特征在于由外桶体(3)、内桶体(20)、桶底板(19)、炉口(13)、烟道(1)组成燃烧室(4)、烘烤腔(8),所述烘烤桶(16)垂直竖立,所述烘烤腔(8)内设有螺旋状盘旋至少一圈的内管(10),所述内管(10)下端与外接的粉末输入管(11)相通连接,上端与所述外连接管(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3)的内表面复合隔热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输入管(11)设有补偿管(22)与所述烘烤腔(8)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输入管(11)设有补偿管(24)与所述烟道(1)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22)设有调节阀门(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24)设有调节阀门(25)。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输入管(11)设有调节阀门(2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1)设有调节阀门(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9)是石棉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竹木粉末烘烤干燥的设备,由外桶体、内桶体、桶底板、炉口、烟道组成燃烧室、烘烤腔,烘烤桶垂直竖立,烘烤腔内设有螺旋状盘旋至少一圈的内管,内管下端与外接的粉末输入管相连通,上端与外连接管相通连接,外桶体的内表面复合采用石棉板的隔热层,粉末输入管设有补偿管与所述烘烤腔和烟道相通,补偿管设有调节阀门,粉末输入管设有调节阀门,所述烟道设有调节阀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火焰燃烧与竹木粉末隔离,避免引燃粉末造成原料损失和杜绝火灾发生。
文档编号F26B23/00GK1734220SQ200410053789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
发明者姚金福, 项欣平 申请人:姚金福, 项欣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