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04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湿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空调器。
背景技术
根据研究,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湿度范围为40%RH~60%RH。处于我国北方地带的人们在使用空调器时,由于夏季空调进行制冷运行,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在室内换热器上有大量的水份凝结成冷凝水析出,降低了室内空气的湿度,使得人们在使用空调器时感觉到干燥,不舒服。而冬季在使用空气源热泵制热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室内的湿度降低,同样使得人们在使用空调器时感到干燥,不舒服。为此,对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使用空调器时,需要考虑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以提高制冷和制热运行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空调器,该空调器可利用空调换热时产生的水进行加湿,且可以对加湿用的水分进行杀菌、净化的加湿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湿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风机和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向换热器的旁边延伸有可供加湿装置安装的空间,可从接水盘吸收水分的加湿装置安装在接水盘上面,该加湿装置设置在空调的送风通道上。
所述加湿装置与室内换热器并列设于风机的送风侧。
所述加湿装置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送风侧。
所述加湿装置是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吸湿块。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由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制成的吸湿传送带,吸湿传送带绕在两个传动轴上构成带传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轴联接,吸湿传送带的一端头设置在接水盘内。
所述接水盘底部连通有泻水管,接水盘侧壁上部连通有溢水管,接水盘上方设有可对接水盘补充水分的补水管,溢水管与接水盘下方的排水管连通,泻水管通过常开电磁阀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加湿装置的迎风侧安装有杀菌紫外灯,在加湿装置的送风侧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吸收空调运行时产生的水,并利用空调产生的风吹过加湿装置时带走水分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以提高使用空调的舒适度,充分利用了空调的功能。
另外,加湿装置可以与室内换热器并列设于风机的送风侧,这样,对加湿装置的吹出的风力较小,适合用于加湿量小的场合。
另外,加湿装置也可以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送风侧,这样,对加湿装置的吹出的风力较大,适合用于加湿量大的场合。
另外,加湿装置由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吸湿块构成,可以自动从接水盘中吸水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适用于加湿量小的环境。
另外,加湿装置也可以由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制成的吸湿传送带构成,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而使得吸湿传送带不断将接水盘中的水向上运送,这样水的爬行高度不再受到水分扩散力的限制,扩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增大加湿量以适应加湿量较大的环境。
另外,在接水盘的泻水管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常开电磁阀,在接到空调机开机后,该电磁阀通电关闭使接水盘蓄水以供加湿空气,停机后电磁阀断电打开,可以排空接水盘中的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在接水盘的侧壁上还设有补水管,在接水盘水量不足的时候,例如在冬天空调进行制暖时,可以人工对接水盘加水,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不同季节的需要。
另外,在加湿装置的送风侧设置了负离子发生器,其迎风侧设置了杀菌紫外灯,把负离子技术引入到空调中,增强使用空调器时室内空气的清新度。并消灭水分中携带细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加湿装置1设置在空调的室内换热器2的右侧,风机4设在室内换热器的下方,室内换热器2的下方设有接水盘3,节水盘3向室内换热器的右侧面延伸出一部分,该延伸部分可供加湿装置1安放,接水盘3底部设有泻水口32,接水盘侧壁上设有溢水口31,泻水口32上接有泻水管63,溢水口31上接有溢水管62,接水盘上方还设有补水管7通入接水盘3,溢水管62与排水管61连通,泻水管63通过常开电磁阀5与排水管61连通,加湿装置1一端置入与接水盘3中,在加湿装置1的送风侧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8,而在加湿装置1的迎风侧设置杀菌紫外灯9。
空调器制冷运行时,风机4送出的空气在室内换热器2上进行热湿交换,温度降低,湿度降低,水分以冷凝水的形式在换热器2上析出,析出的冷凝水被接水盘3收集,并通过加湿装置1吸出并与风机4送出的部分空气进行热湿交换,以增加吹出空气的湿度,在加湿装置1的迎风侧设置的杀菌紫外灯9可以对加湿装置1吸出的水进行杀菌消毒,在加湿装置1的送风侧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8可以对排出的加湿空气进行净化,另外,加湿装置1的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中的水分,湿度增大的同时因水分蒸发吸收热量可降低温度。多余的水分通过溢水口31上的溢水管62排向排水管61而排向室外;水不够用时,可以通过补水管7向接水盘补充水。
空调在冬季作为空气源热泵实现制热运行时,室内换热器2作为冷凝器使用,室内空气由于温度的升高湿度降低。由于没有冷凝水产生,就通过补水管7向接水盘3补充水,供加湿装置1吸收水分以加湿空气。
由于泻水管63与排水管61之间设有常开型电磁阀5,在空调机开机时,电磁阀5通电关闭,接水盘3可以蓄水以供加湿装置1吸收;而空调机关机时,电磁阀5断电打开,接水盘3中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泻水口32流向泻水管63,然后经过常开电磁阀5和排水管61排向室外。
加湿装置1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一块由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制成的吸湿块11,空调的加湿量比较小,其优点是,在实现加湿的同时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加湿装置1是设置在室内换热器2的送风侧,接水盘3也相应的向室内换热器2的送风侧延伸出一部分,以供加湿装置1安放,这种结构从加湿装置1上吹过的风力较大,适用于加湿量比较大的场合;实施例二的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加湿装置1的结构如图4所示,加湿装置1包括由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制成的吸湿传送带12,吸湿传送带12绕在传动轴14、15上,马达连接轴13与传动轴14同轴,吸湿传送带12的下端设置在接水盘13内,通过马达带动传动轴14而使得吸湿传送带12不断将接水盘3中的水向上运送,这样水的爬行高度不再受到水分扩散力的限制,扩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增大加湿量。
权利要求1.一种加湿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风机和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向换热器的旁边延伸有可供加湿装置安放的空间,可从接水盘吸收水分的加湿装置安装在接水盘上面,该加湿装置设置在空调的送风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与室内换热器并列设于风机的送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送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是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吸湿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由强吸湿性纳米抗菌纤维制成的吸湿传送带,吸湿传送带绕在两个传动轴上构成带传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轴联接,吸湿传送带的一端头设置在接水盘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底部连通有泻水管,接水盘侧壁上部连通有溢水管,接水盘上方设有可对接水盘补充水分的补水管,溢水管与接水盘下方的排水管连通,泻水管通过常开电磁阀与排水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的迎风侧安装有杀菌紫外灯,在加湿装置的送风侧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风机和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向换热器的旁边延伸有可供加湿装置安放的空间,可从接水盘吸收水分的加湿装置安装在接水盘上面,该加湿装置设置在空调的送风通道上;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吸收空调运行时产生的水,并利用空调产生的风吹过加湿装置时带走水分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以提高使用空调的舒适度,充分利用了空调的功能。
文档编号F24F3/14GK2733217SQ20042007447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7日
发明者饶荣水, 李开元, 周泽, 孔波, 王鸿海, 邓勇 申请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