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煤炉用炉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1021阅读:1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窝煤炉用炉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节煤炉灶的炉桥装置,尤其是能定位蜂窝煤于炉胆中心、具有向下卸灰、调节炉口吊火高度功能的蜂窝煤炉用炉桥。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手提节煤炉的炉桥和大部分团体饮食灶的炉桥只有支承蜂窝煤燃烧的作用,没有向下卸灰的作用。少数饮食灶的炉桥除有支承蜂窝煤燃烧的作用外,还具有向下卸灰的作用。但是其炉桥结构复杂、笨重、成本高,卸灰麻烦,炉灶不密封,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如搅动破碎卸灰炉桥,靠二根炉桥轴上的许多齿,通过炉体外二个传动齿轮,在相对转动时将煤灰搅碎卸下,操作时费劲,且二根炉桥轴使用一段时间后,被高温烧死失灵,转不动。切割卸灰炉桥,它的切割主轴容易被高温烧死失灵,而且炉具密封性差,封火性能差,切割高度不能调节,煤灰切不下或者切着灰上燃煤,不便使用。以上各种炉桥对蜂窝煤都没有定位功能和调节炉口吊火高度的功能。蜂窝煤在炉桥中心位置上的摆放完全受操作者的控制,随意性强,不能准确对中摆放;若燃煤与炉胆壁之间的间隙不均,将影响燃烧,减少炉具的火力强度。目前各地生产的蜂窝煤高度普遍大于国家标准,差别有大有小,而炉具的炉桥到炉口的高度即蜂窝煤燃烧的炉膛高度是固定的。当蜂窝煤整体高度超过炉口时,吊火高度过低,严重影响炉具的火力强度,使火力强度减少,热效率降低。一般炉胆高度的设计是根据炉具使用一节蜂窝煤,二节蜂窝煤,三节蜂窝煤,四节蜂窝煤等,加上合理的吊火高度而定。即炉胆高度规格有一节炉胆,二节炉胆,三节炉胆,四节炉胆等。一节蜂窝煤的标准高度应用最多的是70mm,许多地方也采用75mm、80mm等标准。当蜂窝煤在炉胆中总高度超出炉胆高度后,节煤炉使用效果很差,甚至不能用。目前的节煤炉没有能调节燃煤高度的功能,更没有能调节燃煤高度的炉桥。先进的节煤炉全面推广受到蜂窝煤高度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炉灶中可支承蜂窝煤燃烧、且向下卸灰方便、可使蜂窝煤中心与炉桥及炉胆中心重合、燃烧效果好、以及可方便调节炉具吊火高度的蜂窝煤炉用炉桥。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状体和设置于管状体上端的法兰固定圈盘,所述管状体内壁上设有呈均匀分布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斜刀,所述斜刀上设有由上至下向管状体孔中心倾斜的刀刃,各刀刃下端的刀尖所形成的环的口径小于蜂窝煤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刀沿刀刃的水平截面形状成锐角形,垂直截面形状近似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其水平直角边为斜刀的水平切割长度,垂直直角边为斜刀垂直切割长度,三角形斜边长度为刀刃的长度。
所述管状体的内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孔。
所述的管状体为圆形或方形金属管体。
所述管状体内壁上开有槽孔,所述槽孔设于相邻两斜刀之间。
所述槽孔为圆弧形或U形。
所述管状体、斜刀和法兰固定圈盘可采用整体浇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蜂窝煤炉中,蜂窝煤由斜刀支承,可使蜂窝煤上平面基本成水平时,蜂窝煤中心与炉桥中心及炉胆中心重合。使蜂窝煤与炉胆间的间隙均匀,通风燃烧效果最佳。换煤卸灰时,将新煤放在燃煤上面,并给予一定的向下压力,在设有斜刀的炉桥上的煤灰被斜刀切割往下滑,至新煤上平面下滑到炉口下面适当的吊火位置,这时换煤卸灰同时完成。同样,当蜂窝煤整体高度超过炉具炉口时,用上述换煤卸灰的方法可以调整蜂窝煤与炉口间的吊火高度,使蜂窝煤燃烧火力达到最旺、热效率最高。在斜刀之间,管体上开有槽孔,减轻了炉桥的重量和成本,更便于燃煤通风。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将蜂窝煤定位于炉桥及炉胆中心,蜂窝煤中心与炉桥中心重合及炉胆中心重合,向下卸灰方便并可调节吊火高度等特点。其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易制造,可靠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煤炉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管状体11、槽孔2、斜刀 21、刀刃22、刀尖 23、形成的环3、法兰固定圈盘 4、炉胆5、灰池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煤炉用炉桥,是一立体支承炉桥,它包括管状体1和设置于管状体1上端的法兰固定圈盘3,管状体1可为圆形或方形的金属管体,本例中为圆形,管体带有一定锥度,其内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孔,管状体1内壁上设有呈均匀分布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斜刀2,支承蜂窝煤,本例中为五个,斜刀2上设有由上至下向管状体1孔中心倾斜的刀刃21,刀刃21与管状体1内壁面成锐角,并朝向管状体1的上平面,五个刀刃21下端的刀尖22所形成的环23的口径小于蜂窝煤的外径,本例为一圆环,该圆环的直径D小于蜂窝煤的外径,以在斜刀2上放置蜂窝煤。蜂窝煤水平放置于斜刀2上,蜂窝煤中心可与本实用新型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煤炉炉胆4中心重合(参见图3),使蜂窝煤与炉胆4间的间隙均匀,以达到最佳的通风燃烧效果。如图中所示,斜刀2沿刀刃21的水平截面形状成锐角形,垂直截面形状近似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其水平直角边为斜刀2的水平切割长度,垂直直角边为斜刀2垂直切割长度,三角形斜边长度为刀刃21的长度。为减轻本蜂窝煤炉桥的重量和减少成本,且便于燃煤通风,在管状体1内壁上开有圆弧形或U形槽孔11,该槽孔11设于相邻两斜刀2之间。管状体1、斜刀2及法兰固定圈盘3可采用整体浇铸成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煤炉中,其法兰固定圈盘3上面与节煤炉胆4对接,下面与节煤炉灰池5对接。使用时,蜂窝煤放置于本炉桥上,由斜刀2支承。换煤卸灰时,将新煤放在燃煤最上面,并给一定向下压力,置于斜刀2上的煤灰将被斜刀2切割往下滑,直到新煤上平面下滑到炉口下面适当的吊火位置,换煤卸灰同时完成。同理,当蜂窝煤整体高度超过炉具炉口时,用上述换煤卸灰的方法可以将高出炉口部分的蜂窝煤,在加压时下滑,调整到蜂窝煤与炉口间适当的吊火高度为止,使蜂窝煤燃烧火力达到最旺、热效率最高。
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状体(1)和设置于管状体(1)上端的法兰固定圈盘(3),所述管状体(1)内壁上设有呈均匀分布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斜刀(2),所述斜刀(2)上设有由上至下向管状体(1)孔中心倾斜的刀刃(21),各刀刃(21)下端的刀尖(22)所形成的环(23)的口径小于蜂窝煤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刀(2)沿刀刃(21)的水平截面形状成锐角形,垂直截面形状近似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其水平直角边为斜刀(2)的水平切割长度,垂直直角边为斜刀(2)垂直切割长度,三角形斜边长度为刀刃(2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1)的内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体(1)为圆形或方形金属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1)内壁上开有槽孔(11),所述槽孔(11)设于相邻两斜刀(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为圆弧形或U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1)内壁上开有槽孔(11),所述槽孔(11)设于相邻两斜刀(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为圆弧形或U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煤炉用炉桥,所述管状体(1)、斜刀(2)和法兰固定圈盘(3)采用整体浇铸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煤炉用炉桥,旨在提供一种在炉灶中可支承蜂窝煤燃烧、且向下卸灰方便、可使蜂窝煤中心与炉桥及炉胆中心重合、以及能调节炉具吊火高度的蜂窝煤炉用炉桥。它包括管状体(1)和设置于管状体(1)上端的法兰固定圈盘(3),所述管状体(1)内壁上设有呈均匀分布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斜刀(2),所述斜刀(2)上设有由上至下向管状体(1)孔中心倾斜的刀刃(21),各刀刃(21)下端的刀尖(22)所形成的环(23)的口径小于蜂窝煤的外径。
文档编号F24B1/00GK2861787SQ20052005248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毛祖新, 胡经政 申请人:湖南万家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