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130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器领域,涉及一种家用或商业用途的空调器或者类似的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控制,更详细的说是关于在室外低温环境下的低温制冷和低温除湿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制冷装置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组成。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控制阀和风扇电机等部件。
制冷运行时,制冷装置按照制冷原理,通过压缩机做功将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按照国家标准GB/T7725房间式空气调节器规定,空调制冷运行的额定工况为室外侧温度35℃,室内侧温度27℃。一般情况下,制冷运行时,制冷装置随着室外的温度下降而冷凝能力会增大。
通常情况下,制冷装置进行制冷运行时,室内温度会高于室外温度。
特别地,在一些特定运用环境中,即使在室外温度很低(可能是-15℃时)室内由于存在大量的发热器件仍然需要运行制冷。此时,由于冷凝能力太大,会导致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口温度很低。通常,在环境温度低于0℃后,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温度可达到10℃以下,再经过毛细管后,其蒸发温度往往低于-5℃。因此,在如此低的蒸发温度下,蒸发器往往容易结霜,甚至结冰,从而造成堵塞风量循环,达不到制冷的目的,严重的甚至会损坏制冷装置。在另外一些特定运用环境中,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下(通常在温度10-15℃,湿度超过90%以上),当需要除湿的时候,由于冷凝能力较大,往往很快会造成室内机结霜,同样达不到除湿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家用空调器不能实现低温除湿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更详细的说是根据该制冷装置所采集的参数来判断制冷负荷的大小并自行调节冷凝负荷以达到即使在室外低温的环境下该制冷装置仍然能正常实现制冷和除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包括由压缩机、室内换热器、毛细管和室外换热器通过连接管道顺序连接组成的制冷系统和由输入信号、控制器组成的电控系统,室外换热器后部设有室外风扇电机,室内换热器后部设有室内风扇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压缩机、室内风扇电机、室外风扇电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与该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基准温度,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基准温度比较的结果,输出使室内风扇电机和/或室外风扇电机降低转速的电控信号。
制冷运行时,压缩机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送至室外换热器冷凝,室外风扇将制冷剂冷凝所放出的热量以热风送向室外。通过室外换热器的制冷剂经过毛细管流入室内换热器蒸发,由室内风扇将冷量送入室内。最后制冷剂从室内换热器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在制冷运行的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器的运行工况,由控制器判断是否进入低温制冷和低温除湿运行方式(以下简称低温制冷运行模式)。从而,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或可控硅等常规手段实现对室外、室内风扇电机转速的控制。
其中,温度传感器可设置于空调器的不同位置,所述控制器的基准温度根据传感器所在位置设定。也就是说,温度传感器可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换热器上,将所测定的温度信号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收到的温度信号与设定的基准温度进行比较。若该温度低于设定的基准温度,则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模式。
或者,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可设置于空调器室外侧的连接管路上,将所测定的环境温度信号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收到的环境温度信号与设定的基准温度进行比较。若该温度低于设定的基准温度,则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模式。
并且,空调器上可设置有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只要一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低于设定的基准温度时,或上述多个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同时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将两组温度值与设定的温度条件进行比较,当满足设定条件时,则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方式。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它的控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温度感应器检测其所在位置的温度;b)控制器将温度感应器检定的温度信号与设定的基准温度进行比较,得出温度差;c)步骤b)中的温度差为负值时,空调器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模式;d)在低温制冷运行时,室外风扇电机降低转速或停机。
在步骤d)中,如果室外为单一转速(单级)的风扇电机,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方式时,控制器将停止室外机风扇电机的运行。
如果室外为多转速(多级)的风扇电机,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方式时,将首先对风扇电机进行降档处理,如运行一段时间后仍然不能退出低温制冷运行方式,将继续进行降档处理,直至最后停止室外电机。
当控制器所接受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满足解除条件时,将自动退出低温制冷运行方式。并且,在步骤d)中,控制器也可根据需要控制室内风扇电机改变转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器所处工况,自动调节空调器的运行参数,从而控制室内、室外风扇电机运转速度,以达到改变冷凝器负荷,实现低温制冷和低温除湿的目的。并避免了在低温环境下制冷时室内换热器结霜的问题,从而扩大了该空调器运行的温度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制冷和低温除湿控制装置原理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制冷和低温除湿控制装置流程图。
图中101压缩机、102室内换热器、103毛细管、104室外换热器、105四通换向阀、111室内风扇电机、112室内风扇、113室外风扇电机、114室外风扇、115控制器、11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包括设在室外机内的压缩机101、四通换向阀105、室外换热器104、毛细管103和设在室内机内的室内换热器102。由压缩机101、与压缩机101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的四通换向阀105、与四通换向阀105输出端管道连接的室外换热器104、与室外换热器104输出端管道连接的毛细管103、以及与毛细管103另一端通过管道相连的室内换热器102、室内换热器102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0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而组成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其中室外机内设有置于室外换热器104后部的室外风扇114和室外风扇电机113,室内机内设有置于室内换热器102后部的室内风扇112和室内风扇电机111,在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102的铜管上还装设有温度传感器116,其中温度传感器116通过电缆线与设置在室内机内部的控制器115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15的输出端分别与压缩机101、四通换向阀105、室外风扇电机113、室内风扇电机111通过电缆连接,温度传感器116用来检测室内换热器102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到控制器115。
如附图2所示,控制器115与电源连接,控制器115接收到用户通过遥控器或面板按键给出的输入信号后,启动压缩机101、室内风扇电机111、室外风扇电机113以及空调器室内机上的显示器件,压缩机101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送至室外换热器104进行冷凝,室外风扇电机113将制冷剂冷凝所放出的热量通过室外风扇114以热风送向室外。室外换热器104的制冷剂经过毛细管103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102蒸发,室内风扇电机111带动室内风扇112转动,使进入室内换热器102的室内空气被冷却后吹向室内,最后制冷剂从室内换热器112回到压缩机101,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如附图3所示,控制器115上事先设定一个当温度传感器116装设在室外换热器102上时的基准温度,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控制器115将温度传感器116传输的检测温度与基准温度进行比较得出温度差ΔT,若ΔT<0,即室内换热器102温度低于设定的基准温度时,控制器115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设在室外风扇电机113内的继电器开关,将室外风扇电机113转速降低,如此时已为最低转速则停止运行,则室外侧循环风量降低,可以降低室外换热器104的换热量,提高室外换热器104出口温度,从而提高节流后进入室内换热器102的制冷剂的温度,同理,控制器115发出控制信号,将室内风扇电机111转速降低,以达到避免室内换热器112结霜的目的,可以正常实现制冷和除湿。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16可设置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从而测定出不同的温度值,如室外侧的环境温度、室外换热器104管温、室内侧进风温度等,这样,控制器115上也设定出相应的基准温度来进行比较。而且,空调器可设有上述的两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116,只要其中一个温度传感器116的检测信号低于设定的基准温度时,或当这两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116的检测信号都低于设定的基准温度时,控制器115控制室外风扇电极113和室内风扇电机111低速转动,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模式。当温度传感器116检测到的检测温度高于控制器115设定的基准温度时,空调器将自动退出低温制冷运行模式,进入正常制冷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可应用于其他类似于空调器的制冷装置上,它同样能实现器低温制热和低温抽湿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包括由压缩机、室内换热器、毛细管和室外换热器通过连接管道顺序连接组成的制冷系统和由输入信号、控制器组成的电控系统,室外换热器后部设有室外风扇电机,室内换热器后部设有室内风扇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压缩机、室内风扇电机、室外风扇电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与该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基准温度,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基准温度比较的结果,输出使室内风扇电机和/或室外风扇电机降低转速的电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制冷系统中的管路上和/或室外换热器和/或室内换热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冷凝负荷的空调器,这种空调器内的控制器上设有温度控制基准值,空调器内的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空调器的室外风扇电机和室内风扇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信号与基准温度比较的结果,控制空调器进入低温制冷模式。进入低温制冷运行方式时,控制器将室外风扇电机降低转速运行(或者停止运行),以达到改变室外侧换热能力,避免室内换热器结霜的目的,以实现在较低的温度下正常制冷和除湿的目的,从而扩大了该制冷装置运行的温度范围。
文档编号F24F11/02GK2851936SQ20052005885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
发明者林崐 申请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