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式电储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06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式电储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式电储热供热系统背景技术我国传统的供热和供应热水的设备,一般都采用燃煤锅炉或由热电厂集中供热。但前者的粉尘和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很严重,目前很多城市已逐步禁止采用;后者的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采用燃油、燃气锅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但运行费用很贵,一般用户承担不起。近年来我国电力部门制定了低谷电政策,降低夜间电费,鼓励采用储热式电锅炉。目前储热式电锅炉采用的储热介质有两种一是用水作为储热介质,但是水的热容量很低,需要很大体积的水箱且热效率很低,操作也较复杂;二是采用固体材料作为储热介质,需要加热至很高温度,且它的体积小、重量大。因此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式的、安全可靠的电储热供热系统。采用热容量很大的耐热铁基金属作为储热介质,将加热、储热、取热、换热和根据当日的气候条件,按用户需要自动控制的供热功能组合在一台一体化结构内,形成一个可储、可取、可控且安全可靠的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主要是解决电蓄热供暖系统体积庞大的问题,使电蓄热供暖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系统的安放。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所采用的耐热储热介质加热后无毒、无污染,长期高温性能稳定,是一种保护环境的绿色产品。
2.因为所采用的耐热储热介质单位体积的热容量很大,所以所需的体积很小,蓄热效率很高。
3.所采用的导热器结构能大大地降低高温热应力,从而延长设备的寿命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减少维修工作量。
4.内循环管路为一无压的封闭系统,安全性高,可安装在建筑物内或附近的任意部位。
5.运行过程全部由智能控制柜自动控制,供热温度调节快捷方便, 操作简单,可做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
由于不需要在用电高峰期间储存热量,可使电网削峰填谷运行,降低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智能式电储热供热系统中包括——储热介质,置于耐火水泥柱支撑的钢板上,它为热容量很高的铁基金属固体材料,长期运行性能稳定、无毒、无污染,四周和上下表面有高温保温材料包裹,在四周和上表面的保温材料中装有温层吸热器。储热介质中插入加热器和取热器;——取热器,竖直插入储热介质中,上端穿出储热介质的顶部,与集热器相连接;下端穿出储热介质的底部,与集液器相连接;——加热器,它为红外线辐射式加热器,横插在储热介质内,两端电线通过接线板与电源柜相连接;——集热器,由导流管束和波形管组成,导流管束一端与取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A相连接。在导流管束中部装有波纹管;——换热器B,为管壳式结构。外壳一端与换热器A相连接,另一端与热用户的回水管路相连接。壳内管束与两端管板连接,管束一段与内循环泵的出口管路相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接;——换热器A,为管壳式结构,外壳一侧与集热器相连接,另一侧与储液箱相连接。取热器中的取热介质,携带热量,经集热器进入换热器A的壳程内,与管程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从另一侧流入储液箱。换热器A的管程内为供热用户的热水,它的一端与换热器B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温层吸热器相连接,在管程的管束内装有强化传热的管芯元件;
——保温层内吸热器,为管翅式结构,置于保温层内,一端与换热器A相连接,另一端与供给热用户的水管道相连接;——储液箱,一端与换热器A和换热器B相连接,另一端与内循环水泵相连接;——内循环水泵,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B和调节器相连接;——集液器,一端与调节器相连接,其外壳与取热器相连接;——调节器,一端与内循环水泵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液器相连接,调节器在运行过程中受智能控制柜内的电脑所控制,它是根据当日气温的变化和热用户的需要来进行调节的,运行参数显示在智能控制柜的触摸屏上;——耐火水泥支座,为钢管加固的耐火水泥柱,它支撑着所有的储热介质及构件的全部重量。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各元件说明如下1储热介质、2取热器、3加热器、4集热器、5换热器、6换热器A、7保温层内吸热器、8储液箱、9内循环水泵、10集液器、11调节器、12智能控制柜、13耐火水泥支座、14电源柜、15出水管道、16热用户、17—回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和所具有的特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储热介质1,置于耐火水泥柱支撑的钢板上,它为热容量很高的铁基金属固体材料,长期运行性能稳定、无毒、无污染;四周和上下表面由高温保温材料18包裹。在四周和上表面的保温材料18中装有保温层吸热器7,储热介质1中插入加热器3和取热器2;——取热器2,竖直插入储热介质1中,上端穿出储热介质1的顶部,与集热器4相连接,下端穿出储热介质1的底部与集液器10相连接;——加热器3,它为红外线辐射式加热器,横插在储热介质1内,两端电线通过接线板与电源柜14相连接;
——集热器4,由导流管束和波形管组成,导流管束一端与取热器2相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A6相连接。在导流管束中部装有波纹管;——换热器B5,为管壳式结构,外壳一端与换热器A6相连接,另一端与热用户的回水管路17相连接。壳内管束与两端管板连接,管束的一端与内循环水泵9的出口管路相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箱8相连接;——换热器A6,为管壳式样结构。外壳一侧与集热器4相连接,另一侧与储液箱8相连。取热器2中的取热介质,携带热量经集热器4进入换热器A6的壳程内与管程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从另一侧流入储液箱8。换热器A6的管程内为供热用户的热水,它的一端与换热器B5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温层内吸热器7相连接。在管程的管束内装有强化传热的管芯元件;——保温层内吸热器7,为管翅式结构。置于保温层内,一端与换热器A6相连接,另一端与供给热用户的出水管道15相连接;——储液箱8,一端与换热器A6和换热器B5相连接,另一端与内循环水泵9相连接;——内循环水泵9,一端与储液箱8相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B5和调节器11相连接;——集液器10,一端与调节器11相连接,其外壳与取热器2相连接;——调节器11,一端与内循环水泵9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液器10相连接,调节器在运行过程中受智能控制柜12内的电脑所控制,它是根据当日气温的变化和热用户的需要来进行调节的,运行参数显示在智能控制柜12的触摸屏上;——耐火水泥支座,为钢管加固的耐火水泥柱,它支撑着所有的储热介质及构件的全部重量。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智能式电储热供热系统;将加热、储热、取热、换热和根据需要供热等功能组合在一台无压的一体化结构中,形成一个可储、可取、可控的智能供热系统,其中包括——储热介质,置于耐火水泥柱支撑的钢板上,它为热容量很高的铁基金属固体材料,长期运行性能稳定、无毒、无污染,四周和上下表面有高温保温材料包裹,在四周和上表面的保温材料中装有保温层吸热器,储热介质中插入加热器和取热器;——取热器,竖直插入储热介质中,上端穿出储热介质的顶部,与集热器相连接;下端穿出储热介质的底部,与集液器相连接;——加热器,它为红外线辐射式加热器,横插在储热介质内,两端电线通过接线板与电源柜相连接;——集热器,由导流管束和波形管组成,导流管束一端与取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A相连接,在导流管束中部装有波纹管;——换热器B,为管壳式结构,外壳一端与换热器A相连接,另一端与热用户的回水管路相连接,壳内管束与两端管板连接,管束一段与内循环泵的出口管路相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接;——换热器A,为管壳式结构,外壳一侧与集热器相连接,另一侧与储液箱相连接,取热器中的取热介质,携带热量经集热器进入换热器A的壳程内,与管程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从另一侧流入储液箱,换热器A的管程内为供热用户的热水,它的一端与换热器B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温层吸热器相连接,在管程的管束内装有强化传热的管芯元件;——保温层内吸热器,为管翅式结构,置于保温层内,一端与换热器A相连接,另一端与供给热用户的水管道相连接;——储液箱,一端与换热器A和换热器B相连接,另一端与内循环水泵相连接;——内循环水泵,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B和调节器相连接;——集液器,一端与调节器相连接,其外壳与取热器相连接;——调节器,一端与内循环水泵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液器相连接,调节器在运行过程中受智能控制柜内的电脑所控制,它是根据当日气温的变化和热用户的需要来进行调节的,运行参数显示在智能控制柜的触摸屏上;——耐火水泥支座,为钢管加固的耐火水泥柱,它支撑着所有的储热介质及构件的全部重量。
专利摘要智能式电储热供热系统为一种新型的储存由电能转化的热能进行供暖的电热系统。本系统采用固体材料作为储热介质。它具有体积小、供热稳定、常压运行等优点,但它的储热温度很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热效率、控制运行稳定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系统采用的传热器结构能大大地降低高温热应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减少维修工作量。为了减少供热系统的热损耗,提高供热效率,本系统在储热介质的保温层内设置了吸热器。本系统采用的控制器由电子元件系统和自行开发的软件组成。它可根据当日气温和用户的需要控制加热器的输入电热容量以及通过调节器控制取热器中传热介质的数量。
文档编号F24D11/00GK2913910SQ200520118139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日
发明者蒋毅 申请人:蒋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