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润滑油的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600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润滑油的热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制热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对其润滑油加热的热泵。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热水装置主要有燃气锅炉,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电加热装置。这些装置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煤资源或燃油资源或电力资源,有的还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利用压缩机制热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技术,它是将气态工质经压缩升压后,送入冷凝器中施放热能(施放的热能用于加热水——即制热),再经减压后,送入蒸发器中蒸发,工质在蒸发过程中又吸收热能(吸收热能——即为制冷),再返回压缩机进行下一个循环。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工况变化”,常出现工质蒸发不完全,致使部分液态工质返回压缩机中,当液态工质返回压缩机中或工质温度低都会导致润滑油因温度偏低而变稠,不仅增大运转部件的摩擦力,降低其使用寿命,而且还增加耗电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压缩机存在的因工质蒸发不完全或工质温度低而使润滑油降温变稠,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加大耗电量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热泵润滑油加热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加热润滑油的热泵,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出口连通的冷凝器,设置于冷凝器出口及蒸发器入口之间的膨胀阀,连接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入口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壳体外设有盘管,盘管的进口端接冷凝器出口端,盘管出口端接膨胀阀入口端,以便利用冷凝后的工质余热提升压缩机壳体温度,从而保持壳内润滑油温度不会因工况变化而降低。
所述盘管为螺旋盘管,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外的下部,以提升压缩机壳体内润滑油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即在压缩机壳体外设有螺旋盘管,螺旋盘管的进口端接冷凝器出口端,螺旋盘管出口端接膨胀阀入口端,充分利用冷凝后的工质余热加热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基本上克服了由于蒸发不完全的液态工质返回压缩机中或工质温度过低而使润滑油降温变稠。从而减少运转部件的摩擦力,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降低耗电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工况稳定,噪音低,适用温度范围宽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螺旋盘管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压缩机1的气态工质出口端11通过管道与冷凝器6的工质入口端61相连,以便工质进入冷凝器6中完成热交换,冷凝器6的工质出口端62通过管道与螺旋盘管5的一端相连,螺旋盘管5安装在压缩机1壳体外的下部,其另一端通过管道接膨胀阀4的入口端41,膨胀阀4的出口端42接蒸发器3的工质入口端31,以便工质在蒸发器3中完成能量转换,蒸发器3的工质出口端32通过管道及过滤器2与压缩机工质入口端12相连。
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润滑油的热泵,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出口连通的冷凝器,设置于冷凝器出口及蒸发器入口之间的膨胀阀,连接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入口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壳体外设有盘管,盘管的进口端接冷凝器出口端,盘管出口端接膨胀阀入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为螺旋盘管,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外的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润滑油的热泵,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出口连通的冷凝器,设置于冷凝器出口及蒸发器入口之间的膨胀阀,连接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入口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壳体外设有盘管,盘管的进口端接冷凝器出口端,盘管出口端接膨胀阀入口端。充分利用冷凝后的工质余热加热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基本上克服了由于蒸发不完全的液态工质返回压缩机中或工质温度过低而使润滑油降温变稠。从而减少运转部件的摩擦力,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降低耗电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工况稳定,噪音低,适用温度范围宽等特点。
文档编号F24H4/02GK2888362SQ20062001942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关绍勤, 薛林书 申请人:昆明东院制冷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