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管的燃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870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散热管的燃气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尤其是民用的燃气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不具备供热管网条件的城乡居民住房中,广泛使用燃气炉供暖。现使用天然气、液化气或者煤气为燃料的燃气炉,炉膛内大多是空的或者其它形状的,对燃气的燃烧也不充分,对燃气造成很大的浪费,对燃烧产生的热量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燃气炉的燃烧更加充分,散热效率更高的燃气取暖炉。
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燃气炉内由隔板将炉膛分为上下两部分,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炉膛的上下部分,将炉膛连接通;隔板上设有孔洞和活连接的盖板。燃气炉的散热管的下端连接在隔板下方靠近隔板处。
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燃气炉的散热管的安装方向与燃气炉为斜状。
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燃气炉的散热管为环状绕在炉膛外。
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在燃气炉在不须向上的大火力时将炉膛内的盖板盖下,使炉膛内的燃烧气全部从散热管道中通过,散热管将向外散热,使燃气炉的散热效果提高。


附图1为带散热管的燃气炉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带斜散热管的燃气炉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带环状散热管的燃气炉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炉内盖;2-为散热管;3-为炉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在燃气炉的炉膛内加装一个由铁或者合金材料构成的隔板3将炉膛分为上下两部分,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炉膛的上下部分,将炉膛连接通;隔板3上设有孔洞和活连接的盖板1。散热管2的下端连接在炉膛下部分隔板3下方靠近隔板3处,散热管2的上端连接在炉膛上部分的中上部,散热管2的数量为8根。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在燃气炉的炉膛内加装一个由铁或者合金材料构成的隔板3将炉膛分为上下两部分,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炉膛的上下部分,将炉膛连接通;隔板3上设有孔洞和活连接的盖板1。散热管2的下端连接在炉膛下部分隔板3下方靠近隔板3处,散热管2的上端连接在炉膛上部分的中上部,散热管2的数量为16根。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在燃气炉的炉膛内加装一个由铁或者合金材料构成的隔板3将炉膛分为上下两部分,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炉膛的上下部分,将炉膛连接通;隔板3上设有孔洞和活连接的盖板1。散热管2的下端连接在炉膛下部分隔板3下方靠近隔板3处,散热管2的上端斜状连接在炉膛上部分的中上部,散热管2的数量为8根。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在燃气炉的炉膛内加装一个由铁或者合金材料构成的隔板3将炉膛分为上下两部分,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炉膛的上下部分,将炉膛连接通;隔板3上设有孔洞和活连接的盖板1。散热管2的下端连接在炉膛下部分隔板3下方靠近隔板3处,散热管2环状绕在炉膛外。散热管2数量为4根。
权利要求1.一种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燃气炉内由隔板(3)将炉膛分为上下两部分,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炉膛的上下部分,将炉膛连接通;隔板(3)上设有孔洞和活连接的盖板(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燃气炉的散热管(2)的下端连接在隔板(3)下方靠近隔板(3)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燃气炉的散热管(2)的安装方向与燃气炉为斜状。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燃气炉的散热管(2)数量为3根-20根。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燃气炉的散热管(2)环状绕在炉膛外。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燃气炉的散热管(2)数量为1根-10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尤其是民用的燃气炉。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使燃气炉的燃烧更加充分,散热效率更高的燃气取暖炉。在燃气炉内由隔板(3)将炉膛分为上下两部分,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炉膛的上下部分,将炉膛连接通;隔板(3)上设有孔洞和活连接的盖板(1)。散热管(2)的下端连接在隔板(3)下方靠近隔板(3)处。本实用新型带散热管的燃气炉可使燃气炉的燃烧效果好,散热效果更加好。
文档编号F24C3/00GK2903755SQ200620095288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9日
发明者段品 申请人:段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