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88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网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的配件,尤其是一种油网组件。
背景技术
原有的油网组件,外油网上开有点状孔,进风效率低,一般只有40%左右,吸油烟不是很顺畅;油杯采用螺丝钉固定,且底面均采用平面结构,该种结构增加了油烟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增加有效进风面积和减少油烟阻力的油网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油网组件,包括内油网和外油网,外油网上开有一组以中心向外放射的长条形进风孔,外油网的底部开有漏油孔和油杯固定孔;油杯架上一端设有与油杯固定孔配合的卡子,另一端与油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个漏油孔和三个油杯固定孔交错沿圆周方向等分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条形进风孔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加,并在边缘处折成一竖边,形成一兜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杯底面呈圆弧形,底面上设有一组支撑点形成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杯架的另一端与油杯上的螺纹孔呈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由于外油网上开有长条放射状的进风孔,进风效率大大提高,有效进风面积超过50%,吸油烟比较顺畅;边缘处折成一竖边,形成一兜油槽,增加了强度;油杯无螺钉固定,形状既呈流线形,放的时候又不会倒,减少油烟的阻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油网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杯部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内油网1,外油网2,漏油孔2-1,油杯固定孔2-2,进风孔2-3,油杯3,支撑点3-1,螺纹孔3-2,油杯架4,卡子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这种油网组件,包括一次拉伸成型的内油网1和外油网2,外油网2上开有一组以中心向外放射的长条形进风孔2-3,长条形进风孔2-3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加,并在边缘处折成一竖边,增加了强度,形成一兜油槽。外油网2的底部开有漏油孔2-1和油杯固定孔2-2;三个漏油孔2-1和油杯固定孔2-2交错沿圆周方向等分排列。油杯架4上一端设有与油杯固定孔2-2配合的卡子4-1,另一端与油杯3上的螺纹孔3-2呈螺纹连接。所述的油杯3底面呈圆弧形,底面上设有一组支撑点3-1形成一平面,形状既呈流线形,放的时候又不会倒,减少油烟的阻力。
使用时,内油网1放置在外油网2上,油杯架4一端的螺纹头旋转到油杯3的螺纹孔3-2中固定连接,另一端用卡子4-1插入油杯固定孔2-2后,旋转一角度后固定。需要拆下来清洗时,只要反向旋转一角度,拿下来清洗后再装上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油网组件,包括内油网(1)和外油网(2),其特征在于外油网(2)上开有一组以中心向外放射的长条形进风孔(2-3),外油网(2)的底部开有漏油孔(2-1)和油杯固定孔(2-2);油杯架(4)上一端设有与油杯固定孔(2-2)配合的卡子(4-1),另一端与油杯(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三个漏油孔(2-1)和三个油杯固定孔(2-2)交错沿圆周方向等分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长条形进风孔(2-3)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加,并在边缘处折成一竖边,形成一兜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油杯(3)底面呈圆弧形,底面上设有一组支撑点(3-1)形成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油网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油杯架(4)的另一端与油杯(3)上的螺纹孔(3-2)呈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网组件,包括内油网和外油网,外油网上开有一组以中心向外放射的长条形进风孔,外油网的底部开有漏油孔和油杯固定孔;油杯架上一端设有与油杯固定孔配合的卡子,另一端与油杯固定连接。油杯底面呈圆弧形,底面上设有一组支撑点形成一平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杯架的另一端与油杯上的螺纹孔呈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由于外油网上开有长条放射状的进风孔,进风效率大大提高,有效进风面积超过50%,吸油烟比较顺畅;边缘处折成一竖边,形成一兜油槽,增加了强度;油杯无螺钉固定,形状既呈流线形,放的时候又不会倒,减少油烟的阻力。
文档编号F24C15/20GK2906397SQ20062010260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匡福荣 申请人:杭州老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