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开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890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开水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水加热器,特别是开水炉。
背景技术
普通的燃料加热常压开水炉,一般由水箱和炉架组成,水箱底部内凹成一个长方体空间,即作为燃料的燃烧炉膛,炉膛下方的炉架上设有炉栅,炉栅下方为灰渣室,炉膛后上侧引接出烟道管。该结构的开水炉炉膛传热面积小,燃料利用率低,大量的热量随烟气排入大气,浪费了宝贵的能源。为此,现有一些开水炉增设了预热水箱,使烟道管的下管段位于预热水箱内,以预热水箱的水来吸收烟道气的部分热量。然而实践表明,由于烟道气流速较快,预热水箱高度不够,热交换面积不足,排入大气的烟道气温度仍然较高。热量浪费还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开水炉,使燃料产生的热能尽量为开水箱和预热水箱所吸收,从而提高开水炉的生产效率,并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底部设有炉膛的开水箱,及包容烟道管下管段的预热水箱,而在炉膛中贴近炉膛顶壁安装有若干与开水箱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贴近炉膛两侧壁安装有若干与预热水箱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同时在预热水箱的烟道管段内也设置有若干排与预热水箱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
本实用新型在炉膛和烟道管内设置的热交换水管,大大增加了开水炉的有效传热面积,充分利用了燃料产生的热能,提高了开水炉生产效率,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单位能耗。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炉架16上安装有相贴接的开水箱8和预热水箱13。开水箱8底部设有向上内凹的槽形空间即构成炉膛3,炉膛3后壁上部即预热水箱壁面上开设有烟道孔,与竖直向上的烟道管10相连接,烟道管10的中下部位于预热水箱中;炉膛底面即炉架16支承面上设有炉栅2,炉栅2下方为灰渣室1。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在贴近炉膛顶壁即开水箱底面设置有数排热交换水管6,各热交换水管6贯穿炉膛左右壁面,两端口与开水箱8相连通;在贴近炉膛两侧壁也各设置有热交换水管排5,各热交换水管排5后端穿过预热水箱壁与预热水箱13相连通,前端口露于开水箱前壁外并以闷头旋塞4封闭。另外,还在烟道管10中下部内安装了若干排水平贯穿烟道管而与预热水箱13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14。上述热交换水管5、6和热交换水管14均为直管段,这样便于日常清理管内的水垢。开水箱8顶部设有放空管9,下部设有开水阀7,预热水箱13顶部设有放空管11,上部设有进水阀12,开水箱8与预热水箱13下部之间安装有连通阀15。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开水炉,包括底部设有炉膛(3)的开水箱(8),及包容烟道管(10)下管段的预热水箱(13),其特征在于在炉膛(3)中贴近炉膛顶壁安装有若干与开水箱(8)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6),贴近炉膛两侧壁安装有若干与预热水箱(13)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5),同时在预热水箱(13)的炳道管段内也设置有若干排与预热水箱(13)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1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开水炉,其特征在于热交换水管(5)、(6)和热交换水管(14)均为直管段。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开水炉,它包括底部设有炉膛的开水箱,及包容烟道管下管段的预热水箱,而在炉膛中贴近炉膛顶壁安装有若干与开水箱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贴近炉膛两侧壁安装有若干与预热水箱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同时在预热水箱的烟道管段内也设置有若干排与预热水箱相连通的热交换水管。本实用新型在炉膛和烟道管内设置的热交换水管,大大增加了开水炉的有效传热面积充分利用了燃料产生的热能,提高了开水炉生产效率,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单位能耗。
文档编号F24H1/40GK2896116SQ200620102689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4日
发明者潘安芳 申请人:潘安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