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92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控制装置,特别涉及对具有水回路、进行 成批(batch)式运转动作的湿度控制装置的配管等进行保护的对策。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利用吸附剂和冷冻循环来进行空气的湿度调节的湿 度控制装置被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专利文献1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具有吸附剂的两个吸附元 件和进行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该湿度控制装置进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 作,在该第一动作中,用第一吸附元件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用在制冷剂 回路的凝縮器中被加热了的第二空气再生第二吸附元件,在该第二动作中, 用第二吸附元件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用在凝縮器中被加热了的第二空气 再生第一吸附元件。并且,交替反复进行该两个动作,来将被除湿的第一 空气或被加湿的第二空气提供给室内。
另一方面,想到了使用让上述吸附元件和热交换器一体化、承 载有吸附剂的吸附热交换器。此时,吸附热交换器构成为包括多个板状散 热片和贯通该散热片的钢管的、所谓的翅片管式(fin and tube)热交换器。 并且,在该散热片及钢管的表面承载有吸附剂。在该热交换器中,利用吸 附剂进行流通空气的除湿和加湿,利用在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吸附剂 的加热和冷却。
并且想到了用冷水和热水流动的水回路来代替制冷剂回路的湿 度控制装置。也就是说,通过让冷水和热水交替流向吸附热交换器,来进 行该吸附剂的冷却和加热。专利文献l:特开2004 — 60954号公报
但是,在利用上述水回路的现有湿度控制装置中,存在有在切
换水的流动时,水的流动有可能会被堵住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切 换水的流动,而利用三通阀和四通阀来进行切换,但在该三通阀等的工作 不良等而造成没有被正常切换时,水的流动会被遮断。这样一来,就存在 有由于水是非压縮性流体,因此高压会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器内,在最坏 的情况下会导致它们产生破裂这样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的发明,目的在于在切换水的流动,利用吸附热交换器的吸附剂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脱离的湿度控制装置中,能 够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因切换阀的工作不良等造成水的流动被遮断时,抑制 作用在配管等内的高压。
第一发明包括水回路(20),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空气中水 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出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 器(42),冷水及热水在该水回路(20)中流动。上述水回路(20)将水的流动切 换为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 (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从第一人口(21) 导人的热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一出口(22),从第二入口(23)导人 的冷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口(24),在该第二流动状态中, 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一出口(22),从第 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二出口(24)。并且,上 述水回路(20)包括旁通通路,该旁通通路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各入口 (21、 23)和各出口(22、 24)。
在上述发明中,在冷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 器(42)中,所通过的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该空气被除湿。而在热 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器(42)或第一热交换器(32)中,从吸附剂脱离的水分 向所通过的空气中放出,该空气被加湿。并且,上述水回路(20)切换水的 流动,使冷水及热水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中交替流动, 连续地进行空气的除湿和加湿。
上述水回路(20)中的水流动的切换是通过切换例如三通阀和四 通阀等流动路径切换阀来进行的。这里,如果流动路径切换阀因工作不良
等原因而造成没有完全被切换,保持在中间开度状态下时,恐怕会造成水 的流动被遮断。那样的话,由于水是非压縮性流体,因此高压会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器(32、 42)等上。
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具有在切换流动路径切换阀时,即在 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各入口(21、 23)和各出口(22、 24)的旁通通路,因此 在流动路径切换阀引起工作不良等时,能够使从各入口(21、 23)导入的水 确实地流向各出口(22、 24)。故而,没有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能够防 止高压作用在配管等上。
第二发明是以这样的湿度控制装置为前提的,包括水回路(20), 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出水分 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冷水及热水中的其中之一在该 水回路(20)中流动。上述水回路(20)将水的流动切换为第一流动状态和第 二流动状态,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 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从人口(21)导人的水经由第一热交换 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流动状态中,从人口(21)导入的水经由第二 热交换器(42)流向出口(22)。并且,上述水回路(20)包括旁通通路,该旁通 通路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入口 (2l)和出口 (22)。
在上述发明中,例如,当仅有冷水在水回路(20)中流动时,在 冷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所通过的空气中的 水分被吸附剂吸附,该空气被除湿。而在没有冷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器(42) 或第一热交换器(32)中,从吸附剂自然脱离的水分向所通过的空气中放出, 该空气被加湿。
并且,当仅有热水在上述水回路(20)中流动时,在热水流动的 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从吸附剂脱离的水分向所通过 的空气中放出,该空气被加湿。而在没有热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器(42)或 第一热交换器(32)中,所通过的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该空气被除 湿。并且,上述水回路(20)通过流动路径切换阔切换水的流动,来使冷水 或热水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中交替流动。
这里,与上述第一发明一样,即使流动路径切换阀引起工作不 良等,也能够使从各人口(21、 23)导人的水确实地流向各出口(22、 24)。 故而,没有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能够防止高压作用在配管等上。
第三发明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旁通通路具 有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第一热交换器(3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中的其中 之一上、和第二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中的其中之一上。
在上述发明中,在切换水的流动时,例如,当水在经由第一热 交换器(32)的路径中流动时,即使流动路径切换阀引起工作不良,该路径 被遮断,也能够通过打开旁通遮断阀(37),使该水经由旁通通路流向经由 第二热交换器(42)的路径,流向出口(22、 24)。并且,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 的路径被遮断时的情况也是一样,水经由旁通通路流向第一热交换器(32) 的路径,从出口(22、 24)排出。故而,防止了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
第四发明是在上述第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 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热水用入口侧切换机 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和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41)及出口侧切换 机构(43)。并且,上述旁通通路包括热水用旁通通路及冷水用旁通通路中 的至少之一,该热水用旁通通路具有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热水用人口 侧切换机构(31)的上游侧和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下游侧,该冷水 用旁通通路具有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41)的上 游侧和冷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43)的下游侧。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打开热水用旁通遮断 阀(37),因此即使热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工作 都为不良,成为中间开度状态,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也能够经由热 水用旁通通路确实地流向第一出口(22)。并且,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 打开冷水用旁通遮断阀(37),因此即使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41)及出口 侧切换机构(43)均成为中间开度状态,从第二入口(23)导人的冷水也能够 通过冷水用旁通通路,确实地流向第二出口(24)。故而,至少能够回避冷 水及热水中的其中之一的水流动被遮断的现象,抑制高压作用在配管等上。
第五发明是在上述第一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及第二流动状态的热水用人口侧切换机 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和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41)及出口侧切换 机构(43)。并且,本发明在切换上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各出口侧切换机 构(33、 43),然后再切换各入口侧切换机构(31、 41)。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先从各出口侧切换机构(33、 43)开始切换,因此与先切换各入口侧切换机构(31、 41)时相比,能够使冷水及热水一直流向规定的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直到切换结束为止。从而,能够抑制在切换水的流动时除湿和加湿能力的下降。
第六发明是在上述第五发明的基础上,在加湿运转中,切换上 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冷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43),然后再切换热水用出 口侧切换机构(33)。
在上述发明中,在加湿运转中,在热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 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加湿了的空气被提供给利用侧。这里,由于在切换 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冷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43),因此到热水用出口侧切 换机构(33)被切换为止,冷水的流动被遮断。也就是说,在切换该水的流 动时,热水在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流动的时间长于冷 水。故而,抑制了加湿能力的下降。
第七发明是在上述第五发明的基础上,在除湿运转中,切换上 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然后再切换冷水用出 口侧切换机构(43)。
在上述发明中,在除湿运转中,在冷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 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除湿了的空气被提供给利用侧。这里,由于在切换 水的流动时,先切换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因此在冷水用出口侧切 换机构(43)被切换为止,热水的流动被遮断。也就是说,在切换该水的流 动时,冷水在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流动的时间长于热水。故而,抑制了除湿能力的下降。
第八发明是在上述第二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入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并且,上述旁通通路具有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入口侧切换机构(31)的上游侧和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下游侧。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打开旁通遮断陶(37),因此即使入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工作都为不良,成 200680010为中间开度状态,从入口(21)导人的冷水或热水也能够通过旁通通路确实地流向出口(22)。从而,能够回避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防止高压作用 在配管等上。
第九发明是在上述第二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入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并且,本发明在切换上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出口侧切换机构(33),然后再切换入口侧切换机构(31)。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先从出口侧切换机构(33)开始切换,因此与先切换入口侧切换机构(31)时相比,能够使冷水或热水尽可能在规定的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流动较长的时间,直到水的流动的切换结束为止。故而,能够抑制切换水的流动时除湿和加湿能力的下降。
第十发明是以这样的湿度控制装置为前提的,包括水回路(20), 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出水分 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冷水及热水在该水回路(20)中流 动。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为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 状态的切换机构(31、 33、 41、 43),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 (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从第一入口(21) 导人的热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一 出口 (22),从第二入口 (23)导人 的冷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口(24),在该第二流动状态中, 从第一人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一出口(22),从第 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二出口(24)。并且,上 述水回路(20)包括比出口侧切换机构(33、 43)靠近上游侧的冷水及热水缓 冲罐(39、 49)。
在上述发明中,与第一发明一样,切换水的流动是通过例如切 换三通阀和四通阀等流动路径切换阀来进行的,当因流动路径切换阀的工 作不良等造成没有被切换时,水的流动会被遮断,高压会作用在配管内。
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比出口侧切换机构(33、 43)靠近上 游侧之处设置有缓冲罐(39、 49),因此从各人口(21、 23)导入的热水及冷 水就那样被储存在缓冲罐(39、 49)中。艮P,在配管等内产生的高压被缓冲罐(39、 49)吸收。故而,抑制了高压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器(32、 42)上的 现象。
第十一发明是以这样的湿度控制装置为前提的,包括水回路 (20),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 出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冷水及热水中的其中之 一在该水回路(20)中流动。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为第 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切换机构(31、 33),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 第二热交换器(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 从入口(21)导入的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流动状 态中,从入口(21)导人的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出口(22)。并且,上 述水回路(20)包括比出口侧切换机构(33)靠近上游恻的水缓冲罐(39、 49)。
在上述发明中,与第二发明一样,切换水的流动是通过例如切 换三通阀和四通阀等流动路径切换阀来进行的,当因流动路径切换阀的工 作不良等造成没有被切换时,水的流动会被遮断,高压会作用在配管内。
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比出口侧切换机构(33)靠近上游侧 之处设置有水缓冲罐(39、 49),因此从入口(21、 23)导人的热水及冷水被 储存在缓冲罐(39、 49)中。即,由于在配管等内产生的高压被缓冲罐(39、 49)吸收,因此抑制了高压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器(32、 42)上。
第十二发明是在上述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对水的流动和空气的 流动进行切换,以在上述第一流动状态下,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对第一 空气进行除湿,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在上述第二 流动状态下,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在第二热交换 器(4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并且,上述空气流动是从冷水及热水中的 至少之一的流动被切换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才被切换的。
在上述发明中,在冷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 器(42)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吸附剂及第一空气被冷水冷 却。而在热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器(42)或第一热交换器(32)中,从吸附剂 脱离的水分被放出到第二空气中,吸附剂及第二空气被热水加热。并且, 在制冷除湿运转时第一空气被提供给室内,在供暧加湿运转时第二空气被 提供给室内。
这里,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在仅有冷水、或者冷水及热水的流 动被切换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空气的流动才被切换。因此,被热水加热 了的热交换器(32、 42)事先被冷水冷却,直到空气的流动被切换为止。故 而,没有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经由热交换器(32、 42)的第一空气被加 热的现象。故而,没有热风被提供给室内的现象。
而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在仅有热水、或者热水及冷水的流动被 切换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空气的流动才被切换。因此,被冷水冷却了的 热交换器(32、 42)事先被热水加热,直到空气的流动被切换为止。故而, 没有在切换空气流动之后,经由热交换器(32、 42)的第二空气被冷却的现 象。因而,没有冷风被提供给室内的现象。
第十三发明是在上述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对冷水的流动和空气 的流动进行切换,以在上述第一流动状态下,在冷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 (3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 在上述第二流动状态下,在冷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器(42)中对第一空气进 行除湿,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并且,上述空气的 流动是从冷水的流动被切换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才被切换的。
在上述发明中,在水回路(20)中仅有冷水流动。并且,在冷水 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 附剂吸附,吸附剂及第一空气被冷水冷却。而在没有冷水流动的第二热交 换器(42)或第一热交换器(32)中,从吸附剂脱离的水分向第二空气中放出。 并且,在制冷除湿运转中,第一空气被提供到室内,在供暖加湿运转中, 第二空气被提供到室内。
这里,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在冷水的流动被切换之后经过了规 定时间,空气的流动才被切换。因此,热交换器(32、 42)事先被冷水冷却, 直到空气的流动被切换为止。故而,没有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经由热 交换器(32、 42)的第一空气被加热的现象。故而,没有热风被提供给室内 的现象。
第十四发明是在上述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对热水的流动和空气 的流动进行切换,以在上述第一流动状态下,在热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 (3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
在上述第二流动状态下,在热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器(42)中对第二空气进 行加湿,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并且,上述空气的 流动是从热水的流动被切换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才被切换的。
在上述发明中,在水回路(20)中仅有热水流动。并且,在热水 没有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或第二热交换器(42)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 被吸附剂吸附。而在热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器(42)或第一热交换器(32)中, 从吸附剂脱离的水分向第二空气中放出,吸附剂及第二空气被热水加热。 并且,在制冷除湿运转中,第一空气被提供到室内,在供暧加湿运转中, 第二空气被提供到室内。
这里,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在热水的流动被切换之后经过了规 定时间,空气的流动才被切换。因此,热交换器(32、 42)事先被热水加热, 直到空气的流动被切换为止。故而,没有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经由热 交换器(32、 42)的第二空气被冷却的现象。故而,没有冷风被提供给室内 的现象。
第十五发明是在上述第十二发明的基础上,在将已被除湿的第 一空气提供给利用侧的除湿运转中的、从切换冷水的流动到切换空气的流 动为止的规定时间内,上述水回路(20)被切换为热水朝向第一热交换器(32) 及第二热交换器(42)的流动被阻止的中间状态。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中间状态下,热水没有在第一空气流动 的热交换器(32、 42)中流动,因此没有第一空气被加热的现象。所以,即 使在中间状态下,热风也没有被提供到室内。
第十六发明是在上述第十二发明的基础上,在将已被加湿的第 二空气提供给利用侧的加湿运转中的、从切换热水的流动到切换空气的流 动为止的规定时间内,上述水回路(20)被切换为冷水朝向第一热交换器(32) 及第二热交换器(42)的流动被阻止的中间状态。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中间状态下,冷水没有在第二空气流动 的热交换器(32、 42)中流动,因此没有第二空气被冷却的现象。故而,即 使在中间状态下,冷风也没有被提供到室内。
第十七发明是在上述第十五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水回路(20)包 括在中间状态下热水旁通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而流动的 旁通通路。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中间状态下,热水在旁通通路中流动, 旁通热交换器(32、 42),因此确实地阻止了热水朝向热交换器(32、 42)的 流动。从而,能够确实地防止在中间状态下热风被提供到室内的现象。
第十八发明是在上述第十六发明的基础上,上述水回路(20)包 括在中间状态下冷水旁通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而流动的旁通通路。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在中间状态下,冷水在旁通通路中流动, 旁通热交换器(32、 42),因此确实地阻止了冷水朝向热交换器(32、 42)的 流动。故而,能够确实地防止在中间状态下冷风被提供到室内的现象。 (发明的效果)
所以,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各入 口(21、 23)和各出口(22、 24)的旁通通路,因此即使流动路径切换阀引起 工作不良,冷水及热水也能够确实地通过旁通通路向各出口(22、 24)排出。 这样一来,由于能够防止水流动的遮断,因此能够防止高压作用在配管和 热交换器(32、 42)上。结果是能够保护装置。
并且,根据第二发明,即使在仅有冷水或者仅有热水流动的水 回路(20)中,流动路径切换阀引起工作不良,也能够让冷水或热水确实地 通过旁通通路向出口(22)排出。故而,能够防止高压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 器(32、 42)上,能够保护装置。
并且,根据第三发明,由于设置有连接在第一热交换器(32)的 上游侧及下游侧中的其中之一上、和第二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 中的其中之一上的旁通通路,因此例如即使在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的路 径中水的流动被遮断,在该路径中流动的水也能够流向经由第二热交换器 (42)的路径,从出口(22、 24)排出。故而,能够防止高压作用在配管等上。
并且,根据第四发明,由于将热水用旁通通路连接在热水用入 口侧切换机构(31)的上游侧和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下游侧,将冷 水用旁通通路连接在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41)的上游侧和冷水用出口侧 切换机构(43)的下游侧,因此即使各入口侧切换机构(31、 41)及各出口侧 切换机构(33、 43)都处于中间开度状态,也能够使冷水或热水经由各旁通 通路流向各出口(22、 24)。这样一来,由于能够回避冷水和热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因此能够将配管等从高水压那里保护起来。
并且,根据第五发明,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冷水及 热水用的各出口侧切换机构(33、 43),再切换各入口侧切换机构(31、 41), 因此在切换该水的流动时,能够使冷水及热水尽可能地在规定的第一热交 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中流动较长的时间。故而,能够在切换水的 流动时,抑制除湿和加湿能力的下降。
并且,根据第六或第七发明,由于在加湿运转时,先切换冷水 用出口侧切换机构(43),再切换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在除湿运转 时,先切换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再切换冷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 (43),因此能够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尽可能地使热水或冷水在将加湿或除 湿了的空气提供给利用侧的热交换器(32、 42)中流动较长的时间。故而, 能够抑制切换水的流动时除湿和加湿能力的下降。
并且,根据第八发明,由于使旁通通路连接在入口侧切换机构 (31)的上游侧和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下游侧,因此即使入口侧切换机构 (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均处于中间开度状态时,冷水或热水也能够确 实地经由旁通通路流向出口(22)。这样一来,由于能够确实地回避水的流 动被遮断的现象,因此能够将配管等从高水压那里保护起来。
并且,根据第九发明,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先切换水的出 口侧切换机构(33),再切换入口侧切换机构(31),因此能够在切换该水的 流动时,尽可能地让冷水或热水在规定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 器(42)中流动较长的时间。从而,能够抑制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各热交换器 (32、 42)的除湿或加湿能力的下降。
并且,根据第十发明,由于将冷水及热水缓冲罐(39、 49)设置 在比出口侧切换机构(33、 43)靠近上游侧的地方,因此即使流动路径切换 阀的工作不良,造成水的流动被遮断,也能够将冷水和热水储存在缓冲罐 (39、 49)中,故而,能够抑制高压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器(32、 42)上。结 果是能够从高压那里将配管等保护起来。
并且,根据第十一发明,由于在仅有冷水或仅有热水流动的水 回路(20)中,将水缓冲罐(39、 49)设置在比出口侧切换机构(33)靠近上游侧
的地方,因此即使流动路径切换阀引起工作不良,造成水的流动被遮断,冷水或热水也能够储存在缓冲罐(39、 49)中,故而,能够抑制高压作用在配管等内。
并且,根据第十二发明,由于在将冷水等的流动切换之后经过 了规定时间才切换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够预先冷却或加热热交换器(32、 42)。故而,能够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在不对第一空气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将 其提供给室内,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在不对第二空气进行冷却的情况下,将 其提供给室内。故而,能够提高舒适性。
并且,根据第十三发明,由于在将冷水的流动切换之后经过了 规定时间才切换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够预先冷却第一空气流动的热交换器 (32、 42)。这样一来,能够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在不对第一空气进行加热的 情况下,将其提供给室内。从而,能够提高舒适性。
并且,根据第十四发明,由于将热水的流动切换之后经过了规 定时间才切换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够预先加热第二空气流动的热交换器 (32、 42)。这样一来,能够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在不对第二空气进行冷却的 情况下,将其提供给室内。从而,能够提高舒适性。
并且,根据第十五发明,由于在除湿运转中,在中间状态下, 热水不在任何热交换器(32、 42)中流动,因此即使在中间状态下,也能够 在不对第一空气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将其提供给室内。从而,进一步提高 舒适性。
并且,根据第十六发明,由于在加湿运转中,在中间状态下, 冷水不在任何热交换器(32、 42)中流动,因此即使在中间状态下,也能够 在不对第二空气进行冷却的情况下,将其提供给室内。从而,进一步提高 舒适性。
并且,根据第十七或第十八发明,由于设置有在中间状态下, 热水或冷水旁通热交换器(32、 42)而流动的旁通通路,因此即使在中间状 态下,也能够在不对第一空气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和不对第二空气进行冷 却的情况下,分别将它们提供给室内。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8为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9为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10为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图11为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图12为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图13为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 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14为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15为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图16为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图17为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图18为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19为表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0为表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1为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 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2为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 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3为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4为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5为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6为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7为表示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8为表示第七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29为表示第八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30为表示第九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
图31为表示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 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32为表示第十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33为表示第十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34为表示第十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 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35为表示第十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 回路的配管系统图。图36为表示第十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图37为表示第十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水回路的 配管系统图。(符号的说明)
10—湿度控制装置;20—水回路;21、 23—第一入口、第二入 口; 22、 24_第一出口、第二出口; 31、 41 —入口侧三通阀(入口侧切换 机构);33、 43—出口侧三通阀(出口侧切换机构);32—第一吸附热交换器 (第一热交换器);36 —旁通通路、入口侧分歧通路、出口侧分歧通路;37 一旁通用三通阀、旁通用二通阀(旁通遮断阀);39、 49一缓冲罐;42—第 二吸附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为进行室内空气的 除湿和加湿的装置。该湿度控制装置(10)包括冷水和热水流动的水回路 (20),且包括取入第一空气及第二空气,让它们流通的空气通路(无图示)。
在上述水回路(20)设置有热水用第一入口(21)及第一出口(22)、 和冷水用第二入口(23)及第二出口 (24)。
上述水回路(20)包括第一通路(30)及第二通路(40)。上述第一通 路(30)为连接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的通路,第二通路(40)为连接第 二入口(23)和第二出口(24)的通路。
上述第一通路(30)从第一入口(21)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入口侧三 通阀(31)、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出口侧三通阀(33)。上述第二通路(40) 从第二入口(23)开始依次设置有入口侧三通阀(41)、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及出口侧三通阀(43)。
入口侧分歧通路(34、 44)和出口侧分歧通路(35、 45)分别连接 在上述第一通路(30)及第二通路(40)上。上述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分歧通 路(3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三通阀(3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 二通路(40)中的入口侧三通阀(41)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间。上述第一 通路(30)的出口侧分歧通路(3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一吸附 热交换器(32)和出口侧三通阀(3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通路(40)的出口 侧三通阀(43)上。上述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分歧通路(44)的一端连接在第 二通路(40)的入口侧三通阀(4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入口侧 三通阀(31)和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之间。上述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分歧 通路(4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通路(40)中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和出口侧 三通阀(4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上。
上述第一通路(31)的入口侧三通阀(31)构成为在第一状态(图1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和第二状态(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 换,该第一状态为第一入口(21)侧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上游侧连通 的状态,该第二状态为第一入口(21)侧与入口侧分歧通路(34)连通的状态。 上述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构成为在第一状态(图1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和第二状态(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该第一状 态为第一出口(22)侧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下游侧连通的状态,该第 二状态为第一出口(22)侧与出口侧分歧通路(45)连通的状态。上述第二通 路(40)的入口侧三通阀(41)构成为在第一状态(图1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 和第二状态(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该第一状态为第二 入口(23)侧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连通的状态,该第二状态为 第二入口(23)侧与入口侧分歧通路(44)连通的状态。上述第二通路(40)的出
口侧三通阀(43)构成为在第一状态(图1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和第二状态(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该第一状态为第二出口(24)侧与 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下游侧连通的状态,该第二状态为第二出口(24) 侧与出口侧分歧通路(35)连通的状态。
上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分别由交 叉散热片(cross fin)式翅片管型热交换器构成。即,上述第一吸附热交换 器(32)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包括形成为长方形板状的铝制多个散热片 (fin)和贯通该散热片的铜制传热管。
通过浸渍模塑法(dip molding)(浸渍成形)来使能够吸附和脱离水分的吸附剂与为粘结剂的粘合剂一起承载在上述翼片及传热管的外表面。能够将沸石、硅胶、活性碳、具有亲水性或吸水性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类材料、具有碳素酸基或磺酸基的离子交换树脂类材料、感温性高分子等机能性高分子材料等用作上述吸附剂。并且,上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构成第一热交换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构成第二热交换器。
上述水回路(20)切换冷水和热水的流动、及空气的流动,以交替反复进行第一循环动作和第二循环动作,在该第一循环动作中,热水从第一入口(21)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向第一出口(22),且冷水从第二入口(23)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口(24),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热水从第一入口(21)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一出口(22),且冷水从第二入口(23)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向第二出口(24)。 B卩,上述水回路(20)切换冷水和热水的流动,将它们切换成进行第一循环动作的第一流动状态和进行第二循环动作的第二流动状态。
上述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三通阀(31)及出口侧三通阀(33)构成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为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热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及出口侧切换机构。并且,上述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三通阀(41)及出口侧三通阀(43)构成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为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及出口侧切换机构。
具体地说,在上述第一循环动作中,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中第一空气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进行该第一空气的除湿,且该第一空气 及吸附剂被冷水冷却,另一方面,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水分从吸附剂向第二空气放出,进行该第二空气的加湿,且该第二空气及吸附剂被热 水加热。并且,在上述第二循环动作中,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第一 空气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进行该第一空气的除湿,且该第一空气及吸附剂被冷水冷却,另一方面,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水分从吸附剂向第二空气放出,进行该第二空气的加湿,且该第二空气及吸附剂被热水加热。
上述湿度控制装置(10)构成为切换成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 运转。切换空气的流动,以在上述制冷除湿运转中,将第一空气提供给室 内,且将第二空气排出到室外,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将第二空气提供给室 内,将第一空气排出到室外。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湿度控制装置(10)设置有具有 旁通用三通阀(37)的旁通通路(36)。该旁通通路(36)的一端连接在比第一通 路(30)中的入口侧三通阀(31)靠近上游侧之处,另一端连接在比第一通路 (30)中的出口侧三通阀(33)靠近下游侧之处。
上述旁通用三通阀(37)构成用以遮断热水通过旁通通路(36),进 行旁通的旁通遮断阀。具体地说,该旁通用三通阔(37)构成为在第二状态 (图1用虚线表示的状态)和第一状态(图1用实线表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 换,在该第二状态下,从第一入口(21)流向旁通通路(36)的热水就那样朝 着第一出口 (22)侧流动,在该第一状态下,从第一入口 (21)流向旁通通路(36) 的热水再次返回到第一通路(30)。
也就是说,上述旁通通路(36)构成为能够通过在切换水的流动 时将旁通用三通阀(37)切换成第二状态,来让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 旁通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和入口侧三通阀(31) 及出口侧三通阀(33),流向第一出口(22)。更具体地说,上述旁通通路(36) 构成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的通路。
并且,在上述水回路(20)中,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分歧通路(35) 及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分歧通路(45)兼作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各入 口(21、 23)和各出口(22、 24)的旁通通路。
并且,上述湿度控制装置(10)构成为在切换第一循环动作及第 二循环动作时,在切换水的流动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才切换空气的流动。 例如,在制冷除湿运转时,在切换冷水的流动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才切
换空气的流动。并且,在供暖加湿运转时,在切换热水的流动之后,经过 了规定时间才切换空气的流动。
并且,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在切换冷水和热水的流动时,先 切换各出口侧三通阀(33、 43),再切换各入口侧三通阀(31、 41)。而且, 在制冷除湿运转时,在切换了为热水用的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 之后,再切换为冷水用的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另一方面, 在供暖加湿运转时,在切换了为冷水用的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 之后,再切换为热水用的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
—运转动作一对上述湿度控制装置(10)的运转动作加以说明。在该湿度控制 装置(10)中,能够进行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运转的切换。
首先,对制冷除湿运转加以说明。该制冷除湿运转为将被除湿 的第一空气提供给室内的运转。这里,参照图1 图7,主要对将第一循 环动作切换到第二循环动作的切换动作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上述水回路(20)被切换成进行第一循环动作的第 一流动状态。具体地说,各入口侧三通阀(31、 41)及各出口侧三通阀(33、 43)被设定为第一状态,旁通用三通阀(37)被设定为第一状态。并且,该湿 度控制装置(10)将空气的流动设定为使室外空气(OA)作为第一空气流向第 二吸附热交换器(42),使室内空气(RA)作为第二空气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 器(32)。并且,从第一入口(21)导入热水,从第二入口(23)导入冷水。
首先,从上述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入口侧三通阀(31) 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在该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吸附剂及第 二空气被热水加热,那时,水分从吸附剂向第二空气放出,进行该第二空 气的加湿。然后,该第二空气作为排出空气(EA)而被排出室外。出自上述 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热水经由出口侧三通阀(33)从第一出口(22)排出。
另一方面,从上述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经由入口侧三通阀 (41)流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在该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吸附剂及 第一空气被冷水冷却,那时,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进行该第 一空气的除湿。然后,该第一空气作为供给空气(SA)而被提供到室内。出 自上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冷水经由出口侧三通阀(43)从第二出口(24) 排出。也就是说,在该第一循环动作中,热水仅在第一通路(30)中流动,冷水仅在第二通路(40)中流动。
上述水回路(20)在将第一循环动作进行规定时间之后,依次将 旁通用三通阀(37)、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第二通路(40)的出 口侧三通阀(43)、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三通阀(41)、第一通路(30)的入口 侧三通阀(31)切换成第二状态。
首先,如图2所示,在将上述旁通用三通阀(37)切换成第二状 态之后,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的一部分朝着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流动,剩下的部分从第一通路(30)朝旁通通路(36)分歧,流向第一出口(22)。 也就是说,在该状态下,确保了热水从第一入口(21)到第一出口(22)为止 的两条路径。
接着,如图3所示,在将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切换 成第二状态之后,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所有热水经由旁通通路(36)流向 第一出口(22)。另一方面,出自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冷水的一部分流 向第二出口(24),剩下的部分从第二通路(40)朝着出口侧分歧通路(45)分 歧,经由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流向第一出口(22)。象这样,由 于在切换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之前,切换旁通用三通阀(37), 因此能够在不让热水的流动遮断的情况下,使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 确实地流向第一出口(22)。
接着,如图4所示,在将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切换 成第二状态之后,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吸附热交 换器(32)之后,通过出口侧分歧通路(35),流向第二出口(24),剩下的部分 从第一通路(30)朝着旁通通路(36)分歧,流向第一出口(22)。也就是说,在 该状态下,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热水流向第二出口(24),经由第 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所有冷水流向第一出口(22)。
象这样,由于在切换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之后,再 切换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因此没有冷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 象。也就是说,在同时切换各出口侧三通阀(33、 43)时,例如,有可能因 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的工作不良等而造成没有被切换,使冷 水的流动被遮断,但是由于依次进行切换,因此即使该切换对象的出口侧 三通阀(33、 43)引起工作不良等,冷水也能够确实地流向第一出口(22)或 第二出口(24)。
并且,如图5所示,在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三通阀(41)切换为 第二状态之后,水回路(20)切换为中间状态。因此,从第二入口(23)导入 的冷水经由入口侧分歧通路(44)流向第一通路(30),之后,与从第一入口(21) 导入的热水的一部分合流而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而上述第二吸附 热交换器(42)成为冷水及热水均没有流通的状态。此时,由于也是预先切 换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因此即使万一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 三通阀(41)引起切换不良,冷水也确实地流向第一出口(22),故而,没有 冷水的流动被遮断,造成配管等破裂的现象。
象这样,由于在切换各入口侧三通阀(31、 41)之前,先切换各 出口侧三通阀(33、 43),且在切换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之后, 再切换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因此能够在切换该水的流动时, 使冷水在为利用侧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尽可能流通较长的时间。从 而,能够抑制除湿能力的下降。
在该中间状态下,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残存有那时流过 的热水的温热,该温热因所加入的冷水而逐渐被冷却。那时,第二空气被 冷却且被排出到室外。另一方面,由于在上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残 存有那时所流过的冷水的冷热,因此第一空气被该残存的冷热冷却之后, 提供给室内。而且,由于在上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没有热水流动, 因此没有被热水加热的现象,能够确实地防止第一空气的加热。也就是说, 在该中间状态下,仅有冷水的流动从第一循环动作切换为下一个第二循环 动作,另一方面,阻止了热水朝向(提供)为利用侧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的流动。更详细地说,在该中间状态下,通过让热水在旁通通路(36)中流 动,来使热水旁通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动。
如图6所示,上述水回路(20)在切换为中间状态后,经过了规 定时间之后,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三通阀(31)被切换为第二状态,且空 气的流动被切换,进行第二循环动
在上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吸附剂及第二空气被热水加 热,那时,该第二空气被加热,作为排出空气(EA)排出到室外。另一方面, 在上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吸附剂及第一空气被冷水冷却,那时, 该第一空气被除湿,作为供给空气(SA)提供给室内。这里,在第一循环动 作中被加热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在中间状态的规定时间内,被冷水冷 却。这样一来,由于没有在切换之后,第一空气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中被加热,提供给室内的现象,因此不会破坏室内的舒适性。并且,在旁 通用三通阔(37)被切换为第一状态时,上述水回路(20)向进行第二循环动 作的第二流动状态的切换即结束,如图7所示。
从上述第二循环动作向第一循环动作进行的切换是用与上述切 换一样的要领进行的。也就是说,上述水回路(20)在第二循环动作进行规 定时间之后,旁通用三通阀(37)被切换为第二状态,接着,第一通路(30) 的出口侧三通阀(33)、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第二通路(40)的 入口侧三通阀(41)被依次切换成第一状态,成为中间状态。在将该中间状 态保持规定时间之后,切换空气的流动,使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三通阀 (31)切换成第一状态,第一空气流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第二空气流 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并且,最后,旁通用三通阀(37)被切换成第一 状态,向进行第一循环动作的第一流动状态的切换结束。所以,在此时, 也没有冷水及热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没有配管等产生破裂的可能性。
其次,对供暖加湿运转加以说明。该供暖加湿运转为将被加湿 的第二空气提供给室内的运转。也就是说,在该运转中,室内空气(RA)被 作为第一空气取入,室外空气(OA)被作为第二空气取入。
例如,在将第一循环动作切换为第二循环动作时,旁通用三通 阀(37)、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 (33)、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三通阀(31)、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三通阀(41) 依次被切换成第二状态。并且,在旁通用三通阀(37)被切换成第一状态时, 向第二循环动作所进行的切换即结束。由于此时也没有冷水及热水的流动 被遮断的现象,因此没有配管等产生破裂的可能性。并且,从第二循环动 作向第一循环动作所进行的切换是在旁通用三通阀(37)被切换成第二状态 之后,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三通阀(33)、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三通阀(31)、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三通阀(41) 依次被切换成第一状态,旁通用三通阀(37)被切换成第一状态之后结束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用为二通阀的开关阀来代替旁通 用三通阀(37)。此时,在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中将二通阀设定为 关闭状态,在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的切换中将二通阀设定为打开 状态。也就是说,切换二通阀,使上述二通阀的关闭状态对应于旁通用三 通阀(37)的第一状态,二通阀的打开状态对应于旁通用三通阀(37)的第二 状态。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一如上所述,由于设置有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第一入口(21) 和第一出口(22)的旁通通路(36),并且,由于各出口侧分歧通路(35、 45) 兼作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将各入口(21、 23)连向各出口(22、 24)的旁通通路, 因此即使各种三通阀(31、 33、 41、 43)引起工作不良等,也能够使从第一 入口(21)导入的水确实地流向第一出口(22)。故而,能够防止冷水和热水 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从而,能够防止高压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器(32、 42) 上的现象。
并且,由于在切换水的流动时,先从各出口侧三通阀(33、 43) 开始切换,因此能够使冷水和热水在各热交换器(32、 42)中尽可能流通较 长的时间。从而,能够在切换水的流动时,抑制空气的除湿和加湿能力的 下降。
并且,由于在制冷除湿运转时,在切换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 三通阀(33)之后,再切换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在供暖加湿运 转时,在切换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三通阀(43)之后,再切换第一通路(30) 的出口侧三通阀(33),因此能够使冷水和热水在利用侧热交换器(32、 42) 中尽可能流通较长的时间。故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切换水的流动时除湿 和加湿能力的下降。
并且,由于在切换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之前,将切换 仅有冷水流动的中间状态保持规定时间之后,再切换空气的流动,因此能 够通过冷水将在那时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了的吸附热交换器(32、42)冷却。这样一来,由于没有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不久之后,第一空气在吸附热交换
器(32、 42)中被加热,提供到室内的现象,因此能够提高舒适性。
并且,由于在中间状态下,第一空气被残存在吸附热交换器(32、42)中的冷热冷却,因此即使在中间状态下,也没有破坏舒适性的情况。而且,由于在中间状态下,热水没有流向任何吸附热交换器(32、 42),因此能够在将第一空气确实地冷却之后,再将其提供给室内。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中,用多个二通阀(3a、4a、 3b、…)来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将各种三通阀(31、 33、 41…)用作水回路(20) 的流动路径切换机构。
如图8所示,第一通路(30)从第一入口(21)侧开始依次设置有第 一二通阀(3a)、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第二二通阀(3b)。上述第二通路(40) 从第二入口(23)侧开始依次设置有第一二通阀(4a)、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及第二二通阀(4b)。并且,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入口侧分歧通路(34、 44) 和出口侧分歧通路(35、 45)连接在上述第一通路(30)及第二通路(40)上。
上述第一通路(30)的入口侧分歧通路(34)的途中设置有第三二 通阀(3c), 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一二通阀(3a)的上游侧,另一端 连接在第二通路(40)中的第一二通阀(4a)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间。并 且,上述第一通路(30)的第一二通阀(3a)和入口侧分歧通路(34)的第三二通 阀(3c)构成热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
上述第一通路(30)的出口侧分歧通路(35)的途中设置有第四二 通阀(3d),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与第二二通 阀(3b)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通路(40)中的第二二通阀(4b)的下游侧。并 且,上述出口侧分歧通路(35)的第四二通阀(3d)与第二通路(40)的第二二通 阀(4b)构成冷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
上述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分歧通路(44)的途中设置有第三二 通阀(4c), 一端连接在第二通路(40)中的第一二通阀(4a)的上游侧,另一端 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一二通阀(3a)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之间。并 且,上述第二通路(40)的第一二通阀(4a)和入口侧分歧通路(44)的第三二通 阀(4c)构成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
上述第二通路(40)的出口侧分歧通路(45)的途中设置有第四二 通阀(4d), 一端连接在第二通路(40)中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和第二二通 阀(4b)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二二通阀(3b)的下游侧。并 且,上述第一通路(30)的第二二通阀(3b)和出口侧分歧通路(45)的第四二通 阀(4d)构成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也就是说,将8个二通阀用在上述水 回路(20)。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也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上述各入口侧分 歧通路(34、 44)及各出口侧分歧通路(35、 45)兼用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 接各入口(21、 23)和各出口(22、 24)的旁通通路。
其次,参照图8 图12对本实施例中的制冷除湿运转的动作加 以说明。
首先,如图8所示,上述水回路(20)被切换成进行第一循环动 作的第一流动状态。具体地说,各第一二通阀(3a、 4a)及各第二二通阀(3b、 4b)被设定为打开状态,各第三二通阀(3c、 4c)及各第四二通阀(3d、 4d)被 设定为关闭状态。另外,空气的流动、及冷水和热水的导入口与第一实施 例一样。在该状态下,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中对吸附剂及第二空气进行加热,流向第一出口(22)。那时,进行第二空 气的加湿。从上述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对 吸附剂及第一空气进行冷却,流向第二出口(24)。那时,进行第一空气的 除湿。
上述水回路(20)在第一循环动作进行规定时间之后,如图9所 示,各第四二通阀(3d、 4d)被切换成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出自第一吸 附热交换器(32)的热水的一部分流向第一出口(22),剩下的部分经由出口 侧分歧通路(35)流向第二出口(24)。并且,出自上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的冷水的一部分与第一通路(30)的热水合流,流向第二出口(24),剩下的 部分通过出口侧分歧通路(45)与第一通路(30)的热水合流,流向第一出口 (22)。 g卩,在该状态下,确保了两条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流向出口 的路径,且确保了两条从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流向出口的路径。
接着,在上述水回路(20)中,各第二二通阀(3b、 4b)被切换成 关闭状态,如图10所示。在该状态下,出自第一吸附热交换器热水流向第二出口(24),出自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所有冷水流向第一 出口(22)。这里,即使各第二二通阀(3b、 4b)引起工作不良等,由于预先 确保了两条冷水及热水流向出口的路径,因此没有冷水和热水的流动被遮 断的现象。
接着,在上述水回路(20)中,各第三二通阀(3c、 4c)分别被切换 成打开状态,如图11所示。在该状态下,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的一 部分和从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 向第二出口(24)。并且,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的剩余部分和从第二 入口(23)导入的冷水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一出口 (22)。上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因所加入的冷水的流动而被稍微冷却。 而上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因所加入的热水的流动而被稍微加热。
如图12所示,在上述水回路(20)中,将各第一二通阀(3a、 4a) 分别从上述状态设定为关闭状态,且空气的流动被切换,被切换为进行第 二循环动作的第二流动状态。这里,即使各第一二通阀(3a、 4a)引起工作 不良等,由于预先确保了两条冷水及热水流向出口的路径,因此也没有冷 水和热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从第一入口(21)导 入的热水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对吸附剂及第二空气进行加热,流向 第一出口(22)。那时,进行第二空气的加湿。从上述第二入口(23)导入的 冷水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对吸附剂及第一空气进行冷却,流向第二 出口(24)。那时,进行第一空气的除湿。
从上述第二循环动作向第一循环动作进行的切换是依次将各第 二二通阀(3b、 4b)切换成打开状态,将各第四二通阀(3d、 4d)切换成关闭 状态的切换,无图示。然后,在各第一二通阀(3a、 4a)被切换成打开状态 之后,第三二通阀(3c、 4c)被切换成关闭状态。那时,切换空气的流动, 使第一空气朝着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动,使第二空气朝着第一吸附热 交换器(32)流动。由此结束向第一循环动作所进行的切换。象这样,交替 切换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连续进行制冷除湿运转。
其次,对供暖加湿运转加以说明。在该供暖加湿运转中,室内 空气(RA)被作为第一空气取入,除湿之后,排出到室外,室外空气(OA) 被作为第二空气取入,加湿之后,提供给室内。也就是说,例如,在第一循环动作中,第一空气流向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第二空气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并且,在该供暖加湿运转中,进行与上述制冷除湿运转 时一样的切换动作,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被切换。其它结构、作 用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一在本变形例中,在切换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循环动作和第 二循环动作时,切换成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在从第一循环动作向第二循 环动作切换时,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将两个第三二通阀(3c、 4c)从图10 的状态切换成打开状态,切换成图11的状态,在本变形例中,从图10的 状态切换成图13所示的中间状态。
具体地说,上述水回路(20)被切换成中间状态,在该中间状态 中,第二通路(40)的第一二通阀(4a)被切换成关闭状态,且第二通路(40) 的入口侧分歧通路(44)的第三二通阀(4c)被切换成打开状态。在该中间状态 下,从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通过入口侧分歧通路(44)流向第一通路 (30),与热水合流之后,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该第一吸附热交换 器(32)因所加入的冷水的流动而渐渐被冷却。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二吸附 热交换器(42)中既没有热水流动,也没有冷水流动。所以,第一空气被残 存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的冷热冷却。也就是说,在该制冷除湿运转 的中间状态下,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仅有冷水的流动被切换,热水朝向为 利用侧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流动(供给)被阻止。
在被切换成上述中间状态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进行第二 循环动作(参照图12),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分别将第一通路(30)的入口 侧分歧通路(44)的第三二通阀(4c)切换成打开状态,将第一通路(30)的第一 二通阀(3a)切换成关闭状态,且空气的流动被切换。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 如上所述,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进行第二空气的加湿,在第一吸附 热交换器(32)中进行第一空气的除湿。这里,由于在第一循环动作中被加 热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在中间状态的规定时间 内被冷水冷却,因此第一空气在没有被加热,而是被冷却的情况下提供给 室内。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从上述第二循环动作向第一循环动作进行的切换是依次将各第 二二通阀(3b、 4b)切换成打开状态,将各第三二通阀(3c、 4c)切换成关闭 状态之后,将第二通路(40)的第一二通阀(4a)切换成打开状态,将第二通 路(40)的入口侧分歧通路(44)的第三二通阀(4c)切换成关闭状态的中间状 态。在该中间状态下,冷水及热水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 口(24)。然后,水回路(20)在将中间状态保持规定时间之后,切换空气的 流动,使第一通路(30)的第一二通阀(3a)切换为打开状态,第一通路(30) 的入口侧分歧通路(44)的第三二通阀(3c)切换为关闭状态,且第一空气流向 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第二空气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由此结束 向第一循环动作所进行的切换。另外,在供暖加湿运转中,也进行与上述 一样的切换动作。
并且,本变形例也可以在中间状态下,同时切换冷水及热水两 方的流动。具体地说,将两个第一二通阀(3a、 4a)从图10的状态切换成关 闭状态,且将两个第三二通阀(3c、 4c)从图10的状态切换成打开状态,来 切换成图12所示的冷水和热水的流动状态(中间状态)。那时,不切换空气 的流动。并且,在将中间状态保持规定时间之后,切换空气的流动。此时, 在制冷除湿运转的中间状态中,第一空气流通的吸附热交换器(32、 42)渐 渐被热水加热,但由于残存有冷热,因此第一空气并没有被加热太多就被 提供到室内。也就是说,与在冷水和热水流动的同时,切换空气的流动时 相比,没有第一空气被加热的情况。这点与供暖加湿运转时一样。
(第三实施例)在该第三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中,将在上述第一实施例 的水回路(20)中具有旁通用三通阔(37)的旁通通路(36)追加到了第二通路 (40)中,如图14所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将冷水用旁通通路(36) 加入热水用旁通通路(36)中,追加了冷水用旁通通路(36)。
上述旁通通路(36)与第一通路(30)的旁通通路一样, 一端连接在 第二通路(40)中的比入口侧三通阀(41)靠近第二入口(23)侧,另一端连接在 第二通路(40)中的比出口侧三通阀(43)靠近第二出口 (24)侧。上述旁通用三 通阀(37)构成为在第二状态(图1用虚线表示的状态)和第一状态(图1用实 线表示的状态)之间切换,在该第二状态下,从第二入口(23)流向旁通通路 (36)的冷水就那样朝着第二出口(24)侧流动,在该第一状态下,从第二入 口 (23)流向旁通通路(36)的冷水再次返回到第二通路(40)。
即,上述旁通通路(36)构成为能够让从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旁通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后,就那样流向第二出口(2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第一入口(21)固定地导入热水,从第二入口(23)固定地导入冷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热水专用旁通通路(36)和冷水专用旁通通路(36)。
其次,参照图14 图18对本实施例中的制冷除湿运转的动作 加以说明。另外,这里,仅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动作及作用加以说 明。
首先,如图14所示,将上述水回路(20)切换成进行第一循环动 作。具体地说,将两个旁通用三通阀(37)均设定为第一状态。然后,如图 15所示,将两个旁通用三通阀(37)均切换为第二状态。
接着,如图16所示,各出口侧三通阀(33、 43)几乎同时被切换 为第二状态。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设置有热水及冷 水各自的旁通通路(36),因此即使各出口侧三通阔(33、 43)引起工作不良 等,也能够确实地防止热水及冷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从而,能够防止 配管等产生破裂的情况。
接着,如图17所示,各入口侧三通阀(31、 41)几乎同时被切换 为第二状态。即使在此时,各入口侧三通阀(31、 41)引起工作不良,也能 够如上所述,确实地防止热水及冷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象。然后,如图18 所示,在两个旁通用三通阀(37)均被切换成第一状态时,向第二循环动作 所进行的切换即结束。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切换动作的步骤较 少,因此縮短了切换时间。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构成为在水回路(20)中仅有 热水流动的回路,如图19及图20所示。具体地说,上述水回路(20)包括 各自为一个的热水入口(21)及出口(22)。并且,上述水回路(20)包括与第一 实施例一样的第一通路(30)、和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的第二通路(38)。 上述第一通路(30)为连接入口 (21)和出口 (22)的通路,从入口 (21)侧开始依 次设置有入口侧三通阀(31)、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出口侧三通阀(33)。
上述第二通路(38)在途中具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连接在入口侧三通 阀(31)和出口侧三通阀(33)上。
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通过切换入口侧三通阀(31)及出口侧三 通阀(33)来交替进行第一循环动作(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循环动作(第二流 动状态),在该第一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一吸附热交 换器(32)流向出口(22),如图19所示,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 导入的热水在流向第二通路(38),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后,流向 出口(22),如图20所示。也就是说,上述入口侧三通阀(31)及出口侧三通 阀(33)构成将热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入口侧切 换机构及出口侧切换机构。并且,该湿度控制装置(10)能够切换制冷除湿 运转和供暖加湿运转。另外,图19及图20表示供暖加湿运转的动作。
例如,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切换空气的流动(参照图19及图20), 以在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二空气取入热水流动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加湿之后,将其提供给室内。并且,在制冷除 湿运转中,切换空气的流动,以在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一空气取入没有 热水流动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或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之后, 将其提供给室内。
并且,在上述水回路(20)中设置有旁通通路(36)。该旁通通路(36) 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比入口侧三通阀(31)靠近入口 (21)侧,另一 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比出口侧三通阀(33)靠近出口(22)侦U。在该旁通 通路(36)设置有为旁通遮断阀的旁通用二通阀(37)。
其次,对在供暖加湿运转时,从第一循环动作向第二循环动作 所进行的切换加以说明。首先,在第一循环动作进行规定时间之后,旁通 用二通阀(37)被切换成打开状态。接着,在将出口侧三通阀(33)切换成第 二状态之后,将入口侧三通阀(31)切换成第二状态。然后,在将旁通用二 通阀(37)切换成关闭状态的同时,切换空气的流动。
象这样,由于在切换入口侧三通阔(31)之前,先切换出口侧三 通阀(33),因此能够尽可能地使热水流向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时间较 长。从而,能够抑制加湿能力的下降。这里,由于预先打开旁通用二通阀 (37),因此即使切换出口侧三通阀(33),也能够让从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
由旁通通路(36)确实地流向出口(22)。故而,能够防止高压作用在配管和 热交换器(32、 42)上。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不用说也可以用三通阀来代替旁通用二通阀(37)。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空气流动的同时,切换旁通用二 通阀(37),也可以在将旁通用二通阀(37)切换成关闭状态之后,经过了规 定时间才切换空气的流动。也就是说,在将旁通用二通阀(37)切换成关闭 状态之后的规定时间内,切换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一样的中间状态。因此, 在供暖加湿运转时,在第二空气流动之前,吸附热交换器(32、 42)被热水 预先加热。故而,即使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不久,由于也能够确实地将 热风提供给室内,因此不会破坏舒适性。
—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一本变形例构成为仅有冷水在水回路(20)中流动的回路,来代替 上述第四实施例中仅有热水在水回路(20)中流动的回路,如图21及图22 所示。而且,本变形例为改变上述第四实施例中的旁通通路(36)及旁通用 二通阀(37)的设置位置的例子。
具体地说,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通过切换入口侧三通阀(31) 及出口侧三通阀(33),来交替进行第一循环动作(图21的状态)和第二循环 动作(图22的状态),在该第一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冷水经由第 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 的冷水流向第二通路(38),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后,流向出口(22)。 并且,该湿度控制装置(10)能够切换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运转。另外, 图21及图22表示制冷除湿运转的动作。
例如,在制冷除湿运转时,切换空气的流动(参照图21及图22), 以在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一空气取入冷水流动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除湿之后,再将其提供给室内。并且,在供暖 加湿运转时,切换空气的流动,以在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二空气取入没 有冷水流动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或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加湿之 后,再将其提供给室内,无图示。
上述旁通通路(3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一吸附热 交换器(32)和出口侧三通阀(3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通路(38)中的第二
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下流侧。g卩,该旁通通路(36)连接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下游侧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下游侧。并且,在该旁通通路(36) 的途中设置有为旁通遮断阀的旁通用二通阀(37)。
在本变形例中,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的切换与上述第 四实施例一样。也就是说,例如,在制冷除湿运转时的从第一循环动作向 第二循环动作的切换中,由于在入口侧三通阀(31)之前先切换出口侧三通 阀(33),因此能够尽可能地使冷水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流动较长的 时间。故而,能够抑制除湿能力的下降。这里,由于预先打开旁通用二通 阀(37),因此即使切换出口侧三通阀(33),也没有冷水的流动被遮断的现 象,能够使出自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冷水经由旁通通路(36)流向第二 通路(38),经由出口侧三通阀(33)确实地流向出口(22)。从而,能够防止高 压作用在配管和热交换器(32、 42)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既可以将旁通通路(36)连接在第一吸附 热交换器(32)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也可以连接在上游侧和
并且,即使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在将旁通用二通阀(37)切换 成关闭状态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再切换空气的流动。因此,在制冷除湿 运转时,在第一空气流动之前,吸附热交换器(32、 42)预先被冷水冷却。 这样一来,由于即使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不久,也能够确实地将冷风提 供给室内,因此不会破坏舒适性。
(第五实施例)在该第五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中,将两个四通阀(3、 4) 用作流通路径切换机构,来代替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四个三通阀(31、 33、…) 用作流通路径切换机构,如图23及图24所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 第一入口(21)固定地导入冷水,从第二入口(23)固定地导入热水。
具体地说,上述水回路(20)包括在途中具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 (32)的第一通路(30)、和在途中具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第二通路 (4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各种分歧通路(34、 35、 44、 45)。上述第一四通阀(3)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一吸附热交 换器(32)的第一入口(21)侧和第二通路(40)中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第二出口(24)侧。上述第二四通阀(4)连接在第一通路(30)中的第一吸附热 交换器(32)的第一出口(22)侧和第二通路(40)中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的第二入口(23)侧。
上述第一四通阀(3)构成为在第一入口(21)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 (32)的一端连通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一端与第二出口(24)连通的状 态(图23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和第一入口(21)与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的一端连通且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一端与第二出口(24)连通的状态(图 24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上述第二四通阀(4)构成为在第一 吸附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口(22)连通且第二入口(23)与第二吸 附热交换器(42)的另一端连通的状态(图23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和第二 入口(23)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连通且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的另一端与第一出口(22)连通的状态(图24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之间进行 切换。
艮P,上述水回路(20)在第一四通阔(3)及第二四通阀(4)切换成用 图23的实线表示的状态之后,进行冷水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向第 一出口(22),热水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口(24)的第一循环 动作。那时,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进行第一空气的除湿,在第二吸 附热交换器(42)中进行第二空气的加湿。并且,上述水回路(20)在第一四 通阀(3)及第二四通阀(4)切换成用图24的实线表示的状态之后,进行冷水 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一出口(22),热水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 器(32)流向第二出口(24)的第二循环动作。那时,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中进行第二空气的加湿,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进行第一空气的除湿。
上述湿度控制装置(10)能够切换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运 转。另外,图21及图22表示供暖加湿运转的动作。
例如,在供暖加湿运转时,切换空气的流动(参照图23及图24), 以在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二空气取入热水流动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加湿之后,再将其提供给室内。并且,在制冷 除湿运转中,切换空气的流动,以在将室外空气(OA)作为第一空气取入冷 水流动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或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除湿之后,再 将其提供给室内。
并且,在上述水回路(20)中设置有两条旁通通路(36)。该旁通通 路(36)在第一通路(30)中,连接在比第一四通阀(3)靠近第一入口(21)侧、 和比第二四通阀(4)靠近第一出口(22)侧之间。另一条旁通通路(36)在第二 通路(40)中,连接在比第一四通阀(3)靠近第二出口(24)侧、和比第二四通 阀(4)靠近第二入口 (23)侧之间。
在上述各旁通通路(36)设置有为旁通遮断阀的旁通用二通阀 (37)。该各旁通用二通阀(37)构成为在切换第一四通阀(3)及第二四通阀(4) 之前,从关闭状态切换成打开状态。这样一来,在切换第一循环动作及第 二循环动作时,例如,即使因第一四通阀(3)及第二四通阀(4)的工作不良而 成为中间开度状态时,但由于冷水及热水经由各旁通通路(36)流向第一出 口(22)及第二出口(24),因此也没有冷水及热水的流动被遮断的情况。从 而,能够防止配管等产生破裂的情况。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第一实施 例一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将三通阀用作旁通用二通阀(37)。
(第六实施例)在该第六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中,设置两个缓冲罐(39、 49)来代替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水回路(20)设置旁通通路(36)及旁通用三通阀 (37),如图25及图26所示。另外,图25及图26表示制冷除湿运转时的 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
上述各缓冲罐(39、 49)分别被设置在第一通路(30)及第二通路 (40)中。上述第一通路(30)的缓冲罐(39)被设置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的 上游侧,与第二通路(40)的入口侧分歧通路(44)连接在一起。上述第二通 路(40)的缓冲罐(49)被设置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上游顶ij,与第一通路 (30)的入口侧分歧通路(34)连接在一起。g卩,该各缓冲罐(39、 49)被设置在 各出口侧三通阀(33、 43)的上游侧,至少被设置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通 到各入口(21、 23)的通路上。
上述缓冲罐(39、 49)构成具有规定容积的缓冲容器。这样一来, 例如,当在第一通路(30)中从第一循环动作向第二循环动作进行切换时, 在出口侧三通阀(33)被正常地切换成第二状态,而入口侧三通阀(31)引起 工作不良时,能够使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储存在缓冲罐(39)中。另 一方面,在第二通路(40)中,例如,当在出口侧三通阀(43)被正常地切换成第二状态,入口侧三通阀(41)引起工作不良时,也能够使从第二入口(23) 导入的冷水储存在缓冲罐(49)中。故而,抑制了因水的流动被遮断而产生 的高压。结果是能够从高压将配管等保护起来。
而且,在所有的三通阀(31、 33、…)的切换正常进行了时,由 于该切换而使冷水和热水的流动急剧切换,但是上述缓冲罐(39、 49)能够 吸收该水击。从而,能够在切换水的流动时,从水击那里将配管等保护起 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第二吸附热 交换器(42)的上游侧设置有各缓冲罐(39、 49),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 既可以设置在各吸附热交换器(32、 42)的下游侧,也可以设置在一个吸附 热交换器(32、 42)的上游侧和另一个吸附热交换器(42、 32)的下游侧。
(第七实施例)在该第七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中,设置两个缓冲罐(39、 49),来代替在第四实施例中,在水回路(20)中设置旁通通路(36)及旁通用 三通阀(37),如图27及图28。另外,图27及图28表示供暖加湿运转时 的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
上述各缓冲罐(39、 49)分别设置在第一通路(30)及第二通路(38)中。上述第一通路(30)的缓冲罐(39)设置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与入口侧三通阀(31)之间。上述第二通路(40)的缓冲罐(49)设置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gp,该各缓冲罐(39、49)设置在出口侧三通阀(33)的上游侧,至少设置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通到入口(21)的通路上。
上述缓冲罐(39、 49)构成具有规定容积的缓冲容器。这样一来,例如,在从第一循环动作切换到第二循环动作时,即使出口侧三通阀(33)被正常地切换成第二状态,入口侧三通阀(31)引起工作不良时,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也能够储存在第一通路(30)的缓冲罐(39)中。
相反,在入口侧三通阀(31)被正常地切换成第二状态,出口侧三通阀(33)引起工作不良时,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能够储存在第二通路(38)的缓冲罐(49)中。
故而,因水的流动被遮断而产生的高压被缓冲罐(39)吸收,抑 制了配管等内的高压。从而,抑制了因水的流动被遮断而产生的高压。结 果是能够从高压将配管等保护起来。
而且,在所有的三通阀(31、 33、…)的切换正常进行了时,由 于该切换而使冷水和热水的流动急剧切换,但是上述缓冲罐(39、 49)能够 吸收该水击。故而,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能够从水击那里将配管等保护起 来。
另夕卜,在本实施例中,将各缓冲罐(39、 49)设置在第一吸附热 交换器(32)及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 既可以设置在各吸附热交换器(32、 42)的下游侧,也可以设置在一个吸附 热交换器(32、 42)的上游侧和另一个吸附热交换器(42、 32)的下游侧。
(第八实施例)在该第八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IO)中,将第一实施例中的水 回路(20)并联连接两个,如图29所示。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将各为一组 的共通的冷水和热水的各入口(21、 23)及出口(22、 24)设置在两个水回路 (20a、 20b)中。也就是说,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及从第二入口(23) 导入的冷水分歧流向第一水回路(20a)和第二水回路(20b)。
该湿度控制装置(10)在第一水回路(20a)及第二水回路(20b)中 切换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运转。也就是说,第一水回路(20a)和第二水 回路(20b)能够单独地进行制冷除湿运转及供暖加湿运转的切换。此时,在 各水回路(20a、 20b)中,也没有在切换第一循环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时, 冷水和热水的流动被遮断的情况。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一 样。
(第九实施例)在该第九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IO)中,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 水回路(20)中追加了具有空气热交换器(47)的第三通路(46),如图30所示。 具体地说,上述第三通路(46)在途中设置有空气热交换器(47), 一端连接 在第二通路(40)的比入口侧三通阀(41)靠近第二入口(23)侧,另一端连接在 第二通路(40)的比出口侧三通阀(43)靠近第二出口(24)侧。另夕卜,本图表示 制冷除湿运转时的动作。
上述空气热交换器(47)为由所谓的交叉散热片式翅片管型热交 换器构成的可感热交换器。在该空气热交换器(47)中,在制冷除湿运转时
冷水流动,在供暖加湿运转时热水流动。并且,该空气热交换器(47)构成为在制冷除湿运转时被除湿了的第一空气流动且室内空气ORA)作为第三 空气流动,而在供暖加湿运转时被加湿了的第二空气流动且室内空气(RA) 作为第三空气流动。另外,在制冷除湿运转及供暖加湿运转中,第一循环 动作及第二循环动作的切换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被除湿了的第一空气在空气热交换器(47)中被 冷水冷却之后,提供给室内,第三空气在空气热交换器(47)中被冷水冷却 之后,提供给室内。故而,提高了制冷能力。并且,在供暖加湿运转时, 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被加湿了的第二空气 在空气热交换器(47)中被热水加热之后,提供给室内,第三空气在空气热 交换器(47)中被热水加热之后,提供给室内。从而,提高了供暖能力。其 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分别取入第二空气及 第三空气,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分别取入第一空气及第三空气,但是所取入 的第二空气或第一空气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第三空气流向空气热交换器 (47)。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具有空气热交换器(47)的第三通路(46)也同样适 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水回路(20)。
—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一在本变形例中,将除湿之后的第一空气或加湿之后的第二空气 就那样提供给室内,来代替在上述第九实施例中,使除湿了的第一空气或 加湿了的第二空气流向空气热交换器(47),如图31所示。也就是说,在制 冷除湿运转中,将除湿了的第一空气就那样提供给室内且将在空气热交换 器(47)中被冷却的第三空气提供给室内。并且,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将加 湿了的第二空气就那样提供给室内且将在空气热交换器(47)中被加热的第 三空气提供给室内。故而,提高了制冷能力及供暖能力。其它结构、作用 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另外,本变形例中的具有空气热交换器(47)的 第三通路(46)也同样适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水回路(20)。
(第十实施例)该第十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构成为在水回路(20)中仅有 热水流动的回路,如图32及图33所示。具体地说,上述水回路(20)包括 各为一个的热水入口(21)及出口(22)。并且,上述水回路(20)包括与第一实 施例一样的第一通路(30)、和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的第二通路(38)。 上述第一通路(30)为连接入口(21)和出口(22)的通路,从入口(21)侧依次设 置有入口侧三通阀(31)、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及出口侧三通阀(33)。上述 第二通路(38)在途中具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连接在入口侧三通阀(31) 和出口侧三通阀(33)上。
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通过切换入口侧三通阀(31)及出口侧三 通阀(33),来交替进行第一循环动作(图32的状态)和第二循环动作(图3 的状态),在该第一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一吸附热交 换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热水在流 向第二通路(38),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后,流向出口(22)。并且, 该湿度控制装置(10)能够切换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运转。另外,图32 及图33表示供暖加湿运转的动作。
例如,在供暖加湿运转时,切换空气的流动(参照图32及图33), 以将在热水流动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被加 湿了的第二空气提供给室内。并且,在制冷除湿运转时,切换空气的流动, 以将在没有热水流动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或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 被除湿了的第一空气提供给室内,无图示。
并且,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在切换入口 侧三通阀(31)及出口侧三通阀(33)之后,即在切换热水的流动之后经过了 规定时间之后,再切换空气的流动。这样一来,由于在上述规定时间内, 将第一空气除湿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被预先 加热,因此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第二空气被立刻加热,提供给室内。 从而,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
—第十实施例的变形例一上述第十实施例的水回路(20)构成为仅有热水流动的回路,在 本变形例中,水回路(20)构成为仅有冷水流动的回路,如图34及图35所 示。也就是说,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通过切换入口侧三通阀(31)及出口 侧三通阔(33)来交替进行第一循环动作(图34的状态)和第二循环动作(图 35的状态),在该第一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冷水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冷水在 流向第二通路(38),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后,流向出口(22)。并且, 该湿度控制装置(10)能够切换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运转。另夕卜,图34 及图35表示制冷除湿运转的动作。
例如,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切换空气的流动(参照图34及图35), 以将在冷水流动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中除湿 了的第一空气提供给室内。并且,在供暖加湿运转中,切换空气的流动, 以将在没有冷水流动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或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中 加湿了的第二空气提供给室内。
并且,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在制冷除湿运转中,在切换入口 侧三通阀(31)及出口侧三通阀(33)之后,即在切换冷水的流动之后经过了 规定时间之后,再切换空气的流动。这样一来,由于在上述规定时间内, 将第二空气加湿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或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被预先 冷却,因此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第一空气被立即冷却,提供给室内。 从而,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
(第十一实施例)在该第十一实施例的湿度控制装置(10)中,用多个二通阀来代 替第十实施例的水回路(20)中的入口侧三通阀(31)及出口侧三通阀(33),如 图36及图37所示。也就是说,上述第一通路(30)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 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二通阀(3a)及第二二通阀(3b)。并且, 上述第二通路(38)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分别设置有 第三二通阀(3c)及第四二通阀(3d)。
上述水回路(20)在第一二通阀(3a)及第二二通阀(3b)被设定为 打开状态且第三二通阀(3c)及第四二通阀(3d)被设定为关闭状态的状态、和 第一二通阀(3a)及第二二通阀(3b)被设定为关闭状态且第三二通阀(3c)及 第四二通阀(3d)被设定为打开状态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也就是说,上述 水回路(20)构成为交替进行第一循环动作(图36的状态)和第二循环动作 (图37的状态),在该第一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一吸 附热交换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循环动作中,从入口(21)导入的热
水在流向第二通路(38),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之后,流向出口(22)。 并且,该湿度控制装置(10)能够切换制冷除湿运转和供暖加湿运转。另夕卜, 图36及图37表示供暖加湿运转的动作。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水回路(20)也构成为在供暖加湿运转中, 在切换热水的流动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再切换空气的流动。这样一来, 在切换空气的流动之后,第二空气被立即加热,提供给室内。从而,提高 了室内的舒适性。另外,在上述水回路(20)构成为没有热水而仅有冷水流 动的回路时,构成为从切换冷水的流动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再切换空 气的流动。 (其它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水回路(20)中,也可 以如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那样,使旁通通路(36)的设置位置连接在第一吸 附热交换器(3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其中之一上、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 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其中之一上。那时,旁通用三通阀(37)构成为二通阀。
另外,上述实施例为在本质上适于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并不 刻意限制其适用物或者其用途范围。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作为包括了具有吸附热交换器的水回路的湿 度控制装置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水回路(20),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出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冷水及热水在该水回路(20)中流动,上述水回路(20)切换水的流动,以在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之间转变,并且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一出口(22),且从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口(24),在该第二流动状态中,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一出口(22),且从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二出口(24),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回路(20)包括旁通通路,该旁通通路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各入口(21、23)和各出口(22、24)。
2、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水回路(20),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空 气中水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出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 热交换器(42),冷水及热水中的其中之一在该水回路(20)中流动,上述水回路(20)切换水的流动,以在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之 间转变,并且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 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从人口(21)导人的水经由第一热交换 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流动状态中,从入口(21)导入的水经由第二 热交换器(42)流向出口(22),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回路(20)包括旁通通路,该旁通通路在切换水的流动时,连接 入口(21)和出口(2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旁通通路具有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第一热交换器(3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中的其中之一上、和第二热交换器(4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中的 其中之一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 状态的热水用人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和冷水用入口 侧切换机构(4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43),上述旁通通路包括热水用旁通通路及冷水用旁通通路中的至少之一, 该热水用旁通通路具有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热水用人口侧切换机构(31) 的上游侧和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下游侧,该冷水用旁通通路具有 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冷水用入口侧切换机构(41)的上游侧和冷水用出 口侧切换机构(43)的下游侧。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热水用人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和冷水用入口 侧切换机构(4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43),在切换上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各出口侧切换机构(33、 43),然后再 切换各入口侧切换机构(31、 4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加湿运转中,切换上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冷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43),然后再切换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除湿运转中,切换上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热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33),然后再切换冷水用出口侧切换机构(43)。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入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上述旁通通路具有旁通遮断阀(37),连接在入口侧切换机构(31)的上 游侧和出口侧切换机构(33)的下游侧。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将水的流动切换成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动状态的人口侧切换机构(31)及出口侧切换机构(33);在切换上述水的流动时,先切换出口侧切换机构(33),然后再切换人 口侧切换机构(31)。
10、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水回路(20),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 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出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 二热交换器(42),冷水及热水在该水回路(20)中流动,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切换水的流动、以在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 动状态之间转变的切换机构(31、 33、 41、 43),并且在第一热交换器(32) 及第二热交换器(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 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一出口(22),且从 第二入口 (23)导入的冷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口 (24),在该第 二流动状态中,从第一入口(21)导入的热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第 一出口(22),且从第二入口(23)导入的冷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第二 出口(24),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回路(20)包括比出口侧的切换机构(33、 43)靠近上游侧的冷水 及热水缓冲罐(39、 49)。
11、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水回路(20),连接有具有吸附剂、进行 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和通过脱离向空气中放出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 二热交换器(42),冷水及热水中的其中之一在该水回路(20)中流动,上述水回路(20)包括用以切换水的流动、以在第一流动状态和第二流 动状态之间转变的切换机构(31、 33),并且在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 交换器(42)中交替进行水分的吸附和脱离,在该第一流动状态中,从入口 (21)导入的水经由第一热交换器(32)流向出口(22),在该第二流动状态中, 从入口 (21)导入的水经由第二热交换器(42)流向出口(22),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回路(20)包括比出口侧的切换机构(33)靠近上游侧的水缓冲罐 (39、 49)。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水的流动和空气的流动,以在上述第一流动状态下,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 加湿,在上述第二流动状态下,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 湿,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上述空气的流动是在冷水及热水中的至少之一的流动被切换后经过了 规定时间才被切换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冷水的流动和空气的流动,以在上述第一流动状态下,在冷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且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 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在上述第二流动状态下,在冷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 器(4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且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 加湿;上述空气的流动是在冷水的流动被切换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才被切换的。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热水的流动和空气的流动,以在上述第一流动状态下,在热水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且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 对第一空气进行除湿,在上述第二流动状态下,在热水流动的第二热交换 器(42)中对第二空气进行加湿,且在第一热交换器(32)中对第一空气进行 除湿;上述空气的流动是在热水的流动被切换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才被切换的。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已被除湿的第一空气提供给利用侧的除湿运转中的、从切换冷水的流动到切换空气的流动为止的规定时间内,上述水回路(20)被切换为阻 止热水朝向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流动的中间状态。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已被加湿的第二空气提供给利用侧的加湿运转中的、从切换热水的流动到切换空气的流动为止的规定时间内,上述水回路(20)被切换为阻 止冷水朝向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流动的中间状态。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回路(20)包括在中间状态下使热水旁通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而流动的旁通通路。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回路(20)包括在中间状态下使冷水旁通第一热交换器(32)及第二热交换器(42)而流动的旁通通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将水的流动切换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水回路(20),在该第一状态中,热水从第一入口(21)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向第一出口(22),且冷水从第二入口(23)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二出口(24),在该第二状态中,热水从第一入口(21)经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42)流向第一出口(22),且冷水从第二入口(23)经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2)流向第二出口(24)。上述水回路(20)包括在该切换中,连接各入口(21、23)和各出口(22、24)的旁通通路(36)。因此,即使各种三通阀(31、33、…)引起工作不良,冷水及热水也能够确实地经由旁通通路(36)流向各出口(22、24)。
文档编号F24F3/14GK101151493SQ20068001058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
发明者薮知宏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