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588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烘干设备,燃煤锅炉中的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有燃烧室的烘干机炉体,为解决烟道管壁常被烧得发红、换热不好的问 题,通常是在炉体侧面设三段换热器,并在并列放置的三个换热器前端或末 端设风机,或在高温端设风机,都是让冷风从换热器低温端进入, 一律采用 同向的正压或负压引或排风方式。结果是在低温侧烟道管群首先与冷空气 交换,由于该部位管的温度不够高,使管壁内烟气冷凝出现液态,有水露与 烟灰凝结在管内壁而造成堵管后果,而热效率仍没有提高。堵管现象还出现 在高温换热器的管群中,该部分烟道管的直径与其它换热管的直径都是小直 径的,而在高温下管内灰分熔化,也易发生堵管。上述换热器的并列设置造 成烟气流的阻力大,且管群携带的热量分布不匀,必然需配备较大功率的风 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节省燃料和 制造原材料,使设备制造成本及烘干作业成本都有显著降低。
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锅炉外有半径围炉罩和相通的炉顶烟室包 复层,其特征在于烟室包复层末端由引风管延伸至底部的第一换热室入口, 该引风管段设第一风机;换热器结构由一组换热管群与四块管板相交间隔出 三个垂直叠立的换热室,各换热室均有两侧闭合立面,另两侧与进、出风管 路相通;底部的第一换热室与中段的第二换热室闭合立面一端延展,与锅炉 半径围径向档板结合,第一换热室第四立面为敞开的冷空气进口和烟室引风 管路的回收热风进口,第二换热室的进风口与第一换热室相通,第二换热室 的出风口设引风管路接第二风机入口,第二风机出口经引风管路接第三换热 室的进风口。本设计的积极效果与以往并列设置的三个换热管不同,这种三段换热 结构使用垂直相通的一组换热管群,使气流迂回曲折不在同一高度,并设第 一风机向冷风口正压吹入回收热风。可贵的是本设计更换了设计思路,让冷 风从换热结构的低温段第一换热室进入,除设第一风机吹入回收热风外,主 要由设在第二与第三换热室之间的第二风机将冷空气负压引入较高温的第二 换热室内,冷空气流得以逐渐提升热效率。通过第二风机后负压的较热气流 转为正压被送入高温段的第三换热室,第二风机出口对准第三换热室的高温 区入口,提高了换热效率,并且第二风机是在相对温度低于第三换热室的状 态下工作,使所配置的风机机械效率降低很少,因此极大地降低了风机功率 配置,降低了总的装机容量,减少电耗,并相应縮小换热室的体积,节省燃 料和制造原材料,使设备制造成本及烘干作业成本都有显著降低。

图1是本设计的三段换热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见图1:锅炉外有半径围炉罩1和相通的
炉顶烟室包复层2,其特征在于烟室包复层2末端由引风管路8延伸至底部的 第一换热室3入口,该引风管路8段设第一风机7;换热器结构由一组换热管 群与四块管板相交间隔出三个垂直叠立的换热室3、 4、 5,底部的第一换热室 3与中段的第二换热室4闭合立面一端延展,与锅炉半径围炉罩1径向档板结 合,第一换热室3第四立面为敞开的冷空气进口和烟室引风管路8的热回收 进口风,第二换热室4的进风口与第一换热室3相通,第二换热室4的出风 口设引风管路8接第二风机6入口,第二风机6出口经引风管路8接第三换 热室5的进风口。第三换热室5的进风口设在相对较高温区。
见图2:各换热室两侧闭合立面均在相对侧,另两侧与进、出风管路相 通;第一和第二换热室3、 4的闭合面在相同侧,第三换热室5相对闭合面与 前两室转向90。度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锅炉外有半径围炉罩和相通的炉顶烟室包复层,其特征在于烟室包复层末端由引风管延伸至底部的第一换热室入口,该引风管段设第一风机;换热器结构由一组换热管群与四块管板相交间隔出三个垂直叠立的换热室,各换热室均有两侧闭合立面,另两侧与进、出风管路相通;底部的第一换热室与中段的第二换热室闭合立面一端延展,与锅炉半径围径向档板结合,第一换热室第四立面为敞开的冷空气进口和烟室引风管路的热回收进口风,第二换热室的进风口与第一换热室相通,第二换热室的出风口设引风管路接第二风机入口,第二风机出口经引风管路接第三换热室的进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各 换热室两侧闭合立面均在相对侧,另两侧与进、出风管路相通;第一和第二 换热室的闭合面在相同侧,第三换热室相对闭合面与前两室的转向90°度设 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第 三换热室的进风口设在相对较高温区。
专利摘要烘干机炉体的三段换热结构,锅炉外有半径围炉罩和相通的炉顶烟室包复层,其特征在于烟室包复层末端与第一换热室入口的引风管段设第一风机;换热器结构由一组换热管群与四块管板相交间隔出三个垂直叠立的换热室;第二换热室的进风口与第一换热室及敞开的冷空气进口相通,第二换热室的出风口与第三换热室的进风口引风管路间设第二风机。积极效果让冷风从低温段第一换热室进入,通过第二风机后负压的较热气流转为正压被送入第三换热室的高温区入口,空气流得以逐渐提升热交换,提高了换热效率,并且第二风机在相对低于第三换热室的状态下工作,使机械效率降低很少,因此极大降低了总的装机容量,减少电耗,并相应缩小换热室的体积,节省燃料、使设备制造成本显著降低。
文档编号F26B23/10GK201225813SQ200820013079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
发明者顺 曹, 杜尚喜, 王延华 申请人:顺 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