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212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在倾斜式管道烘干器上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原煤粉在压块工场中主要用罐子干燥机来干燥,在年代久远的运行设备中还是用盘式干 燥机来工作,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目前提出了一种倾斜式管道烘干器(参见图2), 通过大型倾斜式的滚筒8内分布的干燥管烘干煤块,大大提高了干燥煤块的效率。
在该干燥设备中,冷凝水的及时排除非常重要的,能够有利于加快煤块烘干作业。但该 装置中',由于滚筒8在烘干作业中不停地旋转,现有的冷凝水回收装置不能很好地与之相配 合,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与之相配套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能够配合大型倾斜式的滚筒旋转,以连 续排出烘干器滚筒中的冷凝水,以提高干燥煤块的效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在倾斜式管道烘干器滚筒的析出端,连接烘干器滚筒的铸钢 轴颈以及与铸钢轴颈连通的轴封管,包括若干组汲取管组以及能调气压的流出管路;
所述汲取管组包括至少一流出孔、收集罐以及汲取弯管;
所述流出孔环设在所述烘干器滚筒析出端的筒壁上;
所述收集罐设置在所述烘干器滚筒析出端的外壁上,连通所述流出孔;
所述汲取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收集罐,另一端连接所述铸钢轴颈;所述汲取弯管的弯曲 方向与所述烘干器滚筒的回转方向相同;
所述流出管路包括带有阀门的冷凝水高压管路、带有阀门的冷凝水架空管路以及三通分 支管,该三通分支管分别连接所述轴封管、所述冷凝水高压管路以及冷凝水架空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汲取弯管是U型管,其两侧支管的长度不同,长支管连接所述收集罐, 短支管连接所述铸钢轴颈。
进一步地,所述汲取管组包括两流出孔,所述收集罐的一端连接两个流出孔,另一端连 接所述汲取弯管。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架空管路并联一冷凝罐,所述冷凝罐的两端分别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分支管连接一通风阀。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分支管连接一仅供空气进入所述三通分支管的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汲取管组共有三组,分别间隔120度夹角设置在烘干器滚筒的析出端, 三个收集罐环设在所述烘干器滚筒析出端的外壁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的汲取管组能够配合管道烘干器的旋转实现连续排水。
2. 本发明中采用了 U形管一侧长, 一侧短,避免了冷凝水在烘干器滚筒旋转过程中的回流 情况。
3. 本发明的流出管路确保了排水的同时不会让蒸汽逸出。
4..本发明提高了能源或资源利用率,及时排出水将降低整个设备的重量,从而降低了驱 动电机负荷,节约了电能;同时提高了干燥效果,防止水过多时, 一部分干燥管被埋在水里, 由于蒸汽包围着的温度要比水包围着要高,因此这被水包围的干燥管内干燥效果就会下降, 縮短了达到最终的干燥要求的干燥时间;而且被排出的水可以直接回到锅炉重新使用,此时 水的温度较高可以节约一部分加热的能源。
5.本发明不必使用水泵之类设备来抽水,也没有电子设备,整体装置简单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冷凝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2的右视图4为本发明中流出管路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发明中流出管路连接关系图6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45度时的结构示意图8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9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9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135度时的结构示意图IO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18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11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225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27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315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汲取弯管的旋转36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汲取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流出孔 [3]汲取弯管 [5]轴封管 [7]通风阀冷凝水高压管路 f 蒸汽管路 [13]阀门阀门 [17]冷凝罐 [19]新蒸汽阀闸 [31]第一汲取弯管 [33]第三汲取弯管 [35]短支管收集罐铸钢轴颈三通分支管单向阀冷凝水架空管路物料入口阀门阀门烘干器滚筒旁通阀门第二汲取弯管长支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的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在倾斜式管道烘干器滚筒18的析出端, 连接烘干器滚筒18的铸钢轴颈4以及与铸钢轴颈4连通的轴封管5,由三组分别间隔120度 夹角设置在烘干器滚筒18析出端的汲取管组以及能调节气压的流出管路组成。所述倾斜式管 道烘干器滚筒18的注入端包括中央的新蒸汽管路11以及物料入口 12。
所述汲取管组包括两个流出孔l、 一个收集罐2以及一个汲取弯管3。所述流出孔l环设 在所述烘干器滚筒18析出端的筒壁上。所述收集罐2设置在所述烘干器滚筒18析出端的外 壁上,连通所述流出孔l。所述汲取弯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收集罐2,另一端连接所述铸钢轴 颈4;所述汲取弯管3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烘干器滚筒18的回转方向相同。所述流出管路包括 带有阀门14的冷凝水高压管路9、带有阀门15的冷凝水架空管路10以及三通分支管6,该三通分支管6分别连接所述轴封管5、所述冷凝水高压管路9以及冷凝水架空管路10。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避免在冷凝水管路中出现回流情况。回流情况因在 烘干器滚筒18和冷凝水高压管路9之间的压差而产生。它会在烘干器滚筒18中导致冷凝水 积聚,.而冷凝水积聚则引起驱动电动机过载并且可能会引起驱动电动机失灵。在驱动电动机 的功率消耗突然上升时,应该暂时打开所述冷凝水架空管路10的闸阀15并且对安全过压阀 进行检査。
如图15所示,所述汲取弯管3是U型管,其两侧支管的长度不同,长支管34连接所述 收集罐2,短支管35连接所述铸钢轴颈4。
如图6至14所示,本发明中的第一汲取弯管31、第二汲取弯管32以及第三汲取弯管33 均是一侧长、 一侧短的U形管,有效防止冷凝水在烘千器滚筒旋转过程中的回流情况,确保 了在管道烘干器360度的旋转过程中,冷凝水不间断地流进铸钢轴颈之中。
所述冷凝水架空管路10并联一冷凝罐17,所述冷凝罐17的两端分别设有阀门。 所述三通分支管6连接一通风阀7和一仅供空气进入所述三通分支管6的单向阀8。 所述通风阀7用于对烘干器进行通风和排气,即用于所述烘干器的冷却或者说预热。作 为通风阀7自动放气阀,安装了单向阀8,如果在烘干器中低于大气压,那么所述单向阀8就 作出响应,放入空气。此外,在所述烘干器的外面的滚筒圆周上在卸料侧上有三个冷凝水排 出阀。通过这三个冷凝水排出阀可以在烘干器停机时将冷凝水排出。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标准运行中,仅仅打开所述新蒸汽管路11的闸阀19和冷凝水高压管路9的闸阀14。 冷凝水通过冷凝水高压管路9流入冷凝水收集箱中并且从那里压回到锅炉房中。
在烘干器停机时需要将尚在烘干器中的蒸汽排出到所述冷凝水架空管路中。因此必须先 关闭冷凝水高压管路9的闸阀14之后才能打开所述冷凝水架空管路10的闸阀15。在这种情 况下,必须事先将在烘干器的加料侧上的进汽闸阀(即新蒸汽管路11的闸阀19)关闭。 一旦 在蒸汽流出时,蒸汽压力低于大气压,那就自主地打开所述单向阀8(即单向进气的通风阀), 使得空气可以流入到烘千器中。
在再次起动烘干器时,打开新蒸汽旁通管路中的旁通阀门20。同时关闭冷凝水流出管路 中冷凝水高压管路9的阀门14、冷凝水架空管路10的阀门15以及冷凝罐17前段的阀门13。 在起动开始时,在卸料侧仅仅打开所述通风阀7。流入到烘干器中的新蒸汽在这个起动阶段中 将在烘干器停机时在此期间进入的空气从烘干器滚筒18中排挤出来。而后,作为通风阀7的 补充,还打开冷凝罐17前后的阀门13、 16。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新蒸汽管路ll中的阀门19经常继续打开, 一直到预热完成。如果从所述通风阔7中还仅仅流出纯粹的蒸汽,那就将 其关闭。
而后在烘千器中在预热阶段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罐17及其前后的阀门13、 16流入 所述冷凝水架空管路10中。通过插入所述冷凝罐17的方式来保证,没有蒸汽流入所述架空 管路10中。由此在预热期间大大减少冷凝水损失,节约能源,有助于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保 证,烘干器中的蒸汽压力在预热过程中在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阀门调节的情况下缓慢上升。 如果与此相反将没有冷凝罐17的烘干器投入运行,那就必须通过冷凝水架空管路10的阀门 15来调节烘干器中的压力。
在供干器预热达到工作压力后,关闭所述关断冷凝罐前端的阀门13 (或者说冷凝水架空 管路10的阀门15)并且打开所述冷凝水高压管路9中的闸阀14。同时打开所述新蒸汽管路 11中的阓门19并且关闭所述旁通管路中的旁通阀门20。至此,烘干器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 中。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冷凝水回收装置能够配合大型倾斜式的滚筒旋转,并连续排出烘干 器滚筒中的冷凝水,提高了干燥煤块的效率。本发明的汲取管组能够配合管道烘干器的旋转 实现连续排水。本发明中采用了U形管一侧长, 一侧短,避免了冷凝水在烘干器滚筒旋转过程 中的回流情况。本发明的流出管路确保了排水的同时不会让蒸汽逸出。本发明提高了能源或 资源利用率,及时排出水将降低整个设备的重量,从而降低了驱动电^l负荷,节约了电能; 同时提高了干燥效果,防止水过多时, 一部分干燥管被埋在水里,由于蒸汽包围着的温度要 比水包围着要高,因此这被水包围的干燥管内干燥效果就会下降,缩短了达到最终的干燥要 求的干燥时间,而且,被排出的水可以直接回到锅炉重新使用,此时水的温度较高可以节约 一部分加热的能源。本发明不必使用水泵之类设备来抽水,也没有电子设备,整体装置简单 可靠。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 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 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在倾斜式管道烘干器滚筒(18)的析出端,连接烘干器滚筒(18)的铸钢轴颈(4)以及与铸钢轴颈(4)连通的轴封管(5),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汲取管组以及能调节气压的流出管路;所述汲取管组包括至少一流出孔(1)、收集罐(2)以及汲取弯管(3);所述流出孔(1)环设在所述烘干器滚筒(18)析出端的筒壁上;所述收集罐(2)设置在所述烘干器滚筒(18)析出端的外壁上,连通所述流出孔(1);所述汲取弯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收集罐(2),另一端连接所述铸钢轴颈(4);所述汲取弯管(3)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烘干器滚筒(18)的回转方向相同;所述流出管路包括带有阀门(14)的冷凝水高压管路(9)、带有阀门(15)的冷凝水架空管路(10)以及三通分支管(6),该三通分支管(6)分别连接所述轴封管(5)、所述冷凝水高压管路(9)以及冷凝水架空管路(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取弯管(3)是U型管, 其两侧支管的长度不同,长支管(34)连接所述收集罐(2),短支管(35)连接所述铸钢轴 颈(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取管组包括两流出孔(l), 所述收集罐(2)的一端连接两个流出孔(1),另一端连接所述汲取弯管(3)。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架 空管路(10)并联一冷凝罐(17),所述冷凝罐(17)的两端分别设有阀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分支管(6)连接一 通风阀(7)。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分支管(6)连接一 仅供空气进入所述三通分支管(6)的单向阀(8)。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取管组共有三组,分别 间隔120度夹角设置在烘干器滚筒(18)的析出端,三个收集罐(2)环设在所述烘干器滚筒(18)析出端的外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在倾斜式管道烘干器滚筒的析出端,连接烘干器滚筒的铸钢轴颈以及与铸钢轴颈连通的轴封管,包括若干组汲取管组以及能调节气压的流出管路;汲取管组包括至少一流出孔、收集罐以及汲取弯管;流出孔环设在烘干器滚筒析出端的筒壁上;收集罐设置在烘干器滚筒析出端的外壁上,连通流出孔;汲取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收集罐和铸钢轴颈;汲取弯管的弯曲方向与烘干器滚筒的回转方向相同;流出管路包括冷凝水高压管路、冷凝水架空管路以及三通分支管,该三通分支管分别连接轴封管、冷凝水高压管路以及冷凝水架空管路。本发明能够配合大型倾斜式的滚筒旋转,连续排出烘干器滚筒中的冷凝水,提高了干燥煤块的效率。
文档编号F26B25/00GK101598495SQ20091005410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傅敏燕, 傅明霞, 傅校英 申请人:上海泽玛克敏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