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9479阅读:1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火盖,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属于燃气灶具中的 一个部件, 一般放置在燃气灶具中炉头盘外圈的上面,主要用在家用燃气灶具中,属于厨 具中的一个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在使用时会产生离焰现象,且燃气在燃烧时不能进行充分
燃烧,使得co排放量大,既增加了能耗,又加剧了环境污染。
当然,也有一些进行改进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如专利号为200820043837.4的中国专利 中,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该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的主体上沿环形曲面均 匀设置有若干条火槽,该专利制造困难,生产成本较高,且燃气在火盖上燃烧时,燃气燃 烧不够完全,C0排放量较多,这就使得燃气的利用率较低,且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危 害。
目前还没有一种制作简单、方便,且燃气在火盖上燃烧时分布均匀,燃气燃烧后C0 排放量少的燃气灶外环火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生产方便,制造成本低,燃气燃烧时分布均匀,且燃气燃烧后co排放量低的燃气灶外环火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火盖上设置有点火槽、火盖燃气通 道和外环火孔,其中所述火盖燃气通道位于火盖内,所述外环火孔开在火盖外侧立面上, 且该外环火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点火槽位于火盖上表面,且该点火槽与火盖燃 气通道相连通,其特点在于所述火盖外侧立面为斜坡面,所述火盖还设置有内环火孔和 稳焰孔,所述内环火孔位于火盖内圈,该内环火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稳焰孔开 在火盖外侧立面上,且该稳焰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稳焰孔位于外环火孔下方, 且该稳焰孔与外环火孔交替排列。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对燃气利用率高,燃气在燃烧后C0 的排放量少。本实用新型所述稳焰孔为阶梯孔,该稳焰孔在指向火盖燃气通道方向上的孔径变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点火槽与外环火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环火孔和稳焰孔均与火盖外侧立面相垂直。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 加工和制造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环火孔的组数在2—4组之间,所述各组中内环火孔的个数在3—5 个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环火孔的组数为3组。由此使得燃气通过本实用新型燃烧后,产生 的火苗能够均匀的分布到被加热物体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各组内环火孔的个数为4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火盖为铜材质。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火盖上设置有内环 火孔,使得燃气在火盖上燃烧时的分布更加均匀,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烧煮食物时,有利 于对锅体的充分加热。
本实用新型火盖外侧立面上设置有稳焰孔,该稳焰孔有利于稳定火焰,使得燃烧更加 稳定,且燃气能够充分燃烧,减少了CO的排放量,又能够有效防止离焰现象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和制造十分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点火 效率高,使用效果好,大大减少了室内CO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降低了对人体 的损害。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一图6,本实用新型上设置有点火槽1、稳焰孔2、火盖燃气通道3、外环火 孔4和内环火孔5。其中火盖燃气通道3位于火盖内,外界的燃气先经过火盖燃气通道3 后再从各个孔中流出并进行燃烧。火盖外侧立面6为斜坡面,该斜坡面类似于圆台的侧面,外环火孔4和稳焰孔2均开在火盖外侧立面6上,且外环火孔4和稳焰孔2均与火盖外侧 立面6相垂直,稳焰孔2位于外环火孔4的下方,且焰孔2和外环火孔4相互交替排列, 外环火孔4和稳焰孔2均与火盖燃气通道3相连通,由此使得外界的燃气可以通过火盖燃 气通道3而进入外环火孔4和稳焰孔2进行燃烧。稳焰孔2为阶梯孔,稳焰孔2在指向火 盖燃气通道3的方向上孔径变小,即稳焰孔2由外而内孔径阶梯状縮小。
点火槽1位于火盖的上表面,点火槽1不仅与火盖燃气通道3相连通,也与外环火孔 4都相连通,这样就更加容易点火和传火,本实用新型中点火槽1也可以只与火盖燃气通 道3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设置有3组内环火孔5,每组内环火孔5均匀的开在火盖的内圈, 每组内环火孔5中带有4个内环火孔5,每个内环火孔5均与火盖燃气通道3相连通,使 得燃气可以通过火盖燃气通道3而进入内环火孔5中进行燃烧。
本实施例中的火盖为铜材质,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火盖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来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内圈上设置有三组内环火孔5,其中每组中内环火孔5的个数为4个,本实 用新型中内环火孔5的组数可以在2—4组之间,各组内环火孔5中的个数可以在3—5个 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稳焰孔2为阶梯孔,本实用新型中的稳焰孔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通 孔。本实用新型中的火盖外侧立面6指的是火盖最外圈中的立面,该外侧立面6—般为斜 坡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和制造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点火时气流稳定,非常容 易点火和传火,且能够有效防止离焰现象的产生。燃气在燃烧时,C0的排放量低,经过测 试表明,在标准状态下,燃气使用一般的火盖进行燃烧,产生的干烟气中C0的浓度为 435PPM,而燃气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燃烧时,产生的干烟气中C0浓度仅为209PPM,由此 可见燃气经过本实用新型燃烧后,CO的排放量大大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且减少了对人 体的损害。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 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所述火盖上设置有点火槽、火盖燃气通道和外环火孔,其中所述火盖燃气通道位于火盖内,所述外环火孔开在火盖外侧立面上,且该外环火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点火槽位于火盖上表面,且该点火槽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外侧立面为斜坡面,所述火盖还设置有内环火孔和稳焰孔,所述内环火孔位于火盖内圈,该内环火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稳焰孔开在火盖外侧立面上,且该稳焰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稳焰孔位于外环火孔下方,且该稳焰孔与外环火孔交替排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孔为阶梯孔,该稳 焰孔在指向火盖燃气通道方向上的孔径变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槽与外环火孔 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孔和稳焰孔 均与火盖外侧立面相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孔的组数在2—4组之间,所述各组中内环火孔的个数在3—5个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孔的组数为3组。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内环火孔的个数为4个。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为铜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火盖,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目前常用的燃气灶外环火盖制作复杂,燃气在火盖上燃烧时分布不均匀,燃气燃烧后CO排放量多。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点火槽、火盖燃气通道和外环火孔,其中火盖燃气通道位于火盖内,所述外环火孔开在火盖外侧立面上,所述点火槽位于火盖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外侧立面为斜坡面,所述火盖还设置有内环火孔和稳焰孔,所述内环火孔位于火盖内圈,该内环火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稳焰孔开在火盖外侧立面上,且该稳焰孔与火盖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稳焰孔位于外环火孔下方,且该稳焰孔与外环火孔交替排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点火效率高,CO的排放量少,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F24C3/00GK201377835SQ20092011285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5日
发明者王志江 申请人:浙江德意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