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81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业领域,具体是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
背景技术
氧气底吹熔炼炉是一个密闭的长圆筒型卧式转炉,钢板外壳内衬铬镁砖,炉 身有传动装置,可旋转90° ,设有加料口、排烟口、放渣口、放铅口,底部装 设氧枪,氧枪及其套砖可以更换,端墙燃油烧嘴供开炉和保温使用。排烟口上方 设一密封罩与余热锅炉相连,密封罩内形成一环形烟道,密封罩的另一端则沿伸 至副烟道,密封罩的中部装有闸板阀,且密封罩不随着炉子的转动而转动。正常 生产时,闸板闸紧,炉内高温烟气经密封罩流入余热锅炉,经余热锅炉和电收尘 器降温除尘后送制酸车间制酸。更换氧枪或事故转炉时,闸板提起,底吹炉排烟 口转至副烟道入口处,炉内烟气直接经副烟道排入烟囱。各氧气底吹炼铅生产厂 家一般都采用铸铁阀门作为密封罩阀门,且阀门提升是手动操作。生产时,底吹 炉内的烟气温度高达100(TC左右,阀板极易变形,提升困难,增加了操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且密封性差,导致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漏风率大大增加,影响着余热 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底吹炉的稳定运行。另外,阀门操作人员与炉子转动操作人员 必须要配合密切,且阀门提升与转炉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间隔,对 需紧急转炉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具有结构简单,维护 方便,快速可靠地切断烟道高温烟气,实现自动控制,与生产联锁等优点。其耐 高温温度高达100(TC以上,并且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 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包括在底吹炉密封罩内横向安装的阀门框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框架左、右两侧设置了滚轮定位及导向装置,阀板与滚 定位及导向装置滑动配合能上、下移动,所述的阀板由蛇形排布的鳍片管、以及 将相邻鳍片管外壁固定连接成一体的腹板构成。
所述的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形排布的鳍片管 内通入循环冷却水。
所述的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上端系有连接 到巻扬机的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有滑轮组。
所述的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定位导向装置结构 是设置于阀门框架两侧的竖直排列的二排滚轮,二排滚轮之间有间隙,二排滚 轮夹持所述的阀板侧边,阀板能在间隙中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罩闸板由蛇形排布的鳍片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实现了阀板 内的强制对流循环冷却,极大地改善了阀板的热稳定性,使阀板的耐高温温度达 100(TC以上,经生产实践证明,长期使用后阀板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罩阀门的提升通过巻扬机组和滑轮组来实现,但巻扬机的 起动开关的输入信号则通过DCS系统与底吹炉生产实现连锁控制,即底吹炉正常 生产时,阀板自动落下,更换氧枪或事故转炉时,阀板自动提起;阔板开启与炉
子转动几乎是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操作的安全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罩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 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包括在底吹炉密封罩1 内横向安装的阀门框架2,所述的阀门框架2左、右两侧设置了滚轮定位及导向 装置3,滚轮定位导向装置3结构是设置于阀门框架2两侧的竖直排列的二排 滚轮,二排滚轮之间有间隙,二排滚轮夹持所述的阀板4侧边,阀板4能在间隙中上、下移动。所述的阀板4由蛇形排布的鳍片管、以及将相邻鳍片管外壁固 定连接成一体的腹板构成,蛇形排布的鳍片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阀板4上端系 有连接到巻扬机的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有滑轮组。
权利要求1、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包括在底吹炉密封罩内横向安装的阀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框架左、右两侧设置了滚轮定位及导向装置,阀板与滚定位及导向装置滑动配合能上、下移动,所述的阀板由蛇形排布的鳍片管、以及将相邻鳍片管外壁固定连接成一体的腹板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蛇形排布的鳍片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阀板上端系有连接到巻扬机的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有滑轮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 定位导向装置结构是设置于阀门框架两侧的竖直排列的二排滚轮,二排滚轮之 间有间隙,二排滚轮夹持所述的阀板侧边,阀板能在间隙中上、下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底吹炉密封罩阀门,包括在底吹炉密封罩内横向安装的阀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框架左、右两侧设置了滚轮定位及导向装置,阀板与滚定位及导向装置滑动配合能上、下移动,所述的阀板由蛇形排布的鳍片管、以及将相邻鳍片管外壁固定连接成一体的腹板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蛇形排布的鳍片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实现了阀板内的强制对流循环冷却,极大地改善了阀板的热稳定性,使阀板的耐高温温度达1000℃以上,经生产实践证明,长期使用后阀板不易变形。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407914SQ200920143569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0日
发明者丁月红, 何长春, 唐贻发, 王列才, 程振勇, 钱冬枝, 陈海大, 兵 韩 申请人: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九华冶炼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