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81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
背景技术
氧气底吹熔炼炉下部一般配置4 6支氧枪,通过氧枪向炉内喷入工业纯氧,以带 动熔池内熔体的剧烈搅动,从而达到强化熔炼的目的。因此,氧气喷枪是富氧熔池炼铅法的 技术核心之一。由于氧枪要插入熔体内部,正常生产时熔池内熔体温度均高达IOO(TC以上, 氧枪外层通常通入^及水的混合物作为氧枪的保护气体,以此提高氧枪的使用寿命。目前, 国内氧气底吹炉炼铅厂家大多采用的是直径为33mm的氧枪,此种氧枪在结构上分为4层气 体通道,工业纯氧从内部3层通道中喷入炉内使物料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保护气体_N2及 水的混合物从最外层环形通道中喷入,在喷嘴口形成稳定的保护层来保护喷嘴以免过度烧 损。但由于该氧枪气体通道的截面积有限,因此制约了炉子的生产能力。该氧枪的工作参 数为工作压力氧气0. 6-1. 2Mpa,氮气0. 6-1. 2Mpa,软化水1. 0_1. 2Mpa ;介质流量氧气 600-1000NmVh,氮气200-300Nm3/h,软化水10-30L/h。经过各厂家对氧枪结构、操作参数、 冷却介质、送氧强度以及氧枪套砖材质的不断摸索和改进,目前,该型号的氧枪寿命一般已 达30天以上。 为了提高冶炼炉的生产能力,有些炼铅厂家开始偿试使用大直径的氧枪,氧枪直 径大于40mm以上,以扩大氧枪内的氧气流量。但如果仅对氧枪直径进行扩大而不改变氧枪 结构,因氧气气柱直径增大,保护流体难以起到应有的保护效果,将会导致氧枪使用寿命的 縮短。 一方面,生产过程中需频繁更换氧枪,影响了冶炼炉的生产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 面,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在大直径的氧枪内部增设一层
保护气体通道,以加强保护气体对氧枪喷嘴的保护,提高氧枪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包括有底座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多个由内向外套装的筒
体组成,底部上有进气口 ,所述筒体的外壁皆开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轴向条形槽,最外层筒体
外还套装有外套管,外套管与最外层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之间构成保护气体通道,最外层
筒体内部的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与其外套装的筒体构成氧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
内层筒体的内腔为保护气体通道,且与所述的最外层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相通。
所述的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与水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氧枪内部增设一层保护气体通道,以加强保护气体对氧枪喷嘴的保 护,提高氧枪的使用寿命。该氧枪在结构上可以设五层,中心层及最外层均为保护气体通 道,中间三层环形通道为氧气 道,即在喷嘴的内外层分别形成保护层。改型后的氧枪的工作参数可达工作压力氧气0. 6-1. 4Mpa,氮气0. 6-1. 4Mpa,软化水1. 0-1. 5Mpa ;介质流 量氧气1500-2000Nm3/h,氮气600-1000Nm3/h,软化水20_60L/h。底吹熔炼炉的生产能力 得到大幅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包括有固定于底座上的四个由内向外套 装的筒体组成,筒体的外壁皆开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轴向条形槽,最外层筒体1外还套装有 外套管,外套管与最外层筒体1上的轴向条形槽之间构成保护气体通道3,最外层筒体内部 的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与其外套装的筒体构成氧气通道4,最内层筒体5的内腔为保护气 体通道2,且与最外层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相通。底座上有分别与各氧气通道、各保护气体 通道联通的进气口。
权利要求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包括有底座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多个由内向外套装的筒体组成,底部上有进气口,所述筒体的外壁皆开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轴向条形槽,最外层筒体外还套装有外套管,外套管与最外层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之间构成保护气体通道,最外层筒体内部的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与其外套装的筒体构成氧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内层筒体的内腔为保护气体通道,且与所述的最外层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保护氧气喷枪,包括有多个由内向外套装的筒体组成,所述筒体的外壁皆开有多个环形分布的轴向条形槽,最外层筒体外还套装有外套管,外套管与最外层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之间构成保护气体通道,最外层筒体内部的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与其外套装的筒体构成氧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内层筒体的内腔为保护气体通道,且与所述的最外层筒体上的轴向条形槽相通。本实用新型在大直径的氧枪内部增设一层保护气体通道,以加强保护气体对氧枪喷嘴的保护,提高氧枪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底吹熔炼炉的生产能力。
文档编号F27D3/16GK201476581SQ20092014357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0日
发明者李海涛, 王列才, 王进明, 程振勇, 章长寿, 钱冬枝, 钱晓峰, 韩兵 申请人: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九华冶炼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