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588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民用取暖炉具,尤其涉及到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
背景技术
为解决农村和偏远城镇的居民冬季取暖,所用炉具存在的燃料燃烧效果不好,热 效率低等问题,本人于2009年10月22日以“秸秆、煤炭两用热水取暖炉炉体”向国家知识 产权局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20101171. 8)。但经过一段时间验证,它还 存在空气给入不够理想,炉胆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 问题,能够实现空气给 入均勻充分,热效率高;炉胆结构更加合理的热水取暖炉炉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包括炉体、排烟道、上炉 胆、上受热管、下炉胆、下受热管、半球形风力分配器、炉篦和供风管;所述的炉体的上部和边部的壁体为中空式,炉体的上后部设有所述的排烟道,炉 体的上中部开有灶口 ;所述的炉体内上中部装有所述的上炉胆,上炉胆为筒形,其周边的壁 体为中空式;所述的上炉胆外壁上沿圆周呈放射状分布有三个以上所述的上受热管,上受 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的上炉胆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上受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炉体壁 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所述的上炉胆上沿圆周纵向均勻分布有上炉胆通风孔;所述的炉 体内下中部装有所述的下炉胆,下炉胆也为筒形且外径大于所述的上炉胆外径,下炉胆周 边的壁体为中空式;所述的下炉胆外壁上沿圆周呈放射状分布有三个以上所述的下受热 管,下受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的下炉胆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下受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 的炉体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所述的下炉胆上沿圆周纵向均勻分布有下炉胆通风孔; 所述的炉体的底部装有所述的炉篦,炉篦的上中部固定设有所述的半球形风力分配器,半 球形风力分配器上均勻开有供风孔;所述的半球形风力分配器内底部所述的炉篦上装有所 述的供风管,供风管的另一端与供风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炉体内空气的给入均勻充分, 热效率高,可节约燃料60%以上。上、下炉胆受热效果显著。在以秸秆等生物质作为燃料 时,其使用效果更为明显。特别适合农村、乡镇家庭及小型公共场所的安装使用。

图1为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A-A向结构剖视示意图;其中1炉体、2排烟道、3灶口、4上炉胆、5上受热管、6上炉胆通风孔、7下炉胆、8 下受热管、9下炉胆通风孔、10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1供风孔、12炉篦、13供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所述的炉体1的上部和边部的壁体为中空式,炉体1的上后部设有所 述的排烟道2,炉体1的上中部开有灶口 3 ;所述的炉体1内上中部装有所述的上炉胆4,上 炉胆4为筒形,其周边的壁体为中空式;所述的上炉胆4外壁上沿圆周呈放射状分布有三个 以上所述的上受热管5,上受热管5的一端与所述的上炉胆4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上 受热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炉体1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所述的上炉胆4上沿圆周纵 向均勻分布有上炉胆通风孔6 ;所述的炉体1内下中部装有所述的下炉胆7,下炉胆7也为 筒形且外径大于所述的上炉胆4外径,下炉胆7周边的壁体为中空式;所述的下炉胆7外壁 上沿圆周呈放射状分布有三个以上所述的下受热管8,下受热管8的一端与所述的下炉胆7 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下受热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炉体1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 所述的下炉胆7上沿圆周纵向均勻分布有下炉胆通风孔9 ;所述的炉体1的底部装有所述 的炉篦12,炉篦12的上中部固定设有所述的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0,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0 上均勻开有供风孔11 ;所述的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0内底部所述的炉篦12上装有所述的供 风管13,供风管13的另一端与供风机相连接。使用时,可通过灶口将燃料放入炉体内。需要强火时,可开启供风机通过供风管经半球形风力分配器上的供风孔向炉内均勻送风,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以达到提高热效率 的目的。热能通过上、下炉胆通风孔,使上、下炉胆受热传导效果更加显著。需要弱火或焖 烧时,只要关闭风机即可。由于各个受热管的布局和炉胆结构更加合理,进而达到热能得以 充分利用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炉体(1)、排烟道(2)、上炉胆(4)、上受热管(5)、下炉胆(7)、下受热管(8)、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0)、炉篦(12)和供风管(13);所述的炉体(1)的上部和边部的壁体为中空式,炉体(1)的上后部设有所述的排烟道(2),炉体(1)的上中部开有灶口(3);所述的炉体(1)内上中部装有所述的上炉胆(4),上炉胆(4)为筒形,其周边的壁体为中空式;所述的上炉胆(4)外壁上沿圆周呈放射状分布有三个以上所述的上受热管(5),上受热管(5)的一端与所述的上炉胆(4)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上受热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炉体(1)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所述的上炉胆(4)上沿圆周纵向均匀分布有上炉胆通风孔(6);所述的炉体(1)内下中部装有所述的下炉胆(7),下炉胆(7)也为筒形且外径大于所述的上炉胆(4)外径,下炉胆(7)周边的壁体为中空式;所述的下炉胆(7)外壁上沿圆周呈放射状分布有三个以上所述的下受热管(8),下受热管(8)的一端与所述的下炉胆(7)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下受热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炉体(1)壁体的中空部相接并相通;所述的下炉胆(7)上沿圆周纵向均匀分布有下炉胆通风孔(9);所述的炉体(1)的底部装有所述的炉篦(12),炉篦(12)的上中部固定设有所述的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0),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0)上均匀开有供风孔(11);所述的半球形风力分配器(10)内底部所述的炉篦(12)上装有所述的供风管(13),供风管(13)的另一端与供风机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取暖炉炉体。它主要包括炉体、上下炉胆、上下受热管、半球形风力分配器和供风管。炉体的壁体为中空式,炉体内中部装有上、下炉胆,上、下炉胆为筒形。上、下炉胆外壁装有上、下受热管。上、下炉胆上均匀分布有上、下炉胆通风孔。炉体的底部装有炉篦,炉篦的上中部固定设有半球形风力分配器,半球形风力分配器上均匀开有供风孔。半球形风力分配器内底部的炉篦上装有供风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炉体内空气的给入均匀充分,热效率高,可节约燃料60%以上。在以秸秆等生物质作为燃料时,其使用效果更为明显。特别适合农村、乡镇家庭及小型公共场所的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F24B1/191GK201569001SQ20092024417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田立忠, 郑全富, 魏殿忠 申请人:魏殿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