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清扫单元以及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850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器清扫单元以及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除去的功能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以及 具备该过滤器清扫单元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在空调机中,使从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而对该空气进行冷却或者 加热然后吹出至室内,但是,为了防止浮游在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热交换器, 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当尘埃附着于该空气过滤器而产生网眼堵塞从而 通风阻力增大时,空调机的空气调节能力下降,并且功耗增大。为了消除这种不良情况,提 出有各种具备自动地清扫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的过滤器清扫单元的空调机。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17043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1-99479号公报在这种空调机中,一般采用将由清扫刷从空气过滤器刮落的尘埃收纳于集尘盒的 构造,集尘盒所能够收纳的尘埃的量有限。因此,用户需要定期地将收纳于集尘盒的尘埃丢 弃,所以存在维护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 通过对从空气过滤器除去的尘埃进行压缩来提高维护性的新型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以及具 备该过滤器清扫单元的空调机。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具备尘埃除去构件,该尘埃除去构件用于除 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尘埃输送构件,该尘埃输送构件使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 埃移动;以及集尘盒,该集尘盒用于收纳尘埃,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被压缩之后收 纳于集尘盒。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由于能够在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收纳于集尘盒之 前对该尘埃进行压缩,因此能够防止将未被压缩的体积大的尘埃收纳于集尘盒。由此,可收 纳于集尘盒的尘埃量增大,能够降低丢弃收纳于集尘盒的尘埃的次数,因此维护性提高。对于第二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 中,尘埃除去构件和尘埃输送构件以接近的状态配置。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通过将尘埃除去构件和尘埃输送构件以接近的状态配 置,能够可靠地在尘埃除去构件与尘埃输送构件之间对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几乎所有的 尘埃进行压缩。结果,能够收纳于集尘盒的尘埃的量增大,能够降低丢弃收纳于集尘盒的尘 埃的次数,因此维护性提高。并且,由于能够直接在尘埃除去构件与尘埃输送构件之间对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 的几乎所有的尘埃进行压缩,因此能够抑制被从空气过滤器除去的尘埃飞散。对于第三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尘埃输送构件与尘埃除去构件之间被压缩。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一边利用尘埃输送构件输送尘埃一边在将该尘埃收 纳于集尘盒之前在尘埃输送构件与尘埃除去构件之间对尘埃进行压缩。对于第四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一方面 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 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尘埃输送构件和引导部之间被压 缩,所述引导部将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朝集尘盒引导。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一边利用尘埃输送构件输送尘埃一边在将尘埃收纳 于集尘盒之前在尘埃输送构件与弓I导部之间对尘埃进行压缩。对于第五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四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 中,在尘埃输送构件与弓I导部之间设置有尘埃取入口,该尘埃取入口将尘埃弓I导至集尘盒。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对从尘埃取入口收纳于集尘盒的所有的尘埃进行压 缩。对于第六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五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 中,在与尘埃取入口不同的位置具有使得尘埃除去构件与空气过滤器接触的过滤器接触 部,尘埃除去构件构成为一边与空气过滤器接触一边旋转从而将空气过滤器的尘埃除去, 在过滤器接触部被除去的尘埃伴随着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而被引导至尘埃取入口。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由于伴随着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尘埃被从过滤器接触 部引导至尘埃取入口,因此能够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顺畅地收纳于集尘盒。对于第七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六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 中,过滤器接触部设置于尘埃取入口的上方。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从上方的过滤器接触部到下方的尘埃取入口以不与 重力方向相逆的方式输送尘埃。对于第八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六方面或者第七方面所涉及的过滤 器清扫单元中,在过滤器接触部被除去的尘埃不会朝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被输送。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顺畅地沿着重力方向输送在过滤器接触部被除去的 尘埃。对于第九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五方面 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 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尘埃取入口设置在尘埃除去构件的下端部附近或者设置在该下 端部的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在过滤器接触部被除去的尘埃顺畅地被输送至位于尘埃 除去构件的下端部附近或者位于该下端部的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尘埃取入对于第十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五方面 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 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相对于尘埃取入口在尘埃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第 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沿着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的形状。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利用形成于该第一引导部与尘埃除去构件之间的具 有预定的通路长度的间隙可靠地对尘埃进行压缩。并且,由于能够使第一引导部和尘埃除去构件接近,因此能够抑制尘埃飞散。对于第十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第一引导部与尘埃输送构件接近,并且,设置于第一引导部与尘埃输送构件之间的间隙 沿着与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设置于第一引导部与尘埃输送构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 小,并且该间隙与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因此,能够抑制由尘埃输送构件输送 的尘埃进入该间隙。结果,能够顺畅地将尘埃输送至尘埃取入口。对于第十二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五方面 第十一方面所涉及的过 滤器清扫单元中,相对于尘埃取入口在尘埃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引导部,在第 二引导部与尘埃输送构件之间形成有间隙,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经由该间隙被引导 至集尘盒。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到达尘埃取入口之前在尘 埃输送构件与第二引导部之间被压缩。对于第十三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五方面 第十二方面中的任一方 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过滤器清扫单元还具备尘埃脱离构件,该尘埃脱离构件使 附着于尘埃除去构件的尘埃脱离,尘埃取入口配置在尘埃脱离构件的正下方或者尘埃脱离 构件的正下方附近。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通过设置尘埃脱离构件,能够使进入尘埃除去构件的内 部的尘埃脱离。并且,由于从尘埃除去构件脱离后的尘埃落下至尘埃取入口的附近,因此能 够高效地对尘埃进行压缩而收纳于集尘盒。对于第十四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五方面 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 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相对于尘埃取入口在尘埃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设 置有尘埃输送构件与尘埃除去构件接近的接近部。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到达尘埃取入口之前在接 近的尘埃输送构件与尘埃除去构件之间被压缩。对于第十五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一方面 第十四方面中的任一方 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尘埃除去构件和尘埃输送构件均沿着空气过滤器的宽度方 向配置。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利用沿着空气过滤器的宽度方向配置的尘埃除去构 件和尘埃输送构件对尘埃进行压缩,因此能够遍及空气过滤器的整个宽度以均勻的力对尘 埃进行压缩。由此,能够使可收纳于集尘盒的尘埃量进一步增大。对于第十六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一方面 第十五方面中的任一方 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尘埃除去构件和尘埃输送构件均被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利用尘埃除去构件和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力对尘埃 进行压缩。对于第十七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六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 元中,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和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利用尘埃除去构件和尘埃输送构件之间的卷入力对 尘埃进行压缩。对于第十八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六方面或者第十七方面所涉及 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在尘埃输送构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突起部,尘埃输送构件通过旋转而利用该突起部使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移动。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一边利用突起部将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压入 一边使该尘埃在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无法通过尘埃输送构件移 动的尘埃停滞。结果,能够将从空气过滤器刮落的尘埃顺畅地收纳于集尘盒,因此维护性提
尚ο对于第十九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八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 元中,突起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尘埃在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移动。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防止由突起部顶推的尘埃在旋转轴方向逃逸。对于第二十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八方面或者第十九方面所涉及 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突起部形成为沿着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波形形状。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通过将突起部形成为波形形状,能够容易地实现具有上 述的限制部的突起部。对于第二十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八方面 第二十方面中的任 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在尘埃输送构件的外周面,在沿旋转方向离开的位置 设置有多个突起部。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利用在旋转方向离开的多个突起部使尘埃依次移 动。对于第二十二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二十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 扫单元中,在沿旋转方向离开的位置所设置的多个突起部均形成为沿着尘埃输送构件的旋 转轴方向延伸的波形形状,这些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成为波形形状的谷部的部分相对 于其他的突起部的成为波形形状的谷部的部分在所述旋转轴方向偏移。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由于使尘埃移动的位置错开,因此能够抑制尘埃偏向一 方而停滞。对于第二十三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八方面 第二十二方面中的 任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设置于尘埃输送构件的宽度方向的比大致中央部分 靠一方侧的突起部和设置于尘埃输送构件的宽度方向的比大致中央部分靠另一方侧的突 起部在尘埃输送构件的外周面设置于沿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方向离开的位置。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使施加于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载荷分散,尘埃输送 构件的耐久性提高。对于第二十四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十六方面 第二十三方面中的 任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尘埃输送构件形成为沿着其旋转轴方向延伸的圆筒 形状。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仅通过使沿着旋转轴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尘埃输送构 件旋转就能够顺畅地使尘埃移动至预定的部位。对于第二十五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一方面 第二十四方面中的任 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空气过滤器能够在与尘埃除去构件接触的同时移动。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遍及空气过滤器的整个范围进行尘埃的除去。对于第二十六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在第一方面 第二十五方面中的任 一方面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中,尘埃除去构件是刮取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的刷。
在该过滤器清扫单元中,能够利用刷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刮落。第二十七方面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一种通过对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进行压缩而提高了 维护性的新型的空调机。如以上的说明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通过对由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进 行压缩而提高了维护性的新型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以及具备该过滤器清扫单元的空调机。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机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将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前面面板卸下后的图。图5是过滤器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空气过滤器和清扫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空气过滤器、刷、压缩杆以及轴支承部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空气过滤器的齿条部与小齿轮的啮合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过滤器单元的剖视图。图10是清扫单元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压缩杆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压缩杆的突起部的波形形状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3中,(a)是示出压缩杆与引导部之间的间隙Sl以及S2的放大剖视图,(b)是 沿着图13的(a)所示的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14是用于说明过滤器单元中的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法的图。图15是用于说明过滤器单元中的空气过滤器的移动方法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对收纳于尘埃收纳部的尘埃进行压缩(二次压缩)的方法的图。图17是示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压缩杆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压缩杆的立体图。图19是示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压缩杆的突起部的波形形状的位置关系的图。图20是示出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清扫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说明。[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整体形成为一个方向细长的形状,且以长度方 向成为水平的方式安装于室内的墙面。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室内机1的长度方向仅称 为“长度方向”。并且,将室内机1从所安装的墙壁突出的方向称为“前方”,将相反的方向 称为“后方”。该室内机1构成为具有主体单元10(主体)和安装在主体单元10的前面的前面 面板20。
[主体单元]如图3所示,主体单元10构成为具有主体外壳11、室内热交换器12、横流风扇 13、电气部件单元14、过滤器单元15、清扫单元16以及前面格栅17。室内热交换器12、横流风扇13、电气部件单元14以及过滤器单元15安装于主体 外壳11。电气部件单元14构成为具有连接于商用电源(交流100V或者交流200V)的作为 电源输入部的端子板、交流电路部、直流高压电路部、直流低压电路部和CPU控制部等电气 部件;电气部件箱41,该电气部件箱41将该电气部件收纳于内部;以及发光显示部42(参 照图4),该发光显示部42安装于该电气部件箱41的前表面。电气部件箱41形成为沿主体单元10的长度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外 形,是覆盖收纳在内部的电气部件的周围的壳体。该电气部件箱41在排水盘Ilc的前方的 位置,以与沿主体单元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盘Ilc大致平行地排列的状态,以发光显 示部42朝向前方的方式配置。发光显示部42是这样的显示部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LED,这些LED发光从而能 够显示预定的文字等。该发光显示部42的前方由前面面板20覆盖,但是,通过发出透过该 前面面板20的光,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发光显示部42的显示。另外,该发光显示部42以比电气部件箱41的前表面还朝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即,发光显示部42的显示面配置成比电气部件箱41的前表面还靠前方。由此,能够使前面 面板20的背面可靠地与该发光显示部42的显示面紧密接触,结果,容易从外部目视确认发 光显示部42的显示。前面格栅17以覆盖室内热交换器12、横流风扇13、电气部件单元14以及过滤器 单元15等构成部件的方式安装于主体外壳11的前表面。室内热交换器12是将前侧热交换器1 和后侧热交换器12b相对于主体外壳11 配置成倒V字状而构成的板状翅片形的热交换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在前 侧热交换器1 的前表面安装有辅助热交换器12c。并且,在后侧热交换器12b的后表面安 装有辅助热交换器12d。辅助热交换器12c和辅助热交换器12d是用于促进制冷剂与空气 之间的热交换的部件。如图1所示,在前面格栅17中,在顶板部分形成有顶面吸入口 17a。该顶面吸入口 17a通过将前面格栅17的顶板部分形成为格子状而形成。并且,如图4所示,在前面格栅17的前侧上部形成有前侧开口 17b、17c。前侧开口 17b、17c分别形成为一个开口。并且,在前面格栅17中,在上述前侧开口 17b、17c的下方形成有与室内机1的长 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开口部17d。清扫单元16嵌入于该开口部17d。并且,在前面格栅17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在开口部17d的下方形成有用于使发光 显示部42在前方露出的开口部17e。该开口部17e形成为与发光显示部42的前表面形状 大致对应的形状,该发光显示部42从前面格栅17的内侧朝向外侧插入该开口部17e。如图1所示,在关闭前面面板20的状态下,外部的空气从前面格栅17的顶面吸入 口 17a以及位于前面面板20的上部的前侧吸入口 20a被吸入该前面格栅17的内部。如图3所示,横流风扇13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倒V字状的内侧。该横流风扇13是被称为轴流风扇的风扇,且以轴向沿着室内机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主体外 壳11中,在横流风扇13的背后形成有涡旋部11a,该涡旋部Ila构成为具有弯曲的壁面。 能够利用该涡旋部Ila将空气顺畅地从横流风扇13朝向在前面格栅17的前面侧下部开口 的吹出口 17f引导。主体外壳11具有位于吹出口 17f的上侧的上侧壁面lib。该上侧壁面lib与位于 前侧热交换器2的下方的排水盘Ilc 一体成形。电气部件单元14配置在排水盘Ilc与前面面板20之间的位置。并且,在后侧热 交换器12b的下方配置有后侧排水盘lid。主体外壳11、前面格栅17以及前面面板20都是横长的部件。并且,吹出口 17f形 成为沿着前面格栅17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室内机1中,使利用横流风扇13从上表面的顶面吸入口 17a和前面吸入口 20a 吸入的室内空气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进行该空气的冷 却或者加热。热交换后的该空气被从下面的吹出口 17f朝室内吹出。[过滤器单元]过滤器单元15是用于将从顶面吸入口 17a和前面吸入口 20a吸入的室内空气所 含的尘埃除去的单元,如图5所示,沿长度方向排列有2台过滤器单元15。各个过滤器单元 15包括空气过滤器50,该空气过滤器50捕集该室内空气所含的尘埃;框单元51,空气过 滤器50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纳于该框单元51 ;以及移动机构52,该移动机构52使空气过 滤器50在框单元51的内部朝预定的移动方向移动。空气过滤器50配置在顶面吸入口 17a和前面吸入口 20a与室内热交换器12之间, 在从顶面吸入口 17a和前面吸入口 20a到室内热交换器12的流路上捕集室内空气所含的 尘埃。如图6和图7所示,该空气过滤器50具有框体53和设置在该框体53的内侧的滤网 部M。框体53呈格子状组装有沿着空气过滤器50的移动方向形成的纵支承框53a ;和 与该纵支承框53a正交的横支承框53b,利用上述纵支承框53a和横支承框5 支承滤网 部M以免滤网部M松弛。并且,如图8所示,在框体5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与后 述的移动机构52的小齿轮60啮合的齿条部55。如图9所示,在框单元51中形成有收纳在该框单元51的内部的空气过滤器50的 移动路径(通常引导路径50a、折回引导路径50b、以及退避引导路径50c)。此处,通常引 导路径50a设置在前面面板20侧,并且,退避引导路径50c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12侧。进 而,折回引导路径50b在框单元51的下部连结上述的通常引导路径50a和退避引导路径 50c。当进行空调运转时,空气过滤器50被配置于通常引导路径50a,当利用后述的清扫单 元16进行空气过滤器50的自动清扫时,空气过滤器50在通常引导路径50a和退避引导路 径50c之间移动。该框单元51具有引导部件56,该引导部件56形成通常引导路径50a ; 底罩57,该底罩57形成折回引导路径50b ;引导部件58,该引导部件58形成退避引导路径 50c ;以及划分部件59,该划分部件59配置在引导部件56与引导部件58之间。另外,在底 罩57与划分部件59之间配置有后述的移动机构52的小齿轮60。底罩57以使得后述的清 扫单元16的刷70与在折回引导路径50b中通过的空气过滤器50接触的方式开口。移动机构52以当进行空气过滤器50的自动清扫时空气过滤器50的整个区域都 与清扫单元16的刷70接触的方式,使空气过滤器50在上述的通常引导路径50a与退避引导路径50c之间移动。该移动机构52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61 ;用于传递该电动机61 的驱动力的多个中间齿轮(未图示);以及与上述的齿条部55啮合的小齿轮60。该小齿轮 60以旋转轴位于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使空气过滤器50在与该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清扫单元]清扫单元16是为了除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50的尘埃而设置的,如图6所示,该清 扫单元16包括刷70、压缩杆71、集尘盒72、梳状部件73、以及用于驱动刷70和压缩杆71 旋转的旋转机构74。如图3所示,刷70配置在底罩57的下方,且以与从底罩57的开口露出的空气过 滤器50接触的状态配置。如图6和图7所示,刷70沿着空气过滤器50的宽度方向配置, 且被枢轴支承为能够以该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旋转。刷70的旋转方向D2和使空气过滤器 50移动的小齿轮60的旋转方向Dl相反,与空气过滤器50的表面接触的刷毛70a以与折回 引导路径50b中的空气过滤器50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式移动。该刷70包括旋转轴70b ; 刷毛70a,该刷毛70a呈放射状地设置在该旋转轴70b的周围;以及齿轮安装部70c,该齿轮 安装部70c设置在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在该齿轮安装部70c安装有驱动齿轮70d,该 驱动齿轮70d与安装于后述的压缩杆71的从动齿轮71e啮合。进而,驱动齿轮70d设置在 与设置于2个空气过滤器50之间的区域对应的部分。如图10所示,该刷70在刷70与空气过滤器50接触的过滤器接触部A处刮取附着 于空气过滤器50的表面的尘埃,并且将在该过滤器接触部A处刮取的尘埃引导至刷70与 压缩杆71接近的接近部B。过滤器接触部A和接近部B设置于在刷70的旋转方向上隔开 预定间隔的位置,且过滤器接触部A设置在接近部B和后述的尘埃取入口 7 的上方。由 此,在过滤器接触部A处将所附着的尘埃朝重力方向输送。压缩杆71是为了对由上述的刷70刮落的尘埃进行压缩而设置的。具体地说,由 刷70刮落的尘埃在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收纳部72b之前,在压缩杆71与刷70之间被 压缩,并且在压缩杆71与后述的轴支承部件77的第二引导部79之间被压缩。进一步,收 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在作为大致密闭的空间的尘埃收纳部72b中借助压缩杆71的旋转被 按压于集尘盒72的内周面(特别是轴支承部件77的逆止壁78a)而被压缩。如图10所示,该压缩杆71配置在刷70的下方。并且,压缩杆71沿着空气过滤器 50的宽度方向配置,且被枢轴支承为能够以该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旋转。并且,压缩杆71 的旋转方向D3和刷70的旋转方向D2相反,压缩杆71以将尘埃卷入该压缩杆71与刷70之 间的方式对尘埃进行压缩。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杆71和刷70以接近状态对置配置。此 处,所谓“接近状态”意味着“实质上接触的状态”,具体地说,不仅意味着压缩杆71与刷70 接触的状态,还意味着在压缩杆71与刷70之间仅存在微小的间隙、从而以能够一边在压缩 杆71和刷70之间输送尘埃一边对该尘埃进行压缩的方式设置的状态。进一步,根据后述 的突起部71b的形状不同,还包括压缩杆71 (突起部71b)与刷70局部接触和局部不接触 的情况。如图13的(a)所示,压缩杆71具有输送部71s,该输送部71s具有在直到尘埃取 入口 7 为止的尘埃的输送路径中与尘埃接触而将该尘埃输送至尘埃收纳部72b的功能; 以及压缩部71t,该压缩部71t具有与在尘埃收纳部72b中蓄积至一定程度的尘埃接触而使该尘埃移动从而对该尘埃进行压缩的功能。输送部71s配置在压缩部71t的上方。输送部 71s设置在压缩杆71的上侧部分,且以露出至尘埃收纳部72b的外部空间的方式设置。与 此相对,压缩部71t设置在压缩杆71的下侧部分,且以露出至尘埃收纳部72b的内部空间 的方式设置。如果以这种方式构成,则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将尘埃输送至尘埃取入口 7 的 构件和用于对收纳在尘埃收纳部72b内的尘埃进行压缩的构件,因此,过滤器清扫单元16 的结构变得简单,并且能够实现紧凑化。如图11所示,该压缩杆71包括圆筒形状的旋转轴71a ;突起部71b,该突起部 71b以从该旋转轴71a的表面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多个支承部71c,所述多个支承 部71c沿着轴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设置;以及齿轮安装部71d,该齿轮安装部71d设置在轴向 的大致中央部分。该压缩杆71由能够安装于齿轮安装部71d的右杆71R和左杆71L构成。并且,突起部71b从旋转轴71a的表面朝向径向外侧立起设置,如图12所示,将载 置于该突起部71b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尘埃朝旋转方向D3顶推。在各个杆71R、71L中,突 起部71b设置于旋转轴71a的外周面中沿旋转方向离开180°的2处。任一个突起部71b 都形成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波形形状。这样,通过将突起部71b形成为波形形状,能够限 制尘埃借助成为谷部的部分相对于压缩杆71的旋转方向在长度方向移动。并且,在本实施 方式中,设置于左杆71L的旋转角度为0°的位置的突起部71b的波形形状的成为谷部的部 分相对于设置于旋转角度为180°的位置的突起部71b的波形形状的成为谷部的部分在长 度方向偏移。并且,在右杆71R中也同样,设置于旋转角度为90°的位置的突起部71b的波 形形状的成为谷部的部分相对于设置于旋转角度为270°的位置的突起部71b的波形形状 的成为谷部的部分在长度方向偏移。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71b的波形形状的振幅和频率均 相等,各个杆71L、71R的2个波形形状设有180°的相位差。并且,支承部71c包括两端部在内设置有6处,且由设置于后述的轴支承部件77 的6个轴支承部77a分别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如图7所示,该支承部71c设置在与上述 的空气过滤器50的纵支承框53a对应的部分。并且,在齿轮安装部71d安装有与上述的驱动齿轮70d啮合的从动齿轮71e。进 而,如图7所示,从动齿轮71e设置在与2个空气过滤器50之间对应的部分。集尘盒72是为了收纳由压缩杆71压缩的尘埃而设置的。如图10所示,该集尘盒 72具有底部件75 ;轴支承部件76,该轴支承部件76将刷70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轴 支承部件77,该轴支承部件77将压缩杆71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通过将轴支承部件76和 轴支承部件77组装于底部件75而形成能够收纳尘埃的箱型。轴支承部件76和轴支承部 件77以对置的方式配置,刷70、压缩杆71以及梳状部件73配置在轴支承部件76和轴支承 部件77之间。在该集尘盒72设置有用于取入尘埃的尘埃取入口 72a;以及用于收纳从该 尘埃取入口 7 取入的尘埃的尘埃收纳部72b。该尘埃取入口 7 设置在刷70的下端部附 近、且设置在该下端部的旋转方向D2的上游侧。如图6所示,在轴支承部件76设置有轴支承孔76a,该轴支承孔76a将刷70的 两端部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轴支承部76b,该轴支承部76b将刷70的齿轮安装部70c 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如图10所示,在轴支承部件76设置有用于安装梳状部件73 的凸部76c。该凸部76c朝与梳状部件73从旋转的刷70受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如图6所示,在轴支承部件77设置有6个轴支承部77a,这6个轴支承部77a将压缩杆71的6个支承部71c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轴支承部77b,该轴支承部77b将 压缩杆71的齿轮安装部71d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如图7所示,这6个轴支承部77a设置 在与压缩杆71的支承部71c以及空气过滤器50的纵支承框53a对应的部分。并且,如图 10所示,在轴支承部件77夹着由该轴支承部件77枢轴支承的压缩杆71设置有第一引导 部78和第二引导部79。第一引导部78相对于压缩杆71设置在尘埃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并 且,第二引导部79相对于压缩杆71设置在尘埃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该第一引导部78设置 在与刷70的从过滤器接触部A到接近部B之间的部分对置的部分,且具有沿着刷70的旋 转方向D2的形状。并且,在第一引导部78设置有逆止壁78a。该逆止壁78a设置在面向尘埃收纳部 72b的部分,收纳于尘埃收纳部72b的尘埃通过压缩杆71的旋转被按压于该逆止壁78a。在 逆止壁78a的末端形成有朝与压缩杆71的旋转方向D3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8b (参 照图13的(a))。并且,突出部78b的末端形成为尖细形状,在压缩杆71与该突出部78b接 近的接近部D,压缩杆71的外周面和逆止壁78a平滑地相连。这样,通过构成为压缩杆71 的外周面和逆止壁78a平滑地相连,能够防止尘埃过度蓄积在逆止壁78a的附近。因此,不 仅能够防止压缩杆71的转矩变大,而且能够防止由压缩杆71输送的尘埃经由间隙Sl流出 (逆流)至尘埃收纳部72b外。在第一引导部78与第二引导部79之间形成有上述的尘埃取入口 72a。在该尘埃 取入口 72a的内侧配置有压缩杆71,如图13所示,在压缩杆71与第一引导部78之间、以 及压缩杆71与第二引导部79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隙Sl和S2。通过使压缩杆71和第一引 导部78接近,从而压缩杆71与第一引导部78之间的第一间隙Sl的通路宽度比压缩杆71 与第二引导部79之间的第二间隙S2的通路宽度小。该第一间隙Sl沿着与该第一间隙Sl 处的刷70的旋转方向D21大致正交的方向D4形成。并且,压缩杆71与第二引导部79之 间的第二间隙S2形成为将在刷70与压缩杆71之间被压缩的尘埃引导至尘埃收纳部72b 的通路。进而,第二引导部79的与压缩杆71对置的面79a形成为沿着压缩杆71的旋转方 向D3的曲面状,因此,该间隙S2成为具有预定的通路长度的通路。由此,尘埃在通过该间 隙S2的期间内在压缩杆71和第二引导部79之间继续被压缩。梳状部件73是为了使附着于刷70的刷毛70a的尘埃脱离而设置的。如图10和 图13的(a)所示,上述的尘埃取入口 7 配置在该梳状部件73的正下方附近,从刷70的 刷毛70a脱离后的尘埃落下至尘埃取入口 7 的附近。该梳状部件73设置有多个刷抵 接部73a,所述多个刷抵接部73a配置在刷70的刷毛70a的内部;凹部73b,该凹部7 与 上述的轴支承部件76的凸部76c嵌合;以及根部73c,该根部73c用于保持多个刷抵接部 73a。该凸部76c与凹部7 嵌合的嵌合方向和梳状部件73从刷70受力的方向是大致相 同的方向,因此,能够防止在长期使用刷70的期间内梳状部件73从轴支承部件76脱离。如图13的(b)所示,形成在上述的多个刷抵接部73a与根部73c之间的凹凸部E 设置在接近压缩杆71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压缩杆71的突起部71b将积存于梳状部件 73的凹凸部E的尘埃刮落。当进行空气过滤器50的自动清扫时,旋转机构74使压缩杆71和刷70联动地旋 转。该旋转机构74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80(参照图5);以及用于传递该电动机80 的驱动力的多个中间齿轮(未图示)。该旋转机构74经由多个中间齿轮将来自电动机80的驱动力传递到刷70的驱动齿轮70d和压缩杆71的从动齿轮71e,由此使刷70和压缩杆 71联动地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齿轮70d和从动齿轮71e直接啮合,因此刷70 的旋转方向D2和压缩杆71的旋转方向D3相反。<空气过滤器的自动清扫作业>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在空调运转结束后进行空气过滤器50的自动清扫作 业。以下,参照图14和图15对空气过滤器50的自动清扫作业进行详细说明。当空调运转结束时,驱动过滤器单元15的移动机构52的各个电动机61而使小齿 轮62旋转,并且,驱动旋转机构74的电动机80而使刷70和压缩杆71旋转。由此,如图14 所示,具有与小齿轮60啮合的齿条部55的空气过滤器50开始从通常引导路径50a朝折回 引导路径50b移动。进而,到达折回引导路径50b后的空气过滤器50沿着底罩57的形状 在折回引导路径50b内进行U形转向,并朝退避弓I导路径50c移动,如图15所示,空气过滤 器50配置于退避引导路径50c。此时,刷70与从底罩57的开口露出的空气过滤器50的表 面接触,由此刮取附着于空气过滤器50的表面的尘埃。在空气过滤器50从通常引导路径 50a到达退避引导路径50c的期间内,刷70继续被驱动着旋转,在空气过滤器50完全被收 纳于退避引导路径50c的时刻,小齿轮60和刷70的旋转停止,去往通路的清扫作业完毕。当上述的去往通路的清扫作业完毕时,使小齿轮60和刷70的旋转方向与去往通 路的清扫作业时相反,从而进行返回通路的清扫作业。<基于清扫单元的尘埃的压缩作业>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上述的空气过滤器50的自动清扫作业刮落的尘 埃在压缩状态下被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收纳部72b。以下,参照图6和图16对基于清扫 单元16的尘埃的压缩作业进行详细说明。< 一次压缩(收纳于集尘盒之前的压缩)>通过上述的空气过滤器50的自动清扫作业从空气过滤器50刮落的尘埃在被收纳 于集尘盒72的尘埃收纳部72b之前被压缩(一次压缩)。在该一次压缩中,(i)首先,附着 于刷70的尘埃在刷70与第一引导部78接近的接近部C处在刷毛70a与第一引导部78之 间被压缩。(ii)进而,通过上述接近部C之后的尘埃在比接近部C靠尘埃的输送方向下游 侧的接近部B处在刷毛70a与压缩杆71之间被压缩。(iii)进一步,通过上述接近部B之 后的尘埃在比接近部C靠尘埃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间隙S2(参照图1 处在压缩杆71与 第二引导部79之间被压缩。即,在过滤器接触部A处由刷70刮落的尘埃经过上述的3个 阶段的压缩之后被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收纳部72b。另外,进入刷毛70a的内部的尘埃伴随着刷70的旋转而通过梳状部件73,由此,该 尘埃从刷70脱离而落下至压缩杆71的附近。由此,能够对进入刷毛70a的内部的尘埃进 行(ii)刷70与压缩杆71之间的压缩;以及(iii)压缩杆71与第二引导部79之间的压缩。< 二次压缩(收纳于集尘盒之后的压缩)>通过上述的一次压缩被压缩了一定程度的尘埃在被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收纳 部72b之后也被压缩(二次压缩)。在该二次压缩中,如图16所示,当尘埃收纳部72b内的 尘埃的收纳量达到预定量时,该尘埃在作为大致密闭空间的尘埃收纳部72b中通过压缩杆 71的旋转被按压于集尘盒72的内周面(特别是轴支承部件77的逆止壁78a)。由此,收纳于尘埃收纳部72b的尘埃被压缩。如上所述,通过对附着于空气过滤器50的尘埃进行一次压缩和二次压缩,能够得 到减轻了丢弃积存于集尘盒72的尘埃的次数和劳力的维护性优异的室内机1。<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存在如下的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由于能够在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50的尘埃收纳于集 尘盒72之前对该尘埃进行压缩,因此能够防止未被压缩的体积大的尘埃被收纳于集尘盒 72。由此,能够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量增大,能够降低丢弃被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的 次数,因此维护性提高。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刷70和压缩杆71以接近的状态配置,由此,能 够可靠地在刷70与压缩杆71之间对由刷70刮取的几乎所有的尘埃进行压缩。结果,能够 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的量增大,能够降低丢弃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的次数,因此维护 性提高。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刷70和压缩杆71以接近的状态配置,由此,能 够直接在刷70与压缩杆71之间对由刷70刮取的几乎所有的尘埃进行压缩,因此能够抑制 从空气过滤器50刮落的尘埃飞散。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能够一边利用压缩杆71进行输送一边在将尘 埃收纳于集尘盒72之前在压缩杆71与刷70之间对尘埃进行压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能够一边利用压缩杆71进行输送一边在将尘 埃收纳于集尘盒72之前在压缩杆71与引导部(第一引导部78、第二引导部79)之间对尘 埃进行压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设置将尘埃引导至集尘盒72的尘埃取入 口 72a,能够对从尘埃取入口 7 收纳于集尘盒72的所有的尘埃进行压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伴随着刷70的旋转,尘埃被从过滤器接触部A 引导至尘埃取入口 72a,因此,能够顺畅地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50的尘埃收纳于集尘盒7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由于过滤器接触部A设置在尘埃取入口 7 的 上方,因此能够从上方的过滤器接触部A到下方的尘埃取入口 72a以不与重力方向相逆的 方式输送尘埃。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由于在过滤器接触部A处被除去的尘埃不会 朝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被输送,因此能够沿重力方向顺畅地将该尘埃输送至尘埃取入口 72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将尘埃取入口 7 设置在刷70的下端部 附近、且设置在该下端部的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D2的上游侧,从而在过滤器接触部A 处被除去的尘埃被顺畅地输送至尘埃取入口 72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在与从刷70的过滤器接触部A到尘埃取 入口 7 之间的部分对置的部分设置具有沿着刷70的旋转方向D2的形状的第一引导部 78,能够利用形成于第一引导部78与刷70之间的具有预定的通路长度的间隙可靠地对尘 埃进行压缩。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第一引导部78,能够使第一引导部78和刷70接近,因此 能够抑制尘埃飞散。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使第一引导部78和刷70接近,并且沿着 与刷70的旋转方向D2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设置于第一引导部78和刷70之间的间隙Si, 从而设置在第一引导部78和压缩杆71之间的间隙Sl的宽度变小,并且,该间隙Sl与刷70 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因此,能够抑制由压缩杆71输送的尘埃进入该间隙Si。结果,能够顺 畅地将尘埃输送至尘埃取入口 72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相对于尘埃取入口 7 在尘埃的输送方向 的上游侧的位置设置压缩杆71和刷70接近的接近部B,从而刷70和压缩杆71接近,从空 气过滤器50刮落的尘埃在到达尘埃取入口 7 之前在压缩杆71与刷70之间被压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相对于尘埃取入口 7 在尘埃的输送方向 的下游侧设置第二引导部79,从而由刷70刮落的尘埃在到达尘埃取入口 7 之前在以下2 个阶段被压缩(1)在刷70与第一引导部78之间;( 在压缩杆71与第二引导部79之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设置使附着于刷70的尘埃脱离的梳状部 件73,能够使进入刷70的内部的尘埃脱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将尘埃取入口 7 设置在梳状部件73的 正下方或者梳状部件73的正下方附近,从而从刷70脱离的尘埃落下至尘埃取入口 7 的 附近,因此能够高效地对尘埃进行压缩而收纳于集尘盒7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由于能够利用沿着空气过滤器50的宽度方向 配置的刷70和压缩杆71对尘埃进行压缩,因此能够遍及空气过滤器50的整个宽度以均勻 的力使尘埃移动并对尘埃进行压缩。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可收纳于集尘盒72的尘埃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将压缩杆71和刷70都枢轴支承为能够旋 转,能够利用该压缩杆71和刷70的旋转力对尘埃进行压缩。进而,通过使该压缩杆71和刷70的旋转方向相反,能够利用压缩杆71和刷70之 间的卷入力对尘埃进行压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在压缩杆71设置突起部71b,能够一边利 用突起部71b将由刷70刮落的尘埃压入,一边使该尘埃在压缩杆71的旋转方向D3移动。 由此,能够抑制无法通过压缩杆71移动的尘埃停滞。结果,能够将从空气过滤器50刮落的 尘埃顺畅地收纳于集尘盒7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将突起部71b形成为波形形状,能够防止 由突起部71b顶推的尘埃在旋转轴方向逃逸。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在沿旋转方向D3离开180°的2个部位设 置突起部71b,能够依次对尘埃进行顶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使突起部71b的成为波形形状的谷部的部 分相对于其他的突起部71b的成为波形形状的谷部的部分在长度方向偏移,从而使尘埃移 动的位置错开,因此能够抑制尘埃偏向一方而停滞。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将设置于右杆71R的突起部71b和设置于 左杆71L的突起部71b配置于在旋转方向D3离开的位置,能够使施加于压缩杆71的旋转 载荷分散。由此,压缩杆71的耐久性提高。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将压缩杆71形成为沿着旋转轴方向延伸 的圆筒形状,仅通过使该压缩杆71旋转就能够使尘埃顺畅地移动至预定的部位。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将空气过滤器50形成为能够在与刷70接 触的同时移动的结构,能够遍及空气过滤器50的整个范围进行尘埃的除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使用能够以空气过滤器50的宽度方向作 为轴向旋转的刷70,能够利用刷70将附着于空气过滤器50的尘埃刮落。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认为具体的结构并不 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 表示,进一步,还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过滤器单元15使空气过滤器50移动从而进行该 空气过滤器50的清扫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清扫单元移动 来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清扫。通过使空气过滤器和清扫单元相对移动,能够对空气过滤器的 整个范围进行清扫。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压缩杆71的突起部71b以在旋转轴方向延伸的方式 设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压缩杆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 分设置突起部而对尘埃进行顶推从而使尘埃移动。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压缩杆71设置有波形形状的突起部71b的例子进 行了说明,但是,在压缩杆在旋转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只要具有能够输送尘埃的面即可,该 突起部的形状并无限定。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压缩杆71设置波形形状的突起部71b的例子进行 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像图17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压缩杆171那样将突起 部171b形成为脉冲状的波形形状。该波形形状的突起部171b在旋转轴方向延伸,并且,相 当于波形形状的峰部的部分171c沿着旋转方向D3延伸。如果以这种方式构成,则能够限 制配置在相邻的该部分171c之间的尘埃在旋转轴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对该尘埃进行顶推 而使尘埃移动。并且,本发明的压缩杆也可以像图18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压缩杆271那样,通过 在旋转方向D3以预定的角度间隔配置沿旋转轴方向延伸的突起部271b而形成为齿轮状。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沿旋转轴方向延伸的突起部71b设置于在旋转方 向D3离开180°的位置的2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在1处 设置突起部,也可以在沿旋转方向D3离开的位置设置3个以上的突起部。作为一例,可以像 图19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压缩杆371那样,在沿旋转方向D3离开90°的位置的4处设置 突起部371b。此时,优选使设置于旋转角度为0°、90°、180°以及270°的位置的各个突 起部371b的成为波形形状的谷部的部分相互在旋转轴方向错开。此处,在各个突起部371b 的波形形状上相互设有90°的相位差。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刷70和压缩杆71接近配置的清扫单元16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像图20所示的第四变形例的清扫单元460那样,使刷470 和压缩杆471隔开预定的间隔配置。该清扫单元460具备刷470、压缩杆471、集尘盒472 以及梳状部件473。在该清扫单元460中,刷470和压缩杆471经由齿轮等联动地旋转。另 外,使刷470的旋转方向D402和压缩杆471的旋转方向D403为相同的旋转方向。该压缩 杆471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杆71同样具有以从外周面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 突起部。
集尘盒472通过组合主体壳体472c和安装于该主体壳体472c的盖壳体472d而形 成为横长的箱形。在该集尘盒472中,在刷470的下方位置开口形成有尘埃取入口 472a,并 且,设置有用于收纳从尘埃取入口 47 取入的尘埃的尘埃收纳部472b。尘埃取入口 47 由 从主体壳体472c侧突出的板状的引导壁474和从盖壳体472d侧突出的板状的逆止壁475 划分形成。引导壁474和逆止壁475配置成大致V字状,位于该V字状的底部部分的间隙 形成尘埃取入口 472a。进而,由引导壁474和逆止壁475分隔的主体壳体472c的下部空间 形成尘埃收纳部472b。进而,将压缩杆471配置在引导壁474与逆止壁475之间,并使压缩杆471与引导 壁474之间的间隔比压缩杆471与逆止壁475之间的间隔大。由此,能够将从刷470刮落 而附着于压缩杆471的尘埃顺畅地从压缩杆471与引导壁474之间引导至尘埃收纳部472b 内。并且,能够防止附着于压缩杆471的尘埃从尘埃取入口 47 漏出。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备2片空气过滤器50的室内机1进行了说明,但 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空气过滤器可以是1片,也可以是3片以上。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利用本发明,能够得到通过对从空气过滤器除去的尘埃进行压缩而提高了维护性 的新型的过滤器清扫单元以及具备该过滤器清扫单元的空调机。标号说明1:室内机(空调机);16、460:清扫单元(过滤器清扫单元);50 空气过滤器; 70、470:刷(尘埃除去构件);71、171、271、371、471 压缩杆(尘埃输送构件);71b、171b、 271b、371b 突起部;72、472 集尘盒;7 尘埃取入口 ;73 梳状部件(尘埃脱离构件); 78 第一引导部(引导部);79 第二引导部(引导部);A 过滤器接触部;B 接近部;Sl 间隙。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清扫单元具备尘埃除去构件,该尘埃除去构件用于除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 尘埃输送构件,该尘埃输送构件使由所述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移动;以及 集尘盒,该集尘盒用于收纳尘埃,由所述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被压缩之后收纳于所述集尘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除去构件和所述尘埃输送构件以接近的状态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所述尘埃输送构件与所述尘埃除去构件之间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在所述尘埃输送构件和引导部之间被压缩,所述引导 部用于将由所述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朝所述集尘盒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尘埃输送构件与所述弓I导部之间设置有尘埃取入口,该尘埃取入口将尘埃弓I导 至所述集尘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尘埃取入口不同的位置具有使得所述尘埃除去构件与所述空气过滤器接触 的过滤器接触部,所述尘埃除去构件构成为,一边与所述空气过滤器接触一边旋转从而将所述空气过滤 器的尘埃除去,在所述过滤器接触部被除去的尘埃伴随着所述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而被引导至所述 尘埃取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尘埃取入口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接触部被除去的尘埃不会朝着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被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5 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尘埃取入口设置在所述尘埃除去构件的下端部附近或者设置在该下端部的所述 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
10.根据权利要求5 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尘埃取入口在尘埃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引导部,所述第 一引导部具有沿着所述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尘埃输送构件接近,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尘埃 输送构件之间的间隙沿着与所述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5 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尘埃取入口在尘埃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引导部,在所述第二引导部与所述尘埃输送构件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所述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经由该间隙被引导至所述集尘盒。
13.根据权利要求5 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扫单元还具备尘埃脱离构件,该尘埃脱离构件使附着于所述尘埃除去构 件的尘埃脱离,所述尘埃取入口配置在所述尘埃脱离构件的正下方或者所述尘埃脱离构件的正下方 附近。
14.根据权利要求5 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尘埃取入口在尘埃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尘埃输送构件 与所述尘埃除去构件接近的接近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 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除去构件和所述尘埃输送构件均沿着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宽度方向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 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除去构件和所述尘埃输送构件均被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除去构件的旋转方向和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突起部,所述尘埃输送构件通过旋转而利用该突起部使由所述尘埃除去构件除去的尘埃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尘埃在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形成为沿着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波形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8 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外周面,在沿旋转方向离开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突起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旋转方向离开的位置所设置的多个突起部均形成为沿着所述尘埃输送构件 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波形形状,这些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成为波形形状的谷部的部分相对于其他的突起部的成 为波形形状的谷部的部分在所述旋转轴方向偏移。
23.根据权利要求18 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宽度方向的比大致中央部分靠一方侧的突起部和设置于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宽度方向的比大致中央部分靠另一方侧的突起部在所述尘埃输送构 件的外周面设置于沿所述尘埃输送构件的旋转方向离开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6 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输送构件形成为沿着其旋转轴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
25.根据权利要求1 M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能够在与所述尘埃除去构件接触的同时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1 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除去构件是刮取附着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尘埃的刷。
27.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具备权利要求1 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清扫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得到通过对从空气过滤器除去的尘埃进行压缩而提高了维护性的新型的过滤器清扫单元。该设置于室内机的清扫单元(16)具备除去附着于空气过滤器的尘埃的刷(70);使由刷(70)除去的尘埃移动的压缩杆(71);以及收纳尘埃的集尘盒(72)。进而,由刷(70)除去的尘埃在被压缩后收纳于集尘盒(72)。
文档编号F24F13/28GK102124280SQ200980132999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上山正治, 冈本裕树, 凌悟朗, 水口浩一, 长冈伸二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