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580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脉络式太阳能、 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种形式的利用太阳能、地能对建筑物如居室、办公楼、商场进行 冷、暖、热三联供的装置。例如,实用新型ZL992485255,地能、太阳能冷、热水机 组;ZL992537711,太阳能、地热冷热水机组;ZL00201364太阳能、地能冷、热水机组 等等,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这些机组遇到很大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初投资成本太高; 运行费用不低;特别是对阳光的采集利用率,对地下水的热交换率都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实现 冷、暖、热三联供的装置,其太阳能采光利用率高,地下水热交换率高,尤其是初投资 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脉络式太阳能集热 器、储热水箱、双井轮抽灌装置、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 泵蒸发器、冷凝器、介质水容器和空调末端设备,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阀门 连接储热水箱,储热水箱通过循环泵连接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换热器,可拆式螺旋导流 板管壳换热器通过循环泵连接介质水容器和双井轮换抽罐装置,介质水容器通过循环泵 连接空调末端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太阳 能集热器由金属板料冲压成型出带有半圆形主进、出水道、支干水道的前面板和后面 板,前面板上还带有毛细水道,将前后面板扣连点焊成一整体;主进、出水道、支干水 道内放置有两端封死的中空塑料胶管;前面板上涂有硫化铅、丙烯酸树脂和光敏剂配制 成的太阳能涂料。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为防 止多天连阴雨而影响冬天制热、供暖,在储热水箱上安装水温补偿器。本实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双井轮 换抽装置为ZL200620072791X的“双井轮换抽灌换能装置”包括双水井和潜水泵,在管 路上安装除砂器。本实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可拆 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为专利号ZL2008201139384的“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所述 的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由循环泵、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器依次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制冷 时,通过潜水泵轮换抽吸水井中的水经除砂器送进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介质 水容器中介水被循环泵的作用下送经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能量交换质的介质 水送到空调末端设备向环境供暖,用热水时,通过打开连接储热水的电磁阀门和连接自 来水管的阀门调节好水温放入浴缸洗浴或通过莲蓬头淋浴以及洗手池洗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脉络式高效太阳能集热器,其热效率要比管翅式太阳能集热器热率高 36% ;2、脉络式高效太阳能集热器,结构新,工艺简单,成本低,设有防冻装置,不 怕天寒地冻。3、本实用新型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是用不锈钢金属板材压出有主水道,支 干水道和毛细道组成的前、后面板,前后面板上的主水道、支干水道要对准扣边点焊而 成,这种结构可提高水在水道中的流程和增加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提热效率。4、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解决了现有换热器中存在的 容量小不能用于大型机组的问题;保证热源与介质能够获得小温差的同时又得到高效率 的问题;更重要是结构简单,便于清洗,能够方便广泛的应于于地源水热泵和污水源热 泵及洗浴中心的热回收系统中。5、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井轮换抽灌换能装置在增压泵的作用下,两井之间的距离 可以尽可能的拉大,扩大交换范围,充分提高水与土层之间的换热效率。6、双井轮换抽灌能装置中设有隔气式稳压器,水在封闭的循环系统中流动,不 与空气接触,保持地下水不受污染,保证双井轮换抽灌的空调系能高效、节能、长期稳 定地运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联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正面示意图。图3为脉络式太阳能集器正面示意图的剖示图。图中1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2水温补偿器,3储热水箱,4介质水容器,5可 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6除砂器,7莲蓬头,8水龙头,9空调未端设备,10可拆 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10-1压缩机,10-2冷凝器,10-3节流器,10-4蒸发器,10_5 循环泵,11双进轮换抽灌器,12支干水道,13前面板,14后面板,15毛细水道,16太 阳能涂料,17中空塑料胶管,18水井,19潜水泵,20出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结合附图 详加描述的实施如下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3、双井轮抽灌 装置11、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5、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10、冷凝器
410-2、介质水容器4和空调末端设备9,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管道、阀门连接储热 水箱3,储热水箱3通过循环泵10-5连接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换热器5,可拆式螺旋导流 板管壳换热器5通过循环泵10-5连接介质水容器4和双井轮换抽罐装置11,介质水容器 4通过循环泵5连接空调末端设备9。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脉络 式太阳能集热器由金属板料冲压成型出带有半圆形主进、出水道20、支干水道12、前面 板13和后面板14,前面板13上还带有毛细水道15,将前后面板13、14扣连点焊成一整 体;主进、出水道20、支干水道12内放置有两端封死的中空塑料胶管17;前面板13上 涂有硫化铅、丙烯酸树脂和光敏剂配制成的太阳能涂料16。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为防 止多天连阴雨而影响冬天制热、供暖,在储热水箱3安装水温补偿器2。本实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双井轮 换抽装置11为ZL200620072791X的“双井轮换抽灌换能装置”包括双水井18和潜水泵 19,在管路上安装除砂器6。本实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可拆式 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5为专利号ZL2008201139384的“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所述 的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10由循环泵10-5、蒸发器10-4、压缩机10-1、冷凝器 10-2和节流器10-3依次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中,制冷 时,通过潜水泵19轮换抽吸水井18中的水经除砂器20送进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 器5,介质水容器4中介水被循环泵10-5的作用下送经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5, 能量交换质的介质水送到空调末端设备9向环境供暖,用热水时,通过打开连接储热水 的电磁阀门和连接自来水管的阀门调节好水温放入浴缸洗浴或通过莲蓬头淋浴以及洗手 池洗手。
权利要求1.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该装置包括脉络式太 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3)、双井轮抽灌装置(11)、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5)、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10)、冷凝器(10-2)、介质水容器(4)和空调末端设 备(9),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管道、阀门连接储热水箱(3),储热水箱(3)通过 循环泵(10-5)连接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换热器(5),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5)通 过循环泵(10-5)连接介质水容器(4)和双井轮换抽罐装置(11),介质水容器(4)通过循 环泵(5)连接空调末端设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其 特征在于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由金属板料冲压成型出带有半圆形主进、出水道(20)、 支干水道(12)、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前面板(13)上还带有毛细水道(15),将前 面板(13)、后面板(14)扣连点焊成一整体;主进、出水道(20)、支干水道(12)内放置 有两端封死的中空塑料胶管(17);前面板(13)上涂有太阳能涂料(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 其特征在于为防止多天连阴雨而影响冬天制热、供暖,在储热水箱(3)安装水温补偿 器(2)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其 特征在于双井轮换抽装置(11)包括双水井(18)和潜水泵(19),在管路上安装除砂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10)由循环泵(10-5)、蒸发器(10-4)、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和节流器(10-3)依次连接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脉络式太阳能、介质水地源热泵冷、暖、热三联供装置,包括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3)、双井轮抽灌装置(11)、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5)、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10)、冷凝器(10-2)、介质水容器(4)和空调末端设备(9),脉络式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管道、阀门连接储热水箱(3),储热水箱(3)通过循环泵(10-5)连接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换热器(5),可拆式螺旋导流板管壳换热器(5)通过循环泵(10-5)连接介质水容器(4)和双井轮换抽罐装置(11),介质水容器(4)通过循环泵(5)连接空调末端设备(9)。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采光利用率高,地下水热交换率高,尤其是初投资成本低。
文档编号F24J2/20GK201795635SQ2010201495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倪绍科 申请人:倪绍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