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联合复合式循环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336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联合复合式循环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多工况的吸收压缩复合式制冷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量剧增。太阳能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新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太阳能热源可靠性低、非全天候等特点,导致以太阳能为主的制冷系统往往需要以其他驱动的制冷系统备份,导致系统组成复杂、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0003]因此,实现太阳能制冷系统的全天候和集成化应用,对于提高已有太阳能集热器的利用率、降低太阳能热源温度提高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的迫切需要。通知,减少了建筑能耗,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深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点,提供一太阳能联合复合式循环蓄冷系统,以太阳能热源驱动为主,辅以电压缩机。拥有制冷模式(一)、制冷模式(二)、制冷模式(三),这3种模式能实现不同太阳能热源温度的高效利用,并用户满足全天候制冷。
[0005]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6]一种太阳能联合复合式循环蓄冷系统,包括发生器,发生器的管侧与太阳能集热装置连通,发生器的壳侧通过换热装置与吸收器的壳侧连通,冷凝器的管侧、吸收器的管侦I冷源和冷却水循环泵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环形的冷却回路,冷凝器的壳侧与节流阀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节流阀的第二连接端分别通过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与蒸发器的壳侧和蓄冷箱的管侧第一连接端连接,蓄冷箱的管侧第二连接端和蒸发器的壳侧均与反馈通道的第一连接端连通,反馈通道第二连接端与吸收器的壳侧连通,反馈通道第二连接端还与第三控制阀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三控制阀第二连接端与冷凝器的壳侧连通,第三控制阀第二连接端还通过第二控制阀与发生器的壳侧连通,蒸发器的管侧第一连接端与蓄冷箱的壳侧连通,蒸发器的管侧第一连接端还通过第六控制阀与用户端第一连接端连通,用户端第一连接端还通过第七控制阀与蓄冷箱的壳侧连通,用户端的第二连接端端通过冷媒水循环泵蒸发器的管侧第二连接端连通。
[0007]如上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控制阀、发生器的管侧和热源循环泵。
[0008]如上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溶液热交换器,发生器壳侧依次通过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一换热通道和减压阀与吸收器的壳侧连通,发生器壳侧还依次通过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和工质泵与吸收器的壳侧连通。
[0009]如上所述的反馈通道包括并联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上串联设置有第八控制阀,第二通道上串联有压缩机和第九控制阀。
[0010]本申请的系统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在同一套系统中可利用吸收式、吸收压缩式和电压缩式四种方式供冷或蓄冷。
[0011]供冷模式(一):当太阳能热量充沛,热源温度较高时,通过系统控制阀门的控制使其成为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0012]其具体运行方式为:太阳能集热器1、第一控制阀F1、发生器2、热源循环泵B4构成了热源循环回路;发生器2、第二控制阀F2、冷凝器4、节流阀5、蓄冷箱6、第八控制阀F8、吸收器10、减压阀7、工质泵B3和溶液热交换器3构成了混合工质的循环回路;冷源11、循环泵B1、冷凝器4和吸收器10构成了冷源循环回路;用户端12、第七控制阀F7、蓄冷箱6和循环泵B2构成了冷媒水循环回路。这四个循环回路构成了所述制冷模式一。
[0013]供冷模式(二):当时太阳辐射条件一般,或者间或有阴的时候。太阳能热源温度不足以单独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因此系统采取了吸收压缩复合式循环。
[0014]其具体运行模式为:太阳能集热器1、第一控制阀F1、发生器2、热源循环泵B4构成了热源循环回路;发生器2、第二控制阀F2、冷凝器4、节流阀5、蒸发器8、压缩机9、第九控制阀F9、吸收器10、减压阀7、工质泵B3和溶液热交换器3构成了混合工质的循环回路;冷源11、循环泵B1、冷凝器4和吸收器10构成了冷源循环回路;用户端12、第六控制阀F6、第七控制阀F7、蓄冷箱6、冷凝器8和循环泵B2构成了冷媒水循环回路。这四个循环回路构成了所述制冷方式二。
[0015]供冷模式(三):当太阳辐射极其不足、无太阳或夜间时,系统采取电压缩制冷循环。
[0016]其具体运行方式为:冷凝器4、节流阀5、第四控制阀F4、第五控制阀F5、蓄冷箱5、蒸发器8、压缩机9、第九控制阀F9、第三控制阀F3构成制冷工质循环回路;冷源11、循环泵B1、冷凝器4构成了冷源循环回路;用户端12、第六控制阀F6、蓄冷箱6、冷凝器8和循环泵B2构成了冷媒水循环回路。
[0017]供冷模式(四):当蓄冷箱冷量充足,而无太阳能时。系统采用蓄冷箱供冷。
[0018]其具体运行方式为:用户端12、第七控制阀F7、蓄冷箱6和循环泵B2构成了冷媒水循环回路。
[0019]本实用新型使用同一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蓄冷箱、节流阀、减压阀和溶液热交换器将纯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太阳能驱动的吸收压缩复合式制冷、电压缩式制冷和蓄冷空调耦合在一起。四种供冷模式能满足太阳能热源从高到底以及无太阳能时高效能源利用和错峰用电。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系统为全天候复合型制冷系统,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同时也可以错峰用电,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系统公用同一套设备,根据太阳能资源和蓄冷情况切换工况,系统结构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太阳能利用的间歇性和不可靠性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太阳能联合复合式循环蓄冷系统总流程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分别为:1-太阳能集热器;2-发生器;3-溶液热交换器;4-冷凝器;5-节流阀;6_蓄冷箱;7_减压阀;8_蒸发器;9_压缩机;10_吸收器;11_冷源;12_用户端;B1-冷却水循环泵;B2-冷媒水循环泵;B3-工质泵;B4-热源循环泵;F1?F9-第一控制阀?第九控制阀。
[0024]本实用新型中壳侧包括壳体,管侧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连通管。
[0025]图2为供冷模式一示意图;
[0026]图3为供冷模式二示意图;
[0027]图4为供冷模式三示意图;
[0028]图5为供冷模式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0]一种太阳能联合复合式循环蓄冷系统,包括发生器2,发生器2的管侧与太阳能集热装置连通,发生器2的壳侧通过换热装置与吸收器10的壳侧连通,冷凝器4的管侧、吸收器10的管侧、冷源11和冷却水循环泵BI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环形的冷却回路,冷凝器4的壳侧与节流阀5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节流阀5的第二连接端分别通过第四控制阀F4和第五控制阀F5与蒸发器8的壳侧和蓄冷箱6的管侧第一连接端连接,蓄冷箱6的管侧第二连接端和蒸发器8的壳侧均与反馈通道的第一连接端连通,反馈通道第二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