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744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秸秆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使用气体为燃料的炉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生物质 秸秆为气体原料制成气体并能作为炉具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利用生物质秸秆或者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成可燃气体,并利用该气 体燃烧加热的炉具或者装置有好多种。但是,这些炉具或者装置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其不足 之处是可燃气体在这些炉具或者装置的炉膛中由秸秆转化来的过程中易经物料的入料口 外泄,其外泄烟气中的烟油较多污染环境、并浪费能源、还使得该炉具或者装置的制气工作 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秸秆气化炉。该秸秆气化炉能使秸秆在其炉膛中转 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中不经物料的入料口外泄,既不浪费能源、又减少烟油对环境的污染、 还使得该炉具的制气工作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1、降湿净化器2、净化桶4与气化灶具5,并且,炉体 1的排气口 102与降湿净化器2的吸入口 201用输气管道联结,净化桶4的排气口 402与气 化灶具5的吸入口 501用输气管道联结;其降湿净化器2的上部的圆柱形桶身209的侧表 面上设置有溢流口 214,降湿净化器2的下部的锥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排污口 216,降湿净 化器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213,降湿净化器2内溢流口 214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 水7,其吸入口 2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211的下端口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同时,净 化桶4上部的圆柱形桶身409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溢流口 414,净化桶4的下部的锥体的底 平面上设置有排污口 416,净化桶4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413和排气口 423,净化桶4内溢 流口 414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水7,其净化桶4的吸入口 4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411 的下端口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其特点是所述降湿净化器2与净化桶4之间设置 有抽气装置3,并且,抽气装置3的吸入口 301与降湿净化器2的排气口 202之间用输气管 道联结,抽气装置3的排出口与净化桶4的吸入口 401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并且,所述炉体1的入料口 101为敞口无盖式结构。并且,所述炉体1的吸烟口 102处可以设置有滤尘装置。并且,所述净化桶4的排气口 402与气化灶具5的进气口 501之间设置有截气阀 801,同时,在排气口 402与截气阀801之间联结的输气管道上还联结有另一输气管道8, 该另一输气管道8延伸的终端设置有储汽罐6,并且在该另一输气管道8上设置有截气阀 802。而且,在该另一输气管道8上所设截气阀802之前,还可以根据需要并联地设置多 套截气阀801和气化灶具5。[0010]并且,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抽气装置3为抽气泵,或者抽气装置3为液体泵,或者抽 气装置3为风机。本实用新型一种秸秆气化炉,备用状态时,其降湿净化器2、将通过进水阀203向降湿净化器2的腔体内补充的自来水7,其水 位应当限制在溢流口 214位置处。当水位高于溢流口 214位置时,打开溢流阀805排放之; 当水位低于溢流口 214位置时,打开进水阀203补充之;使用生产状态时,进水阀203、溢流阀 805均关闭之。其排污阀804除排出降湿净化器2腔体内的液体需打开时,均为关闭状态。其净化桶4、将通过进水阀403向净化桶4的腔体内补充的自来水7,其水位应当 限制在溢流口 414位置处。当水位高于溢流口 414位置时,打开溢流阀806排放之;当水位 低于溢流口 414位置时,打开进水阀403补充之;使用生产状态时,进水阀403、溢流阀806 均关闭之。其排污阀807除排出净化桶4腔体内的液体需打开时,均为关闭状态。使用时,先在炉体1的炉膛18内的炉蓖106上放置20厘米左右厚的草木灰,然 后选适量易燃物料点燃,并置于炉膛18内的草木灰之上,随后启动抽气装置3,适量抽气 或引风2分钟左右,待易燃物料全部燃着后,及时添加秸秆原料,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秸秆 原料的虚实,同时关闭截气阀801和截气阀802,并且要打开设置在净化桶4顶部的排气阀 4031将不能点燃的初始费气排尽。当不能被点燃使用的初始费气排尽后,要及时关闭排气 阀4031,并要打开截气阀802将合格可燃气体存储于储汽罐6内备用,并可同时打开截气阀 801供应气化灶具5使用。烟气经过降湿净化器2、净化桶4时,其烟油被分离并滞留于自来水中,待排出。使 用期间,可以适时打开炉体1底部设置的底板盖105,将落入炉体1的烟道室120底部的灰 清除掉。使用时或者工作时,该底板盖105,处于封闭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秸秆在其炉膛中转 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中不经物料的入料口外泄,既不浪费能源、又减少了烟油对环境的污 染,还使得该炉具的制气工作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1个和第2个实施例中炉体1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1个和第2个实施例中炉体1的附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1个和第2个实施例中降湿净化器2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1个和第2个实施例中降湿净化器2的附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2个实施例中储汽罐6的主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2个实施例中储汽罐6的附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2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1个和第2个实施例中净化桶4的主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1个和第2个实施例中净化桶4的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8]实施例1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9、图10所示实施例中,一种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1、降湿净化器2、净化桶4与气化灶具5,并且,炉体1 的排气口 102与降湿净化器2的吸入口 201用输气管道联结,净化桶4的排气口 402与气 化灶具5的吸入口 501用输气管道联结;其降湿净化器2的上部的圆柱形桶身209的侧表 面上设置有溢流口 214,降湿净化器2的下部的锥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排污口 216,降湿净 化器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213,降湿净化器2内溢流口 214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水 7,其吸入口 2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211的下端口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同时,净化桶 4上部的圆柱形桶身409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溢流口 414,净化桶4的下部的锥体的底平面上 设置有排污口 416,净化桶4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413和排气口 423,净化桶4内溢流口 414 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水7,其净化桶4的吸入口 4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411的下端口 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其特点是所述降湿净化器2与净化桶4之间设置有风机3, 并且,风机3的吸入口 301与降湿净化器2的排气口 202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风机3的排 出口与净化桶4的吸入口 401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并且,所述净化桶4的排气口 402与气化灶具5的进气口 501之间设置有截气阀 801,同时,在排气口 402与截气阀801之间联结的输气管道上还联结有另一输气管道8,该 另一输气管道8上所设截气阀802之前,还并联地设置有另一套截气阀801和气化灶具5。其中,所述炉体1的结构它由一个带斜锥表面110的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9和一 个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4构成的腔体;其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9在上段、带斜锥表面110 在中段、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4在下段;并且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斜锥形状的向下的炉仓 壁107,并在其锥顶端设置有炉蓖106,所述炉仓壁107包围的斜锥形状的腔室为炉膛18 ; 所述炉仓壁107与桶身109、斜锥表面110、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4联合构成的腔室为烟 道室120 ;同时,在其桶身109的中上段部位设置有吸烟口 102 ;所述桶身104底端面设置的 底板盖105是可以打开或者密闭的;所述炉仓壁107与桶身109相连接的上端表面还设置 有端盖108,其端盖108上设置有入料口 101,该入料口 101为常敞开状态。其中,所述降湿净化器2的结构它由一个带斜锥表面210的圆柱体形状的桶身 209和一个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4构成的腔体;其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9在上段、带斜锥 表面210在中段、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4在下段;并且,在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9的上端 设置有端盖,其端盖上设置有吸入口 201、排气口 202、补水口 213,并且,与补水口 213连接 的管道上设置有进水阀203;同时,在其桶身209的中上段部位设置有溢流口 214,并在其与 溢流口 214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溢流阀805 ;所述桶身204底端面设置的底板盖205上设置有排污口 216,并在其与排污口 216 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污阀804。其中,所述净化桶4的结构它由一个带斜锥表面410的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9和 一个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4构成的腔体;其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9在上段、带斜锥表面 410在中段、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4在下段;并且,在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9的上端设置 有端盖,其端盖上设置有吸入口 401、排气口 402、补水口 413和排气口 423,并且,与补水口 413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进水阀403,在与排气口 423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排气阀4031同时, 在其桶身409的中上段部位设置有溢流口 414,并在其与溢流口 414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溢流阀806 ;所述桶身404底端面设置的底板盖405上设置有排污口 416,并在其与排污口 416 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污阀807。本实施例秸秆气化炉,备用状态时,其降湿净化器2、将通过进水阀203向降湿净化器2的腔体内补充的自来水7,其 水位应当限制在溢流口 214位置处。当水位高于溢流口 214位置时,打开溢流阀805排放 之;当水位低于溢流口 214位置时,打开进水阀203补充之;使用生产状态时,进水阀203、 溢流阀805均关闭之。其排污阀804除排出降湿净化器2腔体内的液体需打开时,均为关 闭状态。其净化桶4、将通过进水阀403向净化桶4的腔体内补充的自来水7,其水位应当 限制在溢流口 414位置处。当水位高于溢流口 414位置时,打开溢流阀806排放之;当水位 低于溢流口 414位置时,打开进水阀403补充之;使用生产状态时,进水阀403、溢流阀806 均关闭之。其排污阀807除排出净化桶4腔体内的液体需打开时,均为关闭状态。使用时,先在炉体1的炉膛18内的炉蓖106上放置20厘米左右厚的草木灰,然 后选适量易燃物料点燃,并置于炉膛18内的草木灰之上,随后启动抽气装置3,适量抽气 或引风2分钟左右,待易燃物料全部燃着后,及时添加秸秆原料,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秸秆 原料的虚实,同时关闭截气阀801和截气阀802,并且要打开设置在净化桶4顶部的排气阀 4031将不能点燃的初始费气排尽。当不能被点燃使用的初始费气排尽后,要及时关闭排气 阀4031,并可打开截气阀801供气化灶具5使用。需要清除落入炉体1的烟道室120底部的堆积灰时,首先关闭风机3,然后打开炉 体1底部设置的底板盖105,并清除其堆积灰。底板盖105在工作时,处于封闭状态。实施例2在图8、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9、图10所示实施例中,一种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1、降湿净化器2、净化桶4与气化灶具5,并且,炉体1 的排气口 102与降湿净化器2的吸入口 201用输气管道联结,净化桶4的排气口 402与气 化灶具5的吸入口 501用输气管道联结;其降湿净化器2的上部的圆柱形桶身209的侧表 面上设置有溢流口 214,降湿净化器2的下部的锥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排污口 216,降湿净 化器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213,降湿净化器2内溢流口 214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 水7,其吸入口 2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211的下端口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同时,净 化桶4上部的圆柱形桶身409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溢流口 414,净化桶4的下部的锥体的底 平面上设置有排污口 416,净化桶4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413和排气口 423,净化桶4内溢 流口 414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水7,其净化桶4的吸入口 4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411 的下端口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其特点是所述降湿净化器2与净化桶4之间设置 有液体泵3,并且,液体泵3的吸入口 301与降湿净化器2的排气口 202之间用输气管道联 结,液体泵3的排出口与净化桶4的吸入口 401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并且,所述净化桶4的排气口 402与气化灶具5的进气口 501之间设置有截气阀 801,同时,在排气口 402与截气阀801之间联结的输气管道上还联结有另一输气管道8,同 时,在该另一输气管道8上设置有截气阀802。其截气阀802后延伸的管道终端与储汽罐6 的进气口 601连接。该储汽罐6的顶端设置有安全阀803,该储汽罐6的底端设置有排污阀808 ;其中,所述炉体1的结构它由一个带斜锥表面110的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9和一 个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4构成的腔体;其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9在上段、带斜锥表面110 在中段、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4在下段;并且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斜锥形状的向下的炉仓 壁107,并在其锥顶端设置有炉蓖106,所述炉仓壁107包围的斜锥形状的腔室为炉膛18 ; 所述炉仓壁107与桶身109、斜锥表面110、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104联合构成的腔室为烟 道室120 ;同时,在其桶身109的中上段部位设置有吸烟口 102 ;所述桶身104底端面设置的 底板盖105是可以打开或者密闭的;所述炉仓壁107与桶身109相连接的上端表面还设置 有端盖108,其端盖108上设置有入料口 101,该入料口 101为常敞开状态。其中,所述降湿净化器2的结构它由一个带斜锥表面210的圆柱体形状的桶身 209和一个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4构成的腔体;其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9在上段、带斜锥 表面210在中段、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4在下段;并且,在圆柱体形状的桶身209的上端 设置有端盖,其端盖上设置有吸入口 201、排气口 202、补水口 213,并且,与补水口 213连接 的管道上设置有进水阀203;同时,在其桶身209的中上段部位设置有溢流口 214,并在其与 溢流口 214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溢流阀805 ;所述桶身204底端面设置的底板盖205上设置有排污口 216,并在其与排污口 216 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污阀804。其中,所述净化桶4的结构它由一个带斜锥表面410的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9和 一个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4构成的腔体;其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9在上段、带斜锥表面 410在中段、小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4在下段;并且,在圆柱体形状的桶身409的上端设置 有端盖,其端盖上设置有吸入口 401、排气口 402、补水口 413和排气口 423,并且,与补水口 413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进水阀403,在与排气口 423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排气阀4031同时, 在其桶身409的中上段部位设置有溢流口 414,并在其与溢流口 414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溢 流阀806 ;所述桶身404底端面设置的底板盖405上设置有排污口 416,并在其与排污口 416 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污阀807。其中,所述储汽罐6的结构它由一个圆柱池、自来水9、一个圆柱桶形状的储桶盖 602构成,其圆柱桶形状的储桶盖602设置于圆柱池中,自来水9填充于圆柱桶形状的储桶 盖602与圆柱池之间起密封作用;其圆柱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603和输入燃气的输气管 道8 ;其与排污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排污阀808 ;并且,其输入燃气的输气管道8与进气 口 601连接;所述储桶盖602的上端盖上设置有排气口 606,其与排气口 606连接的管道上 设置有安全阀803。本实施例秸秆气化炉,备用状态时,其降湿净化器2、将通过进水阀203向降湿净化器2的腔体内补充的自来水7,其 水位应当限制在溢流口 214位置处。当水位高于溢流口 214位置时,打开溢流阀805排放 之;当水位低于溢流口 214位置时,打开进水阀203补充之;使用生产状态时,进水阀203、 溢流阀805均关闭之。其排污阀804除排出降湿净化器2腔体内的液体需打开时,均为关 闭状态。其净化桶4、将通过进水阀403向净化桶4的腔体内补充的自来水7,其水位应当限制在溢流口 414位置处。当水位高于溢流口 414位置时,打开溢流阀806排放之;当水位 低于溢流口 414位置时,打开进水阀403补充之;使用生产状态时,进水阀403、溢流阀806 均关闭之。其排污阀807除排出净化桶4腔体内的液体需打开时,均为关闭状态。使用时,先在炉体1的炉膛18内的炉蓖106上放置20厘米左右厚的草木灰,然 后选适量易燃物料点燃,并置于炉膛18内的草木灰之上,随后启动抽气装置3,适量抽气 或引风2分钟左右,待易燃物料全部燃着后,及时添加秸秆原料,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秸秆 原料的虚实,同时关闭截气阀801和截气阀802,并且要打开设置在净化桶4顶部的排气阀 4031将不能点燃的初始费气排尽。当不能被点燃使用的初始费气排尽后,要及时关闭排气 阀4031,并可打开截气阀801供气化灶具5使用。并且打开截气阀802将合格可燃气体存 储于储汽罐6内备用,需要清除落入炉体1的烟道室120底部的堆积灰时,首先关闭风机3,然后打开炉 体1底部设置的底板盖105,并清除其堆积灰。底板盖105在工作时,处于封闭状态。
权利要求一种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1)、降湿净化器(2)、净化桶(4)与气化灶具(5),并且,炉体(1)的排气口(102)与降湿净化器(2)的吸入口(201)用输气管道联结,净化桶(4)的排气口(402)与气化灶具(5)的吸入口(501)用输气管道联结;其降湿净化器(2)的上部的圆柱形桶身(209)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溢流口(214),降湿净化器(2)的下部的锥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排污口(216),降湿净化器(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13),降湿净化器(2)内溢流口(214)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水(7),其吸入口(2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211)的下端口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同时,净化桶(4)上部的圆柱形桶身(409)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溢流口(414),净化桶(4)的下部的锥体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排污口(416),净化桶(4)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413)和排气口(423),净化桶(4)内溢流口(414)位置以下的腔体内注有自来水(7),其净化桶(4)的吸入口(401)处设置的输气管道(411)的下端口伸入到腔体内自来水的深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湿净化器(2)与净化桶(4)之间设置有抽气装置(3),并且,抽气装置(3)的吸入口(301)与降湿净化器(2)的排气口(202)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抽气装置(3)的排出口与净化桶(4)的吸入口(401)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入料口(101) 为敞口无盖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桶(4)的排气口 (402)与气化灶具(5)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截气阀(801),同时,在排气口(402)与截气阀 (801)之间联结的输气管道上还联结有另一输气管道,该另一输气管道延伸的终端设置有 储汽罐(6),并且在该另一输气管道上设置有截气阀(80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3)为 抽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3)为液体泵。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3)为 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汽化炉。属于使用气体为燃料的炉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生物质秸秆为气体原料制成气体并能作为炉具使用的装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可燃气体在炉膛中由秸秆转化来的过程中易经物料的入料口外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使其秸秆在炉膛中点燃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中不经物料的入料口外泄,既不浪费能源,又不污染环境,还使得该炉具的制气工作效率提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降湿净化器(2)与净化桶(4)之间设置有抽气装置(3),抽气装置(3)的吸入口(301)与降湿净化器(2)的排气口(202)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抽气装置(3)的排出口与净化桶(4)的吸入口(401)之间用输气管道联结。
文档编号F24C3/00GK201680435SQ20102019541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4日
发明者冯铁亮, 薛建东 申请人:薛建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