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7892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特别是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风扇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市场上有一种空 调电扇,其原理是用人工冰将水冷却,然后通过传递方式将该冷水传递至风扇供风口,使风 扇吹出的风带有冷意。但该空调式风扇使用不方便,需要用人工方法制造冰块,而且只能致 冷不能致热。另外市场上有一种取暖器,它通过通电使陶瓷发热盘发热送暖,但其没有风扇 和致冷功能。此外现在的风扇因其功能局限只能在夏天使用,其他时间空闲,使用效率不 尚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热风扇,该风扇能根据需要提供 冷风或热风。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热风扇,它包括风扇体,风扇体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热装置和第一热交换装置, 半导体制冷/热装置第一端面产生的冷或热传递给第一热交换装置,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 在风扇体的风路上。上述方案中,风扇体上设有双向电源开关,半导体制冷/热装置由双向电源开关 控制。上述方案中,第一热交换装置包括网状散热片和散热片底座,网状散热片设置在 散热片底座上,散热片底座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第一端面连接,网状散热片设置在风扇 体的风路上。上述方案中,第一热交换装置包括管道、第一水泵、布水管和开口向上的桶体;布 水管水平设置在桶体的上方,管道的下端设置在桶体内,管道的上端与布水管联通;桶体外 壁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第一端面连接,布水管形成的水帘处于风扇体的风路上,第一水 泵设置在管道上。上述方案中,第一热交换装置还包括吸水的纤维网,纤维网设置在布水管的下方 并处于风扇体的风路上。上述方案中,冷热风扇还包括第二热交换装置,制冷/热装置第二端面产生的热 或冷传递给第二热交换装置。上述方案中,第二热交换装置包括散热片和吹向散热片的风机,散热片与半导体 制冷/热装置第二端面连接。上述方案中,第二热交换装置包括管路、第二水泵、散热管和水箱,散热管与半导 体制冷/热装置第二端面接触,散热管两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水箱联通,第二水泵设置在管 路上。[0013]上述方案中,第二热交换装置设置在风扇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半导体制冷/热装置通电时,它一端为冷端,另一端为 热端,半导体制冷/热装置第一端面产生的冷或热传递给第一热交换装置,第一热交换装 置设置在风扇体的风路上,与空气热交换,将半导体制冷/热装置产生的冷或热随风吹出, 达到提供冷风或热风的目的。另外,半导体制冷/热装置通电时,它一端为冷端,另一端为热端,输送的电源由 双向电源开关控制,即双向电源开关提供正极和负极的转换,确定半导体制冷/热装置的 冷端和热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热交换装置,可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第二端面产生的热 或冷进行交换,提高热工作效率。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_风扇体,2-半导体制冷/热装置,3-第二热交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装 置,5-散热片,6-风机、7-水箱,8-管路,9-双向电源开关,10-直流电源、11-散热管、12-桶 体、13-管道、14-第一水泵、15-布水管、16-网状散热片、17-散热片底座、18-扇叶、19-纤 维网、20-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冷热风扇实施例1,它为轴流风扇,它包括风扇体1,风 扇体1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二热交换装置3和第一热交换装置4,半导体制冷 /热装置2第一端面产生的冷或热传递给第一热交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装置4设置在风扇 体1的风路上。扇叶18为轴流风扇扇叶。第一热交换装置4包括网状散热片16和散热片底座17,网状散热片16设置在散 热片底座17上,散热片底座17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一端面连接,网状散热片16设 置在扇叶18前方,即网状散热片设置在风扇的出风口处。网状散热片16和散热片底座17 由铜制成。风扇体1设有双向电源开关9,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的开关、直流电源10的正负 极转换由双向电源开关9控制。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二端面产生的热或冷传递给第二热交换装置3,第二热交 换装置3包括散热片5和吹向散热片5的风机6,散热片5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二端 面连接。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冷热风扇实施例2,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第二热交换装置3包括管路8、第二水泵20、散热管11和水箱7,散热管11与半导体制冷/ 热装置2第二端面接触,散热管11两端分别通过管路8与水箱7联通,形成循环水路,第二水泵20设置在管路8上,循环水路由第二水泵20驱动。另外,可在水箱7中加入香料,可 利用扇冷风时的散热温度形成香熏效果。网状散 热片16设置在扇叶18后方,即网状散热片设置在风扇的进风口处。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冷热风扇实施例3,它为贯流风扇,它的第一热交换装置 4包括管道13、第一水泵14、布水管15和开口向上的桶体12 ;布水管15水平设置在桶体12 的上方,管道13的下端设置在桶体12内,管道13的上端与布水管15联通;桶体12外壁与 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一端面连接,布水管15形成的水帘处于风扇体1的风路上,第一 水泵14设置在管道13上,第一水泵14将桶体12中的水输入布水管15。第一热交换装置4还包括吸水的纤维网19,纤维网19设置在布水管15的下方并 处于风扇体1的风路上。使用时,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使桶体12中的水致冷或致热,致冷或致热的水通 过第一水泵14、管道13、布水管15形成布水系统将致冷或致热后的水均勻地喷洒在置于风 扇进风口前的纤维网上,纤维网为用吸水材质(如纸质材料或棉质材料)制成的蜂窝状的 层状物,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吸水、通风性能和过滤功能,质地结实,耐水浸泡,不变形,不 腐蚀。制冷或制热时,空气被旋转的扇叶抽吸穿过纤维网时进行热量交换,再通过扇叶 吹出。本实施例2还可附加电子制氧、负离子发生器等,使本电扇具有综合保健功能。
权利要求冷热风扇,它包括风扇体(1),其特征在于风扇体(1)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和第一热交换装置(4),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一端面产生的冷或热传递给第一热交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装置(4)设置在风扇体(1)的风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风扇体(1)上设有双向电源开关(9), 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由双向电源开关(9)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装置(4)包括网状散热 片(16)和散热片底座(17),网状散热片(16)设置在散热片底座(17)上,散热片底座(17) 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一端面连接,网状散热片(16)设置在风扇体(1)的风路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装置(4)包括管道 (13)、第一水泵(14)、布水管(15)和开口向上的桶体(12);布水管(15)水平设置在桶体 (12)的上方,管道(13)的下端设置在桶体(12)内,管道(13)的上端与布水管(15)联通; 桶体(12)外壁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一端面连接,布水管(15)形成的水帘处于风 扇体(1)的风路上,第一水泵(14)设置在管道(13)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装置(4)还包括吸水的纤 维网(19),纤维网(19)设置在布水管(15)的下方并处于风扇体(1)的风路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热交换装置(3),制 冷/热装置(2)第二端面产生的热或冷传递给第二热交换装置(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二热交换装置(3)包括散热片(5)和 吹向散热片(5)的风机(6),散热片(5)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二端面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二热交换装置(3)包括管路(8)、第 二水泵(20)、散热管(11)和水箱(7),散热管(11)与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二端面接 触,散热管(11)两端分别通过管路(8)与水箱(7)联通,第二水泵(20)设置在管路(8)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二热交换装置(3)设置在风扇的底 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风扇,它包括风扇体(1),风扇体(1)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和第一热交换装置(4),半导体制冷/热装置(2)第一端面产生的冷或热传递给第一热交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装置(4)设置在风扇体(1)的风路上。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需要提供冷风或热风。
文档编号F24F5/00GK201740136SQ20102021132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
发明者冯玉珠, 毛柏力 申请人:武汉市天下春商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