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788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即热式电热水器发热体主要由发热管、水道板和外壳组成,发热管和水道板的固 定一般采用固定柱,由于水道板内部具有水道,故固定柱一般设在水道板的四个角上。但由 于水压大、发热管发热量大且水道板一般由塑料制成,仅在水道板的四角设置固定柱,长时 间工作时对发热管的固定力不够,水道板长期受热或紧固易变形,会造成发热管与水道板 连接不紧密而产生透水的情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发热体固定牢固的电热水器发热 体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有发热管的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以及 连接所述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的四角、对所述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起固紧作用的四个固定 柱,其中在所述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的中间部位还各设有两个固定孔,在所述上水道板与 下水道板中间部位相互对应的两个固定孔内,还分别设有两个连接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的 固定柱。上水道板上的各固定孔贯穿上水道板,下水道板上的各固定孔贯穿下水道板。上 水道板的上固定孔与下水道板上的固定孔相互垂直对应,固定柱分别穿过上下对应的固定 孔固定上下水道板,固定柱穿过水道板后可以通过螺帽固定。固定后的固定柱与固定在上、 下水道板间的发热管相平行。本实用新型在上水道板的中间部位新增两个固定孔,在下水道板的对应上水道板 的中间部位也新增两个固定孔,这两个固定孔内的固定柱在进一步固定发热体的同时还可 以防止水道板变形,使发热体更加牢固。各固定柱一般采用外套高温隔热管的金属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发热体内部接近中央位置新设两个固定柱,在防止水道板形变的同 时使发热体更加牢固,减少发热管与水道板之间的透水,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年限,而且使加 热体的各部件在长途运输中不易脱落。

图1是电热水器发热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水道板,2-下水道板,3-加热管,4,8,9-固定柱,5,6,7-固定孔,10-外tJXi O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电热水器发热体主体结构由10根加热管3和固定在10根加热管3两 端的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组成,在加热管3和水道板外包有外壳10。在上、下水道板的 四角均设有与水道板内部的水道不相通的四个固定孔5,在上、下水道板的中间位置还设有 与水道板内部的水道不相通的固定孔6和7。在上、下水道板相对应的六组固定孔内均穿有 固定柱,固定柱采用外套高温隔热管的金属柱,在金属柱的两端设有螺纹或其他固定结构, 固定柱的贯穿水道板后采用螺帽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将加热体紧固。
权利要求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有发热管(3)的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以及连接所述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的四角、对所述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起固紧作用的四个固定柱(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的中间部位还各设有两个固定孔(6,7),在所述上水道板(1)与下水道板(2)中间部位相互对应的两个固定孔(6,7)内,还分别设有两个连接上水道板(1)和下水道板(2)的固定柱(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道板(1)上 的各固定孔贯穿上水道板(1),下水道板(2)上的各固定孔贯穿下水道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固定柱为外套 高温隔热管的金属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有发热管的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的四角、对所述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起固紧作用的四个固定柱,其中在所述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的中间部位还各设有两个固定孔,在所述上水道板与下水道板中间部位相互对应的两个固定孔内,还分别设有两个连接上水道板和下水道板的固定柱。本实用新型在发热体内部接近中央位置新设两个固定柱,在防止水道板形变的同时使发热体更加牢固,减少发热管与水道板之间的透水,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年限,而且使加热体的各部件在长途运输中不易脱落。
文档编号F24H9/18GK201706704SQ20102021113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丁力中 申请人:江苏熙友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