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988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0979258Y中公开了一种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包括室外 机系统及室内机系统,室外机系统包括有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低压罐、室外机电子膨胀 阀、高压管、中压管、低压管以及分别设置在相应管路上截断电磁阀,室内机系统包括有若 干室内机、三通切换装置和节流部件,其中,压缩机的冷媒出口分别通过截断电磁阀及高压 管与三通切换装置的A 口连接及通过四通阀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室外机电子膨胀 阀、截断电磁阀、中压管及节流部件与室内机的一端连接,三通切换装置的B 口与室内机的 另一端连接,三通切换装置的C 口通过低压管及其截断电磁阀分别与低压罐及四通阀连 接,低压罐与压缩机的冷媒进口连接。该系统比普通多联机空调系统增加了高压气管管路, 室内侧与室外侧通过三根管进行连接;该系统除了能实现普通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 热功能,还可以实现同时制冷制热功能,将原本需要排放到室外的热量回收到需要制热的 地区,环保又节能;但是,由于其以空气作为室外机换热器的冷热源而造成安装有一定限 制,只能安装在楼顶或地面或楼层阳台等通风的地方,并且存在体积大噪音大、低温制热效 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环保节能、安装方便、性能可靠的水源 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 阀、室外换热器、水泵、储水箱,以及一个以上的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分歧管和电磁阀; 压缩机通过四通阀、电子膨胀阀、分歧管、电磁阀,与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形成连接回 路,其结构特征是所述三通阀为两个以上;其中第一四通阀的al端与第二四通阀的a2端并联,并与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连 接;第一四通阀的cl端依次与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高压液管、第一分歧管的il端 连接;第一分歧管的el端依次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的gl端连接,第一分歧 管的Π端依次与第三电子膨胀阀、第二室内换热器的g2端连接;第一四通阀的bl端与第二四通阀的1^2端并联后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的回流口连 接,第一四通阀的dl端通过低压气管与第二分歧管的i2端连接;第二分歧管的e2端依次 与第一电磁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的hi端连接,第二分歧管的f2端依次与第三电磁阀、第二 室内换热器的h2端连接,第二四通阀的d2端口与压缩机的回流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c2端通过高压气管与第三分歧管的i3端连接;第三分歧管的e3端 依次与第二电磁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的hi端连接,第三分歧管的f3端依次与第四电磁阀、 第二室内换热器的h2端连接。
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储水箱、水泵形成连接回路。本发明通过设置更多的分歧管,可以连接更多的室内换热器。本发明将水源热泵技术和三管式多联机热泵空调技术结合起来,以水作为冷热 源,与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用水源代替空气源有诸多优势,第一,由于水的热容量大,换热 效果好,其制冷制热效果均高于风冷热泵机组;第二,机组结构紧凑,体积减小;第三,安装 方便,无需限制安装在楼顶或地面或楼层阳台等通风地方;第四,可安装于室内,减少冷媒 配管长度和高度,有效降低系统能力衰减;第五,制热时不需要除霜运行和不受室外气温影 响。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压缩机,3为室外热换器,9为高压液管,10为低压气管,11为高压气管, 12为水泵,13为储水箱,21为第一四通阀,22为第二四通阀,41为第一电子膨胀阀,42为第 二电子膨胀阀,43为第三电子膨胀阀,51为第一电磁阀,52为第二电磁阀,53为第三电磁 阀,54为第四电磁阀,61为第一室内换热器,62为第二室内换热器,81为第一分歧管,82为 第二分歧管,83为第三分歧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室外 换热器3、水泵12、储水箱13,以及一个以上的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分歧管和电磁阀; 压缩机1通过四通阀、电子膨胀阀、分歧管、电磁阀,与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形成连接 回路,本实施例采用的四通阀为两个以上;其中第一四通阀21的al端与第二四通阀22的a2端并联,并与压缩机1的冷媒 出口连接;第一四通阀21的cl端依次与室外换热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41、高压液管9、第 一分歧管81的il端连接;第一分歧管81的el端依次与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一室内换热 器61的gl端连接,第一分歧管81的fl端依次与第三电子膨胀阀43、第二室内换热器62 的g2端连接;第一四通阀21的bl端与第二四通阀22的1^2端并联后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1的 回流口连接,第一四通阀21的dl端通过低压气管10与第二分歧管82的i2端连接;第二 分歧管82的e2端依次与第一电磁阀51、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hi端连接,第二分歧管82 的f2端依次与第三电磁阀53、第二室内换热器62的h2端连接,第二四通阀22的d2端口 与压缩机1的回流口连接。第二四通阀22的c2端通过高压气管11与第三分歧管83的i3端连接;第三分歧 管83的e3端依次与第二电磁阀52、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hi端连接,第三分歧管83的f3 端依次与第四电磁阀M、第二室内换热器62的h2端连接。室外换热器3与储水箱13、水泵12形成水源换热循环回路。储水箱13包括可提 供合适水源储存的设备或系统。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第一电磁阀51、第二电磁阀52、第三电磁阀53、第四电磁阀M的导通或关闭,以及控制第一四通阀21、第二四通阀22的阀门接通状态, 从而切换压缩机1与室外热换器3、第一室内换热器61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62的连通状 况,使整个空调系统的第一室内换热器61、第二室内换热器62处于纯制冷模式或者纯制热 模式,或者使第一室内换热器61、第二室内换热器62同时实现制冷制热模式,其运行工况 如下1)室内热换器纯制冷模式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第二电磁阀52、第四电磁阀M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电磁阀51、 第三电磁阀53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四通阀21的al端与cl端接通,第二四通阀22的a2端 与d2端接通。此时,室外换热机3作为冷凝器,第一室内换热器61、第二室内换热器62作 为蒸发器。冷媒从压缩机1的冷媒出口通向第一四通阀21,经过其al到cl端口后进入室 外换热机3 ;冷媒经过冷凝后依次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41、高压液管9,并进入第一分歧管 81的il端,冷媒被第一分歧管81的el端、fl端分流后分别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三 电子膨胀阀43,并分别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gl端、第二室内换热器62的g2端;冷媒 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61、第二室内换热器62蒸发后,从两者的hi端、h2端回流,分别经过 第一电磁阀51、第三电磁阀53后通向第二分歧管82的e2端、f2端,冷媒经第二分歧管82 汇流后,从其i2端进入低压气管10,从而回流到压缩机1内。通过电控装置调节第一电子 膨胀阀41、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三电子膨胀阀43的开度,调节整个系统制冷的强弱。2)室内热换器纯制热模式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第一电磁阀51、第三电磁阀53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52、 第四电磁阀M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四通阀22的a2端与c2端接通,第一四通阀21的cl端 与dl端接通。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61、第二室内换热器62作为冷凝器,室外换热机3作 为蒸发器。冷媒从压缩机1的冷媒出口通向第二四通阀22,经过其a2到c2端口后依次进 入高压气管11、第三分歧管83的i3端,冷媒被第三分歧管83的e3端、f3端分流后后分别 通过第二电磁阀52、第四电磁阀M,并分别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hi端、第二室内换热 器62的h2端;冷媒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61、第二室内换热器62冷凝后,从两者的gl端、g2 端回流,分别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三电子膨胀阀43后通向第一分歧管81 1端、 fl端,冷媒经第一分歧管81汇流后,从其il端进入高压液管9,再通过室外换热器3的蒸 发后进入第一四通阀21,经过其c 1端到dl端后回流到压缩1内。通过电控装置调节第一 电子膨胀阀41、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三电子膨胀阀43的开度,调节整个系统制热的强弱。3)第一室内换热器61制冷、第二室内换热器62制热模式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第一电磁阀51、第四电磁阀M处于导通状态,第二电磁阀52、 第三电磁阀53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四通阀21、第二四通阀22的阀门按需调节其接通状态。第一种情况部分冷媒从压缩机1的冷媒出口通向第一四通阀21,第一四通阀21 先接通其al到cl端口,冷媒由此进入室外换热机3 ;冷媒经过冷凝后依次通过第一电子膨 胀阀41、高压液管9,并进入第一分歧管81的el端;另一部分冷媒通向第二四通阀22,第 二四通阀22先接通其a2到c2端口,冷媒由此通过高压气管11、第三分歧管83的d3端、 f3和电磁阀M进入室内换热机62冷凝换热,冷媒冷凝后经过电子膨胀阀43、到达第一分 歧管81的fl端;两路冷媒在第一分歧管81的il端汇合,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42进入第 一室内换热器61的gl端;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蒸发后,由其hi端依次通过第一电磁阀51、第二分歧管82的e2端,再从其i2端进入低压气管10,然后回流至压缩机1继续压缩。第二种情况冷媒从压缩机1的冷媒出口通向第二四通阀22,第二四通阀22先接 通其a2到c2端口,冷媒由此通过高压气管11、第三分歧管83的i3端、通过其f3端流至 第四电磁阀54,并进入室内换热机62冷凝换热,冷媒冷凝后经过电子膨胀阀43、进入第一 分歧管81的fl端到达其il端;此时一部分冷媒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42并进入第一室内 换热器61的gl端;冷媒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蒸发后,由其hi端依次通过第一电磁阀 51、第二分歧管82的e2端,再从其i2端进入低压气管10 ;另一部分冷媒依次通过高压液 管9、第一电子膨胀阀41进入室外换热机3蒸发换热、蒸发后的冷媒经过第一四通阀21的 cl端到dl端返回压缩机1,并与低压气管10的冷媒汇合从压缩机1的回流口进入压缩机 1继续压缩。本发明的系统开机运行时,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水泵12的开启,使储水箱13的水源 与室外换热器3进行循环换热,及时回收室外换热器3所产生的热量,节约能源。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室外换热器 (3)、水泵(12)、储水箱(13),以及一个以上的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分歧管和电磁阀; 压缩机(1)通过四通阀、电子膨胀阀、分歧管、电磁阀,与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形成 连接回路,其特征是所述三通阀为两个以上;其中第一四通阀的al端与第二四通阀02)的a2端并联,并与压缩机(1)的冷 媒出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cl端依次与室外换热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41)、高压 液管(9)、第一分歧管(81)的il端连接;第一分歧管(81)的el端依次与第二电子膨胀阀(42)、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gl端连接,第一分歧管(81)的fl端依次与第三电子膨胀阀(43)、第二室内换热器(6 的g2端连接;第一四通阀的bl端与第二四通阀02)的1^2端并联后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1) 的回流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dl端通过低压气管(10)与第二分歧管(82)的i2端连 接;第二分歧管(8 的e2端依次与第一电磁阀(51)、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hi端连接, 第二分歧管(8 的f2端依次与第三电磁阀(53)、第二室内换热器(6 的h2端连接,第 二四通阀02)的d2端口与压缩机(1)的回流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 二四通阀0 的c2端通过高压气管(11)与第三分歧管(8 的i3端连接;第三分歧管 (83)的e3端依次与第二电磁阀(52)、第一室内换热器(61)的hi端连接,第三分歧管(83) 的f3端依次与第四电磁阀(M)、第二室内换热器(6 的h2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 室外换热器(3)与储水箱(13)、水泵(1 形成连接回路。
全文摘要
一种水源热泵三管式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水泵、储水箱,以及一个以上的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分歧管和电磁阀;压缩机通过四通阀、电子膨胀阀、分歧管、电磁阀,与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形成连接回路,所述四通阀为两个以上。四通阀的一个侧边连接管通过毛细管与回气管连接,当排气管与该侧边连接管导通时起到截断排气的作用。本发明通过设置更多的分歧管,可以连接更多的室内换热器。将水源热泵技术和三管式多联机热泵空调技术结合起来,以水作为冷热源,与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机组结构紧凑,体积减小;安装方便,可安装于室内,减少冷媒配管长度和高度,有效降低系统能力衰减。
文档编号F24F1/00GK102109203SQ20111006228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张光鹏, 林铖志, 梁伯启, 许永锋, 阎晓楼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