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209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降温制冷设备已经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空调的大范围应用,给人们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据统计,每年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我国的用电负荷也会随之上升,每年夏季都会出现供电紧张的状况,其中大部分用电负荷的增加都是由于大量使用空调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也是空调大范围使用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目前全球的温室效应已成逐年增长的趋势;另外,由于开启空调后室内通风条件较差,大大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人们长期生活在开有空调的房间内,患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建筑物控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节能又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物控温
直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所述建筑物控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第一水管及第二水管、安装在室内的第三水管及安装于第一水管上的循环泵,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管相贯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相贯通,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的外侧均包覆有保温层,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设有盖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建筑物控温装置,不但有利于节能,还有利于人体健康。


图1为建筑物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室外水管,10、第一水管,100、建筑物控温装置,11、第二水管,101、110、 盖子,2、室内水管,3、循环泵,4、电缆,5、控制开关,6、地面,7、保温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100,其包括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第一水管10 及第二水管11、安装在室内的第三水管及安装于第一水管上的循环泵3,所述循环泵3与电缆4连接,电缆4与建筑物内的控制开关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管10及第二水管11均安装于室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管10及第二水管11也可以安装于室内。所述第三水管2的一端与第一水管10相贯通,所述第三水管2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11相贯通,所述第一水管10与第二水管11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水管10与第二水管11的外侧均包覆有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 的设置可使第一、第二水管内的水保温,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设有盖子101、110。
使用时,分别将第一、第二水管上方的盖子101、110打开,将水灌入第一、第二水管中,灌水结束后,所述第一水管中的水位与第二水管中的水位齐平,这样就没有压差,能够节能,接着将盖子101、110关闭,再将控制开关5打开,使循环泵3运转,然后使第一、第二水管中的水循环流动,因地下“恒温层”,温度一般稳定在18度左右,当管内的水流入地底下时,所述管内的水与恒温土壤进行热交换,进行热交换后的水通过循环泵3又流入室内水管内,然后室内水管2内的水又流下地底下,以此循环往复,从而使建筑物室内的温度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保持在人体较舒适的范围内,该种建筑物控温装置100不但有利于节能,还有利于人体健康。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控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第一水管及第二水管、安装在室内的第三水管及安装于第一水管上的循环泵,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管相贯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相贯通,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的外侧均包覆有保温层,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设有盖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与电缆连接,电缆与建筑物内的控制开关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控温装置,所述建筑物控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第一水管及第二水管、安装在室内的第三水管及安装于第一水管上的循环泵,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管相贯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管相贯通,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的外侧均包覆有保温层,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设有盖子,该种建筑物控温装置不但有利于节能,还有利于人体健康。
文档编号F24F5/00GK102331051SQ2011102081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唐建业 申请人:江苏第一金合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