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加热炉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1207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加热炉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炉内可燃气体监测装置,具体地是涉及长距离输油管道燃气原油加热炉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原油的长距离输送是通过加压、加热输送,其中加热设备采用高效式加热炉, 在运行中经常发现,加热炉点火瞬间炉膛内有或轻或重的爆破声。其原因是点火前炉膛内有残存的可燃气体,其浓度极有可能在爆炸极限之内,遇明火发生爆炸。停炉时间的长短, 积存燃气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爆炸强度,对加热炉的本体运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在加热炉点火前自动抽取炉内气体进行检测,保证加热炉安全运行的燃气炉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燃气加热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是吸气管的一端插入炉膛内,另一端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气泵的进气端之间连接有电磁阀,气泵的出气端与可燃气体探测仪连接;可燃气体探测仪的输出端接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入端,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出端分别接加热炉燃烧器的控制端, 以及电磁阀和气泵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吸气管从加热炉看火孔下部的孔中插入炉膛内,沿炉管与炉内壁的弧形上行至炉膛的顶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在加热炉点火前,通过可燃气体探测仪对炉膛内气体进行探测,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探测仪探测的结果来控制加热炉燃烧器,如果存在可燃气体就禁止点火,采取通风将残余气体排出后再允许加热炉点火,同时本发明不影响加热炉的正常运行。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易于操作,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本发明彻底消除了炉膛内有残存的可燃气体,避免了炉膛内发生爆炸这一重大安全隐患,保证了加热炉的安全运行。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维护修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气管路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在炉膛5内插入一吸气管1,吸气管1采用无缝紫铜管,为了不破坏炉体的结构,在加热炉前膛右侧看火孔3的下方开一圆孔,吸气管1的一端从该圆孔中插入炉膛5内,吸气管1沿炉管2与炉内壁4的弧形上行至炉膛5的顶部,吸气管1的另一端为炉膛5的取气源入口。 如图4所示,从炉膛5内引出的吸气管1与冷凝器6连接,冷凝器6通过管路与过滤器7连接,过滤器7通过管路与气泵9的进气端连接,在过滤器7与气泵9之间连接有电磁阀8,气泵9的进气端与可燃气体探测仪10连接,可燃气体探测仪10在市场上有售,可燃气体探测仪10的输出端接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入端,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出端接加热炉燃烧器11的控制端,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出端还与电磁阀8和气泵9的控制端相连接;燃气加热炉每次点炉前,炉膛5内可能存在的可燃混合气体通过吸气管1从炉膛5吸入冷却器6进行冷却,由过滤器7进行过滤,如果温度符合要求,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打开电磁阀8,混合气体用气泵9打入可燃气体探测仪10进行分析检测。如果达不到燃爆条件,PLC将给加热炉燃烧器11 一个指令,允许其进行点火操作,从而避免了含有天然气的混合气体进行炉膛,引起点火时发生爆炸。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加热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是吸气管(1)的一端插入炉膛 (5 )内,另一端与冷凝器(6 )连接,冷凝器(6 )通过管路与过滤器(7 )连接,过滤器(7 )与气泵(9)的进气端之间连接有电磁阀(8),气泵(9)的出气端与可燃气体探测仪(10)连接;可燃气体探测仪(10)的输出端接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入端,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出端分别接加热炉燃烧器(11)的控制端,以及电磁阀(8)和气泵(9)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加热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气管(1)从加热炉看火孔(3)下部的孔中插入炉膛(5)内,沿炉管(2)与炉内壁(4)的弧形上行至炉膛(5)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燃气加热炉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涉及一种燃气加热炉点炉前自动抽取炉内气体进行可燃气体含量检测报警装置10它主要是解决在燃气加热炉内残存可燃气体,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将吸气管的一端插入炉膛内,另一端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气泵的进气端之间连接有电磁阀,气泵的出气端与可燃气体探测仪连接,可燃气体探测仪的输出端接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入端,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出端分别接加热炉燃烧器,以及电磁阀和气泵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炉点火前对炉内可燃气体进行检测,以保证加热炉的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文档编号F24H9/20GK202092320SQ20112018657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刘卫海, 吴海东, 唐兴, 尚强, 廖达伟, 方孝刚, 李学军, 杨志华, 郭勇, 陈勇, 陈少春, 高巍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