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循环干燥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120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级循环干燥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级干燥设备,特别是可用于干燥水合物的多级空气循环流化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振动流化床对含水的水合物进行干燥。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水合物会脱出部分结晶水,因此,它的干燥较难控制。现有的水合物的干燥是采用大量较低温度的空气在流化床床中一次与物料接触,由于干燥空气只与物料进行一次接触,空气的消耗量很大,能耗高。同时,当干燥空气温度较低时,产品会出现干燥不足;当干燥空气温度较高时,产品过度干燥、粉化,造成产品产量的损失,且在后续的储运过程中容易结块。专利号为Z1201020533439. 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流化床。采用该设备对物料进行干燥时,用于干燥物料的空气只与物料进行一次接触就排出设备,热能利用率低, 能量损耗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利用充分的多级逆流干燥流化床。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个由气体分布板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流化床机体,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气体分布板上下方的若干上下对应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将流化床分隔成若干级流化腔,所述上隔板与气体分布板之间有间隙,每一级流化腔具有位于上方的空气出口和位于下部分侧边的空气进口,所述第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与除尘设备相连,其余每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与上一级流化腔的所述空气进口通过具有循环轴流风机的空气循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其优点是干燥过程容易控制。用于干燥物料的空气与物料多次接触,热能利用率高,流态化时所需要的空气量大大减少,流化床的装机容量及热能消耗都大大降低。通过干燥空气与物料的充分接触,产品不会出现局部干燥不足而另外的部分过度干燥。本实用新型防止了水合物因脱出部分结晶水而粉化并在储运过程中结块。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中1、加料口 ;2、空气出口 ;4、流化床机体;5、上隔板;6、上流化腔;7、出料口 ; 8、隔振簧;9、下流化腔;10、下隔板;11、空气循环管;12、循环轴流风机;13、振动电机;14、 空气进口 ;15、手孔;16、气体分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包括一个由气体分布板16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流化床机体4,其中分别位于所述气体分布板16上下方的三对上下对应的上隔板5和下隔板 10将流化床分隔成四级流化腔,所述上隔板5与气体分布板16之间有间隙,每一级流化腔具有位于上方的空气出口 3和位于下部分侧边的空气进口 14,所述第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 3与除尘设备相连,其余每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 3与上一级流化腔的所述空气进口 14 通过具有循环轴流风机12的空气循环管11连接。上述实施例将传统的振动流化床内部分隔成四个独立的流化腔,在下流化腔9的侧面开空气进口 14,每个流化腔的底部为倒锥形结构,以便万一有物料从气体分布板16漏下时方便从锥底的手孔15取出。上隔板5与气体分布板16间有缝隙。所述流化床机体4 底部具有隔振簧8,其侧边具有振动电机13。在振动作用下,物料通过上述上隔板5与气体分布板16间之间的缝隙,从前一流化腔运动到后一流化腔。所述缝隙可根据所干燥的物料来确定,本实施例中的该缝隙在0. 05-0. 15米之间。从后一级上流化腔6出来的气体在循环轴流风机12的作用下通过空气循环管11进入上一级的下流化腔9。循环流轴流风机12 配备变频流量调节器,通过调节每台风机的转数来改变每一级的空气流量,防止不同级之间串气。
权利要求1. 一种多级循环干燥流化床,包括一个由气体分布板(16)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流化床机体G),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气体分布板(16)上下方的若干上下对应的上隔板 (5)和下隔板(10)将流化床分隔成若干级流化腔,所述上隔板(5)与气体分布板(16)之间有间隙,每一级流化腔具有位于上方的空气出口(3)和位于下部分侧边的空气进口(14), 所述第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 与除尘设备相连,其余每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3)与上一级流化腔的所述空气进口(14)通过具有循环轴流风机(1 的空气循环管(1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循环干燥流化床。包括一个由气体分布板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流化床机体,分别位于所述气体分布板上下方的对应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将流化床分隔成若干级流化腔,所述上隔板与气体分布板之间有间隙,每一级流化腔具有位于上方的空气出口和位于下部分侧边的空气进口,所述第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与除尘设备相连,其余每一级流化腔的空气出口与上一级流化腔的所述空气进口通过具有循环轴流风机的空气循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法及其设备,使得干燥过程容易控制。用于干燥物料的空气与物料多次接触,热能利用率高。通过干燥空气与物料的充分接触,产品均匀干燥,防止了部分水合物因过度干燥而脱出结晶水。
文档编号F26B3/08GK202133234SQ20112018652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何从林, 蔡艳华, 项昭保 申请人:重庆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