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169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电炉领域,公开了一种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上常用电炉炼钢,电炉炼钢利用电能作为热源进行冶炼,电炉可全部用废钢作为金属原料,可冶炼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严格的钢,如特殊工具钢、航空用钢和不锈钢等。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电炉钢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电炉在加热过程中,炉体需要冷却,炉体上需安装冷却水管,烧铸后的铁水也需要经管道运至特定容器,传统的铸造双电炉的主电炉损坏后,需要将冷却水管、铁水管从主电炉上卸载下来,再全部安装到副电炉上,比较耗费时间和人力。因此有必要在原有的双电炉基础上,添加副电炉相应的冷却水管,从而在主电炉损坏时,只需将铁水管安装到副电炉上,就能够使用副电炉继续进行工业铸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在主电炉无法使用时由副电炉及其冷却水管进行铸造及冷却的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包括主电炉,其特征是还包括副电炉;所述的主电炉和副电炉上分别装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的主电炉还装有铁水管;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均与总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水管可拆卸地安装于主电炉上,铁水管通向特定容器。副电炉上设有安装铁水管的接口。当主电炉出现异常时,停止使用主电炉;卸下主电炉的铁水管,经接口将铁水管安装到副电炉上;副电炉上的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与总水管相连,进而与电炉冷却水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副电炉上安装冷却水管,使得在主电炉无法使用时,只需在副电炉上安装铁水管,就可以由副电炉及其冷却水管进行铸造及冷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电炉,2副电炉,3冷却水进水管,4冷却水出水管,5铁水管,6总水
管,7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1主电炉,2副电炉,3冷却水进水管,4冷却水出水管,5铁水管,6总水管,7接口。[0013]参见图1,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包括主电炉1,其特征是还包括副电炉2 ;所述的主电炉1和副电炉2上分别装有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4 ;所述的主电炉1还装有铁水管5 ;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4均与总水管6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水管5可拆卸地安装于主电炉1上,铁水管5通向特定容器。 副电炉2上设有安装铁水管5的接口 7。当主电炉1正常工作时,烧铸后得到的铁水经由铁水管5流入特定容器,该容器用于存放铁水,独立于整个装置之外;主电炉1经由其上的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 4与电炉冷却水系统相连。当主电炉1出现异常时,停止使用主电炉1 ;卸下主电炉1的铁水管5,经接口 7将铁水管5安装到副电炉2上;副电炉2上的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4亦与总水管 6相连,进而与电炉冷却水系统连接,副电炉2代替主电炉1进行工业铸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副电炉上安装冷却水管,使得在主电炉无法使用时,只需在副电炉上安装铁水管,就可以由副电炉及其冷却水管进行铸造及冷却。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包括主电炉,其特征是还包括副电炉;所述的主电炉和副电炉上分别装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的主电炉还装有铁水管;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均与总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铁水管可拆卸地安装于主电炉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副电炉上设有安装铁水管的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电炉领域,公开了一种铸造双电炉冷却管的安装结构,包括主电炉,其特征是还包括副电炉;所述的主电炉和副电炉上分别装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的主电炉还装有铁水管;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均与总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副电炉上安装冷却水管,使得在主电炉无法使用时,只需在副电炉上安装铁水管,就可以由副电炉及其冷却水管进行铸造及冷却。
文档编号F27D9/00GK202182640SQ20112020364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俞学林 申请人:繁昌县金科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