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283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铸造炉。
【背景技术】
[0002]反重力铸造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铸造浇注成形工艺。它是使坩祸中的金属在压力的作用下沿升液管自下而上克服重力及其他阻力充填铸型,并在压力下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根据金属液充填铸型施加压力形式的不同,反重力铸造可以分为低压铸造、差压铸造、调压铸造及真空吸铸等。
[0003]铸型内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保持到铸件完全凝固结束的时间为保压时间。保压时间大体上接近铸件凝固所需要的时间。若保压时间过短,金属没有完全凝固,未凝固的金属液通过升液管返回坩祸,铸件得不到充分补缩,甚至不能成形,造成铸件报废;保压时间过长,使浇口残留过长,清理困难,有时甚至会使升液管出口冻结,影响生产。保压时间的长短与铸件的壁厚、合金种类、铸型性质以及结晶凝固压力有关。铸件壁越厚、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宽,保压时间越长。
[0004]目前,低压铸造工艺已经广泛运用到铸造领域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保压时间至关重要,但升液管内金属融液往往从外而内很快冷却了,由于冷却收缩,模具内的金属融液得不到很好的补缩,致使铸件不合格的现象时常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铸造炉,解决了铸件时产品不合格率高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顶面的炉口和用于输送融液的升液管,升液管顶部固定连接模具,所述的升液管以炉口为界分为升液管上部分和升液管下部分,所述的升液管下部分置于炉体内,所述的升液管上部分置于炉体外,升液管上部分位于升液管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分液件,所述的分液件用于引导升液管内融液分流,所述的升液管位于炉口处固定设置有密封件。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分液管由陶瓷材料制成。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升液管上部成去了两端的椭圆形。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密封件为多层T形,其密封能力随着炉体内压力升高而增强。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分液件为倒置的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弧光面。
[0011 ]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升液管出液口直径小于进液口直径。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造炉,由于增大了位于炉体外的升液管体积使得升液管内金属融液降温凝固速度慢于模具内金属融液凝固速度,并且增加了分流件,使得升液管外壁热度不容易降低,保证了模具内金属融液在凝固前得到良好的补缩,提尚了广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升液管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炉体,2.炉口,3.升液管,4.分液件,5.密封件,6.出液口,7.进液口,
8.升液管上部分,9.升液管下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8]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铸造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I顶面的炉口 2和用于输送融液的升液管3,升液管3顶部固定连接模具,升液管3以炉口 2为界分为升液管上部分8和升液管下部分9,升液管下部分9置于炉体4内,升液管上部分8置于炉体I外,升液管上部分8位于升液管3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分液件4,分液件4用于引导升液管3内融液分流,升液管3位于炉口 2处固定设置有密封件5。
[0019]作为优选方案,分液管3由陶瓷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升液管上部分8成去了两端的椭圆形,作为优选方案,密封件5为多层T形,其密封能力随着炉体内压力升高而增强,作为优选方案,分液件4为倒置的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弧光面,作为优选方案,升液管3出液口 6直径小于进液口 7直径。
[0020]实施例1:一种铸造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I顶面的炉口 2和用于输送融液的升液管3,升液管3顶部固定连接模具,升液管3以炉口 2为界分为升液管上部分8和升液管下部分9,升液管下部分9置于炉体4内,升液管上部分8置于炉体I外,升液管上部分8位于升液管3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分液件4,分液件4用于引导升液管3内融液分流,升液管3位于炉口 2处固定设置有密封件5。
[0021]作为优选方案,分液管3由陶瓷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升液管上部分8成去了两端的椭圆形,作为优选方案,密封件5为多层T形,其密封能力随着炉体内压力升高而增强,作为优选方案,分液件4为倒置的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弧光面,作为优选方案,升液管3出液口 6直径小于进液口 7直径。
[0022]铸造炉用于铸造时,炉体I内增压,致使金属融液顺着升液管3的进液口 7向上流淌,同时炉体I内的压力也使升液管3密封件5紧密贴合炉口 2,金属融液流淌到升液管上部分8时被分液件4分成两股融液流,融液充分和升液管3接触,提尚升液管3温度,在升液管出液口 6处金属融液再次汇集进入模具。
[0023]实施例2:—种铸造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I顶面的炉口 2和用于输送融液的升液管3,升液管3顶部固定连接模具,升液管3以炉口 2为界分为升液管上部分8和升液管下部分9,升液管下部分9置于炉体4内,升液管上部分8置于炉体I外,升液管上部分8位于升液管3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分液件4,分液件4用于引导升液管3内融液分流,升液管3位于炉口 2处固定设置有密封件5。
[0024]作为优选方案,分液管3由陶瓷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升液管上部分8成去了两端的椭圆形,作为优选方案,密封件5为多层T形,其密封能力随着炉体内压力升高而增强,作为优选方案,分液件4为倒置的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弧光面,作为优选方案,升液管3出液口 6直径小于进液口 7直径。
[0025]当铸造炉不用于铸造时,由于炉体I内没有压力,升液管3和炉口 2能很快分离方便对升液管3和炉体I内的金属残渣进行清洗。
[002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铸造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1)顶面的炉口(2)和用于输送融液的升液管(3),升液管(3)顶部固定连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升液管(3)以炉口(2)为界分为升液管上部分(8)和升液管下部分(9),所述的升液管下部分(9)置于炉体(1)内,所述的升液管上部分(8)置于炉体外,升液管上部分(8)位于升液管(3)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分液件(4),所述的分液件(4)用于引导升液管¢)内融液分流,所述的升液管(6)位于炉口(2)处固定设置有密封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液管(3)由陶瓷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升液管上部分(8)成去了两端的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件(5)为多层T形,其密封能力随着炉体(1)内压力升高而增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液件(4)为倒置的三角形,其三个角为圆弧光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升液管⑶出液口(6)直径小于进液口(7)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铸造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顶面的炉口和用于输送融液的升液管,升液管顶部固定连接模具,所述的升液管以炉口为界分为升液管上部分和升液管下部分,所述的升液管下部分置于炉体内,所述的升液管上部分置于炉体外,升液管上部分位于升液管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分液件,所述的分液件用于引导升液管内融液分流,所述的升液管位于炉口处固定设置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造炉,由于增大了位于炉体外的升液管体积使得升液管内金属融液降温凝固速度慢于模具内金属融液凝固速度,并且增加了分流件,使得升液管外壁热度不容易降低,保证了模具内金属融液在凝固前得到良好的补缩,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IPC分类】B22D18/04, B22D18/06, B22D35/04
【公开号】CN205043126
【申请号】CN201520754393
【发明人】凌建华
【申请人】常州市建顺铸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