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634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尤其涉及空调领域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温逐年上升,全年炎热天数的增加,落地式空调制冷功能的全年使用时间也大大延长。落地式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室内机换热器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不仅产生了冷空气,使室内的温度迅速降低,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低温冷凝水。在现有的落地式空调中,通常在室内机换热器下设置接水槽,将冷凝水收集于接水槽中,再通过外部连接管将冷凝水引导至室外排放。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分体式空调直接将冷凝水通过外部连接管引导至室外排放,室内的空气含湿量将会下降,导致人体感觉空气干燥,还需要通过额外的方式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可以利用冷凝水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前面板及驱动控制机构,前面板安装于机壳上,驱动控制机构安装于机壳的上部分内腔中,驱动控制机构上有导管,通过导管与外部连接管连接,使驱动控制机构产生的冷凝水排出机壳外; 所述机壳下部分内腔设有自动加湿装置,自动加湿装置底部设有定位块,机壳内腔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安装,使自动加湿装置固定安装于机壳内腔的底壁上,所述自动加湿装置与驱动控制机构电连接,且自动加湿装置上设有进水管与排水管, 进水管与驱动控制机构的导管连接,排水管与外部连接管连接。优选地,所述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储水箱、导风装置及导风管,导风装置固定安装于储水箱上,储水箱上设有与导风管相配的导流圈,导流圈环绕导风装置,所述导流圈外缘与导风管进风口连接。优选地,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固定槽,通过固定槽使导风管出风口固定于前面板上, 前面板上设有对应导风管出风口的出风格栅。优选地,所述储水箱包括底板、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及顶盖,左侧壁、右侧壁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侧,前侧壁与后侧壁分别设置于底板的另外两侧,顶盖安装于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的上方,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的外缘分别设有保温层,顶盖上安装所述导风装置。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直流电机、轴流扇体,轴流扇体安装于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上,直流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储水箱的顶盖上。优选地,所述定位块分别设置于储水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外缘底部,且储水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外缘中部上分别设有提手,且进水管设置于储水箱右侧壁上,排水管设置于储水箱的左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右侧壁内缘上设有过滤箱,过滤箱安置于进水管下方,且过滤箱上设有安装块,右侧壁设有对应安装块的安装槽,安装块与安装槽相配安装,使过滤箱固定安装于右侧壁内缘上。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底板上设有卡扣,卡扣上安装有检测水位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驱动控制结构连接。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后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导线穿过的出线孔。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后侧壁上设有进风格栅,机壳后板上设有对应进风格栅的进风栅孔。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进行改进,通过在机壳底部空置一定高度的内腔中增设自动加湿装置,可以通过冷凝水本身的低温及蒸发达到给室内降温加湿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可以有效利用冷凝水,避免额外增添加湿器,节能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自动加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自动加湿装置中储水箱去除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自动加湿装置中过滤箱与储水箱的安装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1、前面板12及驱动控制机构 13,前面板12通过铰链活动安装于机壳11上。机壳1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设有透气格栅10,驱动控制机构13安装于机壳11的上部分内腔中,驱动控制机构13上有导管(图未示),通过导管与外部连接管连接,使驱动控制机构13产生的冷凝水排出机壳11外。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1下部分内腔设有自动加湿装置14,自动加湿装置14底部设有定位块15,机壳11内腔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16,通过定位块15与定位槽16相配安装, 使自动加湿装置14固定安装于机壳11内腔的底壁上,从而使自动加湿装置14相对机壳11 内腔侧板间隙对等,并且自动加湿装置14的背面紧贴机壳11的后板。机壳11的前面板12 上设有固定槽17与出风格栅18,通过固定槽17使自动加湿装置14的出风口对应出风格栅18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自动加湿装置14与驱动控制机构13电连接,且自动加湿装置14上设有进水管(图未示)与排水管(图未示),进水管与驱动控制机构13的导管连接,排水管与外部连接管连接,从而使驱动控制机构13所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导管输送至自动加湿装置14,自动湿装置14可以根据冷凝水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进行改进,通过在机壳11底部空置一定高度的内腔中增设自动加湿装置14,可以通过冷凝水本身的低温及蒸发达到给室内降温加湿的效果,有效利用冷凝水,避免额外增添加湿器,节能环保。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自动加湿装置14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自动加湿装置14包括储水箱20、导风装置21及导风管22。其中,驱动控制机构13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储水箱20中储存。导风装置21固定安装于储水箱20上, 储水箱20上设有与导风管22相配的导流圈23,导流圈23环绕导风装置21。导流圈23的一端外缘与导风管22的进风口连接,另一端贯穿储水箱20的顶盖而伸入储水箱20内。导风管22的出风口处通过前面板12的固定槽17而安装于前面板12上,且导风管22的出风口对应前面板12的出风格栅18,从而将潮湿的空气通过出风格栅18向室内吹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导风装置21固定安装于储水箱20上。储水箱20包括底板201、 左侧壁202、右侧壁203、前侧壁204、后侧壁205及顶盖206。左侧壁202、右侧壁203分别设置于底板201的两侧,前侧壁204与后侧壁205分别设置于底板201的另外两侧。左侧壁202与右侧壁203上设有紧固槽M,顶盖206通过紧固槽M固定安装于左侧壁202、右侧壁203、前侧壁204、后侧壁205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导风装置21安装于顶盖206上。导风装置21包括直流电机211、轴流扇体212,轴流扇体212安装于直流电机211 的电机轴上,直流电机211通过电机支架213安装于顶盖206上,直流电机211与驱动控制机构1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当驱动控制机构13启动时,直流电机 211带动轴流扇体212开始运转,进而将储水箱20中低温湿空气向室内吹出,加速冷凝水的蒸发,蒸发的冷凝水起到了吸热加湿的效果,同时室内的高温干燥空气也流入储水箱内,与冷凝水表面进行了换热,变为低温湿空气后经导风管22从机壳11前面板12的出风格栅18 吹出。这样,循环运行后,不但降低了室内温度,同时也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湿度,使人感觉舒适。参照图1、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的储水箱20去除顶盖206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加湿装置14底部的定位块15设置于储水箱20的左侧壁202 与右侧壁203的外缘底部上,且左侧壁202与右侧壁203外缘中部上分别设有提手31,方便用户拿出储水箱20。储水箱20的进水管19设置于储水箱20的右侧壁203上,排水管110 设置于储水箱20的左侧壁202上。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110与空调室内机的外部连接管连接,可以有效防止储水箱20中冷凝水过多而溢出的情况。其中,排水管110距离底板201 的距离小于进水管19距离底板201的距离。进一步的,储水箱20的后侧壁205上设有用于进风的进风格栅35,机壳11后板上设有对应进风格栅35的进风栅孔,使得储水箱20固定安装于机壳11内腔低板时,储水箱 20的后侧壁205的进风格栅35紧贴于机壳11后板的进风栅孔,方便室内的空气对流与热交换。其中,排水管110距离底板201的距离小于进风栅格35距离底板201的距离。进一步的,储水箱20的底板201上设有卡扣36,卡扣36上安装有检测水位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7,压力传感器37通过导线与驱动控制机构13连接,而储水箱20的后侧壁205 上设有出线孔38,使导线穿过出线孔38与驱动控制机构13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压力传感器37,可以使得在储水箱20中的水压超过预设值时,判断储水箱20的水达到极限,进而驱动控制机构13可以向用户告警或停止空调室内机,确保储水箱20中水不会溢出,避免冷凝水溢至电气盒等处所造成的电器短路、漏电、人体触电等危险,确保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使用更加安全。参见图3、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的过滤箱32与储水箱 20的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储水箱20的右侧壁203内缘上设有过滤箱32,过滤箱32上设有安装块33,右侧壁203设有对应安装块33的安装槽34,安装块33与安装槽34相配安装,使过滤箱32固定安装于右侧壁203内缘上。该过滤箱32对应进水管19的出水口而设置于进水管19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32可以过滤流入储水箱20中的冷凝水,保证储水箱20中冷凝水的清洁。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储水箱20的左侧壁202、右侧壁203、前侧壁204、后侧壁205的外缘可以分别设有保温层,该保温层可以用PE材料的海绵。本实用新型加强了储水箱20的保温效果,可以避免因储水箱20内冷凝水温过低,导致储水箱20外表面产生二次冷凝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在制冷模式运行时,驱动控制机构13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导管引至自动加湿装置14的进水管19,进水管19将冷凝水导入过滤箱32,冷凝水经过滤后流入储水箱20内存储。同时,驱动控制机构13供电给直流电机211,直流电机211 带动轴流扇体212运转。室内高温的干燥空气从机壳11的后板进风栅孔吸入,再经储水箱 20后侧壁205的进风格栅35后,从储水箱20中的冷凝水表面流过,高温干燥的空气在冷凝水表面的流过加速了冷凝水的蒸发,从而使原室内的高温干燥空气经过冷凝水表面后变为低温湿空气,低温湿空气经导风管22从机壳11的前面板12的出风格栅18吹出。空气循环运行后不但降低了室内温度、同时也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湿度,使人体感觉舒适。此外,由于冷凝水本身PH值为中性,经过过滤箱32后更加干净,故储水箱20内储存的水较多时,可将储水箱20中的水抽出作为它用,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技术内容下,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前面板及驱动控制机构,前面板安装于机壳上, 驱动控制机构安装于机壳的上部分内腔中,驱动控制机构上有导管,通过导管与外部连接管连接,使驱动控制机构产生的冷凝水排出机壳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下部分内腔设有自动加湿装置,自动加湿装置底部设有定位块,机壳内腔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安装,使自动加湿装置固定安装于机壳内腔的底壁上;所述自动加湿装置与驱动控制机构电连接,且自动加湿装置上设有进水管与排水管,进水管与驱动控制机构的导管连接,排水管与外部连接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储水箱、导风装置及导风管,导风装置固定安装于储水箱上,储水箱上设有与导风管相配的导流圈,导流圈环绕导风装置,所述导流圈外缘与导风管进风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固定槽,通过固定槽使导风管出风口固定于前面板上,前面板上设有对应导风管出风口的出风格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包括底板、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及顶盖,左侧壁、右侧壁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侧,前侧壁与后侧壁分别设置于底板的另外两侧,顶盖安装于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的上方,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的外缘分别设有保温层,顶盖上安装所述导风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直流电机、 轴流扇体,轴流扇体安装于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上,直流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储水箱的顶盖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分别设置于储水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外缘底部,且储水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外缘中部上分别设有提手,且进水管设置于储水箱右侧壁上,排水管设置于储水箱的左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右侧壁内缘上设有过滤箱,过滤箱安置于进水管下方,且过滤箱上设有安装块,右侧壁设有对应安装块的安装槽,安装块与安装槽相配安装,使过滤箱固定安装于右侧壁内缘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底板上设有卡扣,卡扣上安装有检测水位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驱动控制结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后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导线穿过的出线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后侧壁上设有进风格栅,机壳后板上设有对应进风格栅的进风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前面板及驱动控制机构,前面板安装于机壳上,驱动控制机构安装于机壳的上部分内腔中,其中,所述机壳的下部分内腔设有自动加湿装置,自动加湿装置底部设有定位块,机壳内腔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安装,使自动加湿装置固定安装于机壳内腔的底壁上,所述自动加湿装置与驱动控制机构电连接,且自动加湿装置上设有进水管与排水管,进水管与驱动控制机构的导管连接,排水管与外部连接管连接,使本实用新型达到节能、节省空间及使用安全的效果。
文档编号F24F1/00GK202209734SQ2011203501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7日
发明者金敏聪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