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6704阅读:9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是通过送风系统送风,送风系统中包括风扇电机、离心风扇、风扇蜗壳以及风机板,一个风扇电机左右两端的电机轴上各固定一个离心风扇;风量主要决定电机的转速以及离心风扇的直径,在风扇电机的转速无法调高的情况下,增大送风量只有通过增大离心风扇的直径,造成整个室内机的高度增加,从而造成了安装时吊顶高度降低,减小了室内的高度空间。由于我国的室内建筑高度标准通常是固定的,高度相对较矮,因而通过增大离心风扇的直径来提高送风量方案不可行,因而现有技术方案不能满足大风量用户的需求,使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它可以解决在不增加空调器产品高度的情况下来提高送风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具有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风机板、风扇蜗壳部件及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为双出轴电机,所述送风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三台风扇蜗壳部件。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电机为一台,所述风扇蜗壳部件为三台,一台风扇蜗壳部件设置在所述风扇电机一端,其余两台风扇蜗壳部件设置在所述风扇电机另一端。又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电机一端的电机轴与一端为一台的风扇蜗壳部件的风扇连接,另一端为两台的风扇蜗壳部件中的风扇与同一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风扇电机另一端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装在设置在风机板上的轴承套件上。另一技术方案为,所述风扇电机为一台,所述风扇蜗壳部件为四台,在所述风扇电机的每一端各设两台风扇蜗壳部件。进一步地,每一端的两台风扇蜗壳部件中的风扇与同一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风扇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装在设置在风机板上的轴承套件上。再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为一整体式轴,或者为分段式轴,在分段结合部连接构成。一种空调器,包括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所研制设计的该风管机的送风系统包括风扇电机、三台以上风扇蜗壳部件、连接轴、联轴器、轴承支架、轴承套件、轴承盖等。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至少增加一台风扇蜗壳部件,风量至少相应增加了 30%,提高了该空调器各项性能。[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0013]1、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三台风扇蜗壳部件,可以无需加大风扇直径,室内机高度也未提高,可以大大提高风量,从而实现了不增加空调器产品高度的情况下提高送风量的目的。[0014]2、采用连接轴将一侧的多台的风扇串联连接,动力传递统一可靠,一台风扇电机就可带动两侧的多台风扇,实现了一带多,结构简单实用。[0015]3、由于采用至少三台风扇蜗壳部件,室内机的高度无需提高,在满足同等风量的条件下,还可适当减小室内机高度,因而室内的吊顶高度无需提高,还可适当降低,改善了室内居住条件。


[0016]图1是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后视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中的送风系统立体图;[0018]图3是图1中的A— A剖视图;[0019]1、风机板,2、风扇蜗壳部件,2-1、离心风扇;2-2、蜗壳;3、风扇电机,4、电机支架, 5、联轴器,6、连接轴,7、轴承支架,8、轴承套件,9、轴承盖;10、蒸发器;11、室内机外壳;12、 进风口 ;13、出风口 ;14、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0020]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表明的图示位置是当风机板1及设置在其上的部件向外旋转至垂直状态时,就是图1所示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0022]实施例1[0023]图1是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14的后视图。在该室内机14中共配置了三台风扇蜗壳部件2,三台风扇蜗壳部件2并列排列,其中,一台风扇蜗壳部件2设置在风扇电机3 左端,其余两台风扇蜗壳部件2设置在所述风扇电机3右端。[0024]具体技术方案是,参见图1、图2和图3,所述风扇电机3为一台,风扇电机3采用双出轴电机,即风扇电机3两端均有电机轴。所述风扇电机3 —端的电机轴与左端为一台的风扇蜗壳部件2的风扇2-1连接固定,右端为两台的风扇蜗壳部件2中的两个风扇2-1 用同一连接轴6连接,连接轴6 —端与风扇电机3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5连接,连接轴6另一端装在设置在风机板1上的轴承套件8上。这样就构成了一台风扇电机3同时驱动三台离心风扇2-1的技术方案。[0025]当启动风扇电机3时,风扇电机3的右端通过联轴器5传动连接轴6,连接轴6同时带动两台风扇蜗壳部件2的离心风扇2-1旋转送风,电机3左端的电机轴带动左端一台风扇蜗壳部件2的离心风扇2-1旋转送风。进风从室内机14的进风口 12进入室内机内部, 从风扇蜗壳部件2的两端进风至离心风扇2-1区域,在离心风扇2-1的作用下,风由蜗壳 2-2的出口吹至蒸发器10,经过蒸发器10冷却/加热的冷/热风由出风口 13吹到室内。[0026]可见,本实用新型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系统采用一台电机同时带动三台离心风扇的技术方案,比现有技术多了一台风扇,不必采用为了提高风量而加大风扇直径的方案,因而也不会增加室内机的高度。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风扇蜗壳部件2为四台,在所述一台风扇电机3的每一端各设两台风扇蜗壳部件2。构成一台风扇电机3同时带动四台离心风扇2-1。具体技术方案是,每一端的两台风扇蜗壳部件2中的风扇2-1用同一连接轴6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轴6与所述风扇电机3的连接端与所述风扇电机3通过联轴器5连接,所述连接轴6外端装在设置在风机板1上的轴承套件8上。即风机板1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套件8,每一侧的连接轴6的外端装在轴承套件8上。在上述实施例1、2中,所述连接轴6为一整体式轴。连接轴6轴径较粗,以满足规定强度和其他机械性能指标的要求。作为变化,连接轴也可以是分段式,在分段结合部采用法兰或其它连接结构连接。可见,本实用新型是解决了在不增加空调室内机产品高度情况下提高风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3台以上风扇蜗壳部件组成的送风系统比2台相同风扇蜗壳部件组成的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大,从而提高了空调产品的性能参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具有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风机板、风扇蜗壳部件及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为双出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三台风扇蜗壳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为一台,所述风扇蜗壳部件为三台,一台风扇蜗壳部件设置在所述风扇电机一端,其余两台风扇蜗壳部件设置在所述风扇电机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一端的电机轴与一端为一台的风扇蜗壳部件的风扇连接,另一端为两台的风扇蜗壳部件中的风扇与同一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风扇电机另一端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装在设置在风机板上的轴承套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为一整体式轴,或者为分段式轴,在分段结合部连接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为一台,所述风扇蜗壳部件为四台,在所述风扇电机的每一端各设两台所述风扇蜗壳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端的两台风扇蜗壳部件中的风扇与同一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风扇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装在设置在风机板上的轴承套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为一整体式轴,或者为分段式轴,在分段结合部连接构成。
8.—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它可以解决在不增加空调器产品高度的情况下来提高送风量的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管送风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风机板、风扇蜗壳部件及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为双出轴电机,所述送风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三台风扇蜗壳部件。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三台风扇蜗壳部件,可以无需加大风扇直径,室内机高度也未提高,可以大大提高风量,从而实现了不增加空调器产品高度的情况下提高送风量的目的。
文档编号F24F13/02GK202253986SQ2011203592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程军 申请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