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03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蚕茧的加工工具,尤其涉及蚕茧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新上市的蚕茧含水量非常的大,如不对其进行干燥处理,便无法对其进行储存或后续的加工。现有的蚕茧烘干装置大多是使用燃煤产生热空气,通过热空气对蚕茧进行干燥和杀死蚕蛹,但是这种烘干装置存在着投资大、占用场地面积大,设备有效使用时间短等缺点,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的新型蚕茧烘干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底板上固定有管柱,所述管柱上设有多根支承条,所述支承条上设有烘茧簸,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壳体的下底板上设有风扇。所述下底板为夹层结构,其上层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管柱上设置支承条的上侧设有与管柱相通的孔。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下底板,3、管柱,4、支承条,5、烘茧簸,6、进气管,7、出气管,8、微波发生器,9、紫外线杀菌装置,10、风扇,11、上层板,12、通孔,13,孔,14、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底板2 上固定有管柱3,管柱3上设有多根支承条4,支承条4上设有烘茧簸5,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气管6,壳体1的顶部设有出气管7,壳体1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8,壳体1的顶部还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9,壳体1的下底板上设有风扇10,下底板2为夹层结构,其上层板11上设有通孔12,管柱3上设置支承条4的上侧设有与管柱3相通的孔13,壳体1的外侧固定有控制箱1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在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气管6,壳体1的顶部设有出气管7,在使用时可以将该烘干装置添加在烘茧设备的后端,不需要单独提供热能,可以利用余热烘干鲜茧,非常节能。另外,在壳体1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8,在没有余热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微波发生器8对鲜茧进行干燥。为了方便排水,下底板2为夹层结构, 其上层板11上带有通孔12,为方便排除烘茧簸5上的积水,管柱3上设置支承条4的上侧设有与管柱3相通的孔13,壳体1的顶部设置紫外线杀菌装置9,其可以杀灭附着在蚕茧上的细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底板上固定有管柱,所述管柱上设有多根支承条,所述支承条上设有烘茧簸,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壳体的下底板上设有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底板为夹层结构, 其上层板上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柱上设置支承条的上侧设有与管柱相通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有控制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蚕茧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底板上固定有管柱,所述管柱上设有多根支承条,所述支承条上设有烘茧簸,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壳体的下底板上设有风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F26B21/00GK202304259SQ20112037210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许波俊 申请人:江苏苏通茧丝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