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825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制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具有节能高效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大专院校的集中浴室。现有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大都是采用单水箱循环制热水方式来实现热水供应的, 主要由空气源热泵机组和保温水箱组成,制取热水时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对保温水箱中的水循环加热。这种采用单水箱循环制热水方式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向保温水箱补入冷水时,补入的冷水会与整箱水混合,从而导致整箱水的水温降低,使得保温水箱的出水温度也随之降低,会影响用水舒适性;因此,为了保证用水舒适性,需要对补水温度进行控制(比如当水温低于42度时就停止补水),才能保证用户正常用水,这样会使空气源热泵机组一直运行在高水温状态,其工作效率很低。目前还出现了一种双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两个水箱,其中一个为加热水箱,另一个为蓄热水箱,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对加热水箱中的水循环加热,当加热水箱中水温达到设定值时,利用重力或者增压方式将热水送入蓄热水箱,如此循环至蓄热水箱中的水达到设定水位为止,这种双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利用加热水箱来保证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高效运转,克服了单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缺陷,但是现有双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两个水箱是相互独立的,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从而增加了实施难度及实施成本,而且加热水箱中的热水需要通过管道才能转移到蓄热水箱,热水转移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热能。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转效率高,且结构简单,实施难度及实施成本低的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内腔由一竖直的隔板分隔成两个子腔,分别为加热子腔、蓄热子腔,该两个子腔的上部相互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加热子腔下部设有一冷水补水口、一循环入水口、一循环回水口, 其蓄热子腔设有一热水出水口,其加热子腔的冷水补水口经一补水阀接到外部冷水水源;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设有一循环进水口、一循环出水口,其循环进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回水口,其循环出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入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循环进水口与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回水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一循环水泵。[0010]进一步的,所述补水阀是电动阀,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设有一启动信号输入端,所述保温水箱的加热子腔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其蓄热子腔内设有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补水阀的控制端,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气连接补水阀的控制端、循环水泵的控制端及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启动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利用隔板将保温水箱的内腔分隔成两个子腔,空气源热泵机组只对加热子腔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高效运转,而且结构简单,其实施难度及实施成本要低于双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加热子腔内的热水转移到蓄热子腔时,热能损失也很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1、保温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2的内腔由一竖直的隔板3 分隔成两个子腔,分别为加热子腔21、蓄热子腔22,该两个子腔的上部相互连通;所述保温水箱2的加热子腔21下部设有一冷水补水口、一循环入水口、一循环回水口,其蓄热子腔22设有一热水出水口,其加热子腔21的冷水补水口经一补水阀4接到外部冷水水源;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设有一循环进水口、一循环出水口,其循环进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21的循环回水口,其循环出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21的循环入水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的循环进水口与保温水箱加热子腔 21的循环回水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一循环水泵5、一 Y型过滤器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补水阀4是电动阀,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设有一启动信号输入端,所述保温水箱的加热子腔21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7,其蓄热子腔22内设有一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所述温度传感器7电气连接补水阀4的控制端,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气连接补水阀4的控制端、循环水泵5的控制端及空气源热泵机组1的启动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现有技术,由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循环水泵5抽取保温水箱加热子腔21内的水送入空气源热泵机组1,由空气源热泵机组1加热后送回保温水箱加热子腔21 ;保温水箱加热子腔21内的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该子腔内水温高于上限值时,输出一个补水信号给补水阀4,使补水阀4开启,外部冷水即通过补水阀4补入加热子腔21, 随着外部冷水补入的同时,加热子腔21内的热水抬升,并漫过隔板上沿溢流到蓄热子腔22 内;[0023]保温水箱加热子腔21内的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该子腔内水温低于下限值时,输出一个停止补水信号给补水阀4,使补水阀4关闭停止补水;保温水箱蓄热子腔22内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该子腔内液位到达设定值时,输出一个热水满位信号,反之则输出一个热水未满位信号;补水阀4收到热水满位信号后随即关闭,停止补水,循环水泵5及空气源热泵机组 1收到热水满位信号后随即停止运行;补水阀4不响应热水未满位信号,循环水泵5及空气源热泵机组1收到热水未满位信号后随即启动运行或保持运行;保温水箱蓄热子腔22内的通过其热水出水口输出至用户端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7和液位传感器是通过逻辑电路实现对补水阀 4的控制的,该逻辑电路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保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内腔由一竖直的隔板分隔成两个子腔,分别为加热子腔、蓄热子腔,该两个子腔的上部相互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加热子腔下部设有一冷水补水口、一循环入水口、一循环回水口,其蓄热子腔设有一热水出水口,其加热子腔的冷水补水口经一补水阀接到外部冷水水源;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设有一循环进水口、一循环出水口,其循环进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回水口,其循环出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入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循环进水口与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回水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一循环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阀是电动阀,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设有一启动信号输入端,所述保温水箱的加热子腔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其蓄热子腔内设有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补水阀的控制端,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气连接补水阀的控制端、循环水泵的控制端及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启动信号输入端。
专利摘要一种分隔式水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涉及水制热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运转效率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的内腔由一竖直的隔板分隔成两个子腔,分别为加热子腔、蓄热子腔,该两个子腔的上部相互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加热子腔下部设有一冷水补水口、一循环入水口、一循环回水口,其蓄热子腔设有一热水出水口,其加热子腔的冷水补水口经一补水阀接到外部冷水水源;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设有一循环进水口、一循环出水口,其循环进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回水口,其循环出水口接到保温水箱加热子腔的循环入水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结构简单,实施难度及实施成本低。
文档编号F24H4/04GK202303883SQ2011204159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季曙明, 赵新红, 陈雷田 申请人: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