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太阳能地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128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联网太阳能地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暖装置,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物联网太阳能地热。
背景技术
21世纪,全球进入能源危机时代。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面临枯竭,国际能源价格一涨再涨,危机迫在眉睫。太阳能做为环保清洁型能源,被广泛利用,但目前现有的太阳能技术加热温度达不到要求,在阴雨天供暖不足,只能用电补足,若用电补足不但费电,而且反而更浪费能源;循环介质采用的是水,容易结垢,时间久了,不便于维护。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绿色能源发电发热,节约环保,无线控制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技术内容是由太阳能集热管、循环泵和散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导热液出口经管路a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经管路b与散热装置的入口连接,散热装置的出口经管路c与循环泵的另一入口连接,循环泵的另一出口经管路d与太阳能集热管的入口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散热装置是由一组以上的导热管并联构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热管置于室内地板内、窗户的窗框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于循环泵的与保温装置管路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保温装置上设有电加热器,有太阳能吸热板与蓄电池组连接,蓄电池组经逆变器给加热器供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逆变器上设有市电接入端口和家用电端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保温装置、电加热器、散热装置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与物联网主控机无线通讯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物联网主控机与手持电话无线通讯联接。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利用太阳能做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达到如下效果节约水电,整个循环的液体不是水而是一种免维护的超导液体,利用太阳能供电给蓄电池及逆变器,作为阴天或雨天给储能灌加热,达到M小时不间断的供热,同时,给家用电器供电;免维护,循环中的超导液体不用更换,地热板是特殊封装,内部含管和导热体一体化安装便利;免取暖费用,一次性安装,终身不用交取暖费;室内温度可调控至人体健康温度,采用物联网中的ZigBee技术,通过不同的环境传感器,传送到物联网控制端,自动模拟控制温度,能达到室内温度25摄氏度左右;节省热辐射和材料,地热板下面空气流动供热,地热板的尺寸和面板材料可根据用户定制;阴雨天持续工作,配有应急供电方式,若整个系统出现问题,立即送入市电,继续供热。
图1为物联网太阳能地热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是由太阳能集热管、循环泵和散热装置构成。太阳能集热管1的导热液出口经管路a与循环泵2的入口连接,循环泵2的出口经管路b与散热装置3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散热装置3是由一组以上的导热管并联构成,导热管可以置于地板内、并设计成U形管,也可将导热管置于窗框上,如图1所示,实现在大面积散热。散热装置3的出口经管路c与循环泵2的另一入口连接,循环泵2的另一出口经管路d与太阳能集热管1的入口连接。循环泵2的与保温装置4管路连接,当循环介质温度过高时,可将高温介质储存到保温装置4内,保温装置4可以加热家用水。在保温装置4上设有电加热器5,有太阳能吸热板6与蓄电池组7连接,蓄电池组7经逆变器8给加热器5供电。本系统中自动控制方式是在保温装置4、电加热器5、散热装置3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与物联网主控机9无线通讯连接。温度传感器与物联网主控机上均设有无线接收发送模块。当太阳光照射不足时,循环介质温度低,达不到取暖需要时,系统会自动闭太阳能集热管进出管上的阀门,启动保温装置进出口管路上的阀门,使之通过循环泵给整个系统供热。当连续阴雨天时,因保温装置的储能也是有限的,系统将自动通过蓄电池组给电加热器供电,使保温装置里的循环介质保持需要的恒定温度。在逆变器8上设有市电接入端口和家用电端口。当太阳能吸热板出现故障不能供电时,可以接入市电持续为电加热器供电,保证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利用本系统还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给家庭供电,做到了经济环保。太阳能集热管和太阳能吸热板安装方式可以与建筑墙体一体化,也可以安装房顶或晾台。物联网主控机9还可以与手持电话10无线通讯联接。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利用太阳能供热板给超导介质加热,通过循环泵,一路传导到地热板、窗体、暖气片、地热管内,再循环回太阳能集热装置,一路送到储能装置保温储存。预见阴雨天气,通过太阳能供电板发电,传输到蓄电池组储存的电能送到逆变器,发出220伏交流电,一部分供给家电,另一部分辅助加热超导介质,保持供暖温度。采用物联网控制主机实现全程感温控制,并把传感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给手机,实现远程控制地热运行状态,故障预警。
权利要求1.物联网太阳能地热,是由太阳能集热管、循环泵和散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管(1)的导热液出口经管路a与循环泵(2)的入口连接,循环泵(2)的出口经管路b与散热装置(3)的入口连接,散热装置(3)的出口经管路c与循环泵(2)的另一入口连接,循环泵(2)的另一出口经管路d与太阳能集热管(1)的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3)是由一组以上的导热管并联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其特征在于导热管置于室内地板内、窗户的窗框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其特征在于循环泵(2)的与保温装置(4)管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其特征是在保温装置(4)上设有电加热器 (5),有太阳能吸热板(6)与蓄电池组(7)连接,蓄电池组(7)经逆变器(8)给加热器(5)供 H1^ 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其特征在于在逆变器(8)上设有市电接入端口和家用电端口。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其特征在保温装置(4)、电加热器(5)、 散热装置(3 )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11),与物联网主控机(9 )无线通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其特征在于物联网主控机(9)与手持电话 (10)无线通讯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属于采暖装置,是由太阳能集热管、循环泵和散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导热液出口经管路a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经管路b与散热装置的入口连接,散热装置的出口经管路c与循环泵的另一入口连接,循环泵的另一出口经管路d与太阳能集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散热装置是由一组以上的导热管并联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太阳能地热,利用太阳能做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次性安装,终身不用交取暖费;室内温度可调控至人体健康温度,采用物联网中的ZigBee技术,通过不同的环境传感器,传送到物联网控制端,自动模拟控制温度,能达到室内温度25摄氏度左右;节省热辐射和材料,地热板下面空气流动供热,地热板的尺寸和面板材料可根据用户定制;阴雨天持续工作,配有应急供电方式,若整个系统出现问题,立即送入市电,继续供热。
文档编号F24J2/40GK202338946SQ20112052814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李洪伟 申请人:李洪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