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127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为了让用户有ー个舒适的乘车环境,汽车内装有车载空调,且车载空调采用车载空调控制器控制,实现对车内环 境调节。上述车载空调控制器主要实现制冷控制,具体制冷控制过程为车载空调控制器与设置在车内的机械式拨动开关相连,当拨码开关被拨至某ー个档位时,车载空调控制器控制车载空调的冷凝风机和压缩机工作,将车内温度调节至与档位相对应的温度。虽然现有车载空调控制器可以依据档位控制方式实现制冷功能,但是这种方式无法依据温度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依据温度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包括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和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按键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温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主控电路。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电压检测电路。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并联,且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个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ー个连接点连接接地端。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显示报警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指示灯。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包括AMTEGA16L-8AU芯片,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7引脚、PC6引脚、PC7引脚、PD2引脚、PDl引脚和PD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按键电路的不同按键,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不同引脚,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O引脚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BO引脚、PBl引脚、PB2引脚、PB3引脚和PB4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的不同引脚。优选地,所述按键电路包括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其中,所述温度升按键与所述PA7引脚相连,所述温度降按键与所述PC6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按键通过ニ极管与所述PD2引脚相连,所述制冷按键与所述PC7引脚连接,所述制热按键与所述PDl引脚相连,所述风速按键与所述PDO引脚连接,所述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接地端;所述ニ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PD2引脚,阴极连接所述开关按键。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热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且所述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模数转换引脚,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热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PAO引脚,另一端连接接地端。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LM2575芯片,所述LM2575芯片通过IRF9540管与电源相连,所述IRF9540管由所述开关按键和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Cl引脚控制。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ULN2003A芯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达林顿管、第二达林顿管、第三达林顿管、第四达林顿管、第五达林顿管和第六达林顿管;所述ULN2003A芯片的B2至B7引脚依次连接所述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所述第一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2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3引脚;所述第二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4引脚;所述第三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4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5引脚;所述第四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5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6引脚;所述第五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7引脚;所述第六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i^一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弓丨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CO引脚。优选地,所述显示报警电路包括ULN2003AD芯片、74LS164芯片、四位数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和第七发光二极管;所述ULN2003AD芯片的BI至B6引脚依次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B4引脚、PB3引脚、PB2引脚、PBl引脚、PBO引脚和PA4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1引脚至ご4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的12引脚、9引脚、8引脚和6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6引脚连接蜂鸣器;所述74LS164芯片的A引脚和B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5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的CLK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6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的QA至QF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的11引脚、7引脚、4引脚、2引脚、I引脚和10引脚;[0032]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和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并联连接至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5引脚,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D引脚,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A引脚,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E引脚,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B引脚,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C引脚,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优选地,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3引脚连接有压カ开关判断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在按键电路中不同按键按下后,主控电路可以将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转换为温度,并依据温度对驱动电路进行实时控制,从而提高自身智能化。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主控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按键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供电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显示报警电路的电路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的另ー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压カ开关判断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个实施例请參阅图1,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驱动电路11、显示报警电路12、供电电路13、按键电路14、温度检测电路15和主控电路16。其中,供电电路13与其他电路相连,为其他电路供电。供电电路13可以采用直流电供电方式,还也可以采用电池供电和直流电供电结合的方式或者电池供电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0050]按键电路14上设置有不同的按键。按键包括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开关按键、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和风速按键。当某ー个按键,如制冷按键被按下,车载空调控制器接收到制冷请求,控制车载空调执行制冷功能。温度检测电路15可以安装在车顶内部中间位置,用于采集车内温度,并发送与车内温度对应的电压信号至主控电路16。温度检测电路15还可以安装在出风ロ位置,采集出风ロ温度,并发送与出风ロ温度对应的电压信号至主控电路16。主控电路16分别与驱动电路11、显示报警电路12、供电电路13、按键电路14和温度检测电路15相连。主控电路16接收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获得与电压对应的温度值。在按键电路14上按键被按下后,主控电路16依据温度信号,生成控制指令,由驱动电路11依据该控制指令控制车载空调中的冷凝风机和压缩机。例如主控电路16 扫描按键电路14,当制冷按键按下,主控电路16将温度检测电路15采集到的温度值与预设制冷温度比较,在温度值大于预设制冷温度吋,生成打开冷凝风机和压缩机的控制指令,由驱动电路11依据该控制指令控制车载空调中的冷凝风机和压缩机打开制冷。预设制冷温度可以依据不同应用环境设置,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主控电路16还可以将温度值发送至显示报警电路12中显示,并在车载空调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发送故障报警信号至显示报警电路12报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控电路16、按键电路14、温度检测电路15、供电电路13、驱动电路11和显示报警电路12的电路图请分别參阅图2至图7。參阅图2,其示出了主控电路的电路图。所述主控电路16可以包括AMTEGA16L-8AU芯片161。所述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7引脚、PC6引脚、PC7引脚、PD2引脚、PDl引脚和roo引脚分别连接按键电路14的不同按键。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分别连接驱动电路11的不同引脚。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O引脚与温度检测电路15的输出端连接。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BO引脚、PBl引脚、PB2引脚、PB3引脚和PB4引脚分别连接显示报警电路12的不同引脚。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按键电路的电路图。所述按键电路14可以包括温度升按键SI、温度降按键S2、开关按键S3、制冷按键S4、制热按键S5和风速按键S6。其中,所述温度升按键SI与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7引脚相连,温度降按键S2与PC6引脚连接,开关按键S3通过ニ极管Dl与PD2引脚相连,制冷按键S4与PC7引脚连接,制热按键S5与PDl引脚相连,风速按键S6与所述PDO引脚连接。温度升按键SI、温度降按键S2、开关按键S3、制冷按键S4、制热按键S5和风速按键S6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接地端。ニ极管Dl的阳极连接TO2引脚,阴极连接开关按键S3。按键电路14中某一个按键按下时,与其连接的AMTEGA16L-8AU芯片161的引脚电平被拉低,此时AMTEGA16L-8AU芯片161判断到引脚的电平为低时,则执行被按下的按键的功能。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所述温度检测电路15包括热电阻151、第四电阻152、第五电阻153和第二电容154。其中,所述热电阻151与所述第四电阻152串联,且所述热电阻151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四电阻15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161的模数转换引脚。所述第五电阻153 —端连接所述热电阻151和所述第四电阻152的连接点,所述第五电阻153的另一端连接电压端VCC,所述第二电容154的一端连接所述PAO引脚,另一端连接接地端。热电阻151的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检测电路15的工作原理为热电阻151的电压值经过第四电阻15 2限流发送至AMTEGA16L-8AU芯片161的模数转换引脚。AMTEGA16L-8AU芯片161将模拟电压值转换为数字电压值。进ー步地,AMTEGA16L-8AU芯片161查找热电阻151电压值与温度值得对应关系表,从而可以获得温度值,将其在显示报警电路12上显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温度检测电路15设置在出风ロ位置时,其输出端即第四电阻152的未连接有热电阻151的一端连接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l引脚。温度检测电路15未设置在出风ロ位置时,其输出端连接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O引脚。请參阅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电路图。所述供电电路13包括LM2575芯片131。LM2575芯片131通过IRF9540管132与电源相连。LM2575芯片131将12V电源转换成AMTEGA16L-8AU芯片161可用的5V电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5V电源提供给各个电路图中的VCC。IRF9540管132由所述开关按键S3和所述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Cl引脚控制。具体控制为开关按键S3按下接通地,IRF9540管132的G极被拉为低电平,IRF9540管的D极与S极导通,使得车载空调控制器通电。在通电后,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Cl引脚输出高电平控制图5中的三极管Q7,使得Q7导通,从而使IRF9540管132的G极ー直保持低电平,即整个车载空调控制器一直通电。开关按键S3再次按下,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Cl引脚输出低电平,使车载空调控制器断电。注意图5中的电容C3可以防止12V电源突然跳变高电压,损坏器件,电阻R3的作用为对电容C3放电。请參阅图6,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所述驱动电路11包括ULN2003A芯片111、第六电阻112、第七电阻113、第八电阻114、第九电阻115、第十电阻116、第十一电阻117、第一达林顿管118、第二达林顿管119、第三达林顿管120、第四达林顿管121、第五达林顿管122和第六达林顿管123。其中,所述ULN2003A芯片111的B2至B7引脚依次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第一达林顿管118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112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111的ご2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3引脚。第二达林顿管119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113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111的ご3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4引脚。第三达林顿管120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114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111的ご4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5引脚。第四达林顿管121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115连接所述^^2003ム芯片111的G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6引脚。第五达林顿管122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116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111的ご6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7引脚。第六达林顿管12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117连接所述^^2003ム芯片111的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CO引脚。第一达林顿管118、第二达林顿管119、第二达林顿管120、第四达林顿管121、第五达林顿管122和第六达林顿管123的发射极并联连接至12V电压端。上述驱动电路11在按键电路14按下不同按键时,主控电路16对其控制相同,以制冷为例。制冷按键按下后,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D3引脚输出高电平至ULN2003A芯片111的B7引脚。因为ULN2003A芯片111具有反向驱动功能,第六达林顿管123的I端接低电平,所以第六达林顿管123导通,从而冷凝风机和压缩机被接通,开始工作。请參阅图7,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报警电路的电路图。所述显示报警电路12包括ULN2003AD芯片124、74LS164芯片125、四位数码管126、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第二发光二极管DS2、第三发光二极管DS3、第四发光二极管DS4、第五发光二极管DS5、第六发光二极管DS6和第七发光二极管DS7。 其中,所述ULN2003AD芯片124的BI至B6引脚依次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B4引脚、PB3引脚、PB2引脚、PB I引脚、PBO弓丨脚和PA4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124的Γ1引脚至Γ4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126的12引脚、9引脚、8引脚和6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124的ご6引脚连接蜂鸣器。ULN2003AD芯片124用来驱动四位数码管126。四位数码管126是ー个封装有4个数码管的芯片,用于显示温度值。所述74LS164芯片125的A引脚和B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161的ΡΑ5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125的CLK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161的ΡΑ6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125的QA至QF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126的11引脚、7引脚、4引脚、2引脚、I引脚和10引脚。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第二发光二极管DS2、第三发光二极管DS3、第四发光二极管DS4、第五发光二极管DS5、第六发光二极管DS6和第七发光二极管DS7的阴极并联连接至所述ULN2003AD芯片124的ご5引脚。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Sl的阳极连接所述QD引脚,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S2的阳极连接所述QA引脚,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S3的阳极连接所述QE引脚,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S4的阳极连接所述QB引脚,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S5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S6的阳极连接所述QC引脚,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DS7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第二发光二极管DS2、第三发光二极管DS3、第四发光二极管DS4、第五发光二极管DS5、第六发光二极管DS6和第七发光二极管DS7作为指示灯,作为四位数码管126的第五位以动态显示,有效解决了 AMTEGA16L-8AU芯片161的I0(lnput/Output,输入输出)端ロ不足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至图7所示的电路图中标注了器件的数值,且图中VCC端连接在一起,12V电压端连接在一起。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按键电路14中不同按键按下后,主控电路16可以将温度检测电路15检测到的电压转换为温度,并依据温度对驱动电路11进行实时控制,从而提高自身智能化。主控电路16还可以将温度值发送至显示报警电路12中显示,并在车载空调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发送故障报警信号至显示报警电路12报警。另ー个实施例请參阅图8,其以图I为基础,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的另ー种结构示意图。车载空调控制器还可以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7。[0081]电压检测电路17与供电电路13和主控电路16相连,检测汽车系统提供的电源,实现电源欠压和过压保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请參阅图9。所述电压检测电路17包括第一电阻171、第二电阻172、第三电阻173和第一电容174。其中,所述第一电阻171和所述第二电阻172串联,且所述第一电阻17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第二电阻172的另一端连接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2引脚。所述第三电阻173和所述第一电容174并联,且所述第三电阻173和所述第一电容174的ー个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171和所述第二电阻172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173和所述第一电容174的另ー个连接点连接接地端。上述电压检测电路17中,第三电阻173的电压值经过第二电阻172限流发送至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2引脚。AMTEGA16L-8AU芯片161将模拟电压值转换为数字 电压值,进ー步地,由AMTEGA16L-8AU芯片161对电压进行实时控制,防止电源欠压或过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主控电路中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3引脚通过ニ极管连接压カ开关判断电路(图中未画出)。其中,压カ开关判断电路用于对压缩机的压カ开关的压力值进行判断,发送ー个数字电平至PA3引脚,进ー步由AMTEGA16L-8AU芯片161对数字电平进行分析,由PD3引脚输出ー个控制压缩机的信号。在压カ值小于预设压カ值时,表明压缩机故障,AMTEGA16L-8AU芯片161的TO3引脚输出ー个关闭压缩机的信号,控制压缩机关闭以保护压缩机。在压カ值不小于预设压力值时,表明压缩机正常,再由AMTEGA16L-8AU芯片161的PAO引脚对温度进行判断,依据判断结果由TO3引脚输出ー个控制压缩机的信号。压カ开关判断电路的电路图请參阅图10,其中,阻R13—端连接压缩机的压カ开关。当压缩机压カ值小于预设压カ值时,压カ开关电压为0,P521的4脚和3脚导通,压カ开关判断电路输出高电平,否则,4脚和3脚导通断开,压カ开关判断电路输出低电平。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驱动电路11、显示报警电路12、供电电路13、按键电路14、温度检测电路15和主控电路16的电路图可以分别參阅图2至图7,对此不再加以阐述。当然,在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显示报警电路12可以省去作为指示灯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而单独设置与显示报警电路12和主控电路相连的指示灯。应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控电路16在依据温度对驱动电路11进行实时控制的同吋,还可以实现电源欠压和过压保护,进ー步提高自身智能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ー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ー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ー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所公开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 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包括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和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按键电路; 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 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温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主控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电压检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并联,且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ー个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ー个连接点连接接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显示报警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指示灯。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干,所述主控电路包括AMTEGA16L-8AU芯片,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7引脚、PC6引脚、PC7引脚、PD2引脚、PDl引脚和PD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按键电路的不同按键,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不同引脚,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O引脚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BO引脚、PBl引脚、PB2引脚、PB3引脚和PB4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的不同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包括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其中,所述温度升按键与所述PA7引脚相连,所述温度降按键与所述PC6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按键通过ニ极管与所述TO2引脚相连,所述制冷按键与所述PC7引脚连接,所述制热按键与所述PDl引脚相连,所述风速按键与所述PDO引脚连接,所述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接地端; 所述ニ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PD2引脚,阴极连接所述开关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热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且所述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模数转换引脚,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热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PAO引脚,另一端连接接地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LM2575芯片,所述LM2575芯片通过IRF9540管与电源相连,所述IRF9540管由所述开关按键和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Cl引脚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ULN2003A芯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达林顿管、第ニ达林顿管、第三达林顿管、第四达林顿管、第五达林顿管和第六达林顿管; 所述ULN2003A芯片的B2至B7引脚依次连接所述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 所述第一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2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3引脚; 所述第二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4引脚; 所述第三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4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5引脚; 所述第四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5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6引脚; 所述第五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6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7引脚; 所述第六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C7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CO引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干,所述显示报警电路包括ULN2003AD芯片、74LS164芯片、四位数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ニ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和第七发光二极管; 所述ULN2003AD芯片的BI至B6引脚依次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B4引脚、PB3引脚、PB2引脚、PBl引脚、PBO引脚和PA4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I引脚至f 4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的12引脚、9引脚、8引脚和6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6引脚连接蜂鸣器; 所述74LS164芯片的A引脚和B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5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的CLK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6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的QA至QF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的11引脚、7引脚、4引脚、2引脚、I引脚和10引脚;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ニ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和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并联连接至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5引脚,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D引脚,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A引脚,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E引脚,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B引脚,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C引脚,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3引脚连接有压カ开关判断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包括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和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按键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温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主控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在按键电路中不同按键按下后,主控电路可以将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转换为温度,并依据温度对驱动电路进行实时控制,从而提高自身智能化。
文档编号F24F11/00GK202452637SQ2011205279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刘兵, 叶燕章, 罗蜜俏, 蓝绍东, 谢翠芳, 韦立斌 申请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