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供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196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转窑供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窑供风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因具有生产连续、产能大、生产成本相对低、操作调控较为容易等特点,是国内外采用较多的焙烧和煅烧设备。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所有硫化钥精矿约有96%首先要通过焙烧转化成エ业氧化钥,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焙烧设备是回转窑。在回转窑焙烧钥精 矿エ艺中,目前最为先进的技术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37892. 9,实用新型创造名称为钥精矿自热式焙烧方法及其装置中提出的一种钥精矿自热式焙烧方法及其装置。该エ艺利用带有窑体换热装置的回转窑焙烧钥精矿以生产エ业氧化钥,焙烧过程利用钥精矿焙烧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由窑体换热装置进入的空气,预热后的空气由窑头的出料端供入回转窑内,与钥精矿发生焙烧反应,并为回转窑后段脱残硫区的物料补充热量,降低回转窑中段反应高温区的温度,启炉后的钥精矿焙烧过程在完全不用外部供热的状态下完成。该实用新型解决了钥精矿焙烧主反应期过热和脱硫后期热量紧缺的难题,以及高温回转壳体冷却风的进入和热风排出难题,装置简单,热量调配合理,窑内各段温度调节灵活,不需要外热源,产品质量高,设备产量大。该エ艺中回转窑本体换热器的供风方式是将鼓风机固定在回转窑筒体上,并采用滑环供电装置为鼓风机供电,虽然实现了回转窑本体换热器的供风,但由于鼓风机的送风管刚性联接到回转窑筒体上,使得其很难适应回转窑筒体的热胀冷缩和筒体转动引起的径向跳动,导致送风装置处筒体应カ非常集中,并使该处筒体的耐火材料容易脱落,这也是造成回转窑停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回转窑筒体上空间有限,满足不了流量检测仪表前十后五的直管段要求,同时,由于回转窑的转动,检测仪表的信号线也很难布置,使得鼓风机送风管道上很难安置流量检测装置和电动调节装置,给供风流量检测和回转窑焙烧过程的自动控制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回转窑本体换热器的供风方式是将鼓风机固定在回转窑筒体上,鼓风机的送风管刚性联接到回转窑筒体上,使得其很难适应回转窑筒体的热胀冷缩和筒体转动引起的径向跳动,导致送风装置处筒体应カ非常集中,并使该处筒体的耐火材料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回转窑供风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回转窑供风装置,包括回转窑筒体、设于回转窑筒体上的进风孔、鼓风机和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的送风管,所述回转窑供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送风管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回转窑筒体可相对转动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外侧的环形供风筒、密封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及环形供风筒两侧且可相对所述回转窑筒体转动的两滑动密封环和密封连接所述环形供风筒与所述滑动密封环于回转窑筒体上的可伸縮的软性连接件。所述滑动密封环包括密封焊接固定在所述回转窑筒体上的内环、设于内环外侧且与所述内环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外环,所述软性连接件与密封连接在所述外环上。所述滑动密封环的外环下端设置有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滑动密封环于基础面上的弾性支撑。所述滑动密封环的外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和内环连接处相通的注油孔。所述滑动密封环的外环由上下两半环构成,且所述上下两半环通过锁紧弹簧压紧连接。所述鼓风机设置在回转窑筒体下方的基础面上。所述回转窑筒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进风孔与所述换热器相通。所述环形供风筒的下端还设置有用干支撑环形供风筒于基础面的环形供风筒支 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供风筒、滑动密封环和软性连接件,将环形供风筒可相对回转窑筒体转动且软性密封设置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处,从而使得送风管不再刚性联接到回转窑筒体上,而且环形供风筒与滑动密封环之间连接的软性连接件可保证环形供风筒很好的适应回转窑筒体的热胀冷缩和回转窑筒体转动引起的径向跳动,不会导致送风位置处筒体应カ非常集中,解决了现有技术送风管刚性联接到回转窑筒体上导致送风位置处回转窑筒体的耐火材料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回转窑供风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图I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见图I至图3。本实用新型回转窑供风装置包括回转窑筒体I、鼓风机2、送风管3、环形供风筒4、环形供风筒支撑5、滑动密封环6、弾性支撑7和软性连接件8。其中回转窑筒体I工作时旋转,其上设置有进风孔11,其内设置有换热器(图中未示出),所述进风孔与所述换热器相通。从而使得从鼓风机2的风经过进风管3、环形供风筒4、进气孔11进入换热器完成热交換,最终进入回转窑内。鼓风机2设置在回转窑筒体I下方的基础面上。所述基础面为地面等回转窑支撑面。送风管3 —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另一端与环形供风筒4连接,以将鼓风机的风经送风管送入环形供风筒。因鼓风机安装在地面基础上,空间充裕,而且鼓风机和送风管位置固定,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各种流量检测装置和电动调节装置,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环形供风筒4与所述回转窑筒体可相对转动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外侦U。环形供风筒支撑5用干支撑环形供风筒于基础面上。滑动密封环6包括两个,其密封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及环形供风筒两侧且可相对所述回转窑筒体转动。滑动密封环6包括密封焊接固定在所述回转窑筒体上的内环61和设于内环外侧且与所述内环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外环62。滑动密封环的外环6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和内环连接处相通的注油孔621。滑动密封环的外环由上下两半环构成,且所述上下两半环通过锁紧弹簧63压紧连接。利用锁紧弹簧将上下滑动密封外环压紧连接,保证内外环紧密接触,同时消解回转窑筒体产生的径向热膨胀变形及应カ集中。滑动密封环的外环为静环,滑动密封环内环与回转窑筒体焊接,形成动环,滑动密封环利用机械加工控制配合间隙,并采用由注油孔注入的润滑油润滑使其減少摩擦阻カ并起到密封作用。 弾性支撑7设置于外环下端,主要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滑动密封环于基础面上,从而可以消除回转窑筒体径向跳动及纵向伸长变形的影响。软性连接件8可伸縮,其软性密封连接所述环形供风筒与所述滑动密封环于回转窑筒体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软性连接件与密封连接在所述外环62上,从而使得回转窑筒体转动时,环形供风筒4、软性连接件8和滑动密封环的外环保持静止。因滑动密封环与环形供风筒之间采用软性连接件连接,可完全消除回转窑纵向伸缩变形的影响,同时保证向窑体供风。本具体实施例的回转窑具有长25 30m、直径I. 5 2m的窑身;其尾部高、头部低,倾斜角度为1° ;其由前支撑轮和后支撑轮支撑;其由可调速电机驱动经減速器变速,带动与回转窑身中部相连接的齿轮副驱使其做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鼓风机安装在地面基础上,安装在鼓风机出ロ的送风管与环形供风筒相连,环形供风筒通过软连接与回转窑本体上的滑动密封环相连,滑动密封环的外环为静环,滑动密封环内环与筒体焊接,形成动环,滑动密封环利用机械加工控制配合间隙,并采用润滑油润滑使其減少摩擦阻力并起到密封作用。鼓风机供风经送风管,进入环形供风筒,经设置在回转窑筒体上的进风孔进入回转窑本体换热器,最终进入回转窑内。滑动密封环上设有弾性支撑,并通过与弹性支撑连接于基础上,以消除回转窑本体径向跳动及纵向伸长变形的影响。因滑动密封环与环形供风筒之间采用软连接的连接方式,可完全消除回转窑纵向伸缩变形的影响,同时保证向窑体供风。利用锁紧弹簧将上下滑动密封外环压紧连接,保证内外环紧密接触,同时消解回转窑筒体产生的径向热膨胀变形及应力集中。因鼓风机安装在地面基础上,空间充裕,而且鼓风机和送风管位置固定,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各种流量检测装置和电动调节装置,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回转窑供风装置采用刚性联接引起的回转窑筒体应力集中、热胀冷缩适应能力差、不能消除筒体转动引起的径向跳动、送风管道安装流量检测仪表和电动调节装置难度大、生产过程自动化实现困难等问题,有效地缓解了回转窑筒体进风处的应カ集中,提高了回转窑筒体的使用寿命,并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钥精矿自热式焙烧回转窑密闭供风或回转窑筒体的密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窑供风装置,包括回转窑筒体、设于回转窑筒体上的进风孔、鼓风机和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的送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供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送风管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回转窑筒体可相对转动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外侧的环形供风筒、密封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及环形供风筒两侧且可相对所述回转窑筒体转动的两滑动密封环和密封连接所述环形供风筒与所述滑动密封环于回转窑筒体上的可伸缩的软性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密封环包括密封焊接固定在所述回转窑筒体上的内环、设于内环外侧且与所述内环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外环,所述软性连接件与密封连接在所述外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密封环的外环下端设 置有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滑动密封环于基础面上的弾性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密封环的外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和内环连接处相通的注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密封环的外环由上下两半环构成,且所述上下两半环通过锁紧弹簧压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设置在回转窑筒体下方的基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筒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进风孔与所述换热器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供风筒的下端还设置有用干支撑环形供风筒于基础面的环形供风筒支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供风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适应回转窑筒体的热胀冷缩和筒体转动引起的径向跳动的回转窑供风装置,其包括回转窑筒体、设于回转窑筒体上的进风孔、鼓风机和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的送风管,所述回转窑供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送风管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回转窑筒体可相对转动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外侧的环形供风筒、密封环绕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进风孔及环形供风筒两侧且可相对所述回转窑筒体转动的两滑动密封环和密封连接所述供风筒与所述滑动密封环于回转窑筒体上的可伸缩的软性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钼精矿自热式焙烧回转窑等各种回转窑。
文档编号F27B7/36GK202403522SQ20112055480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井凡, 朱大为, 王连勇, 苏伟, 陈广平 申请人:深圳市盛鑫源环保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