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496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通常在箱体的底板上竖直设立有将热交换室与机械室隔开的隔板,在热交换室内收纳有热交换器及鼓风机,在机械室内收纳有压缩机及配电单元。在这种室外单元中,将变换器用的电抗器面对箱体的前面侧的维护用开口而安装于配电单元,以便能够对变换器用的电抗器容易地进行维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 - 175224号公报但是,因为变换器用的电抗器发热量大,所以考虑例如通过从设置于箱体的通风·用开口吸入外部空气而以空气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但是,在将电抗器面对维护用开口而安装于配电单元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雨水对机械室R2的影响,不能在覆盖维护用开口的前面板上设置通风用的开口部,从而需要使电抗器与例如向热交换室突出设置的散热器连结以进行散热。由此,配电单元的结构变得复杂,存在使电抗器的组装性及装卸时的作业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抗器的维护性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在箱体的底板上竖直设立有将热交换室与机械室隔开的隔板,在所述机械室的前表面装卸自如地具备前面板,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构成为具有隔板主体和与所述隔板主体的上部连结的配电单元,所述配电单元具备基板,从拆下所述前面板的所述机械室的前面开口,将与该基板连接的电抗器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隔板主体的所述机械室侧的面。根据该结构,因为电抗器设置为从机械室的前面开口容易地装卸自如,所以提高电抗器的维护性。在该结构中,可以使所述电抗器具有收纳线圈的大致矩形的壳体,并且与所述壳体一体地具备板状的安装件,该安装件配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将所述电抗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隔板主体,并且将所述电抗器安装于所述隔板主体。另外,也可以使所述板状的安装件形成所述壳体的散热面,通过使所述散热面与所述隔板主体抵接而使所述电抗器与所述隔板主体连结,所述隔板主体具备与所述安装件装卸自如地嵌合的支承件。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安装件的下侧边缘部与所述支承件嵌合,所述支承件从下方支承所述安装件。另外,也可以使所述支承件在所述支承件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安装件嵌合的间隙,所述间隙向前面开口,通过使所述安装件的下侧边缘部从所述开口在所述间隙滑动而使所述电抗器装卸自如地支承于所述隔板主体。另外,也可以在所述隔板主体上设置有防止水从所述热交换室进入所述机械室的防水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在箱体的底板上竖直设立有将热交换室与机械室隔开的隔板,在所述机械室的前表面装卸自如地具备前面板,所述隔板构成为具有隔板主体和与所述隔板主体的上部连结的配电单元,所述配电单元具备基板,从拆下所述前面板的所述机械室的前面开口,将与该基板连接的电抗器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隔板主体的所述机械室侧的面,因此,能够从机械室的前面开口容易地装卸电抗器,从而提高电抗器的维护性。


图I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拆下配电单元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安装于隔板的电抗器的立体图。·图5 (A)、(B)是表示隔板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配电单元的立体图。图I是从背面侧看配电单元与隔板的立体图。图8是从图6中的箭头X方向看被图6中的a-a切开的配电单元与隔板的截面的剖面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Rl热交换室R2机械室10室外单元11单元外壳(箱体)12 底板14B前面板16隔板主体16E防水部(浸水防水部)40配电单元59罩部件60 隔板80 电抗器81 壳体82 线圈83安装件85支承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由室外单元10和室内单元(未图示)构成,制冷剂在由制冷剂配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中流动,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室外单元10设置在室外,通过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在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冷凝并向外部空气释放热量,而在制热运转时使制冷剂蒸发并从外部空气吸收热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指的上下及左右的方向是在设置室外单元10的状态下从其前面侧观察时的方向。图I是室外单元10的立体图。该室外单元10具备大致长方体箱形的单元外壳(箱体)11,单元外壳11具备底板12、顶板13、前面板14及外板15。单元外壳11的内部通过竖直立设在底板12上的后述隔板60被纵向隔开,被划分成热交换室Rl和机械室R2。前面板14由以隔板60为界而被分割成左右两部分的第一前面板14A与第二前面板14B构成。通过拆下第一前面板14A,作业者能够从室外单元10的前面侧对热交换室Rl内的部件进行维护作业,通过拆下第二前面板14B,作业者能够从室外单元10的前面侧对机械室R2内的部件进行维护作业。另外,在热交换室Rl侧的第一前面板14A上,沿上下方向排列形成有将在热交换室Rl内部被热交换的空气吹出的两个吹出口 28、28。吹出口 28、28分别被网状的风扇保护罩29覆盖。虽然图中省略表示,但是吹出口 28、28被例如圆形的凸缘形状的风扇覆盖部覆盖,并且在风扇覆盖部的开口部内设置有后述的鼓风机22。·图2是拆下顶板13、前面板14及外板15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1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隔板60由板状的隔板主体16及与隔板主体16的上部连结的配电单元40构成。在热交换室Rl的背面侧收纳有热交换器21,在热交换室Rl的前面侧收纳有沿上下方向并列配置的鼓风机22、22。热交换器21形成为俯视时弯曲成大致L形,并从热交换室Rl的左侧面(外侧面)沿背面配置。这样,热交换器21形成热交换室Rl(即单元外壳11)的左侧面及背面,从该左侧面到背面的整个露出面作为通风路(吸入口)起作用。另外,虽然图中省略表示,但是为了防止人体等与该热交换器21接触,热交换器21的表面被由树脂性的网等构成的风扇保护罩覆盖。鼓风机22安装在配置于热交换室Rl内的左右一对支柱24L、24R。这些支柱24L、24R将该支柱24L、24R的上端部分别挂在热交换器21的上侧边缘部,并且该支柱24L、24R的下端部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12。鼓风机22由风扇电动机26和螺旋桨式风扇(轴流扇)27构成,该风扇电动机26经由台座25固定在支柱24L、24R的上部,该螺旋桨式风扇27安装在该风扇电动机26的轴上,该螺旋桨式风扇27与热交换室Rl的前面侧接近地配置。在通过风扇电动机26驱动螺旋桨式风扇27旋转时,从室外单元10的周围,更具体地说,从热交换器21的背面侧及左侧面侧向热交换室Rl内吸入外部空气,使其与在热交换器21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且通过设置于热交换室Rl前表面的吹出口 28、28向室外单元10外排出。S卩,该室外单元10构成为从前表面吹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前出风式结构。另外,在机械室R2内,构成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的压缩机31、储压器(了今m一夕)(未图示)、储罐33、分油器(未图示)及四通阀32和膨胀阀(未图示)之类的阀体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通过配管连接,并且收纳在该机械室R2的大致下方空间内。压缩机31通过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宽调制)变换器控制转矩而进行驱动,在机械室R2内设置有后述的变换器用的电抗器80 (电抗器)(参照图3)。另外,在压缩机31的上方右侧,在机械室R2的前面侧接近地固定有气体管用辅助阀与液体管用辅助阀。在这些气体管用辅助阀及液体管辅助阀上分别连接有从室内单元延伸的单元配管的气体管及液体管(未图示),从而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另外,在机械室R2的上方空间配置有配电单元40,该配电单元40设有控制空调装置的控制基板等各种配电部件。配电单元40具备支承部件50和支承于支承部件50的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及散热器55。配电单元40与支承部件50形成为一体,使散热器55与使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连通的开口部5嵌合,并且使散热器55面对热交换室Rl而设置在机械室R2的上方空间以使散热片55A向热交换室Rl侧突出。支承部件50沿隔板60的宽度方向,即在单元外壳1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3所示,隔板主体16具备配置在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之间并划分该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的隔板主体部16B、将该隔板主体部16B的前面侧的侧边缘部向机械室R2侧弯曲而形成的前面部(端部)16C、将隔板主体部16B的背面侧的侧边缘部向机械室R2侧与上述前面部16C大致平行地弯曲而形成的背面部(端部)16D、将隔板主体部16B的上侧边缘部向机械室R2侧弯曲而形成的上面部(上端面)16A。隔板主体16通过使薄的板金如上述所述地弯曲而形成,能够谋求提高隔板主体16的刚性(强度)。
·
隔板主体16竖立设置于底板12,并使背面部16D通过螺钉固定于热交换器21。具体地说,热交换器21在右侧的端部具备管板35,该管板35形成有肋条35A,该肋条35A将该管板35的靠近单元外壳11内侧的侧边缘部弯曲成大致L形而形成。隔板主体16将背面部16D通过螺钉固定于该肋条35A。在隔板主体16的上方设置有使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连通的开口部5。在隔板主体部16B上,在机械室R2侧上部安装有压缩机31的变换器用的电抗器80。如图4所示,电抗器80在大致矩形的金属制壳体81内收纳有线圈82。电抗器80与安装板(安装件)83 一体地设置,该安装板(安装件)83配置在壳体81与隔板60之间并且用于将电抗器80安装于隔板60。电抗器80通过该安装板83装卸自如地安装于隔板主体部16B。安装板83利用导热率高的金属形成为薄板状。安装板83在壳体81与隔板主体部16B抵接的面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为其尺寸比壳体8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电抗器80在使安装板83的两个面分别与壳体81及隔板主体部16B紧密接触的状态下抵接并支承于隔板主体部16B。安装板83通过螺钉84、84固定在隔板主体部16B的上部。另外,在电抗器80上具备电抗器端子86A、86B,电抗器80经由该电抗器端子86A、86B与安装于第一基板41的混合集成电路IC57连接。为了对压缩机31进行变换器控制,混合集成电路IC57利用电抗器80进行功率因数的改善与高次谐波的控制。在隔板主体部16B上设置有将安装板81与电抗器80 —体地支承的支承件85。如图5所示,在支承件85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86A,其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板金加工而形成,并且用于将支承件85固定于隔板主体部16B ;支承部87,其弯曲成大致L形而从固定部86A向机械室R2侧突出,并且在隔板主体部16B与支承件85之间形成间隙S ;后端部89,其将支承部87的后延部向隔板主体部16B侧弯曲而形成,并且堵塞支承部87与隔板60之间的后方开口 ;第二固定部86B,其在后端部89侧将支承件85固定于隔板主体部16B。在第一固定部86A及第二固定部86B上形成有螺纹孔86C,支承件85通过插入该螺纹孔86C的螺钉而固定于隔板主体部16B。支承部87的上侧边缘以角度a向外侧弯曲而形成上侧边缘部88。隔板主体部16B与支承部87之间的间隙S在前方侧开口,电抗器80通过将安装板83的下侧边缘部从该开口插入间隙S并滑动而安装于隔板主体部16B。在支承部87的上侧边缘设置有上侧边缘部88,从而安装板83的下侧边缘部在上侧边缘部88被引导,能够使安装板83容易地插入间隙S。电抗器80通过使安装板83的后侧边缘向支承部87引导并向后方滑动直到与支承件85的后端部89抵接而能够简单地支承在目标位置上。在支承件85的上方,在隔板主体部16B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86D。在使安装板83的下侧边缘部与支承部87嵌合的状态下,电抗器80支承于支承件85,并且通过插入螺纹孔86D的螺钉将安装板83的上部固定于隔板主体部16B。电抗器80具有重量,在安装时难以用一只手一边托起电抗器80 —边进行螺钉固定,但是,根据该结构,由于用于将电抗器80安装于隔板主体部16B的安装板83以被支承件85从下方托起的方式被支承,因此能够利用支承件85 —边支承电抗器80的重量一边用螺钉将安装板83固定于隔板主体部16B,从而能够提高电抗器80的安装作业性。如图2所示,配电单元40载置在隔板主体16的上面部16A并与其连结。如图6所示,配电单元40与支承部件50形成为一体,在该支承部件50上支承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及散热器55。第一基板41与散热器55通过基板架51 —体地固定,基板架51装卸自·如地支承于支承部件50。支承部件50具备面对使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连通的开口部5并设置于隔板主体16的正上方的一对导轨43、43。导轨43、43是彼此相向的截面呈大致3形的导轨,一个导轨43沿隔板主体16的前面部16C延伸,而另一个导轨43沿背面部16D附近延伸。在导轨43之间安装有基板架51。基板架51设置为其两侧边缘部5IA嵌合在导轨43之间,能够与第一基板41及散热器55 —体地沿导轨43向上方抽出。基板架51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为框状,将第一基板41与散热器55 —体地固定,该第一基板41安装有混合集成电路IC (HIC)57之类的发热量大的配电部件,该散热器55对安装于第一基板41的配电部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详细地说,第一基板41以使发热量大的配电部件面对框状的基板架51的开口而堵塞开口的方式通过螺钉等固定于基板架51。安装于第一基板41的发热量大的配电部件经由基板架51的开口与散热器55进行热连结。散热器55具有使构成多个散热片55A的金属板材在上下方向上隔着间隔地配置的结构。散热器55设置为使散热片55A向与设置有第一基板41的面相反侧的面突出,并且使外周与基板架51的开口嵌合。如上所述,第一基板41及散热器55与基板架51 —体地以堵塞使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连通的开口部5的方式设置。而且,散热器55使前后的端部与开口部5嵌合,并且以使多个散热片55A向热交换室Rl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配电单元40。根据该结构,由于从安装于第一基板41的配电部件产生的热量向散热器55散热,并且能够通过在热交换室Rl内流动的风冷却散热器55,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对安装于第一基板41的配电部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在散热器55的上部,覆盖散热器55的整个投影面积的大半部的罩部件59被固定设置于基板架51。罩部件59形成为上方敞开且使机械室R2侧的侧面在前后方向上切开的大致箱形状。而且,罩部件59形成为三个侧面59A的上端面59B与单元外壳11的顶板13的下表面抵接。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罩部件59防止从热交换器21的背面侧侵入热交换室Rl的雨水等水从散热器55的上方进入机械室R2侦U。
另外,在罩部件59上,沿着热交换室Rl侧的侧面59A切开底面59C而形成有连通罩部件59的上方空间与热交换室Rl的切口部59D。机械室R2内的空气被在热交换室Rl流动的空气引导,通过该切口部59D向热交换室Rl内流动。因此,能够使被由配电单元40具备的配电部件产生的热量加热的空气进行循环而不滞留在机械室R2内。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能够防止从热交换器21的背面侧侵入热交换室Rl的雨水等水从散热器55的上部进入机械室R2侧,所以不需要利用壳体等覆盖整个配电单元40。因此,能够减少配电单元40的部件数量,并且通过拆下单元外壳11的顶板13或前面板14B就能够简单地对配电单元40进行维护,并且能够提高配电单元40的维护性。另外,支承部件50具备与第一基板41呈大致直角地支承第二基板42的第二基板安装板45。第二基板安装板45具备与导轨43大致平行地设置的第二基板安装部45A、安装在该第二基板安装部45A的下部且形成为截面呈大致L形的基部45B。第二基板42通过小螺钉47等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基板安装部45A。或者,第二基板42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夹子等夹持件夹持于第二基板安装部45A。基部45B被设置为在第二基板安装部45A的下端朝向机械室R2的前面侧突出。在·基部45B上,具备与电源端子、连接器连结的多个端子台46A、46B的端子台安装部45C被设置为向配电单元40的下方垂下。用于与室内单元等进行通信的通信线与端子台46A连接。用于向室外单元10供给电力的电源线与端子台46B连接。另外,固定通信线和电源线的夹子46C、46D安装于端子台安装部45C。另外,在第二基板安装部45A及基部45B的左侧边缘形成有固定部45D。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固定部4 沿外板15与第二前面板14B贴合的面延伸,将外板15的边缘向单元外壳11内侧弯曲而形成侧边缘部,通过螺钉将固定部45D固定在侧边缘部上。第二基板安装部45A、基部45B、端子台安装部45C及固定部4 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板金加工而一体地形成。基板架51具备设置于第一基板41上方的吊挂件58。吊挂件58由铝等金属形成,在前端具备将前端向下方弯曲而形成的卡爪58A。另外,在第二基板安装板45的上端面形成有卡槽58B。在将基板架51安装于支承部件50时,该卡爪58A与卡槽58B卡止。另外,基板架51在基板架51的上部具备两个设置于导轨43、43附近的螺纹孔51E、51E。基板架51利用经由螺纹孔51E从机械室R2侧插入的螺钉固定于支承部件50。SP,基板架51通过卡爪58A及螺纹孔51E、51E这三处固定于支承部件50。另外,因为将基板架51固定于支承部件50的卡爪58A及螺纹孔51E、51E都设置在基板架51的上部,所以能够从拆下顶板13的室外单元10的上部开口容易地拆下基板架51。如图7所示,在前后两端部与开口部5嵌合的散热器55的上部设置有上述罩部件59。需要说明的是,图7是从室外单元10的背面侧观察隔板60及配电部件40的立体图,省略了热交换器21的图示。在散热器55的多个散热片55A之间,通过热交换器21而吸入热交换室Rl内的空气在鼓风机22的作用下按照图7中的箭头所示流动。随着该空气的流动,雨水等水通过热交换器21进入热交换室Rl内,雨水等水通过热交换室Rl内的空气流动,或者鼓风机22的螺旋桨式风扇27的旋转而飞散,溅到支承部件50及散热器55上。在散热器55的上部设置有罩部件59,通过该罩部件59,能够防止水从散热器55的上方进入机械室R2侧。
另外,在散热器55的下部,连接于导轨43之间并且堵塞使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连通的开口部5的下部的第一支承板44设置于支承部件50。而且,在基板架51上安装有与散热器55固定成一体的浸水防止板65。浸水防止板65以覆盖第一支承板44的上端部的方式设置,防止水从第一支承板44的上方进入其与基板架51抵接的抵接面。而且,如图8所示,在隔板主体16的上面部16A设置有浸水防止部(防水部)16E。浸水防止部16E是将上面部16A的机械室R2侧端部大致垂直地向上方弯曲而形成的。该浸水防止部16E将第一支承部件44的下端向机械室R2侧弯曲成大致L形而形成,并且以包围载置基板架51的下端的台座部52的机械室R2侧端部的方式设置。虽然从散热器55与开口部5嵌合的嵌合面S,即从基板架51与导轨43嵌合的嵌合面S进入机械室R2的水由于自重,沿着支承部件50与基板架51抵接的抵接面聚集到台座部52,但是,根据该结构,由于包围台座部52的机械室R2侧端部的浸水防止部16E与隔板60设置成一体,所以聚集到台座部52的水通过台座部52与隔板主体部16B的上面部16A之间向热交换室Rl侧排出,而不会进入机械室R2侧。因此,不会阻塞散热器55的风通道,能够有效地冷却散热器55,并且能够防止水进入机械室R2侧。另外,因为该浸水防止部16E设置在电抗器80的上部,所以能够防止进入机械室R2侧的水沿隔板主体16到达电抗器80,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电抗器80的防水,而不需要将电抗器80安装于配电单元40,并利用防水罩等覆盖配电单元40。如以上说明,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10在单元外壳11的底板12上竖直设立有将热交换室Rl与机械室R2隔开的隔板60,并且在机械室R2的前表面装卸自如地具备前面板14B,隔板60由隔板主体16和与隔板主体16的上部连结的配电单元40构成,配电单元40具备基板41,与该基板41连接的电抗器80从拆下前面板14B的机械室R2的前面开口装卸自如地安装于隔板主体16的机械室R2侧的面。由此,能够从机械室R2的前面开口装卸电抗器,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电抗器的维护性。另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电抗器80具有收纳线圈82的大致矩形的壳体81,并且与壳体81 —体地具备板状的安装件83,该安装件83配置在壳体81与隔板主体16之间,将电抗器8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隔板主体16,并且将电抗器80安装于隔板主体16,因此能够容易地从隔板主体16对电抗器80进行装卸,并且能够经由安装件83将电抗器8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隔板主体16,能够利用被在热交换室Rl内流动的空气冷却的隔板主体16效率良好地对电抗器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另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板状的安装件83形成壳体81的散热面81A,通过将散热面81A与隔板主体16抵接而使电抗器80与隔板主体16连结,隔板主体16具备供装卸安装件83装卸自如地嵌合的支承件85,因此,在将板状的安装件83夹在中间的状态下,能够使隔板主体16与壳体81的散热面81A紧密接触地安装,并且能够效率良好地将电抗器8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隔板主体16,并利用隔板主体16进行散热。另外,电抗器80能够与支承件85嵌合而支承于隔板主体16,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抗器80的装卸,从而能够提高电抗器80的维护性。另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支承件85通过使安装件83的下侧边缘部83C与其嵌合而从下方支承安装件83,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重量较重并且在难以用一只手支承的状态下通过螺钉等固定的电抗器80,从而能够提高电抗器80的维护性。
另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支承件85在支承件85与隔板60之间形成有供安装件83嵌合的间隙S,间隙S向前面开口,通过使安装件83的下侧边缘部83C从开口在间隙S滑动而使电抗器80装卸自如地支承于隔板主体16,因此,从拆下前面板14B的机械室R2的前面开口,通过使安装件83在支承件85与隔板主体16之间滑动而能够安装电抗器80,并且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抗器80的装卸,因此提高电抗器80的维护性。另外,根据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在隔板主体16上设置有防止水从热交换室Rl进入机械室R2的防水部16E,因此能够防止雨水等水从热交换室Rl侧进入隔板主体16的机械室R2侧,能够在不需要利用防水用罩等覆盖电抗器80的情况下防止雨水等水流 到电抗器80,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能够提高电抗器80的维护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在箱体的底板上竖直设立有将热交换室与机械室隔开的隔板,在所述机械室的前表面装卸自如地具备前面板,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构成为具有隔板主体和与所述隔板主体的上部连结的配电单元,所述配电单元具备基板,从拆下所述前面板的所述机械室的前面开口,将与该基板连接的电抗器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隔板主体的所述机械室侧的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具有收纳线圈的大致矩形的壳体,并且与所述壳体一体地具备板状的安装件,该安装件配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主体之间,将所述电抗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隔板主体,并且将所述电抗器安装于所述隔板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的安装件形成所述壳体的散热面,通过使所述散热面与所述隔板主体抵接而使所述电抗器与所述隔板主体连结,所述隔板主体具备与所述安装件装卸自如地嵌合的支承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安装件的下侧边缘部与所述支承件嵌合,所述支承件从下方支承所述安装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在所述支承件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安装件嵌合的间隙,所述间隙向前面开口,通过使所述安装件的下侧边缘部从所述开口在所述间隙滑动而使所述电抗器装卸自如地支承于所述隔板主体。
6.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主体上设置有防止水从所述热交换室进入所述机械室的防水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能够提高电抗器的维护性。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10)在箱体(11)的底板(12)上竖直设立有将热交换室(R1)与机械室(R2)隔开的隔板(60),在机械室(R2)的前表面装卸自如地具备前面板(14B),隔板(60)构成为具有隔板主体(16)和与隔板主体的上部连结的配电单元(40),配电单元(40)具备基板(41),从拆下前面板(14B)的机械室(R2)的前面开口,将与该基板(14B)连接的电抗器(8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隔板主体(16)的机械室(R2)侧的面。
文档编号F24F1/06GK102788387SQ2012101508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吉田健二, 穴原优子, 荒川彻, 金子好章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