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2576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座、安装壳、背板和前面板,它们之间限定出容置空间;下蜗壳风机组件设在容置空间内,包括下风机、第一和第二下蜗壳,第一和第二下蜗壳之间限定出下风道;上蜗壳风机组件设在下蜗壳风机组件的上方,且包括上风机、第一和第二上蜗壳,第一和第二上蜗壳之间限定出上风道;蒸发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被构造成可与从背板上的回风口进入到容置空间内的空气热交换后、由下风机和上风机分别导流进入下风道和上风道内。根据本发明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效率高、能耗小、使用成本低。
【专利说明】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风轮系统一般设在底部并向上送风,风通过蒸发器从空调器室内机的上部吹出送到房间内,由于送风口均在空调器的上部,所以只能通过导风板将循环风斜向下导向房间的下部空间,这种结构的空调器在制冷时的效果尚可,但缺影响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原因在于:1)首先,温度较高的热空气被送出出风口后是向上运动的,很难用导风板将热空气斜向下导向离地面很低的位置;2)其次,人对热量感知的敏感部位在脚部和腿部,只要脚部暖和了,全身就会感觉温暖,所以需要空调器室内机将热风送到离地板很近的位置;3)再次,如果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导风板将热风斜向下导向房间下部空间,热空气可能会直接吹在人的脸部,这样会使人感觉不舒服,大大降低了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而且,这种传统的落地式空调器制热时,热空气主要上浮在房间的上层,基本在2米以上,而人们一般在室内2米以下的空间内活动,从而导致上浮在室内上层的热量白白浪费,不能为室内的人提供有效的热量,浪费电能,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效率高、能耗小、使用成本低。
[0004]根据本发明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前侧和后侧均敞开;背板,所述背板封闭所述安装壳的后侧,所述背板上形成有回风口 ;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封闭所述安装壳的前侧,所述前面板上形成有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其中所述底座、所述背板、所述安装壳和所述前面板之间限定出容置空间;下蜗壳风机组件,所述下蜗壳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下部且包括:下风机;第一下蜗壳和第二下蜗壳,所述第一下蜗壳和所述第二下蜗壳之间限定出下风道,所述下风道具有下进风口和下出风口,其中所述下进风口部分地包覆在所述下风机的周向外侧,且所述下出风口与所述下送风口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上蜗壳风机组件,所述上蜗壳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下蜗壳风机组件的上方,包括:上风机,其中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分别独立控制;第一上蜗壳和第二上蜗壳,所述第一上蜗壳和所述第二上蜗壳之间限定出上风道,所述上风道具有上进风口和上出风口,其中所述上进风口部分地包覆在所述上风机的周向外侧,且所述上出风口与所述上送风口在前后方向上对应;和蒸发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被构造成可与从所述回风口进入到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空气热交换后、由所述下风机和所述上风机分别导流进入所述下风道和所述上风道内。
[0005]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只具有上送风口,冷空气和热空气均从上送风口送出,导致传统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差,能耗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下蜗壳风机组件和上蜗壳风机组件,在空调器室内机工作时,可以迅速提高或降低室内中下部的空气温度,尤其对于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下送风口可快速提高室内中下层空间的温度,使室内的人快速感觉到温暖,大大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制热效果和实用性,同时有效降低能耗,而且,由于下蜗壳风机组件和上蜗壳风机组件分别独立控制,在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或制热时可以更好地调节下蜗壳风机组件和上蜗壳风机组件的转速,从而可更加方便、合理地控制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的出风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或制热效果,节约电能,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有利地,所述上风道和所述下风道被构造成所述上风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下风道的出风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右对称。由此,上风道和下风道相对出风且出风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右对称,从而形成环抱式送风以更好地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温度的升降速率,进而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节约了电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蜗壳和所述第二上蜗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下蜗壳和所述第二下蜗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左右对称。由此,实现了环抱式送风循环,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同时在加工生产第一上蜗壳和第二上蜗壳以及第一下蜗壳和第二下蜗壳时,只需加工其中一种结构,例如只加工第一上蜗壳和第二上蜗壳,在装配空调器室内机时,只需将第一上蜗壳和第二上蜗壳转过180度即可当做第一下蜗壳和第二下蜗壳装配在容置空间内,由此大大降低了风道蜗壳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第一上蜗壳和第二上蜗壳以及第一下蜗壳和第二下蜗壳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生产。
[0009]可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设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上风机、所述第一上蜗壳和所述第二上蜗壳均设在所述上底板上;下底板,所述下底板设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下风机、所述第一下蜗壳所述第二下蜗壳均设在所述下底板上。
[0010]所述上送风口形成在所述前面板的上部的中央,所述下送风口形成在所述前面板的下部的中央。
[0011 ] 可选地,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外形相同且上下对应。
[0012]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上导风件,所述上导风件设在所述前面板上且位于所述上送风口处;下导风件,所述下导风件设在所述前面板上且位于所述下送风口处。
[0013]所述上导风件的上下两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上导风件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上百叶;所述下导风件的上下两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下导风件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下百叶。
[0014]有利地,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上蒸发器,所述上蒸发器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上风机和所述背板之间;下蒸发器,所述下蒸发器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下风机和所述背板之间,其中所述下蒸发器的上端与所述上蒸发器的下端相连。
[0015]更有利地,所述上蒸发器和所述下蒸发器分别独立控制。由此,上蒸发器和下蒸发器可根据上风机和下风机的转速来相适应地调节换热功率,保证空调器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有效节约了电能,降低使用成本。
[0016]所述蒸发器组件的水平截面成直线形状、圆弧形或V形。
[0017]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设在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回风口处。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格栅包括上进风格栅和下进风格栅,其中所述上进风格栅与所述上蜗壳风机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且所述下进风格栅与所述下蜗壳风机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对应。
[001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相比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如下优点:I)上风机和下风机独立控制,可以不同的转速工作且可单独开停,有效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率;2)上风机和下风机不同轴,节省了空间,方便装配,同时还提高了蒸发器组件的换热效率;3)上风道和下风道相对出风,背板回风,形成两个异向的环抱送风循环,提高室内空气的流通,快速升高或降低室内温度;4)空调器室内机工作时噪音小且送风量大;5)在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可有效提高室内中下层空间的温度,使室内的人快速感受到温暖,防止热空气集中在室内的上层空间,浪费这部分热空气的热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的效率,降低能耗,成本低且利于环保。
[00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爆炸图;
[0023]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图;
[0024]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
[0025]图4是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0026]图5是图3中沿B-B的剖视图;
[0027]图6是图3中沿C-C的剖视图;
[0028]图7是图3中所示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视图;和
[0029]图8-图10是具有不同形状的蒸发器组件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底座1,安装壳11,容置空间12 ;背板2,回风口 21,进风格栅22 ;前面板3,上送风口 31,下送风口 32,上导风件33,下导风件34 ;下蜗壳风机组件4,第一下蜗壳41,第二下蜗壳42,下风机43,下风道44,下进风口 45,下出风口 46 ;上蜗壳风机组件5,第一上蜗壳51,第二上蜗壳52,上风机53,上风道54,上进风口 55,上出风口 56 ;蒸发器组件6,上蒸发器61,下蒸发器62 ;上底板7 ;下底板8 ;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用于调节室内温度。
[003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底座1、背板
2、前面板3、下蜗壳风机组件4、上蜗壳风机组件5和蒸发器组件6。
[0039]如图1所示,底座I上设有安装壳11,安装壳11的前侧和后侧均敞开。背板2封闭安装壳11的后侧,背板2上形成回风口 21,具体地,背板2可设在安装壳11上并封闭背板2敞开的后侧,空气可以从背板2上的回风口 21进入到安装壳11内。
[0040]前面板3封闭安装壳11的前侧,前面板3上形成有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具体地,前面板3可设在底座I上且封闭安装壳11敞开的前侧,经过制冷或加热的空气可以从上送风口 31和/或下送风口 32分别送出或同时送出。其中,底座1、背板2、安装壳11和前面板3之间限定出容置空间12。通过设置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制热时,下送风口 32可以更有效地将热空气送到离地面很近的中下层空间内,使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热热量主要集中在室内的中下层空间,迅速提高室内中下层空间的温度,使人体的脚部和腿部更快地感到温暖,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热效果。
[0041]如图1和图5所示,下蜗壳风机组件4设在容置空间12的下部且包括下风机43、第一下蜗壳41和第二下蜗壳42,其中下风机43竖向设置,即下风机43的轴线沿竖直方向,第一下蜗壳41和第二下蜗壳42之间限定出下风道44,下风道44具有下进风口 45和下出风口 46,其中下进风口 45部分地包覆在下风机43的周向外侧,如图5所示,且下出风口 46与下送风口 32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以方便冷空气或热空气依次从下风道44的下出风口 46以及前面板3上的下送风口 32流出。
[0042]如图1和图4所示,上蜗壳风机组件5设在容置空间12内且位于下蜗壳风机组件4的上方,上蜗壳风机组件5包括上风机53、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其中上风机53竖向设置,即上风机53的轴线沿竖直方向,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之间限定出上风道54,上风道54具有上进风口 55和上出风口 56,其中上进风口 55部分地包覆在上风机53的周向外侧,如图4所示,且上出风口 56与上送风口 31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以方便冷空气或热空气依次从上风道54的上出风口 56以及前面板3上的上送风口 31流出。
[0043]其中,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分别独立控制,具体地说,由于冷空气较重,因此当冷空气从空调器室内机100送出时一般会向下运动,因此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制冷时,可以加大上风机53的功率而适当减小下风机43的功率,也就是说从上送风口 31送出的冷空气较多,而从下送风口 32送出的冷空气较少,这样既保证了良好的制冷效果,同时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电能。而在空调制热时,可以加大下风机43的功率且适当减小上风机53的功率,也就是说从下送风口 32送出的热空气较多,而从上送风口 31送出的热空气较少,这样使室内的人可以更好、更快速地感到温暖,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热效果,同时有效避免过多的热量从上送风口 31送出后停留在上层空间,有效节约了电能,降低使用成本。
[0044]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制冷或制热的效果或者个性化要求,来改变制冷或制热过程中,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的功率或停止其中一个风机以控制从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送出的冷风量或热风量,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
[0045]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蒸发器组件6设在容置空间12内,且被构造成可与从回风口 21进入到容置空间12内的空气热交换即加热空气或制冷空气后、由下风机43和上风机53分别导流进入下风道44和上风道54内。换言之,蒸发器组件6的上段位于上风机53和回风口 21的上部之间且蒸发器组件6的下段位于下风机43和回风口 21的下部之间,由此从回风口 21进入到容置空间12内的空气在与蒸发器组件6充分换热后,一方面由上风机53导流进入上风道54并从上送风口 31送入室内,另一方面由下风机43导流进入下风道44并从下送风口 32送入室内。
[0046]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只具有上送风口,冷空气和热空气均从上送风口送出,导致传统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差,能耗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通过设置下蜗壳风机组件4和上蜗壳风机组件5,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工作时,可以迅速提高或降低室内中下部的空气温度,尤其对于空调器室内机100制热时,下送风口 32可快速提高室内中下层空间的温度,使室内的人快速感觉到温暖,大大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热效果和实用性,同时有效降低能耗,而且,由于下蜗壳风机组件4和上蜗壳风机组件5分别独立控制,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制冷或制热时可以更好地调节下蜗壳风机组件4和上蜗壳风机组件5的转速,从而可更加方便、合理地控制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的出风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制冷或制热效果,节约电能,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0047]有利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上风道54和下风道44被构造成上风道54的出风方向与下风道44的出风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右对称,优选为相对地出风。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上风道54朝向图4中的D方向出风,即沿向前向右的方向出风,对应地,下风道44朝向图5中的E方向出风,即沿向前向左的方向出风,其中方向D和方向E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右对称。可以理解地是,上风道54也可沿向前向左的方向出风,此时下风道44对应地沿向前向右的方向出风。[0048]由此,上风道54和下风道44相对出风且出风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右对称,从而形成环抱式送风以更好地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温度的升降速率,进而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节约了电能。
[0049]更有利地,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下蜗壳41和第二下蜗壳4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左右对称。由此,实现了环抱式送风循环,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100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同时在加工生产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以及第一下蜗壳41和第二下蜗壳42时,只需加工其中一种结构,例如只加工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在装配空调器室内机100时,只需将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转过180度即可当做第一下蜗壳41和第二下蜗壳42装配在容置空间12内,由此大大降低了风道蜗壳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以及第一下蜗壳41和第二下蜗壳42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生产。
[0050]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上底板7和下底板8,其中上底板7设在安装壳11上且上风机53、第一上蜗壳51和第二上蜗壳52均设在上底板7上。同样地,下底板8也可设在安装壳11上且下风机43、第一下蜗壳41和第二下蜗壳42均设在下底板8上。其中上底板7可焊接至安装壳11上,当然也可通过螺栓紧固在安装壳11上,同样地,下底板8也可焊接至安装壳11上,当然也可通过螺栓紧固在安装壳11上,进一步可选地,下底板8还可直接设在底座I的顶部。
[005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送风口 31形成在前面板3的上部的中央,下送风口32形成在前面板3的下部的中央,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的外形可以相同且上下对应,例如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可分别成大体矩形或长圆形。由此,美化了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的形状也可不相同,例如一个大体成矩形,另一个大体成长圆形。
[0052]为了更好地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的送风效果,提高其制冷或制热的效率,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上导风件33和下导风件34,其中上导风件33设在前面板上3上且位于上送风口 31处,下导风件34设在前面板3上且位于下送风口 32处。通过设置上导风件33和下导风件34,可以更好地引导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的出风方向,满足用户所需的制冷或制热要求以及个性化需求,同时进一步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制冷或制热的效率。
[0053]上导风件33的上下两端可转动地设在前面板3上,且上导风件33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上百叶,下导风件34的上下两端可转动地设在前面板3上,且下导风件34可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下百叶。上导风件33和下导风件34相对于前面板3可枢转大大提高了上送风口 31和下送风口 32的送风宽度,更有利于室内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提高空调器的效率。其中上导风件33和下导风件34可分别通过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其转动。
[0054]由于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分别独立控制,因此为了更好地与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配合,在保证空调器室内机100制冷或制热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空调器的能耗,蒸发器组件6包括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其中上蒸发器61设在容置空间12内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上风机53和背板2的上部之间,下蒸发器62也设在容置空间12内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下风机43和背板2的下部之间,其中优选地,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分别独立控制。
[0055]换言之,上蒸发器61与从回风口 21的上部进入到容置空间12内的空气换热后,在上风机53的吸力作用下进入上风道54内,且下蒸发器62与从回风口 21的下部进入到容置空间12内的空气换热后,在下风机43的吸力作用下进入下风道44内,具体地说,上蒸发器61可根据上风机53的转速来改变与空气的换热程度,例如当上风机53的转速较高时,单位时间内从上送风口 31送出的经换热的空气较多,此时为了保证换热效果,上蒸发器61可提高功率以更充分地与进入容置空间12上部的空气热交换,且当上风机53的转速较低时,单位时间内从上送风口 31送出的经换热的空气较少,此时为了降低能耗,可以适当降低上蒸发器61的功率。同理,下蒸发器62也可根据下风机53的转速来增加或减小功率,从而在保证制冷或制热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电能,其具体控制过程与上蒸发器61的控制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56]由此,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可根据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的转速来相适应地调节换热功率,保证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有效节约了电能,降低使用成本。
[0057]可选地,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 —体形成,例如将上蒸发器61的下端与下蒸发器62的上端连接在一起。由此,方便蒸发器组件6的制造,简化工艺流程,成本低且有利于蒸发器组件6凝露水的收集和排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一体形成”应当理解为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只是简单地制作成一个整体,但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之间又彼此独立控制,即可分别根据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的转速成比例地调节换热功率。
[005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6的水平截面成可以成直线形状,如图9所述,且水平截面成直线形状的蒸发器组件6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回风口 21的左侧和右侧,这样从回风口 21进入到容置空间12内的空气均可通过蒸发器组件6换热,避免有未经换热的空气直接从上风道53和/或下风道43中送出,影响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冷及制热效果。当然,蒸发器组件6的水平截面还可以是圆弧形或V形,如图4、图5和图10所示,再者,蒸发器组件6的水平截面也可形成为多段,如图8所示,蒸发器组件6形成为三段,例如形成为六边形相邻的三条边形状。
[0059]其中优选地,蒸发器组件6的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的水平截面相同,例如都为直线形状、圆弧形或V形等,由此方便蒸发器组件6的生产加工。当然,可选地,上蒸发器61和下蒸发器62的水平截面也可不相同,例如上蒸发器61的水平截面为直线形状而下蒸发器62的水平截面为圆弧形等。
[0060]可以理解,蒸发器组件6的水平截面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中的直线型、圆弧形、V形等形状,对于水平截面为其它形状的蒸发器组件6,只要其能满足与进入容置空间12内的空气换热后由上、下风道送出即可。
[0061]如图1-图2、图4-图7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进风格栅22,进风格栅22设在背板2上且位于回风口 21处,可选地,进风格栅22可包括上进风格栅和下进风格栅,其中上进风格栅与上蜗壳风机组件5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且下进风格栅与下蜗壳风机组件4在前后方向上对应。进一步可选地,在上进风格栅和下进风格栅处还可分别设置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用于滤除掉空气中的一些杂质,净化空气,保证出风卫生。[006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相比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如下优点:1)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独立控制,可以不同的转速工作且可单独开停,有效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冷或制热效率;2)上风机53和下风机43不同轴,节省了空间,方便装配,同时还提高了蒸发器组件6的换热效率;3)上风道54和下风道44相对出风,背板2回风,形成两个异向的环抱送风循环,提高室内空气的流通,快速升高或降低室内温度;4)空调器室内机100工作时噪音小且送风量大;5)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制热时,可有效提高室内中下层空间的温度,使室内的人快速感受到温暖,防止热空气集中在室内的上层空间,浪费这部分热空气的热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100制热时的效率,降低能耗,成本低且利于环保。
[00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前侧和后侧均敞开; 背板,所述背板封闭所述安装壳的后侧,所述背板上形成有回风口 ; 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封闭所述安装壳的前侧,所述前面板上形成有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其中所述底座、所述背板、所述安装壳和所述前面板之间限定出容置空间; 下蜗壳风机组件,所述下蜗壳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下部且包括: 下风机; 第一下蜗壳和第二下蜗壳,所述第一下蜗壳和所述第二下蜗壳之间限定出下风道,所述下风道具有下进风口和下出风口,其中所述下进风口部分地包覆在所述下风机的周向外侦牝且所述下出风口与所述下送风口在前后方向上对应; 上蜗壳风机组件,所述上蜗壳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下蜗壳风机组件的上方,包括: 上风机,其中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分别独立控制; 第一上蜗壳和第二上蜗壳,所述第一上蜗壳和所述第二上蜗壳之间限定出上风道,所述上风道具有上进风口和上出风口,其中所述上进风口部分地包覆在所述上风机的周向外侦牝且所述上出风口与所述上送风口在前后方向上对应;和 蒸发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被构造成可与从所述回风口进入到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空 气热交换后、由所述下风机和所述上风机分别导流进入所述下风道和所述上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道和所述下风道被构造成所述上风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下风道的出风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蜗壳和所述第二上蜗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下蜗壳和所述第二下蜗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别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底板,所述上底板设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上风机、所述第一上蜗壳和所述第二上蜗壳均设在所述上底板上; 下底板,所述下底板设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下风机、所述第一下蜗壳所述第二下蜗壳均设在所述下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送风口形成在所述前面板的上部的中央,所述下送风口形成在所述前面板的下部的中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外形相同且上下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导风件,所述上导风件设在所述前面板上且位于所述上送风口处; 下导风件,所述下导风件设在所述前面板上且位于所述下送风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导风件的上下两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上导风件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上百叶; 所述下导风件的上下两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前面板上,所述下导风件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下百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 上蒸发器,所述上蒸发器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上风机和所述背板之间; 下蒸发器,所述下蒸发器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下风机和所述背板之间,其中所述下蒸发器的上端与所述上蒸发器的下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蒸发器和所述下蒸发器分别独立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组件的水平截面成直线形状、圆弧形或V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设在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回风口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上下送风双贯流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格栅包括上进风格栅和下进风格栅,其中所述上进风格栅与所述上蜗壳风机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且所述下进风格栅与所述下蜗壳风机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对应。
【文档编号】F24F13/08GK103574756SQ20121025537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杨智强, 潘新运, 罗凌, 晓亮, 李向阳, 陈良锐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